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319部分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319部分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转机。而且,北伐的李怀光大军,是我大唐最精锐的一支军队。他们如果能成功打下北庭,就能让赤松德赞的整个西北防线彻底崩溃。到时候,他一路兵马从西北丝绸之路突击而来,对赤松德赞形成左、右夹攻之势,我军的胜算又要大增。当然,朕说的只是有这种可能性。也不排除李怀光苦战北庭不下我军孤军奋战的情形。因此,不能过份乐观,先要做好最坏地打算。李光进!”
“末将在!”李光进出例拜首。
“大非川一役,非同寻常,朕要亲到前线指战。”李世民说道,“但是,粮草是个巨大的问题。我军突击深入到此,补给已经出现了困难。朕命你亲自负责筹措粮草,接济三军用度。听清楚了,朕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手段,就是不能饿着一个将士!”
“末将得令!”李光进虽然应得爽快,可是心里已经堵成了一片:这个真是个棘手地大麻烦。不能饿着一个是吗?杂居在河陇地百姓们,不管你是是胡人还是汉人,可就怨不得我了。为了河陇的长治久安,我要向你们强制征粮!
正在这时,帐外门吏来报,说有吐蕃使者求见。众人各自惊讶,李世民叫请进来。不料,使者根本就不肯进来,放下了一件儿东西在军营之外,说是赤松德赞命他前来挑战,下地战书。
李世民也懒得理会这个无足轻重的使者小卒,叫人把战书拿进来看。
战书,居然是一个漆木盒子,方方正正。打开来看,里面却空空如也。
众将愕然不解,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赤松德赞的意思,是要用这个盒子装朕的首级!”
众将全都勃然大怒,言辞激愤的怒骂起赤松德赞来。
“肃静!”李世民一扬手,众将噤声。李世民转头对李吉甫说道:“李吉甫,朕命你于三日之内,绘制一张大唐的疆域地图出来。不必太详尽,有各道州县与山川河流的大致轮廓就行。但是,这上面必须要加上草原、河陇、西域、以及吐蕃本土的冰雪高原。昆仑山、雅鲁藏布江以及逻些城,要详尽描述。”
李世民顿了一顿,然后面色沉寂的说道:“然后,送给赤松德赞,当战书!”





    网友上传章节 第443章 巅峰论剑,谁主沉浮(二)
     更新时间:2008…11…8 19:43:56 本章字数:4501

两天以后的半夜,西征军帅帐里仍然点着灯火。
天气已经变得有些炎热,李世民只穿了一件内袍斜卧在榻上,拿着一本书仍然看得入神。
正在这时,帐外传来有人低声说话的声音:“这么晚了,陛下可能已经睡下,将军还是明日再来吧。”
“这不是还有灯吗?”帐外那人说道,“要不,劳烦兄弟进去观望一眼。陛下如若已经睡下,我就明日再来。”
李世民听到这声音不由得心中一动:好熟悉的声音…………浑?!
“让他进来。”李世民喊了一声,然后坐正披上了一件儿衣服。
外面那人闻言走了进来,不是别人,正是浑!
浑身披一身甲胄面带喜色,单膝一拜就跪倒在地:“末将浑,见过陛下!”
“快起来。”李世民有些惊讶的说道,“你怎么来了?”
“回陛下。”浑站起来,兴奋的说道,“末将身上这伤,早就好了。听闻陛下一路高歌猛进已经杀到了鄯城,于是驱驰千里从岐州赶了过来,以供陛下驱使!”
“好、来得好呀,坐请坐下说话。”李世民也异常的开心,仔细打量了一阵浑,哈哈的笑道,“不错,的确是天赋异秉,受那么重的伤,一两个月就痊愈了。浑,朕不是让你回长安养伤吗?你为何滞留于岐州?”
“是这样的。”浑说道,“那一日与陛下话别之后,末将心中始终还有些不安。后来回长安的时候,特意在岐州逗留了两日。不料,正是这时候,吐蕃人绕道陇山袭取长安去了。大将军李光颜率兵从岐州经过,我便知道了此事。这样一来,陛下对末将所说的不详预感已然应验,末将心中万分焦急。但见陛下已作出安排。也不敢造次胡来。于是派岐州兵将回固了陇山与岐山各守关隘的城防。后来就没有再回长安了。如今末将伤势已无大碍,便急忙赶赴前线听从陛下调谴了。”
“嗯,真是难为你了。拖着伤病之身,还在岐州料理了那么多事情。”李世民面带笑容。说道,“你来得正好。如今朕亲率大军在大非川与赤松德赞对垒,正是用人之际。而且,你是唯一与论莽热交过手的人。你来了,朕也能对赤松德赞手下的这员大将多一些了解。”
浑顿时精神一震,说道:“陛下,其实末将也正是为此事而来!末将担心陛下小觑了那匹夫论莽热,特意前来提醒。”
“朕没有小看他。”李世民淡然说道。“上次在兰州,朕在他手上刚刚吃了亏。不会好了伤疤忘了疼了。”
浑神色严峻的说道:“这个论莽热,的确是吐蕃人当中地一个异类。一般来说,吐蕃人有些武勇并不奇怪。末将在边朔混迹了这么多年,遇到的高手何止千百,但论莽热绝对是最难缠的一个对手。1 6 K小说网。手机站wap..cn岂不说他用兵与智谋,曾经让陛下都吃过亏甚至还险些阴谋得逞拿下了长安。仅说他的武艺。就是末将数十年来所遇到地第一高手!”
