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先秦倾世美人 >

第31部分

先秦倾世美人-第31部分

小说: 先秦倾世美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羿操纵仲康为傀儡,伯封却一心拥立仲康,后羿起兵征讨封国。伯封被羿射杀。为了泄愤,后羿将伯封剁成肉酱,又用伯封祭天,以此来威逼仲康让位。
  
  这次战争让后羿夺得王位,还俘获了一位美艳无双的女人——后夔的遗孀玄妻。后羿贪图玄妻的美色,将其据为己有。玄妻表面上顺从后羿,心底却暗藏深仇大恨。为了给儿子伯封报仇,她忍辱负重,暗中串通心怀叵测的宰相寒浞,又请来伯封的同族逢蒙相助。经过周密的策划,终于将后羿杀害。
  
  后羿死后,寒浞登上了天子宝座,玄妻成为寒浞的王后。玄妻为寒浞生下了两个儿子,其中有个名叫浇,传说浇是个大力士,他后来弑杀了君父自立为王,被少康所灭,夏朝历史上有名的“少康复国”讲的就是这段历史。伯封对夏朝有舍生取义之功,少康封伯封之子于封邱(今开封一带),统领封人,承继祖业。 
  
  上古关于后羿还有两个版本:王逸的《楚辞章句》:“淮南言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
  传说尧时,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尧命令后羿射日,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太阳中的九只金乌都死了。这是射日的后羿。
  王夫之的《楚辞通释》:
  “河伯,古诸侯,同河祀者,羿射杀河伯,而夺其妻有雒氏。”
  
  这是杀河伯夺妻的后羿。这里的“有雒氏”就是大名鼎鼎的洛神宓妃。传说宓妃是伏羲的女儿,曹植《洛神赋》:“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后羿似乎成为上古时期的英雄代表。
  关于后羿的传说的这三个版本,每个版本中都有一个美艳万方的女人。她们分别为嫦娥、玄妻、宓妃。嫦娥和宓妃可能家喻户晓,因为她们都被美化为神,世世代代受后人膜拜。可是嫦娥和宓妃再美好,也只是传说, 而玄妻却见于正史。她被后羿抢来,又和后羿的宰相寒浞同谋杀死后羿,成为寒浞的妻子,她一生经历了三个男人,又参与阴谋,不是人们想像中那么圣洁,因而不被后世所推崇,逐渐被人们遗忘。
  
  在“少康复国”的这段历史中,还有一位女性她叫女艾。  
  话说,太康被后羿篡位,逃到了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病死在那里。之后,后羿扶立仲康为傀儡。仲康不久驾崩,后羿干脆赶走仲康的儿子相,自立为王。后羿又被寒浞所杀。被后羿驱逐的仲康之子相投靠同姓的斟灌氏和斟寻氏。寒浞怕相的势力壮大,回来复兴夏朝,就派大儿子浇带兵去进攻斟灌氏和斟寻氏,杀死了相。相的妻子后缗有孕,她躲开浇的搜捕,逃了出来,投靠自己的娘家有仍氏。有仍氏,是一个小部落,地处现在山东省济宁县一带。相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做少康。
  
  几年后,寒浞的儿子浇杀死父亲篡位当上国君。
  
  再说,少康他自幼才识过人,又发愤图强,后来得到虞舜的后代有虞氏的赏识,将女儿嫁给他,并且给他一块封地,和五百名士兵。夏少康在岳父虞侯的鼎力支持下,发展生产,吸附忠于夏氏的亲信,很快发展壮大。联合各诸侯消灭浇夺回王位。 
  
  女艾(又做女歧),《左传哀公元年》:“(少康)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豨,遂灭过戈,复禹之绩。”这是史料关于女艾的记载。就是说,少康派女艾到浇身边当间谍,掌握浇的动向,一次,少康派人刺杀浇,结果杀手拎回人头,打开包袱一看,竟然误杀了女艾。
  屈原《天问》:“女岐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意思是:女岐为少康缝衣裳,并同他一起住宿,为什么少康却砍下女岐的头,亲信之人反而遭殃?
  
