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枭雄天下路 >

第22部分

枭雄天下路-第22部分

小说: 枭雄天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风想了一会儿后说道,随后两人便在黎城内四处闲逛了起来。就如同他所说的那样,今天就权当是给自己放一个假,暂时把那些烦心的事情都抛到脑后。
  一路下来,吴风刻意去那些比较热闹,人比较多的地方做停留。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听一听,了解一下这段时间人们之间比较热议的话题是什么。
  吴风领校尉,受命编练新军,并且在城外招兵一事自然也是城内民众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一路下来不少人都在谈论这件事情。
  不过显然,对于这件事,众人的态度都是敬而远之的。毕竟好男不当兵的思想还是挺有市场的,既然能够安稳的过,也就没人愿意去吃那碗断头饭。
  虽然新军的各项待遇都不差,但自己的命可就这么一条,没了那可就真没了。
  逛了半天没有听到什么自己感兴趣的事,吴风也没了继续闲逛的心思,便寻思找一个地方去吃午饭。
  找了半天,吴风还是来到了云仙居的门口。
  “呵呵,没想到我的胃也被这里的饭菜给养挑了啊。”
  吴风自嘲似的摇头笑道,随后和妙儿一同进了云仙居。
  这一次吴风并没有再去雅间,而是在大厅找了一个清净的地方,随便点了几个菜。
  “妙儿啊,本公子编练新军,你有什么看法?”
  小二下去后,等菜的时间里,吴风便和妙儿说起了话来。
  谁知道妙儿一听吴风的话,便立刻恭敬地低下头说道:“这是公子的大事,奴婢不敢妄言。”
  “哎呀,什么大事不大事的,我这人你还不清楚吗?就说说在你们的眼中对我吴风练军到底是个什么看法,这对我以后的行事也有参考和帮助。所以不必有所顾忌,大胆直言便是。”
  吴风甩了甩手,示意妙儿无需顾忌。
  见吴风如此,妙儿也没有再拒绝,简单的思索了一会儿便开口说道:“其实对于公子编练新军的事情,我们下人都认为公子是在练又一支禁军罢了,而且黎城所在的河阳郡处于后方,和前线所在集安郡不同,这里常年没有战乱,就算是打仗了,军队也是从河阳郡开往集安郡,一战下来军士有死伤国家却没有收获,人们也就没有太把心思放在这上面了。”
  “是吗,看来仅仅只是招齐兵士都如此艰难,想要训练成军拿到战场上去,真是难如登天啊。”
  听完妙儿的话,吴风的心里不禁又失落了几分。
  【自己是不是应该向君上请命,去前线所在的集安郡任事呢??毕竟那里虽然国与国之间大战非常的少,但小斗却时常都有发生,特别是同蔡国之间更是矛盾重重。在那里的话,相信新军会更快的形成战斗力吧。】
  想到这里,吴风暗下点了点头,决定回去之后好好思索一下这事的可能性,毕竟如果能够到集安郡,远离国君的视线,行事方面比起现在来说无疑也会方便的许多。
  又聊了一会儿其他的话题,小二总算是把饭菜送了上来。
  原本以为今天会就这么平平常常的过了,吴风也为自己没有和那些穿越前辈一样出个门就碰到剧情而失落呢,没想到剧情就这么来了。
  “李兄,这练军校尉吴风在城外开营招兵,到现在已经有三天了,却成效甚微,这事情你怎么看?”
  吴风正和妙儿吃饭,后方不远处响起了两个人的交谈声,听声音像是两个士子。
  一听是在说自己的事情,吴风立刻把耳朵给竖直了,仔细的听了起来。
  “吴风?此人确实是一个人才,练兵颇有办法,只是可惜这次的事情他只办对了一半。”
  没一会儿,另一个人的声音响了起来,估计就是刚才那人所称呼的“李兄”吧,只是这个李兄的语气中似乎还略带有一点儿……嘲讽?对,就是嘲讽的味道。
  【只对了一半?什么意思??】
  吴风心中不禁疑惑,不过随后猛然回想起来一件事情。
  那是当初自己和周鲂商讨的时候,听自己打算立刻开营征兵,周鲂当时迟疑了一下,但随后也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
  “哦?为什么只办对了一半呢?”