李世民微微一皱眉:“当真有如此神奇?”
“一点也不夸张!”浑认真的说道,“论颊热的本事,陛下是见过多次的。当日在鄣县城前的混战之中,我军三员大将战他不倒。虽然后来薛平在渭水一阵将他击杀。但多少捡了一点便宜。论颊热姑且如此,他那个哥哥论莽热,比他还要高明数倍!末将自比,至少可以和论颊热战个平分秋色,如果运气好或许还能战胜。但是……对付这个论莽热,却是一点把握也没有。当时在庆林末将亲率军士断后,只与论莽热过了一招,完败!这么多年了,末将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实力如此夸张的对手。”
“一将之勇,也未必就是决定战局关键所在。”李世民说道。“不过,倘若赤松德赞派论莽热出战,我军没有与之匹敌之将。也是会有些棘手。将懦则兵怯。倘使我方大将在实力和气势上压不倒论莽热。这仗就更难打了。本来我军就处于一些劣势,现在又多了一个论莽热。麻烦!”
浑停顿了片刻,说道:“不过,两军会战,比的不仅仅是将勇。陛下大可以在谋略上整体取胜。昔日三国吕布、楚汉项羽,武力何等惊人,还不是最后完败?”
李世民哈哈的笑了起来:“论莽热一介匹夫,朕地确是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不过,赤松德赞本来就不是脓包,再加上一个论莽热……朕感觉,他们这些年来别的事情都没有干,就是在一门心思的琢磨朕。赤松德赞和论莽热对朕的了解,可能会胜过朕身边的任何一人。而且,赤松德赞与论莽热都是有谋略又心细的人。想和他们面前玩阴谋斗计策,难哪!说实话,朕现在心中有些没底。除非我军能出奇不易的捣乱他们地阵势,否则单凭正兵正面作战,胜算不是很大。光是论莽热那一个人,就是我们难以逾越的一个巨大天堑。不出意外的话,赤松德赞肯定让论莽热打先锋。过两日,就是朕与之约定交战的日子。到时候,只能临机应变了。”
浑浓眉皱起,说道:“论莽热地匹勇的确厉害,可是陛下没必要过份忧虑。大不了到时候末将和李光进、薛平等人一拥而上,将那论莽热先斩于马下除了这个祸害再说。”
李世民苦笑道:“你会一拥而上,人家就不会吗?赤松德赞手下不可能只有论莽热一将吧?嗯,我们不要把眼光只放在论莽热那个匹夫身上了。还是来看一看全局吧。朕刚才正在看《鄯州地志》,上面记载着鄯城与大非川这些地方的地理,以及数十年来的历史记载。当年大唐名将薛存诚出征大非川,先胜后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军中将心不齐配合不甄密,然后被吐蕃人绕道身后断了粮道,从而大败无法挽回。大非川这个地方,被称为玉塞咽喉、西域要冲,是个易守难攻之地。我军不能正面与赤松德赞较个长短。必须从他身边打主意。”
浑略作思索,说道:“陛下所说的,可是要去断赤松德赞的粮道?”
