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第3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次甯绲耐跷唬偌由衔液头蚓步邢肮吡耍酝跎┑挂膊槐囟砸桓龀坪艏平希
文心说的是有理有据,韦氏倒也找不出反驳的借口,而无奈只得接受王妃这个称呼,而接下来李愔和李佑虽然还是不怎么说话,但是韦氏和文心却是极为谈的来,你一言我一语极为热闹,总算是给这次接风宴增添了几分生气。
其实李愔也知道,自己这位王嫂可不是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她知道丈夫李佑和自己关系不好,而现在两人的命运又捏在李愔手中,所以自然要刻意讨好,只不过李愔却不是那么好说服的,因此她便转移目标,先与文心打好关系,毕竟谁都知道,文心与李愔的感情极好,只要能让文心在李愔面前说上几句话,那么他们夫妇以后的生活也会好过些。
李愔对韦氏的心思了解的十分清楚,不过在他看来,韦氏难免有些小看了自己,虽然他和李佑的关系不好,但是对方毕竟是他的兄长,不过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李佑是被李世民特意发配给他的,虽然什么话都没交待,不过李愔却知道,这是李世民让自己好好照顾李佑,毕竟都是兄弟,李世民绝对不希望自己身上的悲剧在儿子的身上重演。
通过韦氏和文心之间的交谈,李愔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李佑还有几个孩子,这次也一块发配到泗沘,只不过却没有被韦氏带来,至于原因韦氏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李愔也能猜到,估计是韦氏过分小心,担心几个孩子的吵闹惹怒自己,索性就不把孩子带来了。
对于这几个侄子侄女,李愔倒是关心的问了几句,韦氏的运气不错,几年前就生下一个男孩,而且还是长子,名字叫李道,今天已经四岁了。结果这倒是让文心羡慕不已,数次要求韦氏带李道来王宫中玩,她也好见一见。
正是因为有韦氏从中调和,才终于使得这次宴会能够比较圆满的结束,不过在送走李佑夫妇后,陆洪却忽然找到李愔,刚一见面就开口问道:“殿下,您打算如何处置蜀王殿下?”
李愔听后却是白了陆洪一眼,语气讪讪的道:“还能怎么处置?不就是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暂时将他们养起来,然后等哪一天父皇的气消了,再让他下一道圣旨把人招走就是了。”
李愔对自己那位皇帝老爹的脾气可谓是十分了解,分析的也极有道理,无论李佑犯下的罪再大,可毕竟也是李世民的儿子,所以对方肯定不会想杀他,最多就是让他在自己这里避避风头,然后再召回去就行了。
不过陆洪听后却是摇了摇头,一脸可惜的对李愔说道:“殿下,若是您只是想白养着蜀王,那可就太暴敛天物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四章 崔二回家
崔二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小心翼翼的顺着木板走下船,他身后的大船是航行于登州、泗沘和金城之间的客船,这里是离金城不远的一处港口小城,与他一起下船的大都是从登州或泗沘来金城的客商,这些客商绝大部分都是汉人,也有少量来自海上的胡商,不过唯独没有三韩的本地商人。
崔二提着行李小心的避让着,以免碰到身边的客商,从而惹上麻烦。毕竟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都不是他可以惹的起的,特别是经过在外做了近一年的工后,使得他对这些外地来的客商们更加的敬畏。
下了船后,崔二找了一辆往金城运货的大马车,给了车老大几文铜钱,终于让对方同意捎带自己到金城,说起来这个港口小城离金城并不算远,若是走路的话,大概也就是一天多的路程,若是放在以前的话,崔二可能会走回去,不过现在他却也不缺那几个钱,所以就乘了一趟顺风车。
车老大也是金城人,年纪也不小了,头发胡子全都白了,问过之后崔二才知道,这位姓郑的车老大都已经六十多了,以前是给金城的一位贵人做车夫,一手赶车的手艺十分精湛,不过后来那位贵人去了泗沘,郑老头年纪大了,不愿意离家太远,所以就向主人家辞了工,靠着以前的积蓄买了辆马车,一直靠帮着别人运货。
“郑叔,您这车上拉的是什么货啊,我听着里面叮当乱响的,不会是罐头厂里的罐头吧?”崔二有些好奇的问道,说完还不由自主的舔了一下嘴唇,之前在外面给主家做工时,偶而也能吃到这些罐头,那种美味的味道让他至今难忘。
郑叔听后却是奇道:“听小兄弟你的口音,应该是金城人,可是却好像对金城不怎么熟悉啊?否则怎么会不知道,从金城出来的货车上拉的才是罐头,而回金城的货车上一般拉的都是空罐头瓶?”
