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枭雄天下路 >

第65部分

枭雄天下路-第65部分

小说: 枭雄天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到底只是一介普通的司马,而且曾固现在也还没到沐都岚化城,所以也就没有谈什么实际的东西。简单的交流了几句后,吴风便让人把他待下去妥善安置了。
  至于国都方面派来的特使确是让吴风实实在在地震惊了一把。
  看着面前的那个人,吴风一时间陷入了愣神之中。
  【他怎么会到小石城来?他来了国都那边怎么办?不会乱套吗?】
  “李建安参见城守大人!”
  李建安确是丝毫不在意吴风脸上愣住的表情,语气不卑不亢地对其抱拳行礼道。
  【于乾,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吴风并没有立刻给李建安什么回应,而是一边看着他,一边扶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之中。###第八十八章 国都来信
  思索了几秒钟,吴风始终也想不出为什么于乾会放心的把李建安派到他身边来的理由。
  按着吴风的想法,李建安对于于乾的重要性比起陈到对于自己的重要性那是只高不低的,到底是怎么样的理由促使他不惜做出这么大的决断呢?
  “建安不必多礼,先坐吧。”
  虽然想不明白,但别人好歹也活生生地出现在了你的面前,断然没有就这么晾在那里不管的道理,吴风也只好回应道,随即摆了摆手示意李建安入座。
  后者不卑不亢地再度施了一礼,随后来到旁边的坐席上坐了下来。
  “建安,可是公子有什么要事需要你传达于我的?”
  想来想去,吴风也只能得出这个结论了。毕竟如果真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于乾完全犯不着冒着巨大的危险把李建安这么一个优秀的贴身侍卫给放出来。
  果然,听到吴风的话,李建安立刻赞同地点了点头,表示吴风的说法是正确的,随后从怀中逃出了一个小竹筒。
  吴风接过竹筒,仔细看了一下,确认了这是一个普通的传信用竹筒后,便将其从上方打开。
  竹筒内静静地躺着一张裹着的布卷,看上去字还不少的样子。
  吴风立刻拿出布卷,仔细地观看了起来,他知道,于乾肯定会在里面为他详细地解释他为什么会把李建安派过来的缘由。
  “…………”
  几分钟之后,吴风终于将这封信给看完了。长出了一口气之后,脸上看不出有什么情绪的波动。
  “建安,公子的这封信你有看过吗?”
  转过头,吴风看着李建安,问道。
  李建安立即抱拳回答:“回大人,公子交给在下后,在下便直接来到小石城,因此并没有看过。”
  吴风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面继续深究。以他对于李建安这个人的了解,他是属于那种对于于乾忠心到了愚忠和死忠地步的人,只要是于乾不让他做什么,他基本上是一件事情都不会多做的。吴风只好继续问道“那公子还有没有给你什么口信呢?”
  “有。在下临走前,公子对在下吩咐过,如果大人问到这个问题,就回答两个字:尽快!”
  这回李建安肯定地点了点头,随后便立刻转述了于乾的口信。
  “原来如此……”
  听完李建安的转述,又看了一眼手上的信件,吴风了然地点了点头。
  于乾在心中为吴风透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对于这次邓沐两国联合分蔡的行为,另外一个和邓国交好的陈国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这个消息,竟然也想要进来参上那么一脚,而且两天前也已经派了特使到了黎城和于霍进行交涉。
  在信中,于乾对吴风透底道,对于陈国的参入意图,无论是于霍还是邓国朝堂上下都持的反对态度。
  毕竟这件事情虽然说起来很重大,但其实做起来并不麻烦。
  说是灭国之战,其实往透了说,不过就是袁州以内五个郡之间的吞并战争而已。按照吴风的预期,这次战争双方所能够动员的总兵力最多最多也不会超过五万人。
  双方各一两万人的战争,在天下这个宏伟宽阔的大舞台上,实在是太过于小儿科了。
  蔡国冬天兴兵一万攻邓未遂,损兵折将不说,这次面对邓沐两国的同时发难,倾尽国力能够动员起两万的军队就已经要烧高香了,而且就算能够砸锅卖铁勉强凑足这个数量,也会大大地降低蔡军那本就可怜的战斗力,再说以蔡国的国力也不可能经得住长时间供养这么多的军队。
  而恰恰与之相反,邓沐两国多年以来从未有过主动兴起兵戈,国内各种武备资非常源充沛,即便最坏的情况,让这场战争一不小心给打成了持久战,以邓沐两国现有的国力也是绝对可以稳得住、耗得起的,而蔡国就要危险的多了。
  因此对于这次两国联合灭蔡之战,吴风心中不敢说有十成的把握,至少七成是妥妥的。
  相信邓国朝堂的一干君臣上下肯定也是这样一个想法,原本叫上沐国就是属于一种无奈之举,虽然成功的几率变成了两倍,但得到的回报自然也必须得分成两份才行。
  而且当了二十多年国君的于霍心里也明白,陈蔡两国只见隔了一个沐国,两国完全就没有交界的地方,如果答应了陈国的参入要求,那儿等打完了仗又应该怎么分割胜利果实呢?
