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贼道三痴.雅骚 >

第267部分

贼道三痴.雅骚-第267部分

小说: 贼道三痴.雅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原拱拱手,微笑道:“你们自顾抄写,我在边上看着就行。”
一张松木长桌,两个书手并排而坐。那张邸报放在中间,两边同时抄写,耳房低矮,又不通风,虽然是上午也颇为闷热,张原从袖中摸出折扇,一边扇凉一边看这期邸报,这邸报比八开纸略大。单面书写,蝇头小楷密密麻麻,邸报上并无五月十五梃击案的相关内容,倒是有一篇批驳冰河说蔑视天命、谄媚君上的奏疏,署名陕西道监察御史刘廷元——
张原默默地看完这篇义正辞严的高论。心里冷笑:“蔑视天命、谄媚君上,这两顶大帽子扣下来很吓人啊,刘廷元的奏疏应该是梃击案发生前送上去的,是想败坏我的清誉。”
又想:“若能借此机会在大明两京十三省范围内掀起对冰河说的大讨论固我所愿也,只是现在被梃击案抢了风头,没人关注刘廷元批驳我的冰河说了——浙党刘廷元、胡士相、劳永嘉复审梃击案已有三日,应该出结果了吧。”
就在这日下午,从午门内六科廊传出消息,刑部完成了梃击案的再审,案情大致如下:案犯张差,蓟州井儿峪人,今年三十八岁,并无妻儿老小,平日以卖柴草为生,因神宗为郑贵妃在蓟州黄花山修铁瓦殿,太监庞保、刘成准备烧制砖瓦贩卖牟利,当地人李自强、李万仓因送炭的缘故结识了庞保、刘成,二李在借势强买张差的柴草不成后,将柴草烧毁,张差将此事上告,因牵涉到内官太监,当地官员不但不受理此案,反而将张差拘押起来,导致张差气愤难伸而疯癫发作,随即于五月来京城申冤,五月十五日酉时手持枣木棍从东华门闯入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李鉴后,冲入奉宸宫前穿殿,又击伤太监钟本华,随即被擒获,因此刑部建议将张差以宫殿射箭放弹投甎石伤人之罪处决,当日轮值的燕山前卫指挥使朱雄革职为民——
夕阳西下,玉河清浅,一群词林官又在翰林院大门前议论纷纷,都说这刑部二审与当日巡视皇城御史刘廷元的初审毫无二致,就算案犯张差是疯子吧,可一个疯子能连闯皇城、宫城,若说无内应,谁信?
文震孟对张原、钱士升道:“皇帝对刑部报上来的这个再审结果应该是最满意的,一件闯东宫谋害太子的惊天大案就只处决一个疯子和贬一个宫卫指挥为民就能了结,真是波澜不惊、和风细雨啊。”
钱士升低声道:“刘、胡等人明显是迎合皇帝的心意不想深究此案,明日此案的审理结果会交由大理寺复核,大理寺应该会有异议吧。”
文震孟道:“抑之兄不知道吗,大理寺丞王士昌与刘廷元、胡士相乃是浙江同乡,复核不会有任何问题。”
张原微笑道:“与我和抑之兄也都算是同乡。”
正说话间,黄尊素从东公生门出来,过来与张原三人相见,黄尊素就是在刑部观政,说起梃击案,甚是愤慨,说他看到过那个张差,身强力壮,目光清亮,哪里象是疯癫之人——
张原道:“这并非最终判决,大理寺要复核,还有都察院的监督,案情到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远远的,张原看到穆真真、武陵、来福、汪大锤四人从东长安街那边走过来,张原虽然目力不佳,但看熟了的人有个大致轮廓就能辨识,当即向文震孟等人告辞,走到玉河北桥头,先雇了一顶藤轿,穆真真已经跑了过来,问:“少爷哪里不舒服吗?”她知道张原是很愿意步行健身的,一般不乘车轿。
