官家-第7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平原市每天都按照这个标准接待的话,督察局一行十几人,在平原市住二十几天,按照可比价格,只怕所花费的接待费,也会和八十万相差无几。
“不管他了,玲玲,把咱们自己带的烟和茶叶拿出来吧,还是自家的东西用得习惯。”
刘局长在长沙发上坐了下来,随口吩咐道。
各人的行李,早就由酒店的服务员送进了各自的房间。
刘局长随口指使郑主任,倒是颇有领导风范。
这家伙,还真把自己当老爷了!
郑晓燕又扁扁嘴,却还是乖乖地打开旅行箱,将茶叶和香烟取出来,拿了杯子,去给刘伟鸿和龙宇轩泡茶。既然当了办公室主任,就得有个办公室主任的样子,伺候领导乃是理所当然,郑大小姐也不能坏了官场上的规矩。
刘伟鸿和龙宇轩已经点起烟来,吞云吐雾。
龙宇轩抽了两口烟,笑了笑,说道:“局长,看来贺市长真的把人惹急了。”
郑晓燕正端了茶水过来,闻言接口道:“就是。他们也太心急了吧?也不容咱们喘口气,直接就把邓友章一家给端到咱们面前来了。”
都是明白人啊!
今晚上这个事,巧合之处未免太多。为了搞好此番接待,平原市委办公室的同志,可谓是费尽心机,面面俱到,连车队半路上在哪里吃饭,都预先勘察好了地点,把山珍海味提前弄了过去,怎么可能到了平原,反倒出这样的“纰漏”大晚上的,其他乞丐都不见了踪影,唯独邓婉儿无巧不巧的出现在欣悦酒店门口,无巧不巧的在领导们出门的时候,保安就出面将小姑娘吓倒了。
正常情况下,只要督察局在欣悦酒店住上一天,酒店门口就一天看不到乞丐和其他碍眼的家伙,更不可能看到上访群众。这是每个地方政府接待上级检查组时必备的基本功。
邓婉儿既然出现在了督察局的同志们面前,接下来制革厂那一幕,也就顺理成章了。就算刘伟鸿郑晓燕不坚持连夜去制革厂,相信随后也会赶过去调查了解的。
巧合太多,就值得怀疑。
不过刘伟鸿的思路,显然与龙宇轩郑晓燕都不大相同,双眉微蹙,说道:“是不是有人故意安排,咱们可以先押后再考虑,我倒是觉得,这个安排很有必要。如果没有这个安排,我们就不能见到邓婉儿,也见不到邓友章。这个小姑娘今后的命运怎么样,难以想象。”
郑晓燕马上说道:“正确,这个意见我完全赞同。就算咱们这一回来平原,别的方面一无所获,能够帮到邓婉儿,就是功德无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刘伟鸿淡淡说道:“咱们既然来了,岂能一无所获。”
龙宇轩笑道:“正是。请不请我们过来,他们可以自己做主,但咱们什么时候走,那可就是由我们做主了。如意算盘人人会打,最后是不是能够如意,那也难说。”
郑晓燕在一侧的沙发里坐了下来,端起热腾腾的绿茶,喝了一口,漂亮的黛眉蹙了起来,有些生气地说道:“别的不说,我觉得吧,制革厂这个事情,尤其是邓婉儿家里的情况,贺大少做得不地道。国企改制,不是把工人们直接推向社会就不管了。政府该负的责任,就应该负起来。”
来平原之前,郑晓燕是坚决反对的,总觉得刘伟鸿过于意气用事,明着与贺竞强“对掐”没有半分好处。而且郑晓燕还觉得,贺竞强身为最杰出的红三代子弟之一,治理地方自有一套办法,未必就在刘伟鸿之下。
但今晚上到制革厂一看,郑晓燕这种观念开始动摇了。
刘伟鸿与贺竞强治理地方的观点,似乎确实有很大的不同。
当初刘伟鸿在浩阳做市委书记的时候,为了浩阳的群众在久安被流氓伤害,不惜撕破脸皮,与久安的官员们全面“开战”足见刘伟鸿治理地方的理念,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或许比较冲动,在某些老成持重的世家长辈眼里,甚至是有些嚣张跋扈,不按规矩出牌,但涉及到民生民本,刘伟鸿绝不含糊,也决不妥协。
大英雄当如是哉!
郑晓燕甚至偶尔会在心里头涌上这样的感慨。
当然,不排除这是“爱屋及乌”的心理作怪。不过有时候那个倔犟的刘二,确实是让郑晓燕恨得牙痒痒的同时也爱得心痒痒的。
刘伟鸿轻轻摇头,说道:“今天刚来,我们也就看到了一些表面上的东西。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地方经济建设,很多时候是难以两全的,只能说竭尽全力,不能打包票说尽善尽美。”
郑晓燕翻了翻白眼,说道:“哟,刘局长,这会又仗义执言了?我跟你说,在我眼里,问题没那么复杂。有些事,其实就是挺简单。不管用什么借口掩饰,身为市长,也不能看着邓婉儿这种情况,坐视不理!这个事,我还就是对贺竞强有意见了,得便的时候,我会当面跟他去说。不管他高不高兴,我都会说!”
