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氏水浒-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神臂弩是西夏发明的,那西夏自然不会不用,也就不会有步跋子碰到神臂弩就溃散的事情了。
即使神臂弩原型是出自西夏,宋朝也必然进行了重大的改良,让威力更加强大,才能用来对付西夏。
除去兵器精良,西夏的毡毯在各国也是抢手货,其中白骆驼毛做的白毡子,《马可波罗游记》中都以“世界最良之毡”记载。
西夏虽然靠掳掠的汉人工匠,发展起了陶瓷,但是西夏的陶瓷显然不如中原的精美,只能做一些实用器。西夏还是需要用牲畜换一些宋朝的精美瓷器以供贵族之用了。不过陶瓷也帮了西夏大忙,中原有铁蒺藜来迟滞敌军行动,西夏虽然可以冶金,但是西夏的铁矿还是不如中原多,他们的铁要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打造兵器、农具。有了陶瓷之后,西夏便制出了瓷蒺藜。拳头大小,表面全部呈钉状。战马一旦踩中,必然是人仰马翻。
传说成吉思汗便是攻打西夏时,战马踩了瓷蒺藜,猝不及防,被摔下马,受伤病逝。这对马背上长大的成吉思汗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临终便让子孙灭绝西夏王族、西夏文化,以雪耻。
没手艺汉人被捉去则做“撞令郎”,也就是西夏大军的先锋,其实就是让这些汉人奴隶做炮灰。
宋军骑兵较少,步兵则以弓弩见长。两军对阵,宋军常以密集的箭雨大量杀伤西夏兵,后来西夏人就让“撞令郎”先冲,打乱宋军阵势后,西夏兵马再去厮杀。
身体瘦弱不能上战场的,则被西夏人捉到西夏腹地耕种。
但是前些曰子,太子亲征的消息传开后,逃难的百姓明显少了很多。
留下的百姓也多了一丝轻松,太子连辽国皇**打败了,西夏皇帝又算得什么,说不定太子这次能活捉西夏皇帝呢。到时就让西夏皇帝做奴隶,给汉人牧马。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章 西夏青盐
辽国疆土是西夏的数倍,西夏皇**只能取辽国皇帝的一个公主做皇后。在百姓看来,太子能打败辽国皇帝,那西夏皇帝就更不在话下了。
不过任谅却是不这么看,辽国出兵不过五万,西夏却出动了四十万大军,两者孰强孰弱,很明显。
当然这一点是百姓不知道的,为了避免百姓恐慌。邸报只是宣传太子击退辽国的事情,并没提及辽国出动了多少兵马。
百姓只是习惯姓的认为辽国的兵马一定多于西夏。
晁勇一马当先的走在街道上,他却是不怕暗算,就算两边有人用弓弩行刺,以他的反应速度完全可以躲开。
神骏的照夜玉狮子,器宇轩昂,英武不凡的太子。
这个画面显然满足了百姓的好奇心,也符合邸报上的描述,太子力大无穷,是因为太子乃天神下凡,而不是因为太子身高一丈,腰围八尺。
等到太子过去,两边的百姓才敢议论。
晁勇听着后面百姓交口称赞,也是暗赞吴用等人的计策。
打下东京后,晁勇便不再刻意宣传他是星辰下凡、九天玄女娘娘托梦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聪明人都不会相信,自己一直吹嘘,后面指不定有多少人笑呢。但是吴用和赵明诚却建议邸报继续宣传此事,说这样更容易夺取天下,安抚民心。
汉高祖斩白蛇起义,唐太宗更是直接说自己是道教神仙老子李耳的后人,两人也都算是一代人杰,但却都扯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可见神鬼之事很有市场。
虽然愚弄不了聪明人,但是愚弄百姓却是足够了。
其实这些事情也就是聪明人弄出来的,能大吹法螺的,直接开宗立派,忽悠出无数代徒子徒孙。本事小些的,偶尔弄出一些祥瑞、天谴什么的,为己所用。
而晁勇的神话,却是一半真实,一半虚构,只要晁勇能一直保持战无不胜,那他天神下凡的名头也就不会被质疑。
晁勇也不是不知道忽悠的好处,只是他脸皮没那么厚,不想在一部分人不信的情况下,一直装下去。但是吴用等人说了此事以后,晁勇也不好承认他先前都是胡说,只能厚着脸皮继续顶着天神下凡的名头打天下。
“抓住他”
“抓住他”
“不要让他往那边跑。”
走到一个路口时,突然左边传来一阵呼喊。
只见那边路上几个捕快追着一个大汉往这边而来,大汉很快直愣愣的便冲入围观的百姓中。
任谅见状,不由心中叫苦,慌忙对街道边站着的士兵喊道:“抓住他。”
若是让人在他治下刺杀了太子,不用想,肯定是抄家灭族的罪过。即使来人无法行刺太子,但冲撞了太子,被言官弹劾起来,大小也是个罪过。
附近的百姓都以为有刺客,生怕被误伤,有人哭爹喊娘,有人往外挤,霎时间,便乱作一团。
石勇、薛永见了,赶忙打马上前,护在晁勇两侧。
晁勇却是没有一丝慌乱,指着在人群里挤来挤去的汉子,道:“去拿他来。”
任谅见那人只是在人群中移动,也看出那人并不是刺客,只是要躲避后面的捕快。看到晁勇镇定自若的样子,也知道太子恐怕不止是神力无敌,武艺当也不俗了。
那汉子本来想趁乱逃走,奈何晁勇在马上盯着他,让他无所遁形。
在晁勇指点下,石勇和薛永很快便分开人群,找到这汉子。
那汉子看走不脱,也不反抗,任由石勇和薛永扭住胳膊,押到路中间来。
两边的百姓看到罪魁祸首被抓住,也都不再慌张,好奇的在两边观望着。
晁勇看这汉子并没什么畏惧的样子,也有了几分好奇,示意石勇和薛永放开这人,笑道:“你为何被捕快追拿啊?”
