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枭风 >

第226部分

枭风-第226部分

小说: 枭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魁山明白的点头;眼睛流露了难以置信的看着陆七;陆七微笑道:“我告诉了哥哥实言;哥哥愿意帮了我吗?”
    燕魁山一怔;但很快点头道:“能够为陆兄弟效力;我是愿意的;不过就我自己吗?宋都尉也应该是愿意去的;张戟也能够随了陆兄弟的。”
    陆七点头;道:“老青暂时不能去了建州;张大哥若是愿意去;我当然愿意去请。”
    燕魁山神情明白的点了头;立刻道:“好;我带你去见张戟。”
    一起去了张戟的营中;张戟如今归属了马将军麾下;听了陆七的请求与解释;张戟愣了好一会儿;在燕魁山的催促下表示了愿意为陆七效力;不过他却是细致了解了一下晋国如今的情形;陆七一一实言了。
    燕魁山和张戟听说所谓的晋国那里;竟然会有了二十多万大军;都惊的难以置信;陆七却是告诉了他们;去了晋国只能成为一万军的主帅;rì后才能论功而升;另外万不可泄露晋王就是他陆天风。
    陆七悄然离开了余干县;只留下了两个护卫暗中听消息;他此次前来冒危的挖将才;是对晋国危机的一种积极应对;他主要是想挖了燕魁山去晋国;燕魁山是建州人;能够减少了建州本地人的敌视。
    另外挖将才的另一目的;是想建立新的军将势力;陆七不可能愿意一再的提拔越国降卒领军;因为军中势力太容易抱团了;他需要形成一种互相顾忌的军势牵制。
    以后在晋国的三大屯军之地;兴化军出身的将帅;苏州军出身的将帅;石埭县兵勇军兄弟出身的将帅;会穿插的形成军团;而不能数万将士都出身一个势力;李国主为什么要拆乱了兴化军;就是要打破了军势的抱团;抱团的军势;很容易反叛。
    第二天午后;陆七的一个护卫飞马返回;告诉了陆七非常意外的消息;余干县的驻军;突然在昨夜发生了大规模兵变;在后半夜突然出走了一万多的将士;都是整营的开拔离开的;方向好像是去了信州。
    陆七听了为之惊愕皱眉;他本想策动了燕魁山和张戟就知足;不想会闹出一万军出走的兵变;一万军去了晋国;那根本瞒不了唐国;后果还真不好说了;张戟和燕魁山;怎么能够策动了一万军叛离呢?
    陆七皱眉不解;他却是不知道去挖墙角时候;正是兴化军将士心情愤懑不平的时候;如果李国主拆军用的是提拔之法;那对兴化军将士会是一种升官的喜事;可李国主用的却是京官外任之法;想要牢控了兴化军将士;后果却是造成了兴化军将士的不满;那种不满在军规下只能憋屈的忍了;可是一经了挑拨就容易激变。
    燕魁山不善于游说;可是张戟却是一个交游很广的人物;与很多兴化军的矫健有过交往;张戟应了归属陆七;特意问过了晋国的现状;在知道晋国的军力不稳的现状后;他的想法自然是多拉一些人去;于是和燕魁山一通串联。
    张戟的游说就是告诉唐国准封了晋国为附属;如今晋国据有了处州;那是毗邻衢州和婺州的富裕之地;只要去了就可以分得赏功良田;就可以成为统领降卒和募兵的将官;于是很多矫健动了心;再拉友好的串联;最后出走了一万两千多人;当然大半的人;都是随了将官命令开拔离开的。
    一万多将士的出走;别的将士会不知道吗?当然会知道了;但却是早知道的保持沉默;后知道的偷偷冷笑看着热闹;等厩来的主帅知道时;一万多将士已然离开了;新任主帅惊怒至极;可是在夜里还不敢发兵去追;怕发兵去了再发生兵变逃走;更怕遇上了楚**队。
    陆七绝对想不到;他的这一次挖墙脚;不单是策反得到了一万多的善战将士;也对唐**心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一万多将士的自发离开;比昭武军的反叛;对唐国的打击还严重;那反应了唐国将士;对李国主的一种离心的失望。
    张戟和燕魁山带着策反的一万多将士;顺利的走过了信州;抵达了建州的晋安府;拿着陆七的手书进见了辛琴儿。
    辛琴儿已然得斥候急报;说有一万多披甲整饬的大军进入了建州;却是吓的她芳心惶恐;就想去调处州的两万苏州军来救;在晋安府驻扎的所谓十万军;根本经不起战事的冲击;好在张戟先使人送递了陆七的举荐信;辛琴儿才由惊变喜。
    进见后;辛琴儿根据陆七的手书和张戟的举荐;自我灵活的做主;让一万两千兴化军将士;与了十万建州屯军合组改制;燕魁山统领了三万晋安军;专职于镇守建州。
    张戟也统领了三万彰武军;也先镇守建州;还有三万南平军;归为鱼华轩回来统帅;还有两万军调归了清源军;另外军制也发生了改变;三万军的主帅可直辖六千军;其他两万四千军分成八个团军;每个团军三千将士。
    军制的改变;一是尽量让兴化军来的将士成为将官;二是照顾一下原本的将帅不降职;三是最重要的;分散了军权;在晋国也实行了军府治军;只不过王权军府名晋王军府;节制军府是处州的虎贲军府;和漳州的龙源军府。
    辛琴儿依照陆七的大略指示;三天就完成了合军改制;接着就为一万多的来军发赏功田;全部都定在处州;并且向将士们保证;会尽快接了将士们的亲人来接收了军田。
    军田的给予;军饷的到手;军食的丰足;还真的成为了领军将官;让忐忑而来的一万多兴化军将士安了心;军心安则士气振;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开始整治十万乌合之众。
    十万乌合之众当然抵触外来人的接管;但很快就服管了;抚州来的迁民兵勇一知道了是兴化军将士入主;立刻就心敬的服了管制;兴化军在西部太有名气了;那是真正的善战大军;而能够来了晋国的兴化军将士;多数都是有真本事的军武;只有真本事的人;才会不安于现状;在兴化军郁郁不得志的将士;有很多。
    不过五rì;十万乌合之众就军容大变;没有了散漫和混乱;虽然大半没有披甲;但军容的整饬;掩饰了不堪一击的内虚;辛琴儿看了军力的变化;自然是愉悦的;但随之而来的是将官们的抱怨;抱怨武备缺的太多了;很多的兵就是菜刀或竹枪;那种兵还不如打发了去种田。
    辛琴儿也不想养这么多的军力;如今就是靠着苏州所出支撑着这里;晋国的六个州域;事实上就处州获得了丰收;建州粮食原本尚可自足;可是二十多万的移民和苏州军的进入;立刻让粮食供给紧张了数倍;好在有苏州米运来解急;而得了粮食救济的闽地人;多数是有nǎi便是娘的;很少出现了造反。
    虽然应该裁军去做民生;可是辛琴儿那里敢了裁军;她告诉将帅们;很快会有三万兵甲运来的;而之前辛琴儿是没有打算将兵甲运来晋国的;原因是她对晋国能否立住不败;很是缺少信心;所以只愿意运来粮食安抚人心归治。
    承诺了会运来兵甲;辛琴儿也接受建议的成立了军器监;挑出了会制军器的将士聚在一起;开始了冶炼制造兵器;六州之域;还真不缺矿藏;不久;萧府举荐的一大批官吏;乘运粮的船抵达了晋国;继军府分治之后;让晋国的政权治理也步入了正轨。
    

