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料这三路大军声势惊人地向西方推进时,一到65度经线的位置似乎都撞上了一堵钢墙。从奎达到巴伊边境沿着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既有铁路,又有公路,非常适合机械化部队的攻击前进。可是由卡登少将率领的以第5步兵师、第11摩步旅为主体的北路大军刚越过达尔本丁市就遇到了极大的麻烦,这里通道的两边是大片的盐沼和沙漠,自治军破坏了这里的铁路和公路,并在通道的大片地区布设了反坦克地雷和杀伤地雷,重创了巴军。而卡登还派出116步兵团从达尔本丁出发北上,到靠近边境的重镇贾盖去摧毁那里的叛军基地。该团刚到贾盖,后路就被布设了地雷阵,在深夜被自治军的优势兵力围歼。卡登少将想派遣援军时,才发现自己的部队也被地雷阵包围了。
那么赶紧扫雷吧,可是我军在两山轮战中发展出来精妙的布雷手法岂是容易对付的,那些诡雷、套雷、塑料雷,办法真是层出不穷,而且在地下埋设了大量的磁性感应圈,在探雷器上可以看到“遍地是雷”,再调多少工兵来也应付不了的。吃了苦头的巴军干脆调集扫雷坦克和扫雷火箭弹来硬干,居然也碰了壁。原来不少反坦克地雷是新型的智能地雷,它们能耐受很高的压力,火箭扫雷弹也无法一次引爆它们,坦克第一次、第二次压上去也不能引爆地雷,内部的电子计数器要计数到3-8次强烈压制才会引爆地雷。后来总部增派了1个工兵旅也未能解决问题。
南路的大军是沿着莫克兰海岸山脉的南麓向西攻击前进的,他们受到山里面隐藏的超轻型榴弹炮和大口径迫击炮的攻击,当然夜间有无声迫击炮来照顾他们。为了加快进程,总部决定调动舰队来提供火力支持陆军。2月20日是巴海军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从卡拉奇基地出发的巴军仅有的2艘“征服者”级驱逐舰越过了65度经线,向奥尔马拉镇西北的敌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4门5英寸的奥托快炮的火力不凡,打得沙漠中尘雾飞扬,似乎刮起了旋风。可是好景不长,2舰是迫近海岸开炮的,因为舰炮的最大射程仅24公里。
9:45,也就是炮击刚进行了25分钟,只见海岸北方50公里处的山中不断升起道道羽烟十分壮观。不过它们对于驱逐舰可是致命的,首先是14号舰上响起了凄厉的警报声,战术中心的指挥官看着雷达屏幕简直是瞠目结舌,战舰竟然受到了16枚C803反舰导弹的攻击,也许这中间有不少假目标,可是他们根本无法分辨,即使“宙斯盾”要应付都是没有太大把握的,因为战舰离海岸太近了。只能仓促启动拦截导弹和近防炮进行拦截,他们的运气不佳,仅拦下了1枚真家伙,身中3枚威力巨大的导弹,当着岸上陆军弟兄的面迅即沉入了海中,尽管那处的海水不太深,能逃命的官兵也不会多。16号舰只不过晚了1分钟同样遭到真假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运气略好些,身中2弹沉得慢一些。
海军彻底打消了下一步搞两栖登陆的计划,巴基斯坦的弱小海军那里经得起这样的损失啊!指挥南路大军的伊赫扎少将只好联络中路大军夹击山上的叛军了。
可是中路的大军越过65度线后,就进入了中莫克兰岭与莫克兰海岸山脉的夹峙地区刚通过金博尔堡就在戈尔瓦市外面被截住了。他们白天要应付密集的地雷阵,还不停地遭到两侧山区的远程火炮的袭击,夜间更是不得安宁,游击队不仅潜入巴军驻地的附近为火炮和火箭炮指示目标,还乘乱偷袭分散的巴军小队和侦察兵,在巴军集群的四周布设地雷。24小时也推进不了5公里。被迫与南路大军联手剿灭海岸山脉的叛军,这样也可以保障沿海补给船队的安全。
可惜巴军又打错了算盘。我军的坑道战是拿手好戏了,当年在朝鲜战场弄得拥有巨大海空优势的美军都一筹莫展。在地图上看海岸山脉是窄窄的长条,山脉的标高也不很高,可是巴军想逐个山头地攻占预先修筑了坑道的自治军阵地又谈何容易。有了现代化工具后在山中修建坑道相对来说还是容易的,而想出动大军来攻占就不容易了。美国人还不肯把最先进的攻击洞穴的武器卖给巴军,生怕被我军缴获后泄漏了其中的奥秘。两路大军花费了巨大的代价也未能获得什么进展。而空军还遭了殃。
原来,三路大军迟迟没有进展而损失却越来越大,对空军施加了压力。巴空军大多数是我军提供的战机,当然不敢用在这个战场。于是只得出动花费极大代价买来的幻影III和F-16来提供空中火力,那里知道我军已经从多次战争中缴获了不少此型战机,已经研究得相当透彻了,地空导弹对它们的命中率相当的高。而且战术得当,不用则已,用必“超量”使用,一般都是在设伏战区集中80-100枚导弹,攻击时以3-4枚导弹打击1架战机。巴军损失了21架幻影III、13架F-16后缩手了。他们拼不起,在这里消耗完了,怎么去对付印度呢?