  屈原《天问》里还有:“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王逸《楚辞章句》:“女歧,神女,无夫而生九子也。”女歧无夫而生九子,被称为“九子魔母”,“九子魔母”是中国民间主掌生息的女神,传说就是女艾的化身。
  九子魔母在唐代以前的名气并不大,到唐代时,香火却忽然旺盛起来。在唐人小说中,九子魔母或为年轻娇艳的美女,或为妖媚丰腴的美妇,风流多情,美艳万方。 
  
  




50

50、妇好 。。。 
 
 
  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将军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的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妇好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妇好并不姓妇,从其墓中挖掘推断她的名字应该是叫“好”,她的父姓是一个亚形中画兕形的标志,当她嫁给武丁成为王后,武丁给了她封地,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尊称为“妇好”,或者“后妇好”,妇好的庙号为“辛”,商王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或“后母辛”。她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
  
  商朝的鼎盛时期就是商高宗武丁时代。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问天后,同意派妇好出兵,结果妇好凯旋归来。此后,武丁就让她担任军队统帅。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记载,有一次,武丁亲征巴方,令妇好设伏兵,巴军中伏,为妇好所歼灭。那时社会生产力很低,战争的规模应该还很小。但根据甲骨文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达到一万三千多人。甲骨文卜辞还有关于妇好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的记载,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妇好先后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
  
  妇好不但能带兵东征西讨,而且还是国家的祭司,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灵等各类祭典,又兼任占卜之官,刻写卜辞。在保存下来的甲骨文中,有些卜辞甚至是妇好亲自手刻的。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国家,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妇好又会打仗,又掌握了祭祀与占卜的权力,其在商王朝的权力和地位可想而知。
  
  商高宗武丁前后立过三个王后,妇好是他的原配。而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武丁授予妇好独立的封邑,妇好并不和武丁住在一起,而经常待在自己的封地里。这种现象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不过在当时这似乎是个普遍的现象。武丁手下的老婆兼女将除了妇好应该还有好几个,有名字记载的还有一位叫妇邢的,地位仅次于妇好,也曾多次率领军队远征,同时为武丁管理农业和内政。她被封在井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台。
  
  河南安阳发掘的妇好墓,现今出土的甲骨文,关于妇好的生卒年代和死因没有明确记载。
  有一种资料说妇好死于公元前1200年,死因不明。但战死或受伤不治而亡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那时作战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安阳的妇好墓出土的数件武器中有一把龙纹大铜钺和一把虎纹铜钺。因为上面刻有“妇好”字样,可以断定是妇好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这两件武器应该是商朝王权和军权的象征,一件重8。5公斤,另一件重9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其武艺超群,力大过人。而在妇好之后的中国女将,就再也没有使用大斧的了。
  
  保存下来的甲骨卜辞显示,武丁很倚重妇好,他经常向鬼神祈祷妇好健康长寿。然而,妇好还是先他而去了。妇好死后,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妇好死后,武丁十分悲痛,每有军事行动,常通过祭祀祈祷妇好在天之灵助战,这也反映出妇好生前的名字,已经足以威慑敌人。妇好有独葬的巨大墓穴,而且享受独祭的隆礼,这在商朝是很少见的。
  
  一九七六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墓葬被发掘,保存完好。除发掘出大量青铜器外,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宝石器及象牙雕刻等物。使这位湮灭三千多年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事迹,重见天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应该给予这位古代的杰出妇女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公元前十二世纪时,正是中国殷商之期。由于频繁的战乱,商王朝留给今人的痕迹已经非常稀少,但是就在这些为数不多的遗物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这位特殊的女人。武丁见于史料的“诸妇”多达六十多位,其中有三人拥有王后的地位,妇好则是第一位。在现存于世的甲骨文献中,“妇好”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YH127甲骨穴中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她就出现过两百多次!而且武丁在这些占卜中向上天祈告的内容,包括妇好的各个生活侧面:征战、生育、疾病,甚至包括她去世后的状况等等。
  
  




51

51、邓曼 。。。 
 
 
  邓曼:楚国第一位贤明的国后
  
  邓曼,邓国人,曼姓,史称邓曼,《国语齐语》称楚曼,邓国国君之女。《左传庄公六年》载,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二年),楚文王讨伐申过邓,邓祈侯说是“吾甥(邓曼为楚文王母)也”,于是设宴款待楚文王。邓曼是楚国历史上一位享有盛誉的贤明国后。
  熊通在位时,楚国强大,要求周王提高楚国的爵位,周王坚决拒绝,熊通一气之下自立为王,与周室分庭抗礼,是为楚武王。
  
