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暴君传奇-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豪门世族垄断政权,平民百姓便是再有才干,也难以出仕为官,这对朝廷而言,无疑是一种损失。同时社会阶层之分化亦十分明显,出生于官宦士族之家,便注定一生荣华富贵;若是出生于贫困之家,则注定一生困苦。很难有什么改变。”
隋文帝杨坚默默点头。这番话可谓是说到了他心坎之中。尽管他亦是豪门世族出身,并由此登上皇位。但登基之后,想法便完全不同了,对那些豪门世族十分忌惮,生怕有一日亦有人篡自己的位。因此想尽办法削弱豪门势力。但是这些豪门大族势力根深蒂固,岂是能随意撼动的?
他没想到晋王杨广年纪轻轻,竟然已经有这等见识,看到了这么深邃的问题,心中颇为高兴,但却怀疑杨广能提出什么有效的建议来,叹了口气道:“广儿能看到这些,颇为难得。只是豪门世族根基雄厚,却不是一时半刻便可以动摇其地位的……”
杨广笑道:“直接去撼动豪门世族的根基,非但吃力不讨好,而且必然引起反弹,弄不好四下战乱纷起。就如儿臣日前所提裁撤乡兵一般,很是困难。不过乡兵一事迫在眉睫,儿臣才狠心推进,可谓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直接撼动不易,却可以从其根本上去撼动。豪门世族之所以势力日益强大,无非是因为官位爵位世袭,其根子在九品中正制。只需废除九品中正制,换另外一种法子取士,使得好学有才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便可从根本上改变眼前这等局面。”
“使得好学有才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隋文帝杨坚眼前又是一亮,将这句话低声反复念了几遍,语气迫切地道:“愿闻其详!”
他以皇帝和父亲的身份,说出“愿闻其详”四个字,充分显示出他对杨广这个建议的看重程度。独孤皇后和萧玉儿亦听得入神,三双眼睛定定地盯着杨广,等着杨广作下一步的详细说明。
第五十五章 设科取士
“此事说来其实无非四个字,即设科取士。”晋王杨广一字一顿地道,“由朝廷出面,分设科目进行考试,以考试成绩来判断一个人的才学,凡录取者则可以为官。如此一来,数世白身者,一登榜单,便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书理,不学无术,则无缘科场,可能沦为平民。”
“这样便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不仅可以起到抑制门阀之作用,使豪门大族势力日消,而且还能扩大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子弟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出仕为官,我大隋之统治便更加牢固。这相当于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族手里拿了出来,牢牢地握在了朝廷手中。再者,学而优则仕,亦确保了官员之能力及水平。其好处颇多……”
杨广刚说到此处,忽然听得“哐啷”一声,众人都吓了一跳。原来隋文帝杨坚越听越是激动,按奈不住站起身来,却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瓷杯。内侍赶紧过来收拾了一番。隋文帝杨坚挥手让他们赶紧撤下,道:“广儿你且慢些说,待朕理理思路再说。”
他一时消化不了这么许多东西,来回踱了几圈,理了理头绪,这才盯着晋王杨广长笑道:“好个设科取士!好啊!广儿,你当真是个天才!如此一来,天下英才尽入朕手!好啊!”
隋文帝杨坚平日苦苦思索如何削弱豪门世族,如何起尽天下之才,总难以想出有效措施,没想到这么一次闲聊当中,晋王杨广竟随口说出了“设科取士”的奇思妙想,让隋文帝杨坚顿时思路畅通,豁然开朗,多年难题在瞬间迎刃而解,教他如何不欣喜若狂?
“父皇过誉了!儿臣愧不敢当。”晋王杨广不敢表露半点得意之色,“儿臣只是考虑,朝廷乃是天下人之中心,自将集聚天下英才。若能设立科举,乃是以人文化天下之善举,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因此儿臣才斗胆说此事若做得好,足以奠定千秋万代之业。”
杨广原本未曾想过这么快向隋文帝杨坚进言科举之事,后来一想此事十分重要,早一日实行,豪门世族之力便早一日削弱,对自己今后大刀阔斧地做些事情极有帮助。科举制度虽然不尽完善,但却也拥有十分明显之优越性,由朝廷主持考试,给每一位有才干之人以参政机会,实在是一种凸现公平之竞争。后期科举制为人所诟病,只是因为所考科目日益狭窄,甚至只考经文,以八股取士,这才使科举制丧失了活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可以说是华夏社会之结构中枢,自上而下为皇权统治提供大量人才,保证了朝廷之正常运转;自下而上,科举又是一个人才流动晋升的优良渠道,一方面青云有路,一方面富贵无常,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社会内部之人才流动。这等制度,于大隋之强盛极有好处,早一日由隋文帝推行,今后做事便少一分阻力。
基于这等考虑,杨广便不再犹豫,将设科取士之构想向隋文帝杨坚提了出来。他相信以隋文帝杨坚的眼光,自然会看清科举制之种种好处。果然隋文帝杨坚一听之下便大喜过望。
“好!奠定千秋万代之业,此言丝毫不为过!朕决意推行设科取士!”隋文帝兴奋之极,站着都不安分,忍不住又来回踱步,心中已下定决心要按晋王杨广所言,实行设科取士,但他乃是崇尚实干之人,兴奋之余便想到了推行此事颇有些难度,犹豫道:“只是天下如此之大,此事如何推行为好呢?”