至于巴军出动的直升机遭到了又一克星,那就是我军的LD127高射机枪。巴军的直升机并不多,而新锐的武装直升机就更少了。直升机绝对是昂贵的玩具,没有钱只能少玩。损失了9架武装直升机后,巴军就收手了。
扫荡仅进行了2周,不仅损失了大量昂贵的技术装备,而且向后方撤运了3200多具阵亡者尸体和7千多伤员,可是推进了不到80公里。总参谋部那些高官知道仗是没法打了,血淋淋的事实让他们清醒了,他们与中国军队的级数差得太远了。幸亏巴军方在国内拥有极大的势力,控制了媒体和议会才未在国内酿成大乱。
霍提德中将愤愤然道:“那些叛军中大多数是中国的精锐部队,他们出动了大批的直升机帮叛军机动部队,并把超轻型榴弹炮吊运到险峻的山上。那些防空导弹更不是叛军能掌握的。阿共人民军不仅大批加入普什图族叛军,还在东部边境结集重兵,威胁整个俾路支省。中国人和阿共太猖狂了。”
可是巴军方似乎“忘记”了,当年阿富汗的塔利班里究竟有多少巴军掺入进去。阿富汗和中国为什么不能派兵参加“叛军”呢?他们也只能心中不平而已,难道敢撕破脸皮明着同中国打吗?
硬的一手不灵,于是按兵不动。通过各种关系搞谈判。
内政部长纳贝斯的报告并没有带来好消息:“普什图族叛军的态度十分强硬,一是要求划定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或这部分地区与伊朗的普什图地区合并成立‘巴克同尼斯坦’,他们只能保证不在该地区建立危害我国安全的外国军事基地。”
与会者感受到四面楚歌的压力,北面的克什米尔有中国出兵,东部的阿富汗人民军有中国的支持也不是好对付的,南部的普什图人在中国的支持下闹事,西边则是死敌印度在虎视眈眈。
不过财政部长布瓦迪的报告让他们看到了更惊心的一面:“金龙电池的发明大幅度提高了煤炭、水电、核电和风能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中国去年并未如预测的那样增加石油的进口。中国近来大量向国际市场出售金龙电池产品,而且传闻美、日已经开发出类似的高能电池,由此国际石油市场发生了动荡,油价已节节下降,海湾产油国相当恐慌。它们对我国的援助迟迟定不下来,肯定会大幅度下调。而财政的另一重要来源的中国方面的援助已经停止了1年半,而且随着两国关系的冷淡,中国的两项措施又加重了我们的压力:宣称取消了对我国的优惠,提供的战机、坦克和各类装备的部件,以及核电站的备件全面提价50%-250%,其次,必须归还以前的欠款才能提供这些物资。我们被迫归还了9亿美元的欠款,而且至今有不少雷达、战机和坦克等无法有效的使用。
“我认为必须对中国妥协,立即停止用兵,让经济有一个喘息的机会。国内的种族冲突、极端份子的破坏,导致外资只出不进,国内投资也下降,导致失业率猛升。而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北美、欧盟、澳大利亚都在严厉地限制外籍劳工,侨汇收入骤降。要全力平息国内的动乱以吸引国外投资,最好能从中国引进资金和人材来推动经济发展。现在连日本都不得不与中国搞经济合作来推动停滞的经济…”
布瓦迪是巴国的经济专家,扎哈曼倚重他来打理残破的经济,所以他敢于表达不同于军方的意见。实际上经济问题才是巴基斯坦安全战略的命门所在,高昂的军费开支,连年用兵,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再加人口爆炸的压力,种族和教派矛盾的日益尖锐,巴国的经济实际上已濒临崩溃的边缘。
将领们对此也十分无奈,美、英、法都答应给贷款采购北约的装备,但是幻影、F-16仍比FC-2贵得多,还涉及人员的培训,而且不用中国的备件难道让大批的装备报废?那么岌岌可危的经济更支撑不住了。
国防部长努赫拉姆出身军界,但主管的是军费、装备、人员等文职方面的事更多些,近年来被越来越少的军费与越来越大的军费需求搞得焦头烂额。他也不主张与中国闹翻,只是说法婉转些而已。
总理国家安全助理穆格迪也是军人出身,同中国、美国打交道是他最重要的业务。这要求他以战略眼光注视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快速崛起令他震撼,中国现在已经无求于巴基斯坦。印度已经无力损害中国的利益,中国不再需要巴基斯坦的侧面牵制;中国西向的航线不是经过俄国到欧洲,就是经阿富汗和恰赫巴哈尔南下印度洋到非洲。中国不但介入了克什米尔争端和普什图独立运动,而且一再指责巴基斯坦支持“东突”恐怖组织。可是巴基斯坦明确反东突的话又会得罪沙特等国,那可是大问题。