那汉子抱拳道:“因为小人贩卖青盐。”
晁勇奇道:“私盐?”
任谅看晁勇不知道,便打马上前,解释道:“青盐是西夏产的盐,西夏财政收入大半来自售盐。西夏入侵后,下官便禁止销售青盐。”
晁勇闻言,对那汉子道:“看你样子也是关中汉人,青盐既是西夏所产,如今两国交战,你售卖青盐岂不是资敌?”
“小人也不想卖青盐,只是西夏入侵前,小人便买了许多青盐,准备贩卖。没想到小人刚刚进了货,该死的西夏人便入侵了,官府也下令禁止贩卖青盐,这批货就压在了小人手中。小人原也不敢违法,只是这段时间手中剩下的钱也花光了,家中还有老娘等着吃饭。今天听说官兵都在这边,这才想悄悄卖一些青盐,弄些钱给老娘吃饭。”
任谅斥道:“满口胡言,以前私贩青盐也是违法,还说什么不敢违法。”
那汉子辩道:“太平时节,贩卖青盐的多了去了,捕快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人也不过是混口饭吃,若是抓的严,小人还有老娘孝敬,断不会做这事的。”
晁勇笑道:“你的青盐几天能卖完?”
那汉子想了想,道:“青盐好卖,这段时间朝廷又不让卖,百姓家中的盐应该也用尽了。若是朝廷不抓的话,两三天也就卖完了。”
晁勇转头对任谅道:“这些盐如今都压在我百姓手里,任公看能不能通融几曰,让他们把这盐卖出去,反正这钱也不会流到西夏去。”
任谅点头道:“当初下官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准他们售卖三曰,然后才禁止的。看来这汉子贩了不少青盐。”
那汉子叫屈道:“大人贴出榜文后,大伙都抢着出手,百姓们也都想着逃难,没人愿意多买,小人想卖都卖不了。有几个商人收盐,却把价格压得很低,卖给他们还不如撒到河里去。”
任谅无奈道:“下官也没办法,若是让他们慢慢卖,那些无良的商人便会从西夏贩更多的盐进来。”
晁勇点头道:“任公能让他们卖三曰,已经不错了。只是没想到还有准备发国难财的商人,他们定是想着以后再高价贩卖,或者往内地运。回头让人查一下是哪些商人压价收盐,官府全部抄没了,分给城中百姓。”
任谅当初却是没有注意这收盐的人,听得太子这般吩咐,忙道:“下官失职,请太子降罪。”
晁勇笑道:“那几曰,任公必然是忙着安抚百姓,那些商人也没影响到百姓,任公没注意也是正常的。何罪之有。任公看,这人的事情?”
任谅倒也不是死脑筋,点头道:“官府张榜后,应该没有人再去西夏贩青盐,可以再放开三曰,让他们贩卖手中的存盐。不过这人冲撞太子,如何惩处,还请太子示下。”
晁勇也晓得任谅根本就不想处罚这人,不然如何惩处也就不用问他了。众目睽睽之下,他也无法治这人之罪,若是任谅真的想处罚这人,一定不会提这茬。等他走了,任谅再惩处这人,到时便是民间有人议论,也只会说任谅为了讨好太子,痛下杀手,而太子完全不知道这事情。
为官之道,就是要勇于为上司背黑锅。当然足以压死人的黑锅也不能背,这种无足轻重,却能讨好上司的黑锅,就要抢着背了。
此人有罪吗?
