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明-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犀利的火炮,她们的战船在海上横行无忌,这些火炮一旦落到敌人的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一共是十二门大炮,我们必须假设它们已经落入到敌人的手中,现在最紧要的是弄清敌人的来路,还有做好最坏的准备。”万磊所说的并不无道理,如果那三艘船是被人劫了,连船带炮都会落入敌手;就算是船被打沉了,那些炮也会人打捞上来重新利用,毕竟这些船是沿海岸而行的,路过的多是浅海区,打捞沉船物资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嗯,贤侄所言为上,只是如何才能查出敌人的来路呢?”铁铉有些担心地问道,毕竟连交游广阔的刘夫人那边都查不出端倪了,顺天府这点小人脉恐怕也是无法搞明白。
“这个我自有办法,您马上派人去把军政要员都召集起来,咱们要连夜开会商议,我现在去见一见沐讲禅师,谈另一件要事。”万磊起身就要离开,刘绾却追了上来,道:“小女子也想去看看师父?”
“一起去吧,不过我提醒你一句,近期尽量不要出海,免得又出差池。”
刘绾点点头,其实不用万磊提醒,她也不会轻易出海,毕竟大部分海船已经南下准备大谋了,大沽港如今只有两条小战船,当然不会出去寻死路。
庆寿寺离府衙有四五里路,万磊在精忠卫的保护下骑马急行,刘绾紧跟其后。由于天时渐晚,路边的路灯已经点上,一路上也算是平安无事。而此时的庆寿寺已经关门,万磊在门来等了一会,才有僧人出来应门。
“施主星夜来访,不知有何要事?”沐讲禅师亲自出迎,他当然也看到了万磊身后的刘绾,不过主次还是分得清的,所以没理会刘绾,而是先跟万磊打招呼。
“有要紧事,咱们到里面去谈。”
“施主里边请。”沐讲禅师双手合十,把万磊和一干精忠卫请了进来。而他的徒弟看万磊的眼神中都有怨恨之情,不过摄于精忠卫的武威,没人敢乱动。
要说起精忠卫的彪悍度,练武强身几十年的和尚也是自愧不如,倒不是他们的武功比和尚强,而是因为他们打起架来不要命,这人一旦连命都不要了,不说一挑十,一挑两三个不成问题。而且他们训练有素,一发现有人对万磊不利,他们肯定誓死护主,不拼个鱼死网破就不罢休,总之很不好惹。
进了大殿,万磊照例先给佛主和烈士的灵堂上香,一通跪拜之后才跟着进了内堂。两边分主客坐下,才开始谈事。
“大师,我听说您当年曾是大汉国太尉,曾为汉王督造大船,不知是否还记得相关图籍。”万磊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他想自己打造战船,却没有相关的图纸和船工,所以才专程来找沐讲禅师。
万磊口中的汉王,就是当年与朱元璋争天下的陈友谅,而在水师和造船方面,这家伙确有高明之处,当年朱元璋就在水战上吃了不少苦头。正是因为痛定思痛,明朝在水师和造船方面也格外上心。
“这些都是陈年往事了,老衲年老多忘事,哪里还记得这么多。”沐讲禅师摇摇头,面无表情地说道。
“大师再细细想想,哪怕只是想起一些皮毛,对我们都是大有补益。”万磊一脸肯切地说道。
“容老衲再想想。”沐讲禅师闭目沉思了一会,又道:“老纳倒是还记得一些故人,他们以前就是造船的船工。”
“是谁?”万磊急问道。
“这个。。。”沐讲禅师却不再多说,万磊当然看出来了,这个人老成精的家伙是要讨价还价,所以就直言道:“大师要什么要求只管提,只要是力所以及的,一定满足。”
见万磊如此爽快,沐讲禅师却还是一副凄苦的表情,道:“老衲曾与汉王有八拜之交,却辜负其所托,不能保护其子孙的周全。他日九泉之下,也无面目再见故人。”
“您的意思是,让我们去把陈家子孙救回来?”万磊问道,他早就听铁铉说起过,当年朱元璋打败陈汉势力之后,并没有对陈家子孙赶紧杀绝,陈友谅幼子陈理还被封为归德候。后来陈理年长,朱元璋又不放心,就把他远徒到朝鲜,让朝鲜国王严加看视。现在陈家子孙在朝鲜国以泡菜度日,怎一个凄凉了得。
沐讲禅师却还是摇摇头,道:“此事不急,老纳只想跟施主要个金口一诺,承诺他日善待陈家子孙。”
“这个自然。”万磊连连点头,心里却暗道:这老家伙,真是精似鬼,算盘打得山响,已经一点都不肯吃亏。
其实,现在以精忠卫的能力,从朝鲜国救出陈理一家也不是没可能,不过这沐讲禅师似乎对顺天府前程不太看好,不想让陈家跟着一起冒险。虽然陈家现在很惨,不过还是有吃有住,暂时死不了,等以后顺天府真的发展壮大了,陈家才加入共享胜利果实,自然是无惊无险有赚无赔了。