张原道:“我好得很,没事,真真你和小武先回去,大锤和来福随我去十刹海看望钟公公。”他先前并不知道受伤的东宫太监有钟本华,现在知道了当然要去探望,虽然是非常时期,却也没什么好避嫌的。
过了火神庙,张原在钟太监外宅门前下轿,正见右臂打着夹板吊在脖颈上的钟太监送一个内官出来,这内官年近五十,身形瘦削,脸有病容,站定脚步,眯目望着张原。
钟太监没想到张原会来,又惊又喜,忙对那内官道:“王公公,这位便是今科状元张修撰,是杂家在杭州有幸结识的友人。”又对张原道:“张修撰,这位是千岁爷的伴读王安王公公——”
张原长揖道:“王公公博学多才,更有赤胆忠心,在下闻名久矣。”
王安得到张原这样的评价,即使是客套话那也是心下大悦啊,恭恭敬敬还礼:“状元公过誉了,在下残废之人,何敢称忠义,只是也读了点圣贤书,知道善善恶恶而已。”寒暄数语,告辞回宫。
张原这才问钟太监伤势如何,钟太监道:“小臂受了点伤,并无大碍,千岁爷让杂家在宫外养伤,暂不用入宫当值,多谢张公子挂念。”邀入茶厅小坐。
二人密语移时,张原告辞,钟太监命马车相送,张原坐在马车里想着方才与钟太监说的话,钟太监也不知道王安是怎么与外官联系、怎么找到张差这么个人的,钟太监在京中没有人脉啊,这梃击案都由王安筹谋,王安与东林官员关系密切,那么具体策划此案的又是哪位东林健将?
……
五月二十二日刑部堂会,六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由刑部郎中通报了梃击案的再审结果,随后就要把此案审理结果交由大理寺复核,就在这时,刑部提牢主事王之寀从袖中取出一揭贴,对刑部尚书李鋕和堂上众官大声道:“李尚书、诸位大人,这是下官昨日提牢时密审案犯张差的结果,张差招认在黄花山结识一不知姓名的太监,跟随这太监到京城后,在一所不知道街道的大宅内,另一名不知道姓名的太监交给张差一枣木棍,指点道路,让其闯进宫中,见一个打一个,又许诺打死了人能救的了张差——”
“哄”的一声,刑部大堂顿时如炸开了锅,各司官员相顾骇然,牵扯到宫中太监,事情终于闹大了。
主审此案的郎中胡士相厉声道:“王主事,大明律在上,你若是横加捏造,其罪非小。”
王之寀镇定自若道:“昨日是下官轮值提牢,我见那张差并无疯癫迹象,便在狱中提审,张差起先仍不肯招供,只说为了告状撞进宫中,打死他都是这么说,下官便威吓说实招与你饭吃,不招当饿死,张差答曰不敢说,下官乃知其中必有隐情,遂命左右吏役退下,只留两名狱卒,张差乃招供。”
胡士相冷笑道:“如此说张差是只对你一人招供了!”
王之寀道:“胡郎中真相信宫中无内应,一个手持枣木棍的疯子能闯到慈庆宫去吗?”
胡士相语塞,这是他们二审结果中最被人诟病之处,很难解释。
王之寀斩钉截铁道:“下官即刻上疏请求圣上传谕九卿科道三法司会审,真相立见……有事耽搁,更新晚了,抱歉。(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五章 昏招
刑部郎中胡士相、员外郎劳永嘉等人提审张差数次,也动用了刑具,但张差翻来覆去只说是来京申冤误闯入宫的,供词中还夹杂着一些吃斋讨封、吃穿俱有的疯话,本次奉旨再审梃击案的以浙党官员为主,浙党与外戚郑氏关系最密切,当然不愿让梃击案牵连到郑氏,张差这样的供词对浙党胡士相等人而言当然是正中下怀,于是写成再审案卷上呈皇帝,只要大理寺复核无误,都察院没有异议,那么一场轰动朝野的梃击大案就可了结,岂料就在这当口,提牢主事王之寀却当堂展示揭帖要翻供!
