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笑,不是吗?一个窝囊废,再没用也应该是皇帝;一个明明很有才能的人,再如何英明神武,也只能忍气吞生的对那个窝囊废磕头作揖。”
尚结赞听着这些话,心里直打鼓。脑海里只在回忆着,当年年轻的赤松赞普执掌王位时,雷厉风行心狠手辣的清除异己。吐蕃只崇尚武力,强者称王。赤松赞普,无疑就是吐蕃的最强者。就算他尚结赞是得力最受器重的大臣,在赞普面前,也是渺小不值一提的。
“我突然有点可怜李谊了。”赤松德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挑起嘴角,笑了。
李世民回到了维州,徐战的老父带着一家人跪在城门边。高呼谢恩磕头作揖。李世民下了马,将徐父扶起,叫其他人也都站了起来。
徐父白发苍苍,看来至少有六十多岁了。他的眼睛因为流泪而变得更加浑浊,激动的说道:“汉王殿下,老汉有生之年,还是第一次踏上大唐地国土。庆幸啊庆幸。我们徐家,终于能够落叶归根了!汉王殿下的大恩大德,徐家世代为奴,也能报万一啊!”
“徐老太公,就不必这么客气了。”李世民拍了拍他的手。说道:“既然回家了,就好好过日子吧。你们一家人的生活,本王会交待专人,替你们安排好的。克之是个孝子,老太公有福气呀!”
徐父连连点头。激动的老泪横流:“犬子的名字改得好。名战,字克之。但愿他能跟随在汉王麾下,多打胜仗。多立功勋。以抵赎我们徐家地罪孽呀!”
李世民又抚慰了他们几句,众人一起进了城。
没多久,武元衡找到了他。看到汉王平安无恙的归来,武元衡等人都欣喜异常。
李世民稍事休息后,武元衡就回报了两个重要的消息。一是,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派大将马勋统领两万大军,押送粮草十万石。已经抵达了成都府。等候调谴。二是,东女国那边派人送过信来。是独孤王妃的亲笔信。武元衡不敢拆看,专等汉王来了查阅。
李世民拆开了信阅看了一遍,眉头就皱了起来。
武元衡疑惑道:“殿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东女国那边。南诏、罗女蛮、白狼夷率众举兵来犯,屯兵于边界。随时准备攻击。东女国令用了七天时间举族内迁,放弃了本土,迁入了大唐雅州。”李世民有些抑郁的说道:“南诏等国,来地兵马人数不下五万。墨衣告诉我,这些蛮兵之所以没有行动,看来还是等着吐蕃的主力兵马。伯苍,看来赤松德赞,这一次还真是没有骗我。他自己亲率二十万人马,加上南诏等蛮邦的五万,已有二十五万人。逻些城那边,肯定还会有吐蕃兵马杀过来。到时候,还真是不会少于三十万了。”
“三十万……”武元衡沉吟了一声,神色也有些肃然了。他说道:“东女国内迁,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吐蕃、南诏等国的兵马远来,补给将是一个大问题。有几万人口地东女国,就是他们的活粮仓。东女国坚壁清野举族内迁,一来可以缩短和加强我们的防线,二来也可以制约蛮兵联军地补给。只不过,几万东女国的人内迁,工程浩大,今后吃饭也是一个巨大问题了。这对西川来说,也将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
“战争就是这样的。打的就是钱粮。”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只希望,西川的百姓们能在韦皋的带领下,搞好生产,保证军队的供给。伯苍,我想将严震地兵马,调到雅州去,帮助东女国镇守雅州这个重要的据点防线。你意下如何?”
