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 >

第60部分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第60部分

小说: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4)和莫斯科州党委会的书 记 (1921—1925))并且在党的十大上就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而且是十一 至十七大的中央委员。20 年代中期,在党内派别斗争中,由于他不愿意无原 则地追随或打击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派别,对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态度不 够坚决,因而受到斯大林的排挤。由于被捕前他担任消费合作社中央联社主 任,负责农村商业工作,因此,法庭主要追查他所谓破坏商业、煽动农民不 满情绪的罪行。在法庭上,他供认说,他 1911年就成为沙皇暗探局的特务, 1924年追随加米涅夫。1928—1929年被斯米尔诺夫吸收加入了“右派分子的 组织”。斯米尔诺夫 1933年被揭出来后,他与安季波夫取得联系,按照他的 旨意对农村商业网肆意破坏。按照安季波夫被迫作出的交待,似乎30 年代初 苏联许多物资的匮乏不是由于强制集体化对农业的破坏,不是由于 1932— 1933年人为造成的饥荒,而是由于混入革命队伍担任局部领导工作的干部的 故意破坏。人们因长期挨饿而怨声载道,他们不应该抱怨政府和政府的政策, 而应当把矛头指向担负具体商业领导工作的干部。似乎苏联的物质非常丰 富,只是由于少数人故意把它堆在某些人们不知道的地方发霉,而不供应市 场,于是造成许多日用必需品的短缺。泽连斯基就是这样交待的。他说,包 括他在内的右派阴谋集团故意制造了商品短缺的现象。比如,他故意使库尔 斯克州 1936年第一季度缺糖,使列宁格勒州缺乏皮毛,使白俄罗斯边界地区 1936 年夏缺面包。他还制造了缺盐现象。曹兵缺粮,士兵嗟怨,曹操无奈, 乃借管粮的仓官王垕之头以谢三军,众怨始解。古今中外,转嫁罪责的手法 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维辛斯基:1936年,由于您的罪过,不是您本人的罪过,而是我们现在 所说的阴谋集团的一个积极成员的罪过,整个莫斯科都没有鸡蛋,有过这样 的事情吗?      泽连斯基:有过。      维:您能记起来这种现象特别紧张的时候吗? 
… Page 251…

     泽:我现在说不出哪个月,可是我可以告诉您下面一个事实:1936年的 破坏毁掉了 50 个火车车厢的鸡蛋。 (32)      泽连斯基的破坏活动中还包括欺骗顾客的手段。他说,在出售商品时故 意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抬高物价,以激起人民对政府的不满。反革命阴谋 集团为了夺取政权,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不但采用了诸如军事政变、谋杀 领导人、勾结帝国主义等卑鄙的政治手段,而且还有心思计算出售每个鸡蛋、 每斤食盐能激起群众的多少不满。      泽连斯基交待说,他们还采用故意屯积商品和颠倒季节性商品的出售时 间,破坏农村商品供应。他还交待,上述破坏活动都是由专门挑选的人进行 的,这些人包括前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无政府主义者、托洛茨基分子、 前白卫分子、有各种社会历史问题和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的人。可以想见,要 在全国农村供销系统完成上述庞大而琐碎的破坏活动,会需要多少人。如果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地清洗下去,仅一个农村供销系统会有多少人因为缺斤短 两的问题 (或者被人诬告有这样的问题)而受牵连,被清洗、坐牢或杀头。      苏联 1927年出生的孩子,几乎都不知道奶油是什么味道。从 1928年到 1935年,普通老百姓只在专供外宾的商店里看见过奶油,可那要付外汇。1935 年,长达6 年的票证制度终于被废除,商店里总算出现了奶油,但价格很高, 老百姓又不敢问津。有谁能够想到,维辛斯基居然要右派—托洛茨基集团的 领袖们为缺乏奶油负责。顺便说一句,按照维辛斯基这种职业讹诈者蛮横的 逻辑推下去,只怕天不下雨,地上不长草,也是布哈林集团的罪责了。      不管如何,法庭是维辛斯基们的,他们随便怎么说都是有理的。他慷慨 激昂地询问道: “我想知道奶油的供应情况!你刚才谈了有关盐、砂糖的供 应情况,承认你们从事破坏活动造成了商店短缺这些食品。那么奶油呢?”      有趣的是,已经被内务部的刑讯治驯服了的泽连斯基居然与盛气凌人的 维辛斯基进行了争论。       “我们不向农村出卖奶油。”泽连斯基答道。       “我没问您出卖什么,”维辛斯基粗暴地打断了对方的话, “我知道, 你们出卖的,首先是祖国 说吧,关于奶油的销售情况,您知道些什么?”      泽连斯基重复说: “我已经对您说过了,消费合作社不向农村出售奶油    ” (33)      但是,专横的维辛斯基仍坚持奶油问题。      维:我现在问您,您是否知道在居民奶油供应方面的罪恶行动,比如售 价便宜的奶油,您知道吗?这种行动是按照您的 “右派—托洛茨基集团”的 指示进行的,您知道还是不知道?      泽:是的,我知道。      维:什么行动呢?      泽:是如下行动:所有采购组织在制作奶油时都使用了世界奶油品级规 定的标准。      维:不是这样。      泽:就是这样。      维:不是。      泽:怎么不是呢?就这样生产的      这时,审判长乌尔里赫出面弹压被告。他说: “被告泽连斯基,不要争 吵,回答实质问题。” 
… Page 252…