果然德尔普外长提起了这件事:“可是中国已经明确表示,我国如果不能协助他们反东突的反恐战争,双方无法搞合作。沙特等国支持东突的立场至今也没有变化,我们很难哪。”
扎哈曼作为军人出身的政治家还是能看清形势的,他只能等待美国借助这次台海冲突彻底摧毁中国的海空军力量。单凭巴基斯坦是无能抗衡中国的,能得到的美国支持肯定是有限的。美国在巴基斯坦没有多少经济利益,而且国内的反美情绪相当强烈,难以完全投靠美国。
最终决策的核心就是拖!立即停止在南方普什图族地区的清剿行动,与“普什图自治同盟”开始和平谈判,但不急于谈出结果;全力制止克什米尔自由战士的越界行动,对外宣布同意克什米尔居民的自决投票,但要求各方商讨出保证公平、自愿的措施。这些事情绝对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将派遣穆格迪作为总理特使再次访华商讨协同反东突的问题,巴基斯坦将对中国提出的东突份子作为个案来处理,但不对外明确反东突。以此来缓解巴中的紧张关系,争取中国暂缓索取欠款。这也是旷日持久的议题。
无论如何,巴基斯坦普什图地区的形势是稳定下来了。曾友君大将的目标达成了,恰赫巴哈尔基地的防御态势更厚实了。
不过西线用兵最多的战场还是阿富汗-伊朗冲突。经过1个半月的浴血奋战取得了奇迹般的胜利。
※※※
伊朗德黑兰3月11日9:00
霍拉扎加总统心情沉重地把名字签在了关于批准“伊朗-阿富汗停战条约”的文件上,表面上伊朗并没有吃太大的亏。条约的核心内容是,条约生效后双方立即就地停火;除了交换战俘,伊朗要撤离非法移民;伊朗立即同意开辟喀布尔-巴格达航线,在1个月内支付5亿美元的赔款;阿富汗人民军在1个月后,撤离攻占的马什哈德市和萨拉赫斯油田。
总统不能接受的是,伊朗军怎么会败得那么惨。迫使伊朗上层赶紧结束这场战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伊朗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正借助伊阿战争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膨胀,德黑兰高层只得以壮士断腕的决断来切断伊共的物资来源。
※※※
台北俞府3月11日20:00
发生在伊朗高原的这场搏杀也惊动了万里之外的台湾军方。虽然伊朗、阿富汗和中国都严密地封锁战场消息,但是在卫星网络时代可以说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国际舆论都在哄传这场仅次于海湾战争的坦克大战和空战,有的军事家甚至认为坦克战的激烈程度要超过一面倒的海湾战争。当然严密注视这场战争的台湾军方通过购买各方面的情报,了解的实情更多,也更感到惊心动魄。
台湾军方的灵魂——俞老又在召集他的心腹检讨他们的战略了。
开场总是林俊彦的报告:“…直到2月9日,伊朗的18万‘志愿军’还占领着白山和班迪突厥山脉南北两侧的大片阿富汗领土,扶植的拉多傀儡政府也有5万多‘革命军’,在赫拉特这个临时‘首都’还蛮神气的。伊朗驻军的司令官巴尼萨德上将是总参谋长拉斯德上将的好友,他是去年8月接替优素卡勒的,革命卫队指挥官还是哈米德。巴尼萨德在南线部署了11万大军守卫着从赫拉特-阿德拉斯坎-图拉克-沙赫拉克一线的条形区域,深入阿富汗领土400多公里,他们还得到4万多拉多政府的由哈扎拉族人组成的国防军的支持;北线的7万大军守卫着古勒兰-卡拉巴格-库什卡地区,得到由乌兹别克族和塔吉克族人组成的9千多“国防军”的支持。伊朗境内的马什哈德有庞大的支持基地,去年曾被阿中联军攻占,伊朗出动重兵很快收复了,并修建防御工事加强守卫。
“按理说经过两伊战争的考验伊朗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国防工业已具相当的规模,可以制造火炮、装甲车,甚至坦克和近程导弹,那些‘志愿军’的装备是相当不错的。有6700万人口的支持,兵源也不成问题。经过十几年的磨合国防军和革命卫队的协同作战也有相当的改善。伊朗人还做了件相当惊人的事,精神领袖哈鲁纳伊一声令下,居然把80万伊朗人移民到赫拉特省、古尔省等的占领区,说是帮助阿富汗的伊斯兰革命。试图改善入侵军的就地后勤条件,而且提高士气。
“当时也是很轰动的,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