杨广应声笑道:“设科取士,可分多个层次。儿臣大致想来,可以分成四层。第一层在各郡举行,由各郡官员主持,每年一次,凡通过者可称为秀才;第二层乃是州试,每三年在各州包括京都举行,由朝廷派出正副主考官主持,凡秀才均有资格参加,通过者可称为举人。第三层乃是会试,亦是每三年一次,在州试后的下年集中在京都举行,由父皇特派正副总裁主持考试,各州举人均可参加,通过者取为贡士,得应殿试。第四层便是殿试,由父皇亲自主持,对所有贡士进行考核,按成绩优劣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如此一来,设科取士便可有条不紊,足以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皆为朝廷所用。朝廷可根据殿试名次,分授不同官职,人尽其才。”
杨广一时也设想不了太过清楚,只能按照一些记忆中的架构,结合隋时之体制,粗略描述一番。接着又道:“但儿臣认为,所设科目亦极为重要,应多设合理科目,使各类人才均能脱颖而出。粗略想来,可以设进士科、明法、明书、明算诸科,此外还可以设置武举,使骁勇将士及熟操兵法之人,亦能为朝廷所用。”
接着又将各种科目解释了一番。他一时也说不了多清楚,但已足以让隋文帝杨坚听得连连点头。隋文帝杨坚没想到杨广短短时间内,竟能设想出这么一番设科取士的具体做法来,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述。望着侃侃而谈的晋王杨广,脑中突然浮起一个念头来,暗想:“这才是朕的好儿子!如此见识,如此才干,这大隋万里河山,是否应该交付于此子才算放心?”
他被自己的这个念头吓了一跳,明知太子杨勇并无太大过失,按例应传位长子,这个念头十分不妥。但却感到这个想法日益强烈,难以压制。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独孤皇后自然知道杨广所提的“设科取士”对大隋王朝之重要,见自己最宠爱的儿子能有这般才干,心中十分高兴,只盯着杨广,满是慈爱之色。萧玉儿虽然知书达理,但毕竟年纪尚幼,听得不是太明白,不过也知道杨广正在向隋文帝夫妇说着一件大事,怔怔地望着自己的夫君,心道:“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才华横溢,举止有礼,稳重谦和,但那晚……为何那晚竟会如此粗暴无礼呢?”
****************************************
打劫票票,打劫收藏……贪得无厌,越多越好
****************************************
第五十六章 东宫密谋(一)
东宫太子府中,太子洗马李纲一脸凝重地道:“殿下,前些日子臣曰须着紧晋王之事,殿下还不以为然。如今再看,臣仍是此话。晋王虽与殿下乃是同胞手足,但晋王心怀大志,不可小觑。今圣上与圣后皆十分宠爱晋王,晋王又颇有建树,就算晋王别无他心,却也对殿下不利。”
李纲上次虽因此事被太子杨勇训斥了一番,但他一心为太子杨勇着想,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必须提醒太子。因此实在想不过,又专门找太子杨勇密谈。
太子杨勇经过这么多日,才发觉隋文帝夫妇确实宠爱杨广多过宠爱自己,心思未免有些变化,换在一个月前,必定还是对李纲一顿训骂。但此时听了李纲这番话,却只感到心烦意乱,烦闷地叹了口气道:“孤王亦想不通,父皇和母后为何对阿麽为何如此看重。你看这纳个晋王妃,还若有其事地搞个什么册封大典。昔日孤王纳妃亦没有那么排场。当真无聊。”
他因为得到隋文帝嘉奖,参决军国政事,本来十分兴奋,每日做足功夫,与幕僚们日日商议,对所做每件事情均仔细考虑,再上朝提出意见。但隋文帝杨坚却是个事必躬亲之人,每每自有决断,虽说是太子参决,实际上却也没有多少事情真的是杨勇自己决定。这些事情本就繁琐,太子杨勇十多天下来,便没有了先前那种干劲,又恢复到以前那种吊儿郎当的状态。
