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醒狮 >

第143部分

醒狮-第143部分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一开始,这2个基地出动了16架武装直升机升空阻截,被击落了9架,此时基地已是一片火海,幸存的7架赶紧向西逃窜到后方基地。周边高地的防空导弹连全部被摧毁,第21军的突击队随即被机降到这2个基地的周边高地上,很快就部署了炮兵阵地。中央突击师的突击队则在通往基地的各路口部署阻击阵地,并对周边的印军阵地发起炮击。
    印第3旅旅长瓦谢拉准将不久觉察了我军的意图,命令周边的突击营增援基地的守军,并请求73师的部队也给予支持。可是印军已失去了制空权,前沿直升机基地全部遭到炮火封锁,防空阵地又形同虚设,低空全部是我军直升机的天下。再说73师的阵地是面向东北方作防御的,在中央突击师的火力打击下损失惨重,本来还指望第3旅的武装直升机的支持呢。只有2个机械化突击营的部队还在组织部队增援,试图突破中央突击师的阻击,不久又遭到H-6的猛烈轰炸,其惨况可想而知。
    我第21军的陆航兵团在炮火准备中摧毁了基地中的全部重火力,把印军压到了防御工事中,然后组织地面进攻,电甲虫步兵战车和TJ-1火力突击车沿山路而下,印军各处地堡中的机枪根本失去了作用,电甲虫的30毫米机炮对各个射击孔逐个“点名”,步兵们一下战车就以步榴枪攻击试图发射火箭筒和肩射导弹的印军。激烈的战斗进行到11:00时,2个基地上的印军先后停止抵抗,举手投降。在空中和山头阵地炮火的联合打击下,周边阵地的印军自顾不暇也无力组织象样的冲击。
    其战果令第21军军部的参谋们都感到吃惊,从利勒姆边上的那个较大的基地的指挥部中率领残部投降的居然是第3旅的中校副参谋长,和第2营的少校营长等主要军官,俘虏了第2营和第3营的240多名官兵,这2个基地的洞库里的装备更是出乎意料之外,除了第3旅的38架阿帕奇、基沃瓦勇士、超级山猫、ALH和CH-47各型直升机以外,还有4架卡-60、4架米-24D、6架米-8和米-17呢,后来才知道那是73师的陆航大队的。更惊人的是,还有24辆“鼬鼠2”微型战车和32辆“潘哈德”VBL火力突击车。都是准备由直升机吊运到作战地域去,参加对第四整编山地师基地突击的。这一下它们都很快被直升机运送到那里了,不过要经过电气和驱动系统的改装,将成为我军防御部队的利器。
    在北部的战斗更加激烈,那12个基地驻守的部队是印陆航集团军第1旅的2个陆航营的精锐部队,有124架直升机,还有一个装甲营的大部分部队,他们是正面突击斗拴特别里奥地的主力。其周围是137师部队的阵地,这支部队原来是地方守备部队老兵很多,由于印军的精锐部队消耗太大,他们被升级为主力,武器得以更新,配置了不少装甲车和防空导弹营。为了配合这次战役还调配给他们一个陆航大队,不过主要是些战勤直升机,用作指挥、侦察和救护等,有2架米-24、8架米-17、4架米-8和2架卡-60与第1旅共用那些基地。战区是指望他们能协同作战,137师负责后方守卫、警备巡逻,直至收容战俘,打扫战场,第1旅则是突击的主力。
    可是那些突击营的“新锐”们哪里看得起地方部队的老兵们,那2个营的营长都不买137师师长的账,甚至同为直升机飞行员,陆航大队的小伙子也要受突击营的气。那些驾驶阿帕奇、基沃瓦勇士的家伙现在成了军中的新贵,神气极了,哪里看得上驾驶米-8、米-17这种淘汰的直升机的“老兵”呢。至于后勤供应、军饷突击营也要高得多。近一个月来的地面和低空突击都是由第1旅的3个营实施的,损失虽大,很快就得到了补充,官兵立功受奖的机会也多了,哪里还看得起那些看守家园的“守备部队”呢。双方结怨甚深。
    今天凌晨警报一响,旅参谋长拉斯曼特上校亲临第1营的基地来指挥,第一波出动了40架阿帕奇、虎式和基沃瓦勇士迎战,基地的2个连的固定式“阿达茨”反直升机导弹系统全部进入战斗状态,各地面部队准备出动战车和突击队去营救跳伞的飞行员,当然也要捕捉敌机的飞行员,他还请73师和173师也协助营救和捕俘呢。这些天的都是印军主动出击,上校认为吃亏在于深入敌阵损失的直升机和飞行员都落入了敌手,这次可以报仇了。可是战局的发展完全出乎他的预料,15分钟后低空的直升机大战已经结束,而且前沿基地都遭受了猛烈的空中打击,幸存的19架直升机只好向后方基地逃逸。前沿基地的防空系统形同虚设,迅即被它们认为的“自己人”摧毁。