得了万磊的口头承诺,沐讲禅师也就不再多要求什么,因为他知道万磊是个说话算话的人,所以就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份名单交给万磊,还道:“这些人都是老衲的旧部,后因事被流放到辽东,现于北平城内,他们多是善于水战之士,希望施主能用得上。”
万磊扫了一眼这份名单,发现有数十人之多,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位曾经叱诧风云的豪杰,他的人脉也很广啊,居然在眼皮底下搞起了同袍联谊会,这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啊,好在这家伙老了,什么雄心壮志都化成心灰意冷了,不然也不会这么爽快地把名单交出来。
万磊收起名单,也不多说什么,起身就告辞,至于刘绾与她师父如何叙旧,他是不管的,因为他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干。
午夜时分,军政两方的要员都已经聚集在府衙内,开始召开闭门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顺天府要不要发展水师,即海军。万磊之所以搞了这一个提议,主要是因为刘夫人的船队已然不能保证顺天府的海防,现在必须发展自己的海军,自主设防。
当然,海军不是说想建立就建立的,相比于陆军,海军建立的难度更高,装备要求也更高,别的不说,就说海船,这就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另外,海盗们可不会跟人讲仁义道德,要想在海上横行无阻,船要够坚炮也要够利才行,不然出去只会是送死。
所以说到底,建立海军最难的就是打造战船,偏偏顺天府所欠缺的就是造船的图纸和船工,而且造船的材料也奇缺。真要打造一支海军,恐怕顺天府刚刚积累下来的这一点社会财富就会打水漂。
由于这个决议事关重大,万磊当然不能搞一言堂,让党委和军委的要员一同参与议政和表决,最后表决的结果还是同意发展海军,同时选出原炮兵营的营长刘文秀为海军司令,并分派出一千人归于其部,训练成海员。
组织建立起来的,不过战船打造一事却是让人头疼。万磊找来了沐讲禅师推荐的那些人,他们在会议上一通介绍,讲的无非是明朝常用的福船和沙船的建造技术,这跟万磊心中所要求的战船性能还差得很远。
这个时代,蒸汽机没有发明和运用到船只上,航海还处于风帆时代,即海船主要依靠风帆推动。当然,船上也安装有船浆,不过这些都是战时才使用的。
先说船帆,万磊就很不满意。历来中国的帆船就是喜欢使用硬帆,这种硬帆一般都用细竹篾或蒲草叶子编织。硬帆的好处是综合效率高,可以围绕桅杆旋转,甚至可以完全的利用各个方向地风,单位面积的硬帆和软帆相比较硬帆对于风力的利用远大于软帆。
但是由于硬帆自重过沉,越大的船帆也越重,有的大船甚至“非数百人莫能举动”,所以帆的面积一般比较小。而万磊更看好的是软帆,因为软帆是皮或者布做成,重量轻,风帆可以做得很大。
软帆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因为帆面的综合效率低,要把桅杆建的非常高才行。而桅杆过高随即就又带来了桅杆的强度不足的问题,为了增加桅杆的强度,又必须在桅杆上绑上众多的绳索,来增强桅杆的强度,这样帆面就无法像硬帆一样围绕桅杆转动,有一部分的风他就无法利用上,就是利用上了也由于它是软质船帆的原因,利用效率极其低下。
不过软帆由于重量轻的原因,它的面积可以做的很大很大,在顺风的时候可以获得的推力远超硬帆船,也可以驱动更大型的船只。当然海上航行不可能大多时候都是顺风行船,根据白努利效应,软帆船对风力的最大利用是侧顺风的时候,当然效率低的也就是侧逆风的时候,而为了利用前侧方刮过来的风,就必须利用三角纵帆。
三角纵帆虽然利用侧风和逆风的效率较高,但是顺风情况下其效率又比较低,但是硬帆却没有这么多的顾虑,只要一种帆就可以利用所有方向的风俗称八面风。正因为如此,中国造的风帆船,使用的都是硬帆。
而让万磊讨厌硬帆的原因就是因为硬帆是整帆升降,面积做的不能太大,否则人拉不动。桅杆的高度也不能太高,否则桅杆的强度要受影响,要不然软帆和它相比也就没有任何优势。
从技术层面上讲,硬帆比软帆要强,不过以现有的技术条件,没有轻薄坚硬的材料来充为硬帆,又没有机械升降设备,还是不能充风发挥硬帆的优势,而聪明的中国人及早的发现了软帆的缺点而摒弃软帆船钟情于效率高的硬帆,这种超前意识不但没能引领世界潮流,反倒会制约航海业的发展。
