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人到底是什么 >

第15部分

人到底是什么-第15部分

小说: 人到底是什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隐士)唱歌路过孔子车旁,说:“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为什么如此衰微?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赶上。算了!算了!现在的执政者很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同他说话。他赶快避开了,孔子没能与他交谈。

【原文】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长沮、桀溺(两隐士)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询问渡口。长沮说:“驾车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是鲁国孔丘吗?“是。“他天生就应该知道渡口在那里啊。”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我是仲由。“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是。“社会的纷乱象洪水一样泛滥,谁和你们去改变?你与其跟随逃避坏人的人,哪里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谁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提倡改革了。”

【原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返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农具。子路问:“您见到过我的老师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说完,就扶着拐杖除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边。老人留子路过夜,杀鸡煮饭给子路吃,又让两个儿子跟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告辞,赶上孔子一行,把情况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说:“是隐士。”让子路返回去见老人,到了他家,他已出门了。子路说:“不出来做官是无义之举。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能抛弃呢?想洁身自好,却破坏了君臣之间的大伦。君子做官,只是履行人臣的义务,至于实现道义,早就知道行不通了。”

【原文】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译文】隐士: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理想,不屈辱自己的身份,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是“降低志向、屈辱身份,但说话合乎伦理、行动合乎理智,他们只做到了这些。”说虞仲、夷逸“隐居起来,言论自由,自身保持了清白,自我废弃以免祸患,是合乎权宜的。”最后说:“我同他们不一样,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原文】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译文】天子的大乐师挚去了齐国,二乐师干去了楚国,三乐师缭去了蔡国,四乐师缺去了秦国,击师方叔去了黄河附近,摇鼓师武去了汉水附近,副乐师阳、击磬师襄去了海边。

【原文】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弛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译文】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亲属,不使大臣抱怨不受重用。如果老臣旧友没犯大错,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则备。”

【原文】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译文】周代有八位贤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第二章第十九节

 子张篇第十九

【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人应该见到危险时,奋不顾身;见到利益时,考虑道义;祭祀恭敬,居丧悲哀。这样就可以了。”

【原文】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无?”

【译文】子张说:“拥有道德却不弘扬光大,信仰道义却不忠诚,这样的人,多了又能怎样?少了又能怎样?”

【原文】子夏之门人问交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子夏的学生问子张怎样交朋友,子张反问:“子夏怎说?”答:“子夏说:可以交朋友的人就交往,不能交朋友的人就拒绝。”子张说:“我听到的与这不同。君子尊重贤人,容纳众人;赞扬善人,同情弱者。如果我是个大贤人,什么人不能不容纳?如果我是个坏人?人人都会拒绝我,那我又怎么能拒绝人家呢?”

【原文】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子夏说:“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必定有可取的地方;但要达到远大的目标,恐怕就会陷入泥潭,所以君子不搞这些小技艺。”

【原文】子夏曰:“日知其所无,月毋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不忘所学的,就算好学了。”

【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并且坚守自己的志向,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原文】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译文】子夏说:“工人在工场中成就其事业,君子在学习中掌握道(客观规律)。”

【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

【原文】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子夏说:“君子有三变:看起来他很严肃,接触后就知道他很温和,听他说话却很厉(深刻)。”

【原文】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子夏说:“君子有信誉后,才可以指使百姓;没信誉时,百姓会以为你在虐待他们。下属取得了领导的信任后,才可以去劝谏领导;没得到信任时,领导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原文】子夏曰:“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译文】子夏说:“大德不能逾越界限,小德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原文】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文】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只能做些洒水扫地、接待客人之类的小事。没学到根本性的东西,这怎么能行呢?”子夏听到后,说:“哎,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教什么?后教什么?这好比于草和木,都是有区别的,君子之道,怎能随意歪曲?能有始有终地教育学生,只有圣人能做到吧!”

【原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子夏说:“做官做得优秀(仕而优)必须懂得做人的道理,精通做人的道理(学而优)应该去当官。”

【原文】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译文】子游说:“办丧事,只要能表达出悲哀的感情就可以了。”

【原文】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译文】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能够面对和处理各种困难,可是还不能算仁。”

【原文】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译文】曾子说:“子张虽然外表堂堂,但却不易接近,很难带别人一起进入仁德。”

【原文】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真正由自己内心自发,自致,达于仁的境界,的确非常少;要有也只有在父母死了的时候,内心真觉得悲哀,那种悲哀是自然的,可以勉强说纯粹是自发的悲哀。”

【原文】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顺,其他方面别人都可以做到,只有他不改变父之臣和父之政,是难以做到的。”

【原文】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译文】孟氏让阳肤当法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上面已失去道义了,民心早已散了。如果了解了案情的真相,就要怜悯他们,而不要因案情大白而自喜。”

【原文】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子贡说:“纣王的无道,并不象所传说的那么厉害。所以君子最讨厌处于下流的东西,一旦居于下流,天下所有的坏事都会集中在他那里。”

【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原文】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文王武王之道,并没失传,还在人间。贤人能了解其中的大道理,不贤的人只能了解其中的小道理。到处都有文武之道。孔子处处都学,哪里有固定的老师呢?”

【原文】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译文】叔孙武叔在朝庭上对大夫们说:“子贡贤于孔子。”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子贡,子贡说:“拿围墙做比喻吧,我的墙齐肩高,站在墙外,就能看到我家里富丽堂皇;孔子的墙几丈高,如果不从大门进去,就看不见雄伟壮观、多姿多彩的景象。进得去门的人太少了,叔孙先生这么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原文】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叔孙武叔诋毁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诋毁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翻越;孔子却象日月,没有办法到达并超越。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原文】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那真所谓要使百姓自立就自立;一引导百姓,百姓自会前进;一安抚百姓,百姓就会自动从远方来归附;一动员百姓,百姓就会同心协力。他老人家生的时候誉满天下,去世后备受哀悼,我怎么能够赶得上呢?”

第二章第二十节

 尧曰篇第二十

【原文】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悦。”

【译文】尧说:“好啊!你这个舜。天命降临到你的身上,让你继承帝位。如果天下都很穷困,上天给你的禄位也就永远结束了。”

舜也这样告诫过禹。

商汤说:“至高无上的天帝啊,你在人间的儿子--我--谨用黑牛来祭祀您,向您祷告:有罪的人我绝不敢赦免。一切善恶,我都不敢隐瞒,您无所不知,自然心中有数。如果我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百姓;如果百姓有罪,罪都应归结到我身上。”

周朝受上天的恩赐,使好人都富了。武王说:“我虽有至亲,都不如有仁人。百姓有错,在我一人。”

孔子说:“谨慎地审查计量,周密地制定法度,修复废弃的官职,让国家的法令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