晚明党争主要集中在京城各衙门,每个衙门既有东林官员也有三党官员,就如刑部,刑部郎中胡士相、岳骏声、员外郎劳永嘉等人属三党,而刑部员外郎陆梦龙、主事傅梅、王之寀属东林,现在东林官员王之寀提出翻供,牵扯出内官太监,明显是要把矛头指向郑贵妃,也隐然威胁到三党官员——
胡士相、劳永嘉等人表示他们奉旨查案,再审结果已经呈递上去,皇帝尚未批复,他们不能继续审下去, 除非皇帝另有旨意要求会审,胡士相等人虽然恼恨王之寀横起事端,却并不能阻止王之寀把揭帖呈上去,王之寀是刑部提牢主事,只要是刑部案子,自有他的发言权。
当日下午,王之寀的揭帖送到了内阁,方从哲、吴道南两位辅臣看罢揭帖都是暗暗心惊,梃击案果然不能善了啊,事关重大,方、吴二人票拟由都察院、大理寺派人与刑部官员一道重审梃击案,傍晚时就送司礼监由皇帝圣裁——
司礼监掌印李恩看了揭帖后背脊生寒,梃击案案子果然牵涉到内官了,不敢让揭帖留在司礼监过夜,立即亲自送往启祥宫,次日一早又让司礼监的两个典簿去启祥宫前候旨。看万历皇帝有没有批复。两个典簿等到巳时初,捧回来几份批复的奏章,其中没有王之寀的那份揭帖,李恩就知道万岁爷又要留中不发了——
万历皇帝对王之寀的揭帖留中不发,但揭帖的内容却已流传开来,官员们议论愈发激烈,在王之寀呈上揭帖后的第三日,即五月二十四日,户部浙江司署郎中事陆大受上疏提出三个疑点。质疑张差既然招认了有太监找他,那么该太监是谁?招认曾到京城一座大宅,那么此宅在何处?招认有太监怂恿其闯宫,这个太监又是谁?疏中又影射郑贵妃一党为此案的主使者,顺带将涉案的浙党言官以包庇的罪名推到郑贵妃一党,等于将朋党之争的性质转换为国本之争,使东林党得以借拥立太子的名义以打击对手——
同一日,陆大受的同年、户部主事张庭。也上疏称“太子之势。危于累卵,君侧藏奸,上下蒙蔽”,恳请皇帝下旨让九卿科道三法司会审此案,使东宫得安稳。
虽然上疏力主会审的只是三个东林党官员,但这也是京中官绅士庶的普遍呼声,上疏的东林官员们还算克制,并没有明指郑贵妃、郑国舅是梃击案的幕后主谋。只是暗示、影射而已,但市井里坊的百姓却是有什么说什么,外戚郑氏密谋害死太子要奉福王为储君的传言甚嚣尘上,在京城大街上随便一走就能听到这样的言论,郑国泰虽是五大都督府之一左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其子郑养性也是羽林卫千户,权势不小,但远远达不到钳制言路、让百姓闭嘴的地步。能做的只有也放出流言,以流言对抗流言,说案犯张差翻供完全是出于刑部主事王之寀的教唆,王之寀从张差此前的口供中获知了内官庞保、刘成的姓名,因此教唆张差说出“打得东宫吃亦有穿亦有”这些话,王之寀身为刑部官员,临案枉法,罪大恶极——
京中舆论激烈纷纭,负责复核梃击案案的大理左少卿王士昌和负有监督之责的都察院右都御史张问达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五月二十六日,王士昌以主管司法的身份上疏曰:“宸居何地?主器何人?张差何物?敢于持梃突入,如履无人之境,吁,可惧哉。”也要求将此案详加审问——
