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军火帝国 >

第137部分

军火帝国-第137部分

小说: 军火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劈啪声响起,燃烧瓶非常凑巧地砸中了斜过车身的坦克后部引擎,顿时燃起熊熊大火。
董振堂和驾驶员脸色马上雪白,还要不要让人活了,那里是引擎和油箱呀。没有任何语言,董振堂和驾驶员同时有了动作,一个拼命去开顶部的盖子,一个去开前舱的装甲,第一时间要逃出这个有可能即将爆炸的坦克。
哐当哐当两下,先是董振堂扭不开顶部的盖子,估计前面被甩得太急又掐住了。然后是驾驶员刚开了一半前舱装甲门,结果一串流弹打了过来就是一阵叮当作响,又赶紧关了回去。结果两人,都没能出去。
这回真傻眼了。
现在的每一秒都是度日如年,如同在火炉里煎熬一般。
想象中的爆炸始终没有发生,这个时候董振堂才反应过来,没汽油了怎么爆炸呀?
半响之后,差点喜极而泣的董振堂,被赶到的其他坦克和突击步兵救了下来,除了满身淤青和头上几个大包,显然没有大伤小伤之类的。
日本人对付这种薄装甲的轻型坦克,显然有着足够的手段。有了深刻认识的董振堂,马上放缓了装甲营的坦克突击速度,严格下令各坦克连必须在有突击步兵的掩护下进行攻势作战,尤其是要保持一定的备用油量。
让装甲旅指挥官吃尽苦头的教训,马上被传递给各个进攻单位。只是这个时候,有些骄傲的装甲旅已经砸日本士兵的决死反击下,损失了不少坦克和装甲车辆。
如果是在巴尔喀什湖一带的北部军团装甲部队的话,这种损失绝对是可以大幅度降低的,因为当初在和老毛子的战斗中,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了,北部军团的胡景翼曾经一再提醒新组建的南部军团装甲部队。
可惜从欧战回来的董振堂等人,见惯了西线那种大规模进攻突防的场面,竟然低估了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和适应力,过于骄傲自满了。
如果说单兵战斗力的话,这个时候的亚洲地区,日本军人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无论是体格,士气,技战术水平等方面,用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日本军人确实是一流的军队。但是日本陆军的装备水平来说,却只有二流水准了,因为太多的资源被消耗在了日本海军方面。
而北方军的单兵战斗力,从军人角度讲依然是略输日本士兵一筹,但是在装备角度来说却是超一流的,毕竟是毫无限制地使用各种最成功的武器,总体上才胜过日本军队。
稳住阵脚的装甲部队,即使损失了一批重装备,也丝毫没有影响包抄堵截任务的完成。日本人最倒霉的一件事情就是至少一半的指挥官没有在现场指挥,缺乏指挥的日军部队很快就被击溃了。
战至下午,失去了所有重武器的日军第六军,根本无法阻挡装甲部队的疯狂突击,失去所有外线阵地。第七师团主力被击溃了,第二十三师团主力和第七师团一部分被北方军成功合围在一个狭小的区域之内。
啃完几口干粮,北方军南部军团指挥官高桂滋下令连夜发起进攻,彻底歼灭包围圈中的敌军。
没有办法,北方军在兵力上并不占优势,投入一线进攻的部队居然包围了比他们还要多的敌军部队,如果不马上歼灭掉,等敌人缓过劲来,说不定就要打成消耗战了。
日本人消耗得起几万几十万的士兵,北方军却消耗不起,除非这些飞机坦克都不用人驾驶可以自己去战斗差不多。
日军的顽强在最后一刻也始终让人惊叹。
即使无力对抗装甲部队的突击,眼看覆亡在即,第二十三师团残部居然还一边组织力量据壕死守,一边集合残余力量趁着夜色,利用手榴弹开路的办法,亡命突破了包围圈。
海拉尔城里的第六军军部当天夜里就整合了被击溃的第七师团主力,他们现在拥有足够的日军指挥官。
第二天上午,重整后的第七师团接应到了突围的第二十三师团残部二千余人,撤退到了海拉尔。
几天之后,已经势弱的第六军,放弃了海拉尔孤城,收拢了满洲里的日军部队,连夜南撤到哈尔滨一带进行修整。
看到战事已经告一段落,喜欢放马后炮的英国人终于出面了,强烈要求北方军和日本人停止交战的行为,因为最大的敌人苏俄正威胁着整个自由世界。
        