郑大小姐犟脾气一旦发作,还真不在刘二哥之下。
刘伟鸿只好不理她,对龙宇轩说道:“宇轩,咱们既来之则安之,慢慢调研,把工作做细致一点,不急着收兵。”
“好,我知道了。”
龙宇轩望了他一眼,似乎有所领悟。
第1124章窘迫的军转民企业
红星锻造厂,位于平原市平城区红星镇。
平原市一共辖有两个区,平城区是市委市政府驻在地,以前所谓的“首县”平城区虽然是市辖区,但辖地面积并不小,有将近八百平方公里,由原先的县级平原市整体并转过来,未曾分拆。两年前,平原市委市政府曾经向省里和国务院递交报告,要将平城区一分为二,市区专门发展工商业,郊区和农村地带,则以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应该说,平原市这个报告,也不是全无道理,很多城市行政区划的增加,用的就是这个理由。城市的财力有限,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财力物力,建设好城区,再反过去拉动郊区和农村的经济发展,貌似是很不错的思路。
这是台面上的理由。
至于台下的理由,那就更加人人心知肚明了。新增一个县级行政区划,得增加多少干部?这可都是主要领导手里的资源啊,不愁没人上门来求神拜佛。
官场有句俗话,叫“要想富,先修路。”
民间也有句俗话,叫“要想富,动干部。”
增加干部编制,比动干部的“效益”更高,风险却要低得多。
这也是行政区划一年比一年增加,干部编制一年比一年多的主要原因。
不过平原市这个报告,最终没有批下来。但照刘伟鸿的估计,只要平原市的领导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将报告一而再再而三地递上去,总有获得批准的一天。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红星镇离平原市区大约有十六七公里的路程,都是水泥公路,路况一般。三台小车,奔驰在前往红星镇的道路之上。第一台车,是银白色的凌志,就是省国资办孙昌平主任的配车,第二台车,则是黑色的桑塔纳,七成新。刘伟鸿与李强坐在后排。第三台车上坐着平原市国资办的张主任。
这已经是督察局的同志到达平原之后的第三天。昨天几乎是开了一天的会议。平原市委市政府,举行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座谈会,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套班子的主要负责人都参加了,督察局和省国资办的同志,自然也是要参加的。贺竞强代表平原市政府,向督察局和省国资办的同志们,通报了平原市近两年来,国企改制工作的基本情况,客气地请督察局和省国资办的领导和同志们加以批评指正。
其实刘伟鸿觉得,没必要搞这么大规模的座谈会。督察局的工作职责非常的明确,就是督察国企改制情况,与其他工作不搭界,市政府市长和分管副市长,最多再加上分管改制的副书记参加这个座谈会就足够了,连市委书记都不一定要与会。
但陈剑做出了这样的安排,刘伟鸿自也不好表示异议。地方上的同志,就是这样的,非常的看重“级别”似乎任何一个工作,只有市委书记一把手亲自参与了,才算是有足够的重视。尤其在接待方面,这一点更是要紧。刘伟鸿和孙昌平都到了,第一天开会,陈剑就不来,岂不是刻意怠慢贵客吗?陈剑才不至于如此不通人情世故。
孙昌平即兴发表了讲话,对平原市国企改制工作,给予了“模糊”的肯定。说是即兴讲话,其实也是对着稿子念的,作古正经,一丝不苟。估计为了这个稿子,孙昌平花费了不少的神思。
平原市的情况复杂啊。
既不能过分肯定,也不能过分否定。过分肯定了,那刘伟鸿干嘛来了?没事找事?过分否定了,贺竞强脸上须不好看。
最终只能是含糊其辞,糊弄过去。
刘伟鸿没怎么发言,只是说刚到平原,调研工作尚未开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刘局长这个话,听上去中规中矩,实则暗藏玄机,听得好些人心里头暗暗高兴。
刘家二少就是刘家二少,性格果然犀利,连最基本的形式主义都不愿意搞。这话在不少人听来,其实就是冲着贺竞强去的。
你贺大少与平原市政府,自夸自赞,咱刘二少可不奉陪。
等我调查过后再说吧。
下午,又开了较小规模的沟通会,主要是确定督察局和省国资办的同志,在平原市调研期间,地方党委政府,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后勤支援。
