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宰执天下 >

第245部分

宰执天下-第245部分

小说: 宰执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运气,不足为例。”这话别人说不得,只有韩冈自己说才没问题。

“那就得看木征会不会自己主动来攻。”景思立已经看出了这番对话,是王韶来测试自己的水平,也便抖擞精神,说着自己的看法,“攻打我军的后路。”

高遵裕不屑的冷哼道:“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然后断敌归路。木征能用的手段也只剩这一条了。”

这是熙河经略司上下共同的认识,但这个认识是取决于正面战场上的官军,能否让木征不敢面对面的全力交战。如果决战的兵力不足,木征可以从容的吃掉出战的官军,然后再向后阵扑来。

今次出战总共有三万兵马,还有一干自带干粮的蕃军,加上成千上万的民伕。人数虽众,排得上用场的却很少。可后方的守备却是少不了,不论是熙州还是巩州,可能受到兰州的攻击——而且不一定会是禹臧家,党项人这时候很有可能会出手——太过绵长的战线,需要足够的兵力来保护。

兵站制度在去年的临洮会战中,有着显著的功效,当然会沿用下去。只是其中要占用的兵力,却绝不会少。而北面的禹臧花麻还要加紧防备,以防不测。

真正能上阵作战的主力,最多也只有两万人马。

可无论是给两万还是三万人马准备粮秣,带给后勤体系的压力一样很大。必然需要可靠的官员来主持随军转运之事。韩冈可以确定自己的必然是随军转运使之一,另外一个又会是谁?

韩冈希望是蔡曚,那个蠢货之所以还能坐在转运判官的位置上,就是因为王韶和韩冈都不想换个更聪明的过来,而在临洮会战结束后,没有向朝廷汇报蔡曚在拖后腿。

还有,又有谁能阻止想要前来分功的官员们?别说官员,王韶和高遵裕的府中,现在都挤满了不知从哪里来的亲朋好友,都是想在军中挂个名号,在军功簿上分上一杯羹,让他们不胜其扰。

不过现在也没必要考虑这么多了。

“兵械皆备,粮草已足,差不多已经可以出兵了。”韩冈看了看景思立,“景都监已经到了,就不用担心巩州、熙州的安全。”

景思立惊道:“泾原路的军队还没到啊?!”

“兵贵出奇。早就准备好了,何须等待全师齐集?”王韶的意见就是经略司的命令,“……宥之,你军远来,兵困马疲。先在陇西歇息两日后,再全军前往狄道。”



第36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四)

刘源现在还会偶尔想起渭源追敌的那一夜,不仅仅是在清醒的时候。

就算时间过去了差不多有半年,他在睡梦中仍不时的会梦到率领麾下精骑冲入敌军阵营中的场面。

如同饿狼冲入羊群,追赶着不敢反抗的敌人,把长枪捅进他们的后背。

长枪不知挑过了多少人的性命,枪尖上凝聚的血腥,浓得就像整个人浸泡在血海之中。

刘源只觉得杀戮得从未如此恣意,成百上千的蕃人奔逃着,被他麾下的军队毫不容情的驱赶起来。

结吴延征在混乱中不知是谁人所杀,但瞎吴叱的那条胳膊,刘源依稀记得他曾纵马踏过许多落马的蕃军士兵。前一次见到瞎吴叱的时候,只剩一条胳膊的新晋熙州刺史,还拿眼睛瞪着自己。

那种敢怒不敢言的眼神,一直留在刘源的记忆里,想起就觉得痛快。

刘源浑家起身的声音,把刘源从梦中吵醒,变得半睡半醒的时候,不知不觉又想起被流放到河湟之地的那一天。

作为最后一批被流放到河湟的叛军罪囚,上千男女老少拖着脚,经过了漫长的跋涉,才终于抵达了他们的目的地。

那一天的天气很不好。

雨水很大,刘源还记得自己当时上上下下都沾满了泥浆,所有人都像是从泥地里爬出来的。即便是天气已经转暖,浑身肮脏的淋着雨,也一样容易生病。

每一个人都惶惶不安,但当时的缘边安抚司、如今的熙河经略司做得不错,一口热汤就让所有人放下心来。

他们被安顿在陇西城外只有一里地的一处由营地改建的村寨,周围是保护营垒的高墙,抬头是更为高耸的陇西城城墙。刘源知道,在那道城墙之上,有着一对对警惕的眼神。只要他们这群流囚预备在寨子中闹出点事来,转头过来,城中的骑兵就能堵上村寨门口。

不过这事也忍了,其实是两头害怕。陇西城里的官人们也害怕再把他们这群罪囚给逼反了。要缴的租税都按着正牌子的乡兵弓箭手来。分下来的田地有三成是已经开垦好了的,地里的麦苗都长了及膝了,

因为是主持此事的缘故,韩冈这个小官人,刘源跟他很熟悉。而之前韩冈去咸阳城中招降的时候,刘源还与他打过照面。看起来很和气,因为救了广锐军几千人的性命,加上又是主管军中医疗,人缘更是好的无以复加。他们这群叛军,几乎都要给他立长生牌位了。