第二十九章 掺沙子
北方军和日本人之间的交战,牵扯了很多方面的利益纠葛。就西方列强而言,内部意见也是不一致的。
英法两国从苏俄浓厚的革命色彩出发,认为自由世界最大的敌人应该是苏俄,而不应该在同为盟友的北方军和日本之间消耗力量。
但是美国却不这么看,虽然更倾向于没有海军的北方军,日本人和北方军相互之间消耗力量有利于保持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势力优势,因此在某些方面还鼓励和支持略为劣势的北方军政府。
在这种扯皮下,北方军和日本人在海拉尔以东爆发的交战,被当做了一块宣泄各方压力的试金石。
只不过出乎意料的,东亚列强日本人居然战败了。
虽然日本国内立刻引发轩然大波,东京军部马上提议全国动员,调集至少三个师团的力量,加强第六军,重新进攻北方军,报仇雪恨,洗刷耻辱。当然,这只是对外宣传的提议而已,事实上无论是军部,还是国会,亦或是天皇,都对第六军的战败大吃一惊,甚至根本没有准备应对措施,更别提什么重新进攻了。
既然只是一块试金石,西方列强在战役结束后,马上就强横地介入了,强烈要求北方军政府和日本政府停止扩大战争规模。美国人眼见双方已经埋下了一根哽在喉咙的硬刺,也就乐得停止鼓动下一轮冲突了。
哈尔哈河流域一战,按照日军第六军自己的内部报告,前后伤亡失踪共一万八千多人,其中阵亡和失踪的几乎占了一半。除了最后一次反击作战,日本人来不及焚烧战死士兵尸体之外,前几次的交战,北方军并不掌握对方损失的具体人数,因此只好采用了日本人自己报告的数据。
但是从第一次遭遇战的情况看,日本人损失应该大于这个数字。日本人欺上瞒下的汇报,是举世闻名的。第六军总共接近五万多人的部队,不可能只损失这么一点人手,就主动选择撤退的。
北方军南部军团在反击作战中,也有近七千人的伤亡,虽然有三分之二是受伤,但是也严重影响了南部军团下一步的作战实力。因为在火力上取得绝对优势,按照第一次遭遇战的一比三的伤亡比例来推断,光是反击作战日本人损失人数就已经达到他们对外宣布的伤亡人数了。
因此,北方军大本营判断,日军在战役中总的损失估计是二万五千多人,毕竟南部军团前前后后也损失了大约八千人左右。
也只有这种损失程度,才能让依然还有不少兵力更是失去了所有重武器的第六军,被迫停止再次发起反扑的计划,选择退守哈尔滨。
不仅是兵力兵器上的大量损失,在北方军合围之后,在一线指挥作战的被围歼军队中指挥官几乎损失殆尽,这才是最大的损失。虽然还有近一半的指挥官是海拉尔城里,而不是在部队指挥岗位。
也许是因为这近半一线指挥官的大量损失,剩下的指挥官没有接触到那种如山如潮般的装甲攻势,导致第六军没有能好好总结被北方军装甲部队围歼的事实,或者干脆是第六军为了掩饰指挥官不在岗的愚蠢故意糊涂了,日本军部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加强装甲部队建设的决定。
世界陆军新一轮的发展潮流,就这么和日本陆军岔开了。但也许这个无奈的选择,也是日本小国发展大军国主义必须以海军为主的必然吧。
北方军南部军团大举推进,毫不客气地直接抢占了海拉尔以及满洲里,然后才停下进军的步伐,转入守势。满洲里和赤塔的联系一打通,高桂滋的南部军团与李夑和的东部军团就打通了互相援助的通道,更有利北方军的战略布局。
抢占海拉尔的行径,再次引起奉军张雨亭的强烈抗议,但是也只是抗议而已。把海拉尔交给北方军,显然比交给日本人更让奉军放心一点,至少不会背上卖国的罪名。奉军的高层,张辅臣秘密绕过日本人的监视,赶到海拉尔,和高桂滋等南部军团高层进行了密晤。
奉军高层对北方军的越境动作分歧还是非常大的。以少帅为首的一批少壮派,始终认为北方军在和日本人的交战必然会失败,必须派兵参与日本人的收复黑龙江西部行动,以换取日本人对东三省更大的支持。但是以张辅臣为首的一批老人,因为当年的情分和这么多年的交往合作,坚决反对兵戈交战的提议,建议和谈确定双方的最后底线。
本来不怎么管事的奉军二把手张景惠,第一次放下嘻嘻哈哈的表情,郑重表达了和北方军继续交往合作的意见,给仍在犹豫的张雨亭投下了一个关键的砝码。
于是,张辅臣带着特使的身份,出现在海拉尔的南部军团总部。
奉军开出的价码是北方军退出黑龙江的地区。但是已经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怎么可能再吐出来,尤其是这块地区又不是在奉军手上抢来的。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北方军用租用的名义,将海拉尔和满洲里区域纳入北方军政府的临时管制区域,租金则是每年计算,同时向奉军保证绝不染指东三省其他地域。
奉军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终于不再纠缠这块地域的控制问题。至于租用时间的问题,双方都选择性的忽略了。