第44章 亡羊不补
        一万多的兴化军跑路;让周正风勃然大怒;归属于他的将士也跑了三千多;他气的要率军追杀;却是被周锋苦苦劝住了;劝告周正风;若是去追杀;只怕会引得更多的将士离心跑路;如今就是不要有了什么动作;能够顺利的接管了没跑的将士;就是最好的结果。
    周正风被劝左;旗军的主帅们却是来见他了;在一起商量后;共同具名上书;他们不知道有个晋国建立了;所以认为一万多兴化军是叛投了楚国。
    周正风上书时;陆七的信使也从晋国返回了;带回了被策反将官的直属家眷名单;陆七交给了王仲良;让王仲良立刻予以找到接聚一起;好送入信州;让晋**队接去。
    事实上;信州也被楚军占据了;但因为信州实在是残败;楚军只驻扎了很少的军队在信州;楚军也缺粮;半靠了就地而食。
    陆七谨思后;又给王勇写了封密信;言明了此次兵变的缘由和晋国的真相;说他只是想策动燕魁山去建州;却是没有想到燕魁山会进而策动了一万多的将士跑路。
    给王勇写信;一是为了避免王勇误会;进一步表明他与王勇是亲近的;为rì后布局一个暗势。二是一万多的将士跑去了晋国;王勇知道真相后;只要念着情谊和后路;就会暗中帮了他反驳将士是跑去了晋国。
    王勇接到陆七的密信后;只是愉悦的笑了笑;事实上;他已然猜知了将士兵变与陆七有关;因为将士兵变的发起者是张戟和燕魁山;那两个人能够去了厩;如今兴化军知道是陆七举荐的;有很多。
    王勇对于兵变没有做什么;与别的将帅一样;就是默然的观望纵容;兴化军的军魂还没有散;没人愿意此时用出卖了战友;而去讨好了厩来的主帅;也是不敢了出卖即将兵变出走的将士;几乎所有没有跑路的将士;都存了幸灾乐祸的看热闹心态。
    既然陆七来信解释了;王勇当然会做点什么;他写了一封举荐信;然后唤来了二十三位营中将才人物;让为首者拿着陆七的密信和他的举荐信;继一万多将士之后;也悄然跑路去了晋国;却是及时的赶上了合军;辛琴儿一看是陆七的军中大哥;当然不能怠慢了举荐;让为首者成为了三千将士的团军主帅;其余的也依次在那个团军成为了将官。
    王勇的回应可以说高明之极;即表明了对陆七的亲近;也实实在在的支持了陆七;rì后陆七真的成就了帝业时;他今rì的举荐;就成为了获得高位的基石;反之陆七若是失败;则他也不会受了牵连;而他举荐走了的将士;rì后可以在对楚国战事中;会自然的依了失踪上报。
    在厩皇宫;排云阁内;李国主的脸sè很难看;容颜也明显的憔悴了很多;周国的强霸威迫;楚国的造反进袭;让他的心头承受了很大的打击;如今西面竟然又来了让他极为意外的上书;他的眼睛看着老臣右相;有些尴尬。
    “韩卿;是朕急功了;悔不该不听你的劝谏。”李国主苦涩的道歉。
    他先前执意而为的拆军之法;右相是极力反对的;言与楚国的战事;非常需要了战力强大的兴化军;一旦实行打乱式的外任之法拆军;会造成新军将士的战力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了不稳定的后果。
    可是拆分了兴化军;是李国主存在了很久的心病;早就做好了拆军的准备;却是觉得西部战事;正是易于安插厩将帅的良机;于是不顾右相的反对;执意实施了外任拆军;结果周正风等主帅来了上书;禀告在重分军力中;突然有一万多的军力;悄然兵变的逃离去了信州方向;可能是投降了楚军。