王士昌属浙党,浙党的人附议东林王之寀、陆大受等人的奏疏极是耐人寻味,这表明朝野关于查明梃击案真相的呼声高涨,身为大理寺堂官的王士昌顶不住压力,为了撇清自己,将责任推给刑部,其中或许还有郑国泰的授意,郑国泰已与妹妹郑贵妃取得联系,郑贵妃断然否认与此案有关,所以郑国泰也要求严查此案好还郑氏清白,却不知道他们已陷在东林党人布置的陷阱中,愈是挣扎愈是陷落,木炭是越洗越黑、茅坑是越掏越臭——
还是万历皇帝淡定,对那些奏疏置若罔闻,一概留中不发,但很多事并非皇帝留是不发就能消弭的,都察院、大理寺、刑部行动起来了,大理寺以刑部上报的梃击案再审结果有漏洞、犯人口供前后不一为由,要求刑部重审,于是三法司把万历皇帝撇在一边,命胡士相、劳永嘉、赵会祯、陆梦龙、傅梅、王之寀及邹绍光七人再次审讯张差,都察院堂官张问达、大理寺堂官王士昌、刑部堂官李鋕旁听监督——
五月二十八日,梃击案再次在刑部提牢厅开审,胡士相、劳永嘉、赵会祯、邹绍光属三党,都默不作声,既然正五品的刑部郎中胡、劳二人不开口,那从五品的刑部员外郎陆梦龙就当仁不让,击案大呼:“用刑!用刑!”
堂下的张差大叫:“不要用刑,不要用刑,小人全招。”很快招认自己是因本乡人李自强、李万仓的引荐,由庞保、刘成两位老公领到京城,好吃好喝将养着,还给了他若干金器——
陆梦龙问:“庞、刘二人领你进京住在何处?”
张差答:“小人不识字,也不知是什么街道,只知是一座大宅子,好不宽敞气派。”
陆梦龙问:“既给了你许多金器,那金器在何处?”
张差答:“小人怕人偷去,藏在那大宅子的地下。”
陆梦龙问:“现在让你出去。你能不能找到那处大宅子?”
张差翻着眼睛想了一会。摇头道:“这京城太大,小人哪里找得到,除非老爷们领着小人到了那大宅子门前。”
胡士相、劳永嘉等人都讥讽地笑了起来。
陆梦龙不动声色道:“以京城之大,一个目不识丁的乡下粗汉认不得路不足为奇,既已招出庞保、刘成二人,那自然就能找到那处大宅子。”
陆梦龙又问:“庞、刘两位老公领你在京中,好吃好喝将养你,却为的是什么?”
张差脱口道:“打小爷。”
此口供一出,满堂一静。人人变色,主审的胡士相立刻推案而起,对三法司堂官道:“三位大人,此案非下官能审得了的,除非皇帝另有诏旨。”拱拱手,离开提牢厅。
劳永嘉、赵会祯、邹绍光三人也随着胡士相离开,三法司会审无法进行下去,而且案涉庞保、刘成这两位内官。若无皇帝旨意。三法司也无权拘捕皇宫内官来对质、审讯——
王士昌一脸的汗,他是力主会审的,却没想到直接审出“打小爷”这惊人的口供,这下子无法收拾了,怎么办?
三法司会审张差的口供很快外泄,朝野惊骇,庞保、刘成是郑贵妃的亲信太监,张差是蓟州人。庞、刘二人又正好在蓟州为郑贵妃修铁瓦殿,嫌疑极大,现在不仅是市井小民直接谈论郑氏妄图易储的阴谋,朝中官员也在谈论,郑国泰、郑养性父子承受着舆论巨大的压力——
好比围棋,压力过大就容易出昏招,气急败坏的郑国泰终于出昏招了。为了自辩清白,他于五月三十日向万历皇帝呈上一张揭帖为自己洗刷,揭帖有云“倾储何谋?主使何事?阴养死士何为?狂悖乱逆非惟心不敢萌,即口亦不敢言,耳亦不忍听矣。”又云“灭门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