“想过,但是朕也知道。这很难。”李世民说道,“当年在大金川时,朕就已经干过两次了。一次是史敬奉出奇不易搞了个偷袭,第二次是朕亲自带兵长途奔袭。赤松德赞这一次,肯定会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的粮草,不会让它有丝毫的闪失。相反,倒是我们自己的粮道不能出现什么状况。否则这全军十五万人,就完了。“那陛下地意思是……”浑愕然不解。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说道:“朕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还没有思虑周全。可以告诉你的是,这是一招诱敌之计。能不能施用,还要等过两天与赤松德赞较过了一阵了再说。浑,你既然已经来了,朕你命你为御前兵马副帅,与李光进一起在朕身边从旁辅佐。大小的军务。你们二人担待着。”
“末将得令!”浑面露喜色,拱手应命。
“嗯。”李世民面带微笑地说道,“你远来辛苦,先去歇着。后天就要与赤松德赞对战了。养足精神。”
浑拱手施了一礼,退了出去。
李世民掀掉身上地衣服,拿着油灯来到了大地图前细细的查看。不知不觉,看了近一个时辰,到最后眼睛都要酸了。最后,他眉头轻锁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然后又深呼吸了几次,方才躺回榻上歇息。
两天以后,鄯城军营里。
今天是与赤松德赞约定对阵的日子。全军上下,几乎都是瓣着指头等这一天的到来。每个人的心中既有激动、兴奋。也有莫名的惶恐不安。毕竟赤松德赞的兵力,实在是太过强大了。唐军这一路来,也都累了个够呛。
李世民做了一个简短地誓师会。然后带上三员大将浑、李光进、薛平。领着三万人马朝前推进,前往目的地…………松白原。
松白原是位于大非川与鄯城之间的一个咸地平原。实际上就是寸草不生的戈壁。这里地势平坦,既然没有山峦沟壑也没有河流水泊,谁也无法事先设下埋伏或是动用什么水火计策。因此,是一个约定斗战的好地方。
辰时三刻,两军都按时抵达。唐军三层斗阵,前大盾、中陌刀、后弓弩,排了一个传统的步兵主战阵。两翼骑兵押阵,旌旗帆幡排成了进出门户,阵势井然而又威武。
反观吐蕃人那边,则是清一色的骑兵大阵,排成了适合冲阵地梭形棱状。斗阵左右两侧也列下了三角飞旗,两队长角手环抱着一人腰粗的大号角伺候在那里。只等主帅一声令下,这巨大的号角就要放到前排人的肩头,吹得震天响起来。
两军战阵前翼地弓箭手朝天放箭,厘定了双方阵势的大小,射住了阵角。唐军阵中响起一阵鼓响,一面金黄龙旗招展出来,李世民金甲红袍骑白马,从水流一般分泄的斗阵之中走了出来。他的身后,跟随着三员大将:浑、李光进和薛平。
李世民走到唐军阵前十步之处,停下。面色沉寂而又肃然的看着吐蕃阵中,也如同洪水开泄一般走出来三个人。
这三个人,李世民可都认识。
雪域高原的枭雄霸主赤松德赞、兰州死敌论莽热、以及吐蕃大相尚结赞。
李世民和郝南仁隔了足有一两百步远。可是二人都仿佛感觉到了对方的眼神,定定的坐在马上看着对方。
李世民抬了一下手轻扬马鞭,身后的鼓声喧闹全部止住。赤松德赞也朝后方示意,吐蕃的兵马全都安静了下来。
然后,二人居然不约而同地提马朝间走去。浑等人正要出声阻止,论莽热也不要赤松德赞上前,但都被二人阻止。
“未得将令,不许一人上前。”李世民和赤松德赞,几乎同时对部将下了这样一道命令。
两个巨大的军阵中间,一骑白马红袍金甲,和一骑白马貂氅披风,慢慢的朝对方靠拢而去。
数万人就盯着这两人在移动,不约而同地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二骑缓步靠近。李世民和赤松德赞,都盯着对方地眼睛在看。直到二人走到了面间,两双眼睛就如同喷出了两道电光,在半空中厮斗闪现。
几年没见,赤松德赞几乎没有变样子。算起来他也是五十出头的人,却仍然像三四十岁一样地粗壮年轻。只是斧凿刀削一般的脸庞,变得略为福态了一些,眼神却比当时更加凌厉。
“你变了样子了。”赤松德赞定睛看着李世民,说道,“当年西川汉王,何等英武潇洒;如今却发了福、长了胡子。才三十多岁就像是快要老死的人。”
李世民冷笑了一声,说道:“那是因为,朕这几年比你过得好,心宽体胖。打了那样的败仗,任谁也会几年睡不好觉,又怎么会长肉?”
赤松德赞反唇相讥:“我看你是饱暖思淫欲,只顾着享受去了。当了皇帝,这派场果然是不一样了。李漠,你有多少年没有上过阵了,现在是不是有一点小腿肚儿发抖啊?”
“五六年吧!”李世民轻松诙谐的说道,“至从朕在大金川与你阔别之后,再没上阵杀过人了。说来,我一直有件事情想问你。当日在大金川,朕本来是想与你好好打一场一决雌雄的。你怎么就驾着小舟儿逃跑了呢?扫兴!”





    网友上传章节 第444章 巅峰论剑,谁主沉浮(三)
     更新时间:2008…11…10 14:33:08 本章字数:4636

赤松德赞的脸轻轻抽搐了一下,眼角闪过一道寒光,声音却是依旧平静如常,他说道:“胜败兵家常事。我承认我在大金川输了。但是,我现在就要讨回来。你看看你带着这一批虾兵蟹将,个个都像没吃饭的病夫。如何跟我的虎狼之师对抗?大唐这几年不是发展得还不错吗,怎么还是拿不出一支像样的军队来。说实话,我很失望。本来,我等今天这一场对决都等得心里发慌了。不料,只隔五六年,你的实力反不如当初在西川。李漠啊李漠,你何德何能当上大唐的皇帝?你还是乖乖的回长安享受娇妻美妾吧。和女人打打架,估计你能赢。”
李世民听完哈哈一笑,说道:“朕的军队,是用来杀敌的,不是用来看的。相反,你们吐蕃人一向来看起来都非常的彪悍,结果上了战场却未必如同看起来的那样厉害。这让朕想起了什么呢?马粪!外表光鲜,里面却是一团草包。”
“很好,记住你说的话。”赤松德赞也没有生气,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