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乱世第一名相谢安 >

第18部分

乱世第一名相谢安-第18部分

小说: 乱世第一名相谢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的后代尚书仆射王俭说:“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一人而”……其实,也许在中国古代史上,论起宰相之风流,恐怕也没有人能出其右啊。这是一位“风流”到心里的人,他这“风流”,和外物并没有关系。

  第八卷 千年的回响 ……… 淝水鏊兵
  引子  温情谢将军
  终于说到淝水之战。
  首先得说,这个事儿实在是太大。不过,并不是这场战役有多大,却是这场战役的影响太大了,而这个影响,也并不是对东晋有多大,主要是对前秦太大了。那么,这场战争就引发了好多好多的问题,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去思考……不过,我们还是慢慢地来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楚,因为天下的事儿,每一件,它的发生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不合理而存在,那是不可能啊。
  引子:温情谢将军
  “与妻书”
  先说点儿轻松的事。应该说,在淝水之战里,我们谢玄将军,是扮演了最最重要的角色啊。这个也很自然,他一直是北府兵的统帅嘛,也不可能是别人。那么这段时间,从淮南之战歇战,作为徐兖刺史,他就一直在担当着守卫首都的任务,时常“游军在江淮之间”,密切地注视淮河北岸秦军的动向。不过,在这样紧张的对峙当中,他也还有自己的生活噢。
  如果问,谢玄这辈子最大的爱好是什么?那一定就是,垂钓!
  他好像一生都对这项运动极感兴趣,后来,他放弃了北府兵权,到会稽自己的“始宁墅”幽居养病,也是常常靠垂钓来打发时光。在北府的这段时间,军务闲暇时,他也时不常就去放松一下,有一回,他想念在建康的妻子,就把自己钓来的鱼亲手腌制起来,还搞得挺精致,弄好后,就给妻子写了封信,连腌好的鱼一起送回去了。
  这段故事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我们也正好可以看到,谢家子弟的另一个特点,他们都很温情,而且真情。这家风一传200年,他们宁可不要显赫的权势,也不做虚伪权变的事(可能想做也学不会了),虽然士族在日渐地衰败,但人家琅邪王氏的子弟仍然有很多都鱼游于官场之中,这能力比谢家人强多了。后来的谢家竟渐渐向另一方面发展,出了好几位诗人和琴家,最终孕育出了中国的山水诗篇。
  两位大诗人的“渊源”
  一说起,东晋最有名的大诗人,朋友们肯定会说,陶渊明!那第二呢,也无可争议,谢灵运!这里要说的这个故事,正是关于这两位的。其实,这两位了不起的人物,可还是有点儿关系的,这就是,陶渊明跟谢灵运的老爸谢涣,是好朋友。这件事儿,也正是发生在我们谢玄将军做这个徐兖刺史的时候,大约是在382年,就是淝水之战的前一年。
  陶大诗人跟谢家,应该算做世交了,这是因为,陶渊明的父亲陶敏也曾经做过桓温的手下,一起跟谢玄共事。结果,两人一见面,谢玄就非常欣赏他,很快就成了非常好的朋友。陶敏后来生病死去,临终前就嘱咐妻子孟夫人:等渊明长大些,一定让他去投奔我的好朋友谢玄,把渊明托付给他,我在九泉之下,也就放心了。这时陶家门第不高,日子也过得艰难,到谢玄那儿去,也是陶渊明最好的出路了。
  5年后,陶渊明到了17岁,就遵照父亲的遗言,赶到广陵,投奔谢玄。谢玄一见他,非常喜欢,准备请他给自己当参军。就先让他跟自己的儿子谢涣住在一起,每天一块儿读书、习武什么的。这个谢涣,就是我们另一位大诗人谢灵运的老爹。其实,谢涣不是个聪明孩子,甚至有点呆头呆脑,这让谢玄一直不太满意。直到后来,谢灵运出生了,谢玄一瞧,哎呀,这孩子才几岁呀,就这么聪明伶俐,还有点儿鬼灵精怪,就感叹说,像我这样儿,还生出了谢涣这模样的,这谢涣居然能生出灵运这样的孩子!
  不过,陶渊明的运气真是不好,还没住够一个月,他就得到家里传来的消息,说母亲病危,让他快回去。他只好辞别谢玄,回家去了。然后几年,他就为母亲守丧。淝水之战后两年,谢玄辞去了军职,不久又去世。谢涣给陶渊明写信来,告诉他这个消息。陶渊明也一下儿没有了出路,后来好一段时间都没有出仕……