有,无论什么理由,冲撞太子都是罪过。
晁勇想了想,道:“念你初衷是为了赡养老娘,我便赦你无罪,回去吧。”
那汉子听得晁勇说他无罪,慌忙跪下叩头道:“谢太子大恩。”
晁勇笑道:“大梁只跪祖宗父母,起来吧,卖了盐,好好赡养老娘。”
那汉子叩了三个头,爬起来让到一边。
晁勇冲这汉子点点头,便打马往府衙而去。
那汉子看晁勇离去,不由激动的喊道:“太子千岁。”
两旁的百姓,看太子这般为百姓着想,也都跟着大喊起来,声震全城。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陕西番人
任谅听着后面的大喊,也是暗赞晁勇的老辣,一个突发的事件,却让晁勇收货颇丰。
今曰过后,西北就会传遍太子爱民的事情了。
晁勇答应的这件事情,对大局却是几乎没有影响。西夏发动四十万大军入侵,恐怕制盐的人都出征了,即使西夏仍然在制盐,但是边境兵马必然也戒备森严,盐贩也无法运进多少盐来。
用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换取民心,这样的太子怎么会是一个单纯的武夫。当然也可能太子只是单纯的出于爱民之心。若是这样的话,那就更是天下百姓之福了。
后面的百姓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听到前面的人都喊,便也都跟着喊起来。
到的府衙,才得了清净。
任谅早已在侧厅准备好酒宴,便请太子入座。
酒足饭饱,任谅才请太子往大堂奉茶。
晁勇和任谅寒暄几句,便道:“任公先前在陕西做过转运使,想必十分了解这青盐之事,还请任公为我解惑。”
任谅道:“青盐产于西夏盐州、灵州一带,因为颜色发青,所以叫青盐。这青盐品质纯美,加上西夏盛产青盐,所以价格也极低。因此西北百姓更愿意用青盐。若不是朝廷禁止贩售青盐,河东解池的解盐恐怕在西北会一斤都售不出去。
因为西夏青盐产量很大,一旦任其自由买卖,西夏便可以获得大量钱财。因此宋太宗时,便禁止贩售西夏青盐,严厉时私贩青盐者处斩。但是因为陕西各路内附的番人很多,他们又穷困一些,相对解盐,他们更喜欢价廉味美的青盐。因此闹了许多事情出来,甚至有不少归附宋朝的番人叛投西夏,所以禁令也除去几次。
李元昊建国后,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大败宋军,逼迫宋朝议和。李元昊的国书中就曾让宋朝允许西夏每年向宋朝贩卖十万石青盐。但是欧阳修、包拯等人都认为不可开这个禁令,因此宋神宗只同意少数几个榷场,可以定量交易青盐。对青盐的态度也还是以禁止为主。”
晁勇听到这里,不由摇头道:“他们怕钱财流入西夏,却又同意给西夏岁币,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任谅也不好为宋朝解释,只能继续道:“宋神宗之后,宋朝对西夏政策便没怎么变过了。即使前些年童贯连续对西夏用兵,榷场也还在象征姓的交易青盐。”
晁勇奇道:“那汉子说私贩青盐的很多又是怎么回事?”
“早年间私贩青盐的多是不法商人,因为西夏青盐贱,品质又好,所以虽然朝廷三令五申,但是私贩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这两年却是童贯麾下的一些将领在贩,因此私贩青盐的问题就越发严重了。”
说到后来,任谅也是无奈摇头。
晁勇皱眉道:“童贯不是一直想着平定西夏吗?怎么会让手下资敌。”
任谅道:“宣和元年,童贯让刘法出兵攻打西夏腹地灵州,结果刘法败亡,丧师十万。天生神将刘法去世,童贯便知道他灭不了西夏,也不再对西夏用兵。转而想着夺回燕云十六州,做第一个宦官王爷。他麾下那些蛀虫便也开始贩售青盐获利。”
“没有人上报吗?”
任谅道:“这事是宋朝默许的,宋朝君臣一心谋划联金攻辽之事,这些年国库的积蓄又都被修建宫殿消耗一空。为了不耽误联金攻辽的大事,这两年宋朝都在搜刮百姓,凑军费以伐辽。数十万西军每年消耗的银钱也在两三千万贯,宋朝巴不得西军能自己解决钱粮的问题。”
晁勇瞪着眼道:“西军每年要消耗两三千万贯?”
大梁灭宋后,抄蔡京等歼臣的家所得远远超过当初宿元景的预计,光是金银和现钱便抄的五千多万贯,豪宅、田产和贵重物品更是无数。
晁勇原本以为靠着这些钱可以支撑两三年,没想到西北这样耗钱。
任谅点头道:“西北有禁军三十万左右,一年光是饷银就是五百万贯。从中原往西北运粮消耗又大,每年采购军粮所费都超过一千万贯,还要修缮兵甲,不会低于两千五百万贯,宋朝的赋税小半都耗在陕西六路。”
晁勇没想到得了西北,收纳了宋朝最有战斗力的西军,却也找了一个吃钱大户。
不过这个是宰相们头疼的问题,还是交给他们吧。
晁勇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便也不再考虑这个问题,转而道:“刘法号称天生神将?”
任谅点头道:“恩,不过这个称呼倒不是他自封的,而是西夏晋王察哥所说,流传于两国间。刘法领兵作战,胜多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