  另一人立刻把吴风最关系的问题给提了出来。
  但就在吴风准备洗耳恭听的时候,云仙居的大门却被“砰”的一下子给推开了,只见一大汉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那气势就和条子抓捕逃犯差不多。
  小二连忙迎了上去道:“这位客官,请问您这是……”
  “我来找人。”
  那人一把推开小二,随后便在大厅里四处打量了起来,每个食客都连忙低下了视线,生怕担上什么事情。
  吴风一眼就认出了来人,是二十名亲卫中的一人,名叫陶安,武艺在亲卫中只能算是平常,但却胜在为人十分机灵多智,有当斥候探子的天赋。虽然只是白名,但却是吴风的重点关照对象之一,被寄予了不少期望。
  云仙居的大厅人并不多,陶安不一会儿就看到了坐在角落的吴风,眼睛一亮,立刻走了上去。
  “将……公子,周先生说有要事相商,让属下前来寻你。”
  “周先生有说是什么事情吗?为什么如此急忙。”
  吴风点了点头,问道。
  陶安摇了摇头,如实回答道:“这个属下没问,总之公子请你尽快前去吧。”
  “哎,好吧,我这就随你前去,妙儿你就先回府去吧。”
  说完,吴风给了妙儿一个歉意的眼神,而后者则是微笑着摇了摇头,说大事为重。随后吴风便同陶安一起走出了云仙居,朝着城外军营走去。###第三十章 外放边城
  “主公,前面就是河阳郡与集安郡的交界处了,那儿有一条河,当地人称之为溧水。”
  陶安从前方打马奔来,停在了吴风的马前,向着吴风行礼说道。
  这里是邓国河阳郡与集安郡的官道,吴风与他的三百新军正在这条官道上行进着,目的地自然就是前方的集安郡。
  距离吴风开营招收新军已经过去了八天,但却只招收到区区三百符合他所定下的条件的新军士卒,军官更是只有可怜的十二个。而且其中更是没有一个蓝色及其以上资质的人物,一眼望去那就是白花花的一片人名。
  吴风不禁大为失望,也没有了再在河阳郡再待下去的兴趣。
  他自然是知道在黎城,在河阳郡自己发展的潜力实在不大,所以就想到了外放,换而言之就是去前线!
  当时周鲂找他,所商谈的也是这件事情。
  周鲂当时给吴风的建议是在河阳郡内选一个县城来历练,因为那样既不会让国君起疑,也能很好的编练新军,可谓是两全其美。
  不过吴风觉得既然要走,那干脆就走远一点,所以就打算直接上到前线去,最好是邓蔡两国的前线!
  在那里的话,新军将士们就绝对不会缺少实战的机会。
  吴风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去找国君请命,而是去求见的公子乾。
  毕竟现在自己可是名义上的公子乾一派的人,自然是要先去探一探这个上司的口风才行,毕竟他以后可是自己的顶头大BOSS。
  好在于乾也是继承了他老爹在用人方面的魄力以及胆识,在听完吴风的分析,明白去前线历练能让新军成长的更快之后,便非常之干脆的同意了,并且表示会在国君的面前为吴风说话。
  得到了于乾的肯定,吴风知道这件事情至少算是成了一半了,于是很高兴的回去继续招兵。
  又过了四天,新军的数量招到了三百人,再也没有人去军营报名参军后,吴风就知道,时机已经到了!
  于是他便去求见国君于霍,向他说明了自己想去前线历练的想法以及原因。
  有他最宠爱的儿子于乾在一旁进行斡旋,同时于霍也知道了在河阳郡内实在是不能招到让吴风满意的兵卒,于是也就大方的同意了让吴风去前线所在的集安郡任职。
  原本看在吴崇老丞相的面子上,于霍是打算让吴风直接前往集安郡郡治所在的闵县的,毕竟那里处于集安郡的中心,远离与蔡国的边界,各方面都要安全的多。
  但吴风却是坚持请命要去前线,而且是越边境的地方越好!理由是那样更有利于磨练新军的战力。
  仔细想了想,于霍也同意了。于是乎手中大笔一挥大印一盖,吴风便被分配到了那邓蔡两国交界不远处的小石城担任城守,城中原有的城守以及手下的兵卒全都归到了吴风的麾下。
  一下子成为了一城之主,手下兵力也上升了不少,吴风自然是高兴无比的,第一天简单的准备一下之后第二天就立刻出发前去上任了,深怕国君会突然之间反悔,不让他走了。
  “嗯,知道了。传令下去,众军将士在溧水暂歇一个时辰,随后再继续赶路,按照现在的行军速度,最迟再有两天就能够到达小石城了吧,不需要太着急。”
  吴风抬头看了一眼天上挂着的骄阳,再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三百新军。
  毫无疑问,那些吴风亲自训练出来的二十名亲卫以及禁军出身的十八名士卒虽精神依旧抖擞,随时都可以转换成为战斗模式进行御敌。
  反观另外那两百多名新招的新军士卒,虽然都有一定的底子在,没有出现什么虚脱晕倒之类没出息的症状,但在精神状态方面比起亲卫以及禁军来还是差了一大截。
  毕竟他们已经连续行军了整整一个上午,走了也有接近三十里的路程,累一点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吴风也就没有过于指责他们了。
  “诺!”