  第一章  不得不发动的战争
  淝水之战,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团啊。所以也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总结一下儿,关于这场战争的疑问,比较大的主要是两个:
  1.前秦号称百万大军,怎么可能被东晋8万北府兵打败?
  2.淝水之战打败了,为什么前秦整个国家就跟着崩溃了?
  更细节点儿的,还有:
  1.如果前秦真有这么大优势的话,为什么战前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劝苻坚不要攻晋?
  2.淝水之战前线战败,那后面的秦军主力呢?为什么一下子就都不见了?
  ……
  我们把这个事儿慢慢说完,那么这些疑问,自然也就有了答案。在这之前,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许看上去挺平常,但它们对这场战争,还有对战后前秦这个国家的命运,都几乎是起着决定作用啊。
  人口和民族
  这个问题可是最最重要的。
  它几乎是淝水之战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战后前秦国家崩溃的真正原因。这里说的这个“淝水之战是不得不发动的战争”,也是由此而来。
  那么就来看一看,当时前秦的人口和民族,大致是个什么样子。
  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稿》里,有一句十分精辟的话,他说:
  “北方整个胡族不及汉人多,统治者胡人不及被统治者胡人多,以此极少数统治极大多数不同种族的民族,问题遂至无穷”。
  其实,这几乎就是前秦整个国家的写照!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数据:
  一些朋友提供的资料说:这个时候前秦的总人口是1600万左右。不过分析朱大渭先生《魏晋南北朝南北户口的消长及其原因》,我认为可能还会更多些,估计有1800万左右。这个是前秦的总人口,那么这里,胡人有多少呢?依据朱大渭先生的数据,490万。而这里面,氐族人又有多少呢?100万左右,或稍强。
  这样儿,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前秦这个国家的情形了:
  总人口:约1800万统治者氐人:约100万非统治者胡人:约400万
  那么用总人口减去这两者,剩下的1300万是什么呢?是汉人!前秦是一个汉人占了2/3还要多的国家!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做为人口只占1/18的氐族人,可怎么统治?苻坚又能有什么好办法!
  在这里,苻坚要保住这个国家,让它不垮,长久地存活下去,只有一条路可走,得到汉人的支持!(其实,后来类似的历史,也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那种大格局下,他做不到啊。那么下面就来看看,当时的汉人,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汉民族的特质
  其实当时北方的汉人,要划分一下儿,无非就是两种:一种选择南迁,到东晋去。另一种就留下来,接受北方政权的统治。咱们只说这些留下来的人。
  这就得说说汉民族的特点了。
  汉民族对外来事物的容纳能力非常强。往好里说,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大气,这是大族的风范。往不好里说,就是民族气节不足,再难听点儿,就叫奴性。汉民族,不是被真的逼到走投无路,很难群聚一起,去干那种兔死狗烹的事。不管谁当皇上,我的日子不还是一样过。拜你也是拜,拜他也是拜,只要别挤兑得我太过份,我也暂不跟你计较。
  那么这些留下来的人,他们是在怎么生活呢?这就是我们常说到的“坞堡”。
  这个“坞堡”,其实就像个很小很小的国家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坞堡里住的,或者是从前一个或几个村的,或者是一个或几个大家族。每个“坞堡”都有“坞主”,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而且也全有自己的武装。人们生活在这里,自己生产,自己防卫。堡外的乱世一律不过问,才不管今天谁又灭了谁。你们打去吧,我们不招惹你们,你们也别来打我们。既然不想走嘛,那就只好这么生活。当年的苏峻和郗鉴这些流民帅,就都曾经是“坞主”。
  在北方胡人打做一团的腥风血雨中,我们这1000多万的汉人,就这样生存下来了,因为他们极少有什么大的举动,所以,在我们后人看来,好像,整个北方就是胡人的世界了似的,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其实,苻坚是很渴望得到这些汉人支持的,因为他们在国家里占绝大多数呀。并且,勿庸讳言吧,让汉人接受他的统治,比起让那剩下的400万胡人接受他,要容易。苻坚是有远见的噢。但是,他又没法儿得到他们的支持。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南方还有一个汉人的国家在呀!占据广大的江南,掌握最高的文化,国力虽不太强,但也不能算弱。所有汉人都认为那才是他们的根!就算不走,我们目前也能活下去,我们为什么要支持你呢?
  第二个:再看看北方的形势,打来打去这么多年,今天你称帝,明天就被灭。局面这样不明朗,汉人又怎么想,我们在“坞堡”里好歹能活,非得扔了民族气节,跑出来支持你,然后哪天跟你一块儿被灭掉?
  这是让苻坚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的事。其实他心里清楚得很,真正的敌人不是东晋,而是身边的胡人,但是,他用什么办法去制这些胡人呢?只有争取到汉人!
  那么怎么办?一个就是要有大国的风范,让汉人从心里认可这个“大秦”,这个他一直在做,但由于他所处的历史阶段,离达到目的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再一个,就是最根本的,灭掉他们在江南的那个国家!东晋早一天灭亡,他就可能早一天得到汉人的支持。到了那时,他再回头收拾这些胡族,可就得心应手地多了。
  苻坚并不是看不出怎么回事儿,他现在表现出来的宽容,是为了稳住他们,好先支撑起这个国家。他知道,如果现在对付他们,那这个国家很可能就会崩溃,这是不明智的。其实应该说,当时的北方能够出现一个看上去“统一”的国家,跟苻坚的这个“宽容”,也是分不开的。