更令他烦闷的是,这些日子来晋王杨广的风头十分强劲,声势日益壮大。先是大破突厥之功令朝野震动,接着晋王大婚,册封典礼规模空前,之后隋文帝夫妇每日唤晋王夫妇入宫陪伴,这等宠幸,连太子杨勇都未曾享受过。
而且晋王杨广经常有些建议给隋文帝,隋文帝杨坚几次上朝之时,都拿了晋王杨广所奏之事来议论,还几次对着满朝文武称赞晋王才干。文武百官甚至下至一些奴仆,都对晋王杨广赞不绝口。太子杨勇自己都不知道听了多少赞扬晋王杨广的话了。
太子洗马李纲苦笑道:“这些册封大典之事倒也罢了,毕竟晋王妃乃是梁国之公主,隆重一些亦是常理。但听殿下所言,今日圣上于朝会之中,说起收集民间藏书与设科取士两件事情,均为晋王所提议。又当着文武百官,不绝口地称赞晋王,这才有些可怕。”
他顿了一顿,又道:“说句实话,这收集民间藏书一事虽也有些技巧,但并非什么大事。但那设科取士确实十分高明,一举数得,乃是一大创举,长此实施,于我大隋得益非浅。臣听了都感到振奋不已。由此亦可以看出,晋王之才,实在是令人钦佩。而且据臣所知,晋王刻意结交内侍宫女,其志不在小。殿下应当多加注意,励精图治,做些成绩出来,才不至于风头为晋王所夺……”
“每次都是这些话,有何用处!”太子杨勇心中不爽,忍不住发了一句牢骚,“尔等若是有用,怎地不帮孤王想出一个设科取士的法子来?”
太子洗马李纲被臊得满脸通红,赶紧跪下请罪道:“主有忧臣之过。臣才力粗疏,无法为殿下分忧,还请殿下降罪。”
“好了好了!快起来吧!”太子杨勇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心知这般幕僚之中,李纲还算是尽心尽力为自己谋划之人,若是责怪太过亦不妥当。只是这么说了半天,还是没什么法子应对,心中十分不快。
两人正相对无语,忽有家人来报,说左领军将军卢贳前来求见。卢贳刚刚兼太子左庶子不久,之前太子杨勇曾兼禁军总统领,与他一向交熟。此时卢贳以大臣身份兼任了太子左庶子,令东宫实力大增。左李纲听得他来见太子,赶紧请辞道:“如此臣先告退了。”
太子杨勇摇了摇头道:“卢贳与孤王向来熟络,文级你又是孤王之近臣谋士,一起见见便是,何必走开?”
太子洗马李纲心中一暖,不再言语。不多时家丁引了左领军将军卢贳进来。他穿了一身便服,并未着戎装,但身材威猛,脸上蛮肉横生,左脸还带了一条浅浅的伤疤,一看便是军士出身。
卢贳字子徵,涿郡范阳人,乃是隋文帝杨坚旧臣,一早便认定隋文帝乃非常人,深自推结。当时隋文帝杨坚还只是北周的辅佐大臣,依据大臣李德林所献之策,杨坚出任大丞相,持有皇帝诛杀时专用的假黄钺,并都督中外诸军事,此乃篡位之最后关头。但当时人心浮动,尚未形成一面倒的现象,杨坚将往丞相府正阳宫就职,文武百官面对变局,惊慌困惑,不知道如何是好。杨坚密令当时任司武上士的卢贲集合禁卫军,然后召集文武百官,谓曰:“欲求富贵者,当相随来!”诸臣交头接耳,有的愿往,有的不愿往,意见并不一致,而卢贲率军适时赶到,气氛凝重,文武百官没有人敢表示反对,只好相随前往正阳宫,正阳宫卫士又拒绝他们进入,卢贲怒目相视,厉声呵责,卫士不得不向后退,杨坚才得以入正阳宫,设置丞相府。后来丞相府之护卫,亦是由卢贳一手承担。因此在隋文帝杨坚夺位过程中,卢贲可谓是立下过大功的。
太子杨勇自然知道这些事情,因此也不敢怠慢,迎上前去,亲热地招呼卢贲就座,又唤人上了茶点,笑道:“卢将军有空前来看望孤王,孤王实在高兴。”
第五十六章 东宫密谋(二)
卢贲赶忙推谢道:“殿下哪里话。臣乃是太子左庶子,是殿下所属,前来拜谒而已,岂敢说是看望?”
说完忽然叹了口气,续道:“臣倒是想多些来拜访殿下,却唯恐圣上知道后不快,定会谴责于我。还望殿下体察臣之一片诚心!”
太子杨勇和太子洗马李纲听了都是一愣,不知道卢贲究竟是什么意思。两人对视一眼,太子杨勇笑道:“卢将军此言没有道理。你乃是东宫僚属,前来看望于孤王,再正常不过,父皇怎会责怪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