  蔡国的那两郡土地肯定是没陈国的份的,那么就只能够在其他的方面给予补偿。
  于霍连想都不用想也知道陈国会提出什么要求,无非就是想要在邓国的继承人问题上给那个在他们国家当质子的二公子说话罢了。
  于霍育有三子,长公子战死于与蔡国的战争,二公子于琦在陈国当了好几年质子,说他与陈国要是没暗中通过一点款曲鬼都不会相信。不然为什么这么几年下来每次陈国有特使前来,都会反复和国君隐晦地提及长幼有序类似的话题?
  如果于霍同意了陈国的加入,那么毫无疑问,仗一打完,陈国肯定又要来和他“交流”一下有关『长幼有序』的古训道理了。
  但其实这还不是最主要了。毕竟邓国的下一任国君到底是谁,说到底还是于霍一句话的事情,即便是真的借用了陈国的力量,于霍也可不能就这么被陈国给牵着鼻子走。
  之所以让于霍愤怒,从而拒绝这项提议的,是陈国竟然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可是邓国朝堂上上下下一致保密的!但是却被千里之外的领过在几天之内就打听到了,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你陈国在我邓国部了哨的啊!!
  你陈国怎么能够做这种事情?说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于是邓君于霍怒了,虽然没有表现在明面上,但他确实是真的怒了!
  其实于霍这一把确实是误会别人陈国了,并不是陈国刻意在邓国部了哨打听这件事情,而是陈国在邓国的客商,这几天看到邓国的军队频繁地在调动,而且方向都是朝着沐国的方向。
  大家都知道,好歹别人那也算“跨国企业”嘛,哪能不和母国的统治阶级扯上点关系呢?于是乎没过两天,这事儿就这么被捅到陈国国君的案上去了。
  陈国国君接到这个消息,一看你邓国数千大军前往沐国,总不可能是去给别人沐君拜寿吧?再加上他的身边有那么个『高人』稍稍给他这么一指点,当时这件事情就妥了。
  于是乎事情就是这样了,第三天,陈国的使者就已经来到了黎城的城门外。
  一方面于霍因为被友邦“背叛”而感到无比的愤慨,当然他是绝对不会承认那些在陈国的邓国客商和他有过什么不明不白的关系。
  另一方面,于霍也当机立断,准备派人前往小石城和岚化城,告知吴风以及曾固,计划可能会有变。
  前往岚化城的特使很快派出去了,就在他准备接着遣使前往小石城通知吴风的时候,却是被他儿子于乾给拉了下来。
  于乾的理由很简单,希望于霍能够把这件事交给他去办。
  【可能是被陈国使者给刺激到了吧。】
  看着眼前神色倔强的儿子,于霍心中欣慰地想到。
  罢了,就让乾儿处理这件事情吧,反正吴风以后也是要留给他用的。
  抱着这样的心情,于霍同意了于乾的请求。
  而于乾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回到自己的住处后便立刻写了这封信,交给李建安让他带到小石城里来。
  而且在信的最后面于乾还附上了几句,说李建安不但个人武艺高强,对于行军练兵也有一套本事,就暂时留在他的身边,为他尽快解决掉蔡国出一份力。
  再结合他让李建安转述的口信,吴风大致清楚自己这个年轻的小老板到底打算做什么事情了。
  【哎。。估计联沐分蔡的时间要提前了。】
  说实话吴风并不支持提前发动战争,他心中已经拟好了一套可行度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方针,而这套计划要想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一营那一千新军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形成足够的战斗力!
  而这个时间,经过他与陈到的反复交流磋商,要想让一营的新军具备“符合新军身份”的战斗力,至少也需要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最长甚至需要半年!