  第二章  临终前的话
  一说起这个“临终遗言”,了解的朋友,肯定一下儿就会想起王猛,王猛临终前劝苻坚的那番话,极富前瞻性,也让我们不得不钦佩他的远见卓识。不过这里,这个“临终遗言”,除了王猛那句外,还应该再说一下儿苻坚的。苻坚的这话,虽然很少被人们重视,但是这对于我们解读他的内心,却很有用处啊。并且有趣的是,无论王猛和苻坚,他俩这个“遗言”,骨子里说得却都是一件事儿,这就是,对那个年代来说的另一个复杂得要命的问题——正朔!
  一:王猛的话
  王猛在临终前,特意叮嘱苻坚,他是这样说的:“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
  这里“晋虽僻陋”之类,是古代朝臣对自己的君主说话时,常用的夸张词汇,不必管它。其实,王猛这番话的核心就是:东晋是“正朔”,不能伐!
  但是这就有个问题,难道就永远不能伐了吗?其实也不是。等到将来这个“正朔”发生了变化,那不就行了吗。以王猛的眼光,他知道,苻坚这一辈子也等不到这个“正朔”变化的那一天,因为这不是哪个人能办到的。所以,他劝苻坚这辈子也不要伐晋。
  二:苻坚的话
  这是苻坚最后落到姚苌手里,姚苌逼着跟他要传国玉玺,又强迫他禅位时,苻坚说给姚苌听的。他说完这番话,姚苌一看没什么办法,就把他缢死了。
  苻坚是这样回答姚苌的:“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五胡次序,无汝羌名。玺已送晋,不可得也!”
  这里,两句话很值得一品:
  一个就是:“五胡次序”
  其实这个说法儿,在苻坚之前,从没有人提过。五胡难道还要有“次序”?那该以什么标准来排!我们后人看这段历史,才不管那么多,一向先来后到,谁先建国谁搁前头,也参考一下儿大小,然后就把这个次序排成“胡(匈奴),羯,鲜卑,氐,羌”。但是,这在后人看来极简单的问题,对苻坚来说,可是十分重要的!这几乎是他根本解决不了的心病。
  没有史料记载过,苻坚认为的这个“五胡次序”到底是怎么排的,其实正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他一直想要把氐族抬到其他胡人之上,让人们觉得,氐族就是理所应当的统治者,但是,他又始终找不到,自己比人家更高贵的理由!所以,这个给“五胡”排次序,就是他这么多年的梦想,但却根本实现不了。就连陈胜吴广起义时,不还得在鱼肚子里塞个布条,写上“陈胜王”吗,这个当统治者的,没个“承天景命”的说辞,那就不行。但是这种小手法,只适用于个人,这里苻坚要提升的可是整个氐族人的地位!
  苻坚虽然建了个大国,可是虚得很哪,基本就是个架子。不管胡人汉人,都还是在聚族而居,随时都可以密谋。不一样的就是,汉人作袖手旁观状;胡人呢,就盯着你啥时候不行,揭竿而起呢。所以,苻坚就老想给这个国家建个“秩序”,让他们服,让这个国家有点儿凝聚力。要弄个“五胡次序”,而且人们还能承认,那当然很好了。但是他没敢。那400万胡人要被激怒,然后稍微联合那么一下儿,他可就再没退路了。
  再一个:玺已送晋,不可得也!
  苻坚是在说:即使我死了,像你这种低贱的小羌也不配有玉玺,最该有玉玺的,是人家东晋!
  很明显啊,王猛说的东晋“正朔相承,国之宝也”,苻坚的内心是很认可的。
  不过说起“正朔”,我们常会觉得怪复杂,也常觉得有点儿虚。但是,它可不是没有作用啊。“正朔”最直接影响的,就是这个国家的凝聚力。对现在的苻坚来说,这可是最最需要的。
  对胡人这边儿:苻坚如果是“正朔”,还弄什么“五胡次序”啊,就是这“五胡次序”,他也是想在胡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