    54军的陆航兵团出手不凡,与空降军的特种兵团联手把TJ-1火力突击车和电甲虫都机降到那些基地四周的高地上,由空降军负责阻击印军的增援部队,54军的部队围歼基地的守军。他们的战术是集中大部分突击力量首先夺取7个小的基地,其余兵力则以炮火不断地攻击那5个较大的基地不断消耗他们的兵力,不久H-6的重磅炸弹加入了打击的行列。印军根本得不到空中火力支持,炮兵阵地也基本被摧毁,基地的守军遭此连续猛炸,士气一落千丈。
    我军的突击队在战车的支持下下降到基地所在的谷地,身临其境才觉察到谷地内地形十分起伏曲折,密布着隐蔽的营地。本来是十分容易坚守的,只是印军从未想到我军会长途奔袭,基地内并未构建完整的防御体系,只是一些防止偷袭的警卫设施,那是经受不起战车和武装直升机的夹击的。7个小基地在9:30就先后被拿下了。然后我军集中兵力逐个猛攻那5个大的基地。那150架改型的米-8、米-17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它们不断地在各个基地穿梭飞行,转移部队和野战炮。武装型的还以机炮、火箭弹和重磅炸弹参与对地攻击。在攻占2个陆航营营部所在的基地时,双方发生了激战。攻击部队召来了H-6和Q-6攻击机,并以激光枪为“飞蛇”滑翔炸弹指引目标,摧毁了几十个火力点。到12:30经过连续7个小时的激战,精疲力竭的残余的印军被迫停止抵抗。缴获是惊人的。
    到14:30出击的我军全部返回了我方阵地,空军也停止了攻击。
    噶伦堡锡金集群司令部8月23日
    王刚绝对不会被动地应对印军的阿格拉攻势作战,中央指令前指在东段边境对印军实施新的打击,往印度统治集团的要害部位捅下去。这里简要地介绍东线两军的态势,我军在锡金-不丹地区部署了以14集团军为主组建的锡金集群,23军已撤回国内休整,该集群最具冲击力的是2个坦克师,拥有38军和23军留下的60辆电动T-07M主战坦克,缴获印军的40辆T-80U已经改装成电动推进的,63辆T-72M1和42辆T-90C改进型也已经初步改装,去掉了原有的电源设备改装了金龙电池、半导体空调系统和国产热成象仪,它们的弹药与我军的通用,零部件大部分有国产的能用,从俄国进口也不难,这103辆坦克也在轮流进一步改装电动驱动系统。再加上120辆“迅猛龙”坦克歼击车,这样的二个重型坦克师在这么狭窄的地域极具冲击力。牢牢地控制着印军东北战区的咽喉之地-东北走廊,令考拉尔德中将如骨鲠在喉。14军的42师的陆航大队得到了48架各型歼-17隐形战机的支持,又陆续增加了一批电动米-8改进型,被扩编为陆航兵团。
    按照阿格拉行动计划的部署,印军掩盖性的“重返英帕尔”行动像模象样地展开了,东线的印军也在各处展开突击作战,并大规模地扩军。在一线就摆开了14个作战师,二线更是有18个师,并将西线的大批坦克通过海路,再借道孟加拉国的吉大港源源运抵东北战区。由于东北走廊的咽喉部位在我远处炮火的控制下,大批装备和部队只能通过孟加拉国领空空运到东北战区的各基地。对此,我国政府提出警告,对印军利用孟加拉国的领土和领空调动部队,甚至作为出击通道,我军保留作出相应行动的权利。印孟两国发表声明,声称全部是运送民用物资和人员。暗中孟加拉国一方面请我国理解他们的处境,我外交部的代表语气也很缓和,他们也就放心了。另一方面他们大大提高了对印度过境飞机和物资的要价,倒是发了一笔小财。
    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会去攻击孟加拉国,并不是它有多强大,相反它极弱,可是它极端的贫穷和密集的人口,足以令任何强国却步。印度的军方曾策划“拿下”孟加拉国以便与东北地区联成一片,那简直是易如反掌。可是政治家怎么敢去接管这个烂摊子呢?不要说印度,就是美国也养不起这个国家的1亿2千多万人。如此一来印度只好多掏钱了。他们足足运去了1000辆主战坦克,其中450辆T-72M1改进型,250辆T-90C改、200辆“阿琼”,还有美国人援助的100辆M1A1。他们只留下1400多辆主战坦克对付巴基斯坦,其中竟然还有老掉牙的“胜利”坦克和T-55呢。
    我军在东线除了锡金集群-他们的41师在加强了陆航大队后驻防在不丹,不过我军和印军再也没有在不丹发生过战斗;还有新换防上来的第1军、63军和陆战1师,13军是7月份参战的这次留了下来。这些部队立功心切、士气高昂,反观东线的印军,经过上次的激战,在气势上已被击倒,武装直升机方面又处于劣势,从提斯浦尔-迪布鲁格尔我军又以布拉马普特河为天然屏障,在雨季河水汹涌澎湃要渡江发起攻击难度相当大。因此双方激战的地域并不大,我军的纵深防御极为坚固。