  邓国,历史悠久,西周初年即已存在。故城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一说即今河南邓县(邓州市)。因其地处楚国北上争霸要冲,故春秋初楚国就与其通婚。
  楚文王十二年,楚国灭了邓国。楚武王何时娶邓曼,史家典籍没有记载。但从《左转》记载中可知邓曼是个见识不凡的女人。
  
  《左传》提到邓曼的有两处,一处是公元前699年,楚国莫敖屈瑕领兵攻打罗国,大夫斗伯比送行。回来对他的御者说:“莫敖必败。举趾高(走起路来把脚抬得高高的),心不固矣(思想不集中,骄傲的情绪就流露出来了)。”于是进见楚武王时说,一定要增派军队。楚武王拒绝了,回宫把这件事告诉了夫人邓曼。邓曼说:“大夫其非众之谓(大夫的意思不在军队人数的多少),其谓君抚小民以信(意思是说君王要以信镇抚小民百姓),训诸司以德(以德来训诫各级官吏),而威莫敖以刑也(而以刑法威慑莫敖)。莫敖狃于蒲骚之役(莫敖习惯于蒲骚之役的胜利),将自用也(必将刚愎自用),必小罗(必然轻视罗国)。君若不镇抚(君王如不督察),其不设备乎(他会不设防的)!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大夫意思是要君王训诫大众而善于督察他们),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召见官员而勉之以善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见到莫敖而告诉他天道是不会宽纵的)。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否则,大夫难道不知楚国军队已经全部出动了)”
  
  果然不出所料,莫敖屈瑕在此次行动中,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又麻痹轻敌,结果被罗国和庐戎的军队打得大败。莫敖自缢于荒谷,众将领自囚于冶父,听候惩处。楚武王引咎自责,众将领被赦免。从这一记述中,可知邓曼的睿智,她在楚武王身旁出谋划策,地位显赫。
  
  蒲骚(郧国地,在今湖北应城境)之役发生在公元前701年(楚武王四十年),楚莫敖屈瑕至汉东,将与贰、轸结盟,郧国为阻止楚国向汉东发展,遂驻军于蒲骚,将联合随、绞、州、蓼等国军队攻打楚国,莫敖屈瑕为此深以为患。斗廉建议屈瑕驻军郊郢(今湖北钟祥郢州故城),进行抵御,自己则乘随等四国军队未到之际,以精锐之师夜袭郧国。郧国心存希望又恃其城(蒲骚)固,没有斗志。如果打败郧国,其余四国军队必定离去。莫敖屈瑕不放心,要向楚武王请求增兵,斗廉不同意,说“师克在和,不在众”,“成军以出,又何济焉”莫敖屈瑕又欲作一占卜,斗廉反对,“卜以决疑。不疑,何卜”于是在蒲骚打败了郧国,终于和贰、轸两国结盟而回(事见《左传桓公十一年》)。
  
  邓曼引用此事,认为莫敖屈瑕会因蒲骚之役取胜而骄傲,必然会轻视罗国而导致失败。邓曼对蒲骚之役的经过十分了解,对莫敖屈瑕的为人认识深刻,评析入木三分,对可能发生的祸患有预见性,从中可见邓曼思想深邃,目光犀利。
  
  另一处是公元前690年(庄公四年)春,楚武王布置好军阵,以戟授与军队,而去攻打随国。在准备斋戒前,进人宫里告诉夫人邓曼说:我心跳。邓曼叹曰:“王禄尽矣(君王福禄到尽头了)。盈而荡(盈满了就会动荡),天之道也(这是客观自然的规律)。先君其知之矣(先君已经知道了),故临武事(所以面临作战大事),将发大命(将要颁发重大命令),而荡王心焉(而使君王心跳)。若师无亏(如果国家军队没有什么亏损),王薨于行(君王死在征途上),国之福也(这是国家的福气了)。”楚武王听后果断地领军出征,死在樠木之下。令尹斗祁、莫敖屈重继续领军前进,迫随订立盟约而返,当渡过汉水后,才发丧。这段史料让我们看到楚国上至君王、夫人,以及令尹、莫敖,下至将军、士卒,以至百姓,戮力同心,对征战从来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楚国的好多有为的君王都是死在戎马倥偬的征程中,比如武王之子楚文王、著名的中兴之主楚昭王等等。经过楚国这些有为君王毕生的努力,才使楚国得以成为强国,从西周初期的封地50里到后来纵横千里,一度成为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52

52、秦穆公也“惧内” 。。。 
 
 
  秦穆公也“惧内”
  ——成语“秦晋之好”的由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