  换句话说从现在开始编练,以目前的强度来看,新军想要成型至少也要等到秋天才行。
  而且到了秋天,打到蔡国去之后还可以顺便帮他们收一下粮食,解决一下大军的粮草问题。这样一来既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同时也减少了自己这边的开支,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按照于乾的要求,尽快开始分蔡战争的话,那么就会像当初吴风领着五百半成品新军钻进蓝武郡那样,新军战斗力并未完全成型,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到时候最后的结果就会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至少吴风心中的胜算会从百分之八十降到百分之五十。
  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思考了许久,吴风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看来这件事情还要和自己手下的几个重臣一起商量一下才行。
  想到这里,吴风抬起头,对李建安说道:“这件事情容我仔细思索一下,建安你就现在城守府住下吧,我会给你安排的。最迟明晚我就会给公子一个满意的答复。”
  对于吴风的说法,李建安也点头表示同意,随后便跟着老管事下去安排住处了。
  送走李建安,吴风没有再犹豫,直接吩咐亲兵前去大营,最快的时间内把陈到等人叫道城守府里来。###第八十九章 时不我待
  估计也是被吴风满脸严肃的表情给震到了,亲兵们前去找人的效率非常的高,不到半个时辰,陈到、徐庶、周鲂、方庆四人便全数被带到了城守府的大厅之中。
  吴风并没有立即谈及有关国都方面来人的事情,而是先询问了一下各营的编练情况。
  由于三个营的成分各不相同,因此吴风也没有强行规定各营的训练方法,只是让他们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提升全军的战斗力为出发点自行编练,除了一营的训练计划吴风详细地看了许多遍,也和陈到交流探讨了不少外,二三营报上来的训练计划吴风都只是粗略地看了两遍,确认没有什么不妥之后便没有再加以多的关注了。
  从三个营的主将那里得到的答案都不尽相同,纷纷表示训练才刚刚起步,要想取得成效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吴风也没有表示太大的失望,毕竟训练确实才刚刚开战了一周左右的时间而已,这又不是玩单机战略游戏,手上鼠标唰唰唰点几下技能练出一支百战雄兵来,心急吃不了臭豆腐这点道理吴风还是懂的,毕竟好歹也是军旅接近一年的人了。
  了解了各营的大致情况后,吴风稍稍给他们透了点底,就说是原本的计划有变,在国君的授意下战争可能会比预想支中要提前那么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几名主将显然也是震惊不已的,纷纷追问吴风详细的情况,但都被吴风给压了下去,只是叫他们下去之后适当地修改一下各营训练的计划,以应对随时都有可能会到来的战争。
  虽然心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想要问,但无奈吴风却始终守口如瓶,多的一个字都不愿意说,几名主将只有带着满心的惴惴不安继续回到大营当中负责训练的事务。
  夜晚,刚过晚饭的时间,城守府内的书房之中。
  许文毕竟也只是一介武夫而已,自然比不上那些读了半辈子圣贤书的文官,因此这个城守府内虽然设置了这么个书房,但里面的内容嘛却是寒酸的不行。
  基本上整个书房内所有书卷的内容全都是有关于小石城这些年下来周边的各种各样战役的总结,多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而此刻,在这个书房内,确实早已经聚集起了四个人影。
  这四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吴风与他手下的三大心腹。
  吴风他们大晚上跟做鬼似得到这里来,可不是为了半夜来欣赏文学作品的,而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在这里商量和探讨。
  “叔至,现在没有别人,你给我详细说说一营的新军兄弟这段日子编练的真实情况。”
  各自入座后,吴风没有再多余的废话,直击主题道。
  “回主公,这些天的训练下来,加上主公所定下的奖惩制度,一营的弟兄们训练的成效都很不错,但那只是初步进入正轨,整个一营要想真正形成足够的战斗力,还需要时间。”
  见吴风问到自己,陈到不慌不忙,抱拳回答道。
  “时间,我们现在最缺的也是时间啊。”
  听完陈到的汇报,吴风咬着手指头低声嘀咕道,脸上满是苦恼的神色。
  思索了一会儿,吴风又抬起头来,继续问道:“叔至,按照你的预期,距离一营的将士初步形成战斗力,可以带到战场上去用,还需要多长的时间?”
  听到吴风的问题,这回变成陈到陷入沉默了。
  只见陈到低着头思索了一会儿后,似乎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才终于开始回答吴风的问题。
  “主公,如果是让新军初步形成战斗力,可以带到战场上去用的话,最少也要三个月的时间。但是那样练出来的新军战斗力就和上一只新军一样,最多只能算是半成品。末将担心……”
  担心这样一来,几个月的辛苦又会想上一只新军一样,昙花一现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