北方军秘密向奉军承诺不染指东三省的许诺后,和日本人的秘密谈判也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实际上,和日本人的谈判,还在北方军与奉军密谈之前就开始了。
在英国人的主持下,双方的密谈在上海英国领事馆进行,只是就差开枪打起来的激烈态度让在场的英法美特使为之头疼不已。
两个大事件相继发生,终于迫使日本人让步了。其中之一就是奉军向北方军妥协,另外一件则是尤登尼奇指挥的白俄远东共和国部队,终于攻克了雅库茨克,彻底摧毁了苏俄远东游击队的根据地。
雅库茨克的被攻克,使得无法继续在荒无人烟缺乏补给的苏俄游击队残部,最终撤出了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西部荒原。
腾出手来的尤登尼奇,将主力集结在伊尔库茨克一带和苏俄的东方面军连日大战。上将的侄子,耶维奇上校则带着一个军团强行进入谢苗诺夫的控制地区,逼迫谢苗诺夫要么接受尤登尼奇的彻底整编,要么就大打一场决定远东的归属。
谢苗诺夫将军的后台就是日本人,结果同样受到了耶维奇部队的威胁。参加过日俄战争的尤登尼奇和耶维奇,对日本人有着天然的仇视态度。
北方军的李夑和东部军团奉令对耶维奇的行动进行配合。
日本人终于顶不住这种压力了。
东京军部进行了一次秘密军事推演,结果显示要摧毁在赤塔和黑龙江的两个北方军军团,至少需要集结二十个常备师团,并且决心付出十个师团的巨大代价。这种战争,除非是进行全国总动员,否则是无法完成部署的。
而在英国人的强烈压制下,完全是借贷发展的日本根本不可能实施举国动员。现在的日本帝国,还不能失去英国人的扶持。
另外的情报也表明,北方军这种野战军团一共有四个,还有将近三十万的守备部队。如果和北方军陷入举国战争,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是无法决出胜负的,至于需要付出多大的损失更是让军部高官们懒得计算了。
尤其是远东共和国与北方军政府合流之后,日本人在远东的势力即使加上摇摆不定的谢苗诺夫,也无法抵挡这种强大的压力。至于东三省的奉军,他们不会拖后腿就算不错了。日本人显然已经得到奉军高层和北方军高层过往甚密的消息了。
既然还没有举国一战的决心,那就只好忍气吞声捞点实惠了。
日本人拿到了大笔所谓干涉军退出远东共和国补偿军费,北方军承认日本人在东三省的权益并且不得扩大在东三省的控制地域,双方假惺惺的停战议和了。
日本人很干脆,拿到大笔补偿款后,马上撤出了远东共和国的驻军。至于驻守东三省中东路的日军,那是铁路护卫力量,日本人堂而皇之的认为驻军合理,无须撤军。
补偿款反正是尤登尼奇认捐的,北方军政府丝毫没有砍价的意思,但是日本人动作迅速的撤离远东共和国的干涉军,倒是让北方军措手不及。
本来按照和尤登尼奇的协议,北方军和远东共和国的疆域将按照1840年满清疆域执行。但是日本人这么一下子就开溜了,北方军还没有做好接防的准备,结果被耶维奇带着部队就抢先进驻了伯力、庙街、海参崴等地。
一不小心就被日本人掺了沙子了。
远东及西伯利亚西部最精华的部分在哪里,就是海参崴、伯力、庙街等原本属于中国的外兴安岭以东地区。
即使尤登尼奇在无奈之下选择继续执行高尔察克和北方军政府的协议,但内心还是非常挣扎的。没有海参崴就没有远东的繁荣,丢了海参崴远东共和国根本没有立国的基础。
北方军政府有些无语地接过了这个带着刺的苹果,当初提出这个条件就没有奢望能够轻松获得这块丢失了许久的国土。
海参崴将会成为开放港,并租借部分港口给白俄太平洋舰队使用,陈安也不罗嗦,直接将底线派人带给还在雅库茨克的尤登尼奇。
政治就是妥协,这个丛林般的世界。
        
第三十章 外兴安岭以东
很多人喜欢得寸进尺,尤以俄罗斯人为甚。当年沙俄东扩,抢占掠夺上千万平方公里领地,就是这股欲望的宣泄。
抢先进入海兰泡之后,尤登尼奇犹豫了,重新考虑是否继续执行与北方军政府的密约。
即使陈安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底线之后,尤登尼奇领导的远东共和国依然还在磨磨蹭蹭,始终不做明确表态。
伊尔库茨克火车站,往西十几千米的地方就是苏俄和白俄犬牙交错的主战场。今天和苏俄东方面军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交战,只是时不时的有零星的炮击和卷起的浓烟,标注着这起内战还在持续。
一列运输补给的火车刚刚到站,几声鸣笛之后,带着浓重的蒸汽缓缓停了下来。押车的白俄军官跳下火车,就大叫搬运人员赶紧上前卸货。
火车站的一名工作人员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低声解释,整个车站今天都被北方军政府紧急征用了。
话才说完,大批大批的北方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