陈剑提出来,由平原市国资办的同志为主,陪同督察局和省国资办的同志进行调研,调研期间,市里面调拨给督察局五台小车,五名司机,随时待命,由督察局的同志自由支配。
至于省国资办,倒是没必要配车了,孙昌平带了三台车过来,“自给自足”刘伟鸿并未反对。
看得出来,孙昌平略略有点失望。他原以为刘伟鸿会有不同意见,要求督察局进行独立调研。说白了,督察局和刘伟鸿此来,名义上是调研,实际上是调查。小道消息说,有人实名举报了贺竞强,要调查清楚真相,当然是独立调查比较好。如此一来,孙昌平便能以此为借口,将自己摘出来,置身事外。
他是真的一点都不愿意掺和进去。
不料刘局长却没有反对,似乎在刘伟鸿内心,也希望有人陪同。
毕竟调查贺竞强这位正宗豪门子弟,红三代杰出人物,颇犯忌讳,刘伟鸿也不愿意落下话柄,硬要拉他孙昌平下水了。
咱们督察局的调研,可是堂堂正正的,不但有平原市的同志陪同,还有省国资办的领导陪同,公开透明,没有暗箱操作。
万一调查结果对贺竞强不利,刘伟鸿就等于直接与贺竞强对上了,这官司真打起来,刘二少也需要一些“旁证”以便减轻自己的压力。
这些世家子弟,敢于踏上政坛,就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会议开过,今天一大早,督察局的同志们,便兵分五路,各自奔赴自己的目的地,开始了调研工作。刘伟鸿今天的目的地,就是红星锻造厂。
在平原市近半年内卖掉的十几家国营企业之中,红星锻造厂规模最大,也最有特色。
红星锻造厂,顾名思义,原先是一家军工企业,以前主要是生产锻造装甲车辆的外壳,拥有一千多职工,建于三十多年前,五六十年代,大三线工程的产物,但已处于大三线工程的边缘地带,在同类军工厂中,规模谈不上多大,技术也谈不上多先进,自建成之日起,便有点“鸡肋”之意。
计划经济时代,红星锻造厂是百分之百的铁饭碗,旱涝保收,直属兵器工业部,与地方没有多少瓜葛。但改革开放开始没多久,红星锻造厂就基本没有了军工订单,只能改为生产民用产品。但由军工生产向民用生产转变,当真谈何容易。
大三线建设,当时的主旨思想是防战争,防空袭,大部分工厂都建在偏僻的山区,选址的首要一条,就是在工厂的周边地带,要有利于修建防空阵地。所以很多的工厂,实际上就是建在山沟沟里,两边的山岭,就是构筑防空阵地的天然屏障。
红星锻造厂亦不例外。
这样的工厂,从领导到工人,多年以来,一直都呆在穷乡僻壤,对于外界的接触,少之又少,主要信息来源,基本靠报纸和上级文件上获得。忽然转行,大多数人都顿感茫然,不知道要生产什么才好。
此种情形,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困扰着几乎所有军工企业的领导人。据刘伟鸿所知,辽北省著名的一家飞机制造企业,生产歼五歼六战机的主力军工厂,眼下就在生产缝纫机上的零配件。
不是缝纫机整机,而是零配件。
飞机制造厂的境况,尚且如此窘迫,红星锻造厂无论在交通便利,工厂规模,技术力量之上,都难以望其项背,军转民之后,情况之困难,可想而知。
前几年,红星锻造厂直接划拨地方,完全退出了军工企业的行列,归属平原市管辖,行政架构倒是没变,还是正县团级。
根据目前的资料来看,红星锻造厂这几年一直都在亏损,地方财政年年都要予以补贴,平原市接下了一个烫手的大山芋。
贺竞强出任平原代市长,针对国企改制工作的第一刀,便砍在红星锻造厂头上。也没有搞什么优化组合,直接就卖掉了。细论起来,也不是整体卖掉,而是资源重组。从越中那边,引进了一个颇有实力的私企老板,与红星锻造厂合作,红星锻造厂作价两千万,并入私企,平原市政府是股东,持有合并后新公司股份的百分之四十九,私企老板则持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掌握控股权。
红星锻造厂的全体职工,一次性下岗,优化组合,竞聘上岗。
与制革厂的情形,倒是如出一辙。
平原市已经卖掉的十几家国企,有好几家都是采用类似的合作方式。
作为老牌军工企业,红星锻造厂的职工是意见最大的,告状信也最多。鉴于红星锻造厂的规模和改制工作造成的巨大影响,刘伟鸿决定亲自去红星锻造厂了解实际情况。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保密的——刘伟东转交给刘伟鸿的三封实名举报信,其中一封,便来自红星锻造厂,而且举报者就是红星锻造厂的原厂长段弘毅。
第1125章二鬼子
实名举报的几个人,是督察局此番平原考察的重点。昨天晚上刘伟鸿召集督察局会议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