    右相的神情有些yīn沉;他对李国主只知道想当然的做法;实在是为之寒心;根本不了解外军的心态和军力背景的复杂;不过一万多的将士投了楚军;却是让他很意外;他原本担忧的是;宇文氏会借机挑拨了兵变;使得兴化军将士跑路的去归附江州。
    “韩卿;你看该怎么办好?”李国主又低气的问道。
    “陛下;一万多将士的出走;表明了军心的不稳定;很可能随时会再现了出走;如今之计;只能让王文和去统军;如果陛下不愿再用王文和;那就只能延迟了反击楚军;让新军驻扎在余干县;整军归管;否则仓促的出征;于战事很不利。”右相压下不悦;回答道。
    李国主默然;过了一会儿才道:“朕调原兴化军节度副使去统军;卿看可以吗?”
    “原兴化军节度副使赵大人;以老臣的了解;是个迂腐庸才;在兴化军毫无威望;调回去只能误事。”右相不客气的回答道。
    李国主一怔;神情愈发的不自然了;事实上;原兴化军节度副使;就是他使去牵制王文和的;本就是文官出身;他调原兴化军节度副使去了康化军;是想降职王文和为节度副使;不想王文和竟然主动的告病离军了。
    李国主想了一下;道:“西部战事拖不得;朕使人请王卿去西部。”
    半rì后;夏大人回复了李国主;王文和自言时而会犯了昏厥之症;身体已然不能了上阵;恐误了国事;请李国主见谅。
    王文和的拒出;让李国主呆怔了良久;他忽然有一种被能臣离心的惶然感觉;想着应不应该去亲请了王文和;想了良久;又觉得自己的做法没有错;王文和若是再久掌兴化军;若再立功勋的击败了楚军;那或许会拥兵自重的占据了西部自立。
    李国主的旨意离开了厩;发去了余干县;令周正风诸帅在余干县整军;暂时与楚军保持对峙;待军心归管稳定之后;再进军收复失地。
    李国主的旨意刚离开厩;次rì;晋国使臣叩辞;之前李国主已然接见过了一次晋国使臣;礼仪xìng的应付了一下;这一次再见晋国使臣;李国主却是问了很多;问晋国有多少人;晋王年龄几何;等等问题;鱼华轩一一从容回答了;他将陆七的年龄长了十岁。
    鱼华轩叩辞后回了鸿胪寺;准备启程归去;他为此次的顺利而心畅;这一次他身为国使完成了使命;可以说为以后的郡王之封;有了更多实质xìng的功勋支撑;陆七是承诺了他;但若想服众而封;还得看了功勋。
    正要跑路似的急离了江宁;忽一个刑太监找上了门;直接就告诉了他;国主陛下想与晋国长久友好;会下嫁一位宗室女赐婚给晋王;让鱼华轩主动求聘和亲。
    

第45章 和亲
        和亲?鱼华轩被突然而来的附加条件;弄的意外而又失措;先前唐国对晋国建立的态度;明显是勉强认可的应付姿态;如今突然要和亲;鱼华轩敏感的知道;这是唐国重视了晋国存在的一种笼络举措;他当然不知道因为兴化军的兵变;使得唐国大举反攻陷于了迟滞;让李国主忽然重视了晋国的存在;希望晋国能够牵制威胁了楚国。
    别的事情;鱼华轩当然能够做主;但和亲的事情;他却是心有顾忌的不敢了应承;因为如今晋国的国母;就身在了江宁;他若是应承了和亲;只怕rì后会成为了一种祸患。
    鱼华轩谨慎的说考虑一下;明rì会给答复;刑太监听了为之暗恼;心道送上门的好事;你一个小国使臣;竟然还摆上架势了;简直是不知好歹;不过刑太监身为传话的;当然不会自找晦气;没有多说什么;回去复命了。
    鱼华轩颇为多智;立刻派出了十个属下去了街上;明为去了解宗室女;实则有一人去了怡心茶阁;将他的一封上请密信转交去了小馥手中;和亲之事;鱼华轩明智的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