  陶安以及一众传令兵接令,随后便向后面一层层的吩咐了下去。
  新军将士们一听走了大半天的路,等到前面的河边的时候就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的时候,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得,拿出了远超平均水平的行军速度,仿佛身上穿的和手里拿的不是重达二三十十斤的衣甲武器,而是羽毛柴棍一般轻松。
  在同意吴风去前线历练后,于霍和很快的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整整六百人规模的衣甲武器,而且全都是按照禁军的规格来办的,五百套给吴风的新军,另外的一百套则是用于预备更换。
  虽然经过于霍以及吴崇君臣二人二十余年的携手努力,邓国的国库殷实了不少,在整个袁州也是排的上号,但一下子多了整整五百名新军的用度,还是让于霍好生肉疼的一会儿。
  但吴风可没有这样的烦恼,不客气的接了下来,先拿出了三百套给挥下的将士们换了上去,另外的三百套则是随后运到。
  而现在这三百名准新军,正是穿着比起禁军来说丝毫不逊色的装备,远远看去,还真是有那么一股子精锐强军的味道了。
  “弟兄们!再坚持一会儿!等到了溧水就可以暂时休息一会儿了。”
  吴风策马在一旁,大声向正在行进的新军将士鼓劲道。
  “吼!!!”
  新军们则以气势磅礴的大吼声回应着自己的主公,那充满力量的声音让吴风一时间觉得似乎不用专门去休息了。
  “到时候想喝水的喝水,想洗脸的洗脸,想洗澡的洗澡!但都给老子记住了!洗脚和洗澡的都自觉的给老子去下游!谁要是让老子发现了敢让我们喝他染过的臭水,老子就让他给全军弟兄们洗一个月的臭袜子!”
  “哈哈哈哈哈!”
  众军士的笑声回响在天地间,久久没有散去。
  脚下的路,似乎也不是那么的难走了。
  ……………………………………………………………………………………………………………………………………………………………………………………………………………………
  与此同时,邓国都城黎城,国君政事房中,于霍正在批阅由治下各县传上来的文件竹简。
  ,经过丞相吴崇以及六卿各官员的层层处理,等到了国君的桌子上时,其实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于霍也只需要大致的看上几眼,添上一些自己的看法,然后就可以拿下去吩咐实施了。
  “君上,公子乾在外求见。”
  侍卫长走进房中,上前禀报道。
  “嗯,让他进来吧。”
  于霍头也没有抬,似乎那些竹简上有着无比精彩绝伦的东西,以至于让他移不开自己的视线。
  侍长接令退下,不一会儿,于乾便走了进来。
  恭敬地下拜行了一礼后,于乾抬头对着于霍说道:“君父,吴风他们今天早晨已经出发,前往小石城了,军士们的家属跟着物资运输队,估计会比他们要晚上两三日到达。”
  “嗯,我知道了。”
  于乾放下手中的竹简,看向下面正坐着的儿子。
  此时天气尚未至寒冬,虽然脸色有一些苍白,但总的来说于乾整个人看上去还是非常精神的。
  特别是他的那双眼睛,虽然他只是一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但却已经有了一双如鹰一般深邃而锐利的双目,仿佛能够看穿未来一样。
  看着自己的儿子越来越具有国君的气象,于霍的心里自然是非常的欣慰的。
  “乾儿啊,说说你对这次吴风要求外放到边境的看法吧。”
  于霍有意考一考儿子对事情的评判以及辨析能力,于是便提问于乾道。
  而于乾自然也知道自己父亲的想法,于是在思索了一会儿之后便抬起头回答于霍道:“回君父的话,儿臣以为,吴风这次要求外放,名义上是想要找个地方提升新军的战斗力,其实儿臣认为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理由。”
  “哦?那你说说他的第二个理由是什么?”
  听见自己儿子的分析,于乾好奇的追问道。
  “第二个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所有的年轻人都会有的争胜之心,毕竟儿臣与吴风年龄相仿,所以他的想法儿臣大致能够猜得出来。”
  于乾的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副翩翩公子的微笑。
  “吴风乃是当今丞相吴崇之子,这一点整个邓国都知道,而在河阳郡则更甚。无论吴风走在河阳郡的哪一个角落,头上所戴都是丞相之子的帽子,而不是他吴风自己,因此他才会起了争胜
  之心。无论他在文事上做的多么出色,都始终会被吴丞相的光芒所掩盖,他才会提出前往前线,走与吴丞相截然不同的武人之路,希望以此来证明自己。”
  听着自己儿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