“甚好。臣下也是这个意思。”武元衡说道:“现在看来,我们当初的估计还是很准确的。吐蕃的确是想把东女国那边,当作一个重要地突破口。东女国举族内迁以后,雅州大渡水一带,就成了直接面对蛮兵联军的重要军镇。那里,就是我西川南面地咽喉了。可是东女国只有一万兵马,雅州军镇的剑川军,也只有两万人左右,而且大部分是新兵。山南道来的这一支大军,应该是骁勇擅战的正规军,正好是一个极佳的补充力量。我曾听闻,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历来忠君爱国,治军有方御下极严。他麾下的大将马勋,也以通谋着称。”
“那便好。”李世民将墨衣的信递给武元衡,说道:“我那王妃,居然写信来找我要兵权了。她说,她要当雅州兵马使。你说……一个女流,也能带兵么?我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武元衡看了信,也微笑起来:“殿下不如……就答应她吧。独孤王妃率领着她的族人举族内迁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牺牲。而且雅州那边的防务,将会以东女国的人为主了。必要的时候,他们会全民皆兵。更何况,任何人去了雅州,也不敢支使王妃呀!独孤王妃写来这封信请求要兵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或许,她也预料到了,以自己的身份,没人敢指挥她。倒不如索性统领雅州,再任用得力的助手了。”
李世民看着武元衡,笑了一笑说道:“墨衣生长在东女国,虽然冰雪聪明,但对我们大唐的风土人情和政治习俗,并不是太了解的。我估计呀,又是你那个妹子在旁边给他建言了。好吧,这一次本王就破例,任命孤独墨衣为雅州军镇兵马使;大将马勋,暂时代理军镇副兵马使。回封信给成都韦皋,让他好好款待马勋等人。人家远道而来帮助我们御敌,不仅是客人,也是友军。可千万不能怠慢了。墨衣那边,我会亲自写信给她的。毕竟是女流啊,挂个名领头就行了……”话说到这里,李世民也打住了,对着武元衡呵呵的笑了起来。
武元衡也笑:“汉王自己斟酌吧。这些家事,臣下就不多嘴了。”事休息。积攒力气准备爆发。所以今天只更一章了,休息一下……另外说一句,六月我要推荐票哦!到时候会有爆发的。大家给我准备好票票吧!谢谢了。
网友上传章节 第212章 战决前昔
更新时间:2008…8…22 23:16:21 本章字数:4711
腊月十六,月圆如盘。清冷的月光倾泄而下,洒在玄门关的城头。
满腹心事的李世民睡不安稳,索性出了房间,独自一人走上了城头。这里,就是于今大唐天下最为紧要的一处关隘了。仅仅是一两里长的城关,将要承受吐蕃近二十万大军的冲撞。李世民走到城阙女墙边,用手拍了拍冰凉的石块。一股彻骨的凉意传来,让他有些纷乱的心情也冷静了一些。
正在这时,一队巡哨的兵卒从他身旁经过,一起抱拳行军礼,齐声呼道:“汉王!”
“嗯,辛苦了。你们继续吧。”李世民面带微笑的对他们扬了扬手,这队士兵从他面前走了过去。李世民看着这些军人们的背影,突然有了一股无法抑止的感怀涌上心头。
这就是大唐的军人。从隋末、武德,到贞观,再如今百余年后的贞元。任何一个时间,他与军人打的交道都不算少了。在他李世民的心中,军人从来都是最值得敬佩和尊敬的。虽然他也是一个喜好歌赋曲艺、诗辞书画的刘伶子弟,但十六岁从军的经历,让他对军人有着特别浓厚和特殊的感情。
只有从军上过了战场的人,才知道生命是多么的宝贵。生活当中,值得珍惜的东西原来是这样的多。就拿刚才从自己眼前走过的这一队士兵来说。他们大多就是二十多岁,正当人生最美好的年龄。有的人,家中还有娇妻幼子,父母兄弟。可是,谁又能料到,再过两天,他们还能活生生的站在这里吗?
上了战场,没有人能预料到。自己还有没有明天。尤其是……面对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死其实并不可怕,李世民就死过一回。生命离开身体的一瞬间,其实人真的就是超脱了。什么功名富贵,都没有在想。只是冥冥中知道,自己死了。但一想到,自己的死将给那些爱着自己地人,带来许多的伤痛。心里就会很难过。
这种难过,将远胜于对于死亡的恐惧。
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意义吧!为了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而活着。
玄门关,相对于大唐万里江山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弹丸之地。可是从这一刻起,它已经承载了亿万人地精神寄托。他李世民的几尺凡躯。肩头上也挑起了亿万人的爱恨和期盼。
玄门不倒,华夏不死!汉王不倒,大唐不死!
“玄门关!”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凝眉看向北方吐蕃的屯兵之地,胸中油然想起自己以前作过的一首诗。忍不住长声吟诵起来:“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好诗!”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这首太宗皇帝地《还陕述怀》,臣下也是十分的喜欢。”
李世民转过头来,微微笑了一笑:“伯苍也睡不着吗?”
武元衡拱手略施了一礼:“大战在即,难免有些焦虑。。wap;16K.Cn。汉王,其实臣下一直在想一个小问题。”
“什么问题?”
武元衡说道:“汉王还记得。史敬奉和那二百死士吗?我真的感觉有点惊奇,汉王当时怎么就答应他了。”
“为什么不答应呢?”李世民轻笑了一声,面色沉寂的看着北方,说道,“二百人。相对于二十万吐蕃大军来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剑川军。多这二百人不多,少他们也不少。如果史敬奉真的能像他自己所说地那样,用这二百人就将吐蕃人的后方搅得天翻地覆,那无疑是最划算的了。”
“汉王相信他们能成功?”