而韩冈的父亲韩千六——韩谦益这个官场上用的大号,私下里也没人这么叫他——刘源也见过好几次。都是因为他们这群在军中混到老的军汉不会种地,收拾不好庄稼里的事情——他们做庄家的时候经常有,种庄稼的时候,却从来没有过——韩千六才每隔几日,就带着屯田所的官吏,来指点他们如何料理田地。

换在过去,对于面朝黄土背天的农夫,刘源他们这些军头正眼也不会看一眼,不屑一顾。但一次次跟在韩千六身后,刘源也不得不承认种地的学问的确不简单,绝不是松土播种、浇水施肥那么几条。

可能是因为韩千六性格和善的关系,在他的影响下,其他人投向刘源他们的视线,并不再是看叛贼的眼神,说话和和气气,也没人把他们在农事上的笨拙当作笑话来看待。

但亲自下地耕作,还是很麻烦,总比不上一弓一刀的挣口饭吃容易。

半睡半醒的任凭神飞天外,一声鸡鸣霍然响起,喔喔喔的带动全村的公鸡都跟着叫了起来。刘源先是捂着耳朵,翻了几下身子,见实在挡不住鸡鸣入耳,不得已皱着眉头从床上起来。听惯了营中的鼓号,总是在晨钟中起身,被嘈耳尖利的鸡叫唤起,总是一肚子的火气,更是莫名其妙的浑身发毛。

支开窗棱,看看屋外的天色,依然还是黑沉沉。从窗缝中传进了鸡叫声,更为猛烈的蹂躏起刘源的耳朵。

睡在身边的浑家现在大概是在厨房里忙着,刘源披着衣服,走出房门。家里养的一只报晓公鸡就站在栅栏上,鬼哭狼嚎的叫着。

“叫个鸟……今天就炖了你。”刘源撒气似的抬脚踢出脚边的一块石子,擦着公鸡尾巴飞了出去。

才一岁不到的公鸡扑楞楞的飞到另一根木桩上,歪着脖子盯着刘源。

“这扁毛畜生!”

刘源的下床气很大,又挑起一颗石子,抬手就要丢过去。

“这么大人了,跟鸡撒什么气?”一个苍老的声音叫住了刘源。

刘源连忙回身行礼:“爹。”

一个六十上下的老头子从西厢中走出来,看着儿子,摇摇头叹了口气。

原来刘源还有一个小妾,加上两个家仆,在出事后就遣出去了,跟着自己到河湟这里,也就父母妻儿了。

刘源一时糊涂,拖累了家人。但家里面对此却都没什么抱怨,浑家还是温柔贤淑,父母也是笑呵呵乐观得很。不像有的兄弟家里,因为被连累到流放边陲,家中人都不待见了,说话的声音都小了三分。甚至也有娶了个让人不省心妻室,闹到衙门中要判和离的。看到他们,让刘源觉得自己真是幸运无比。

就是两个儿子的前程让人烦心。刘源也没指望让他们现在就能从军做官。不管再如何努力的流血流汗,不管朝廷已经下旨把他们的过往罪孽用功劳都抵消了。但身为叛贼家的儿子,就算能从军,也不过是送死的份,至少要等到孙子辈。但眼下可以出外行走,而不用担心被人拘束,这一点,就让刘源很满意了。

“爹!”“爹!”

正想着儿子的事,两个小子也从东厢的房间里钻出来了。

“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少年人贪睡,两个小子起得如此早,刘源都觉得奇怪。

刘源的大儿子摆了个架势:“早起要习武啊!塾里的先生说了这叫闻鸡起舞。赶明儿从军,再上阵挣个功劳回来。”

“挣个屁!要拼命,你爹我去拼。你们先正经把地种好,再跟着先生多识两个字。这辈子别想当官的事,到你们儿子辈还差不多。”

刘源骂了两句,训得两个小子失落得回了房去。

他才四十不到,两个儿子一个十二,一个十四,都还没有成年。旧年定下的亲事,给老大找的是邠州城里的商户,现在已经黄了。老二的则是刘源在广锐军中兄弟家的女儿,眼下就同在一个村寨中,婚约依然还在。看起来日后自家的大儿媳妇,也只能在本村中找了。

心情不好,胡乱吃了点东西,刘源就往出门校场中走。看到前面一个也往校场去的高瘦背影,正是他现在的邻居,过去的广锐军都头胡千里,刘源连忙叫住他,“胡四!”