     维:生产出来的奶油总是质地优良吗?还是您同样也尽力把它搞成质量 低劣的呢?      泽:是这样。      维:您的组织的成员,与奶油事务有关系的人,往奶油里放玻璃,有这 样的事吗?      泽:奶油里发现玻璃的事有过。      维:不是 “发现”,而是投进玻璃。您知道这二者的差别。是投进玻璃 吗?有这样的事没有?      泽:有过向奶油中投放玻璃的事。      维:您的同伙,反对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的罪恶阴谋的同谋犯,往奶油 中投放钉子,有这样的事情吗?      泽:有过。      这种审讯情景就像中国老式学堂里手拿戒尺的威严的先生,威逼淘气的 学生一样。      维:什么目的?是想让它 “更可口”吗?      泽:这很清楚。      维:请看,这就是破坏捣乱的组织。在这方面,您承认自己有罪吗?      泽:我承认。 (34)      维辛斯基总算满意了: “对你们这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您敢负责 吗?”       “我敢。我敢为全部罪行负责。”      维辛斯基盯住不放: “为了割破我国人民的喉管和肠胃,故意往黄油中 扔钉子和玻璃碴,对此,您也敢负责吗?”      泽连斯基顺从地答道: “敢负责。”      以推翻政府复辟资本主义为宗旨的反革命阴谋集团居然像市井无赖报私 仇那样,往奶油中放玻璃碴,并且把它作为复辟资本主义的手段。不知当时 的法庭上有没有人相信这样的供词。但是,这不能妨碍惯于自欺欺人的维辛 斯基作出冠冕堂皇的总结发言: “在我们这样物产丰富的国家里,不会也不 可能出现这种曾经出现过的食品短缺的状况。现在清楚了,为什么我国某个 地区会在供应上运转不灵,为什么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会突然在食品上 缺东少西。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原来就是这些叛徒!” (35) 
… Page 253…

                              3。布哈林在法庭上      被告的口供不算定性材料。凭被告口供办事是中世      纪的司法原则。      ——布哈林      经过对 “右派—托洛茨基反苏中心”的诸多要犯的审讯后,该中心的首 犯布哈林终于站出来接受正式审讯。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 1888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教师家庭。俄罗 斯人,莫斯科大学学生。1906年入党。      布哈林 17岁时参加了俄国1905年革命,曾多次被捕和流放。关于青年 革命家布哈林的活动和影响,可以从臭名昭著的沙俄奸细马利诺夫斯基的密 报中看出: “尼古拉——他就是有名的大学生布哈林。”接着,密报中说, 布哈林的讲演在多罗戈米洛夫 (莫斯科的一个分区——注)的工人和革命知 识分子中受到极大的欢迎。 (36)1911年,布哈林从流放地阿尔汉格尔斯克 逃到国外,在列宁的手下工作。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布)第六次代表大会 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当时,列宁介绍他到 《真理报》等布尔什维克刊物工作, 从此开始了他的受到列宁重视和支持的理论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被 奥地利警察逮捕,以 “俄国间谍”罪名关在米尔克要塞。后来,他在奥社会 民主党帮助下出狱到瑞士,进行了反对护国派的斗争。1915年,他到了瑞典, 因反帝斗争被遣送到挪威。俄国二月革命时,他在美国。回国后,在 1917 年 7—8 月召开的党的六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参加了大会宣言的制定。大会 采纳了他提出的关于列宁不出席临时政府法庭的决议。      十月革命爆发时,布哈林是莫斯科起义的一位领导人。1917 年 12 月担 任 《真理报》的编辑。1918年,布哈林在不间断地进行世界革命的理论指导 下,领导了党内 “左派共产主义者”团体,其中包括布勃诺夫、捷尔任斯基、 克列斯廷斯基等人。他们还激烈地反对布列斯特和谈,提出了一些被列宁称 之为 “奇谈与怪论”的观点。他们说,“为了国际革命的利益,我们认为, 作好可能丧失目前完全流于形式的苏维埃政权的准备是合适的。” (37)但 他们后来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观点。1919年党的八大后,布哈林成为中央政治 局候补委员。1920年,他发表了 《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受到了列宁的赞 赏。1924年他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布哈林长期担任共产国际执委会的领导人,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做了大 量的工作。他是布尔什维克党内一位最杰出的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 经济学家。1929年,他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在同一年出版的苏联百科全 书中,他被称为 “联共的领袖和理论家之一,联共中央和政治局的委员 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这一年,他被斯大林等打成了 “右倾反对派”的首 领,相继被撤销了 《真理报》编辑和政治局委员的职务,从此被排除于党和 国家的政治生活之外。后来,在党的十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34年 2 月任 《消息报》责任编辑。1935年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宪法起 草委员会。      193 了年2 月27 日布哈林被捕后,对他的侦讯一直没有停止过。为了使 他作出令人满意的供认,内务部的侦查员们使用了各种摧残意志的手段。一 开始,没有对他进行拷打和折磨,而是采用劝说、欺骗和讹诈的手段。布哈 林对此不屑一顾。布哈林经受了三个月的连续审讯,没有作出一个字的供认。 
… Page 254…