“相信。”李世民露出了一丝略带悲壮地微笑,“或者说,是宁愿相信。”
武元衡微微的怔了一怔,随即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原来,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场。以前看书的时候,臣下也时常被许多热血奋勇的男儿,感动得黯然涕下。却从来没有想到,这单薄苍瘦的笔墨之后,真正的军人与战争,更令人感慨万千。死士,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从我们这些坐谈的仕子文人嘴里说出来,多么轻松。可是……真正地死士,他们都是先把自己处死了,再去做一些该做的事情。这种精神,是绝大多数人所不能理解和体会的。”
“如果说男人是一块铁,那战场就是最凶猛的烈火。”李世民说道,“烈火能粹出好钢,战场也最能检验和磨练一个男人。在生死的面前,人地一切本性,都会暴露无疑。站在战场的边缘,可以看到近乎赤裸地众生之相。如果有人被吓得尿了裤子,你千万不要笑话他。因为,这几乎是一种本能。会有人害怕到大哭,会有人变得凶猛异常,也会有人躲到别人的身后,拿不起刀枪,甚至是拔腿就跑。这些,都是深埋在内心深处的一个人的真实秉性。”
武元衡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静了片刻,然后说道:“我现在能理解,当年太宗皇帝为什么要建起凌烟阁了。”
李世民心中微微一颤:“为什么?”
“就因为,一个情字。”武元衡说道,“正如殿下所说,在战场,面对生死,人的一切本性都将暴露出来。而战场上的交情,也是最牢固的过命交情。有的时候,甚至更胜过了亲情。太宗皇帝少年从军,征伐天下数十年,终于天下呈平四海拱伏。可当他坐上龙椅之后,与以前身边的谋臣将军们,都有了距离。曾经生死相依的人,渐渐的有了隔阂。这种感觉,肯定很让晚年的太宗皇帝难受。于是,他建起了凌烟阁。臣下认为,汉王在这方面跟太宗皇帝极像,都是性情中人。虽然你从来不说,也不表示。但我从你的眼神和不经意中的动作中看出。你很爱这些大唐的将士们。”
李世民看了几眼武元衡,转过头去呵呵的笑了几声。武元衡地这几句,无疑是说进了他心坎里去了。
有的时候,一些情感是不需要表达,也无法表达的。就好比,他李世民对于大唐军人的这种特殊感情。
静了半晌后,李世民说道:“伯苍。如果这一次,我们西川能胜,你我都能活下来。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武元衡思索了一下,然后露出了标志性的微笑:“把我妹妹叫回来。关在屋里骂一天。”
李世民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武元衡也跟着哈哈的大笑。两个男人莫明其妙地大笑,在静夜之中传得极远。笑声中,有豪气,有悲壮。更有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无比眷恋。
银月皎皎,万籁俱静。
这或许,是西川最后一个平静的夜晚了。
雅州。卢山县。
今夜,这里同样有两个无法入睡的人。
墨衣用一杆笔蘸上油墨,给手中地面具涂上了最后一笔。她轻手搁上笔,将面具捧在手中细细看了几眼,露出了一个笑容来。
一旁武琦云凑过来看了几眼,开心的笑道:“终于完成了,快戴上看看吧!”
“还是等明天再戴吧,油墨干了再说。”墨衣将面具放到了窗台边。打开了窗户,好让油墨干得更快一些。
隆冬的冷风贯了进来,武琦云有些单薄的身子轻轻打了个颤。
“好妹妹,回去歇着吧。”墨衣走到她身边,抚着她的肩膀说道。“这些日子以来,让你跟着我地族人们一起颠簸受累。真是辛苦你了。”
“我没事的。”武琦云微微笑了一笑,握住了墨衣冰冷的手,说道:“你还不是一样,手指冰凉。你贵为女王和王妃都不在意,我又怕什么呢?或许就是这一两天,吐蕃和南诏地蛮兵联军就要攻来了。我们想要再聚在一起聊天,恐怕都没那么容易了。”
墨衣笑了一笑,拉着武琦云在床边坐了下来,说道:“你说实话。你害怕么?”
武琦云嘿嘿的笑了一笑:“是有一点……长这么大,我还是头一次亲眼看到真正的战争。我也头一次的感觉,战争原来真的很可恨。那么多的人,都要死在战场上。他们的亲人,难道都不会感觉到悲痛欲绝吗?”
“是啊……”墨衣微微笑了一笑,说道,“战争是可恨。可是,要制止战争,却又要通过战争来实现。所以,当战争降临到我们头上的时候,回避是没有用地,只有奋起反抗。其实,如果不是汉王殿下……我此刻恐怕已经到了千里之外的高原上,成了吐番赞普的末蒙。哪里还能和你在这儿执手叙话呢?云儿妹妹,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也很喜欢汉王?”
“啊?……”武琦云有些意外的吃了一惊,随即有些惊慌的大摇其头,“没、我没有!”
“呵呵,你别骗自己了。”墨衣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