胡千里闻声回头:“刘指挥……你今天起得早啊。”

“被只瘟鸡吵昏头了,睡不着,干脆起来。”

说着话,两人就到了校场上。村中最大的一片空场,叫做晒谷场其实更好,但村里人还是都习惯性的称为校场。同样也是过去在军营中的习惯,不需要点卯的时候,刘源这样的将校起床后就往校场走,打熬筋骨的事,一天都耽搁不得。

校场走,此时已经聚满了老老小小的军汉。各自拿着兵器呼呼的挥舞着,或者干脆练着拳脚套路。见到刘源到了,各自上前打个招呼,也有人诧异他为何能早起,刘源随口就把责任丢到了家里的报晓鸡身上。

走到自己习惯的角落,亮起随身携来的一杆长枪,双手用力一一振,就是几十朵枪花,如梨花瑞雪,绕身纷纷而落。

胡千里看着啧啧称叹:“以刘指挥你的枪术,在这一片地,也算是得上拔尖了。要不是因为一个叛字,凭着在渭源的功劳,老大名头早就挣下了。”

“叛贼都当过了,还争个屁名头。”刘源将手上的长枪又转了两圈,带起了一阵啸声。还是很不满意,“究竟还是不如吴都虞的铁枪。”

“吴都虞到底还在不在?”胡千里看看左右,凑近了压低声音道:“都说那具尸首是假的。”

丢下长枪,从一旁的架子上提起一柄重斧。甩手挥了两下,带出的风声把胡千里吓得连退了几步。刘源狠声道,“管他真的假的,过去受的恩情,前面都还清了。若他再敢出现在我们面前,就拿他的脑袋去抵数。”

胡千里见刘源口气说得狠厉,忙扯开话题:“听说马上就要大战了,不知道会不会把我们再征召起来。”

“没征召,该做什么做什么。有了征召,那么上阵就是。”重斧随着手腕转了两转,掠起的浮光如电,“挣不了军功,日他鸟的挣钱就是了,看谁敢克扣我们的赏钱?!就像去年在渭源打得那一仗,各自赏了几十亩地、十几贯银钱,其实也不差了。”

刘源正跟胡千里说着,一名骑兵出现在校场外。

“刘保正可在?”骑手高声叫着刘源,“奉经略司韩机宜之命,征召承恩村保丁随军应役!”



第36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五)

听着五更的钟声,韩冈睁开了眼睛,坐起身,偌大的床榻只有一人睡着。

素心、周南如今都有孕在身,韩冈不得不孤枕独眠。虽然已经有几个月了,但他还是觉得身边床榻,实在太空旷了。

云娘的年纪在这个时代也算到了时候,不过韩冈还是想正经操办一下。虽说有点对不起没有任何仪式就入了韩家门的素心和周南,但云娘是从小到了家中,真的要收入房里,最好正式一点才说得过去。

韩冈突又失笑,这事还是得再一等等,至少等攻下了河州,凯旋回师再说。

“三哥哥,起床了?”

听到房内的声音,云娘推门进来。披着厚实的丝棉夹袄,端着铜制的水盆。

韩冈就着盆中的热水开始梳洗。而浅褐色的一对眸子则在旁关切的看着他。见着韩冈的眼睛中布满血丝,云娘嗔怪的说着:“三哥哥,怎么又熬夜了?”

“多看了会儿书而已,算不上熬夜,”

“要没有熬夜,早起来操练了。”云娘嘟起嘴,“三哥哥,娘娘都说过,再忙也要睡好,不然会伤了神。”

韩冈呵呵笑了起来,小小年纪,教训人来当真是有模有样。捏了捏小丫头高挺的鼻子,“越来越像管家婆了。”

韩云娘捂着被捏痛的鼻尖,瓮声瓮气的嗔道:“三哥哥!”她努力的睁大着双眼瞪着韩冈,只是用力睁圆眼睛的模样只觉可爱,却半点不吓人。

韩冈微微一笑,小丫头生气的时候才有趣,让他心情轻松了不少。整了整衣服,拍拍她的头,出屋向父母问安去了。

正屋中,严素心和周南都在这里。一边的桌上,堆满了大包小包的杂物。

“这是什么?”韩冈问着。

“是为官人你置办的出行行装。”素心、周南异口同声。

知道韩冈明天就要出发去熙州,她们便为韩冈做好了准备。两女都知道韩冈喜洁,光是换洗的衣服就包了一个大包裹。鞋袜也准备了许多备用的。连马鞍下的垫子,都有两个备份。

“再减减吧,实在太多了。”韩冈哭笑不得,过去也不是没有出门过,从没这么多准备,看来还是因为两女闲得太厉害。怀了孕后,什么事都不让她们做了,闲下来的时间,就是剩下飞针走线的活计。

眼下才四个月左右,素心和周南都还没有显怀,只是看着腰身比过去稍显丰腴了一点。而且因为都是头胎,稳婆和医官没少叮嘱不能滋补得太厉害,否则到时候很有可能会难产。这个时代可没有剖腹产,一旦难产,很多时候就是一尸两命。

重新整理着包裹,周南顺口对韩冈说着:“前面高总管家的明珠姐姐也有了身孕,比我们还早两个月。听她说去拜的南空庵能保胎,赶明儿,奴奴也想跟素心姐姐一起去拜上一拜。”

“信佛祖,不如信医生,木像土偶能管什么用?”

“不要乱说话!”韩阿李信佛,听到儿子如此说,立刻怒道:“佛祖会怪罪的!”

“娘,孩儿只拜先圣。佛祖、道尊可管不到孩儿头上。”韩冈半开玩笑的回了一句。又对周南和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