当然,上述三种帆装各有各的好处,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对于远航航海来说,大型横置软帆更适应于深海远程航行;而对于一个区域内的货运而言,使用人数比较少的硬帆是比较好的经济的选择,这样可以节省运输成本。而小型以速度见长的快船来说则是三角纵帆效果比较好。
另外,如果用软帆,几十米高的桅杆就得由两到三段独立的桅杆组合成的,桅杆高耸,所能悬挂的帆的面积会远远超过硬帆,因此在航速上的优势也明显优于硬帆船。速度快,在海上炮战中,软帆船就易于抢到上风,
在船体结构上,万磊也不满意福船和沙船的设计。福船和沙船由于广泛运用水密搁仓技术,很少使用肋材,船体的强度则由水密隔仓的隔板来支撑,因此船只在抗沉性方面性能不错。
不过,正是由于福船大量的使用水密舱技术而使得船体在横向方向上的强度不够,不能承载大量火炮发射时的后坐力,也就是说,福船只能把火炮装在船头和船尾,不能装在两侧,这就火力和灵活性方面就大打折扣。
为了把更多的火炮装备到船上,就得抛弃水密仓,大量地使用肋材以增加船体厚度,尤其是战舰上,肋材要是1根接着1根,用肋材来给船体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并能提高船体的坚固程度,好在侧弦也装备上火炮,形成更猛烈的火力攻击。
在船型来,万磊对底尖上阔的福船也很不满意,虽然福船的船型与后世舰船的v字船型类似,但是战舰要求的是在侧弦尽可能多的承载重型火炮以便发扬最大火力输出。而v字型船体底部面积本来就狭小,根本不适合布置长重炮,更何况底层还是是一间接一间的水密舱室而非横向肋骨式的全通炮甲板,其可以装备的重型火炮数量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船体就得采用u字型,而且底部大于上部,这样的好处是底部宽敞的炮甲板可以布置更多的火炮,逐层往上依次减少口径和重量,顶甲板上反而是全船面积最小的地方,这样的好处在肉博时减少接触面积。
当然,万磊还是不得不佩服聪明的古人,依照水禽发明的福船型明显暗合后代船体科技发展的脉络:数百年后的现代战舰一般都是甲板上布置数量上较少的大口径火炮,两弦侧小口径轻炮而且运用中国人发明的水密舱技术增加抗沉性。可惜古人超前的聪明才智依然由于时代船体材质强度和火炮科学技术的落后而让人遗憾。。。
在火炮威力上,万磊却是非常满意,因为顺天府大量装备的城防火炮——镇远炮不但适用于守城,也适用于安装到战船上,因为它口径大,射程远达三里,只要在战船上装上几十架这种玩意儿,那就是一路横扫。
整理出这些问题,接下来就是重新设计战船。当然,新战船将要用到大量优质木料作为肋材,造价肯定十分高昂。万磊虽然有心理准备,却还是非常谨慎地让大家表决是否通过改建新式战船的决议,毕竟这一次玩的不是心跳,而是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
当然,这种新式船型只是过渡阶段,一旦大型蒸汽机发明并成功装备到轮船上,那就要重新设计新型战船,毕竟不管什么样的战船,都得迎合当时的科技水平才能发挥最强的威力。
与会的十一人经过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商议和表决,最终通过所有方案,顺天府从此开始发展海上力量,并走向海洋。(,..,“ ”,)
第203章海上扩张中
第203章海上扩张中
辽东,三岔河河口,一座大港拔地而起,无数奴工在工地上劳作,时不时还能听到鞭子敲打在人身上的声音,惨叫声亦是此起彼伏。很多奴工搬运木材到河边的船厂,那里有几艘海船正在营造,而不远处的海港上,还停有十几艘战船,上面传来阵阵战鼓声,正在操练水师。
这时海面上出现十几艘中型福船,不过从它们歪歪扭扭的样子来看,应该是受了重创。有两艘最惨,船楼都被打没了半边,不必问,肯定是经过了惨烈的海战。
这十几艘破船缓缓地靠岸,而岸边早就有一队人马在侯着了,为首的男子身着大红皮弁服,头戴九梁冠,赫然就是一亲王装扮,此人就是新册辽王朱高煦。当然,他得此册封不是朝廷愿意给,而是不给不行,他割据辽东一地,想称王就称王,朝廷也奈何不得他,只得给个名分,让他暂时安生点,别再闹事。
当然,朱高煦的志向可不是当什么亲王,他之所以接受朝廷的册封,并不是他不想闹事,而是暂时闹不起来,毕竟他手上的军队在北平城之战中拼掉了几万,剩下的几万人实力是闹腾不起来了。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