后来,内务部遵从上司指示,对布哈林采用了毒辣手段,拿他年轻美貌和贤 慧的妻子和他的孩子作为人质,对他进行威胁。布哈林与叶若夫和伏罗希洛 夫进行了一次长谈,同意承认包括谋害列宁在内的所有重大罪行。可是两天 以后,当他看到他的经过斯大林亲自修改过的供词后,他是如此地震惊,立 即表示拒绝签字,并且推翻了所有供词。      接着,在加强了侦讯人员的队伍后,新的一轮侦讯开始。最      395 后,布哈林出于种种考虑同意认罪。他承认自己是右派组织和 “右 派—托洛茨基集团”的领导人并为这个集团的行动承担责任,但拒绝承认谋 害列宁的罪行。关于布哈林充当外国间谍的罪行,侦讯时没有向被告提出, 但起诉书中却载明了。      许多书和文章中都认为,布哈林在公开审判中屈服了,认罪了。这种说 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是不正确的。我们不能停留于表面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 题。确实,在布哈林的供词中经常出现 “我承认”这样的词,并且他承认是 右派组织和右派—托洛茨基中心的首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中心的罪行、目 的和危害。但是,我们看到,他在笼统承认自己作为 “中心”的首领的罪行 并为整个中心承担罪责的同时,却拒绝承认或者说否认了领导和参与中心的 任何重大罪恶活动。右派—托洛茨基反苏中心一共有三项重大罪行:恐怖罪、 间谍罪、破坏罪。布哈林本人除这三大罪行外,还有谋害列宁罪。对所有这 四项罪行,布哈林实际上全部予以否认,尽管他在否认时表示自己应为集团 的这些罪行承担责任。在法律中,否认犯罪事实和犯罪内容的认罪,实际上 是没有认罪。在整个审判中,布哈林就是采取了这种抽象承认具体否认的认 罪态度。      当布哈林被点名接受正式审讯时,当他如 《十月》杂志当时的社论中所 描述的那样, “蹒跚地走向扩音器,就好像又在准备照例发表一篇伪科学的 演讲”时 (38),他用一种隐蔽的形式向法庭表明了自己不屈服的立场。他 首先向法庭提出一项要求,即他在供认时,请别人不要向他提问题,让他能 够阐述一下阴谋集团的思想观点。维辛斯基当然不会允许布哈林把法庭当作 他的讲坛,用哪怕是伊索寓言式的手法来为自己辩护甚至揭露审判本身。于 是,维辛斯基立即予以反驳,说这是要限制公诉人的合法权力。他这样说过 以后,布哈林便声明他承认预审中的供词。他说: “我承认我是这个‘右派 —托洛茨基集团’一个最大的首领,我的罪行就在于此。因此,我承认我的 罪行就在于由此而直接产生的事情,我为这个反革命组织所犯下的全部罪行 承担罪责,不论我对这些罪行知道不知道,直接参加抑或没有直接参加这一 或那一行动,因为我承担的是一个首领的责任,而不是这个反革命组织中一 个代人受过的人。” (39)      布哈林在回答这个组织的目标的问题时说,他 “追求的主要目标实质上 ——虽然说起来可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或者说在思想上还没有想清楚——就 是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                 利用苏维埃政权遇到的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