    东线与西线不同,现在的作战地域大多数可以使用主战坦克交战的。我军在利多-迪布鲁格尔一线也拥有400多辆主战坦克,其中有220辆电动T-07M和T-80M,另有180多辆是缴获印军的T-72M1、T-90C和T-80进行了电气和电力驱动的改造。实力也相当强劲,并且可以从密支那-利多公路进行后勤补给。双方在这二个地域不断展开激战,坦克大战的规模直逼二战后的第四次以阿战争和海湾战争。考拉尔德的如意算盘是始终保持压力,以坦克的消耗战来拖垮我军,不过这档算盘没能打响。
    印度的东北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历史上是缅甸领土,后来英印殖民当局强行将它划归印度,导致该区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在密集居住了2500万人的阿萨姆平原,一直活跃着分裂主义武装,游击队的活动时起时伏。在印缅边境则活跃着钦族和克钦族的反政府武装。印度专门组建了一支准军事部队-“阿萨姆步枪队”从事镇压东北地区各邦的反政府武装,它有31个步兵营的兵力,由1名中将领导,各级军官都是陆军军官,战斗力相当强。以前在印军准军事部队的强烈压制下,分裂主义武装还不时闹出些轰动全国的事件来,近来印军连遭败绩,原来专门对付反叛份子的准军事部队大批抽调补充正规军去了,有的干脆编制成旅被“转正”后开赴前线作战去了。而从北部山区又有近千万人蜂拥而下,社会秩序更形混乱。大批反政府武装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纷纷赶走或处决那些恶霸地主及其私人武装,把土地和粮食分给农民,扩大自己的地盘和部队。印度当然在这些地区实施了军事管制,但已失去了强有力的手段。
    今天是4支活跃在阿萨姆地区的游击队代表聚集到噶伦堡来商讨联合的事宜。中央十分重视此事,早在7月中就派遣中联部副部长祝宏广加入拉萨前指主持这方面的工作。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到在纳萨尔巴里地区活动的游击队原来是由印共的一批党员领导的,他们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领导的武装斗争曾经轰动世界,当年我国的媒体也作了详细报道。当年的起义虽遭印军中央政府的残暴镇压,但不少人还是坚持下来了。
    他们的首领是谢拉姆。登达拉,是原印共党员与他的十几个伙伴脱离了印共中央,但仍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他的核心部队有300多名战士,支持无地农民的抗暴斗争,是4支游击队中实力最强的。他们也知道世界上只有中国这个大国还在坚持社会主义,在高举共产主义大旗。因此我军一占领大吉岭,他们就派人来与我军联系。后来祝宏广副部长也派了特种兵去他们的营地考察,给了他们不少武器和物资。谢拉姆也到噶伦堡来与祝副部长促膝长谈,倾诉了他们的理想,也介绍了印度农民的苦难生活,阿萨姆地区确实是典型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双尖锐的地区。双方谈得很投机。
    今天的会商进行得相当顺利,推举谢拉姆为新成立的“阿萨姆解放阵线”的主席,4支队伍合并组建了阿萨姆解放军,谢拉姆兼任总司令。我国派出了以军事专家为主的顾问团帮助他们进行斗争,以尽快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解放阵线的总部暂时设在纳萨尔巴里的山区,在噶伦堡设立了办事处,以及巨大的培训和后勤基地。后来在提斯浦尔、阿帕龙和迪布鲁格尔又建立了3个大型基地,不但为阿萨姆解放军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员,而且为解放阵线培养了一批建设人才。在随后的讨论中,顾问团建议按照4支游击队原来的活动区域划分为4个军分区,保留一部分部队做种子,成立守备团。然后集中的部队首先组成第1军,成为各解放区的机动保卫力量。经过短期培训后全部换成了我军的制式装备,自动步枪、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60毫米无声迫击炮,前卫1/2单兵防空导弹等步兵武器,还有一批人员在培训TJ-1火力突击车、“电甲虫”微型战车的使用。最重要的还是为各个作战单位配置了精巧的通讯设备,总部可以控制到连一级的部队,整个解放阵线和解放军士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