崔二听说是罐头瓶才明白,怪不得听起来和罐头差不多,接着又立刻对郑叔笑着说道:“不瞒郑叔,小子去年就被主家招去到外面做工,今天才刚刚回来,所以对金城里的事并不怎么了解。”
听到崔二是刚从外面回来,郑叔心道怪不得,去年国中饥荒,多亏了汉人让他们以工换粮,这才让不少人家活了下来,想必这崔二就是其中之一。不过郑叔当初给贵人家做车夫,所以家中并不缺粮,对这件事了解的不多,所以他并不知道,当初招工最少都要签三年的合约,甚至还有签的是十年,干不满的话,是没办法回来的,而崔二却只干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回来了,这实在有些奇怪?
通过和郑叔的交谈,让崔二对金城这一年来的变化了一许多了解,比如据郑叔所说,因为金城附近的人口比较稠密,所以不少汉商都在这附近建立了工厂,而且大多是一些纺织厂和食品加工厂,这些厂里的活不重,一般只招收女人,而刚好金城附近的男人战死的战死,外出做工的做工,剩下的都是一些女人,再加上生活艰难,所以这些女人就进了工厂做工,挣的虽然不多,但却能养活自己和家人。
郑叔他就是靠给工厂里运输各种原料和产品过活,一般来说,从金城出来的时候,他的马车上装的都是各个工厂里的产品,回来的时候拉的却都是各种原料,比如像今天的罐头瓶。
金城本来就离海边不远,再加上脚下的路也已经变成平坦的水泥路,这让郑叔可以放开马匹快跑,所以不到半天的时间,他们就回到了金城。
辞别了郑叔后,崔二立刻毫不停留的向家里赶,毕竟离开家都快一年了,若说他不想家的话,那绝对是骗人的,特别是想到家中还不到三岁的孩子,更让他是心急如焚。
崔二家离城门并不远,从金城的正门进到城中后,再向前走上两百米就到了,可以说地理位置极好,另外他家中还有间临街的铺子,以前他大哥还在的时候,兄弟两人就靠着这间铺子开了个小酒馆,以此来养家糊口,可惜后来大哥被抓去当兵,去年又遇到饥荒,他不得已跟着汉人出去做工,以此来换取粮食给家里的妻儿老母。
现在已经是晚饭时分,城中的各家百姓都在准备晚饭,街道上的行人也少了许多,当崔二赶到离家不远时,就遇到不少以前的街坊邻里,只不过这些街坊们看到崔二回来了,脸上都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毕竟他们家中也有人在外做工,所以他们十分清楚的知道,外出的男人没个三五年是回不来的。
看到街坊们惊讶的表情,崔二却显得有些得意,挥手和街坊们打着招呼。而这时街坊们也都醒悟过来,纷纷回上来向崔二打听他是怎么回来的?有几个家中男人是和崔二一起出去的,于是围着他打听家里男人的情况,一时间这些人七嘴八舌的围在一起,吵的崔二脑袋都大了,再加上他急着回家,所以也不想细说,只不过被街坊们围住,一时间脱不得身。
最后终于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开口笑道:“崔二好不容易回家,想必是急着去见媳妇,大家这么围着也不是办法,我看还是等崔二回家之后,大家再去问也不迟!”
街坊们也都是讲事理的人,听到老者的话后,都是讪笑一声,然后让出路来,而崔二则向众人做了个罗圈揖道:“各位街坊们不必着急,有什么想问的可以去我家里,至于和我一起出去的几个大哥,他们也都很快,而且还都托我带了信回来,一会各位可以去我家里取!”
崔二的话一说完,立刻让急于知道家中男人情况的街坊们定下心来,不过还没等他们向崔二道谢,却只见崔二转身就向家里赶去。
离着家还有老远,崔二就年到家里冒出一股炊烟,这让他心中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出门在外的这一年里,他最担心的就是家里的情况,毕竟家中除了老母外,只有妻子和嫂子两个女人,另外还要照顾三个孩子,万一有什么事的话,连个顶事的男人都没有。
崔二家的铺面还是关着门,毕竟他们兄弟不在,家中的饭馆没人打理,自然不会开门迎业,不过饭馆旁边的一处大门却虚掩着,这个大门直通后院,那里是他们一家住的地方,前面则是饭馆。
崔二走到家门口看了看,摸了摸油漆已经掉光了的榆木门,上面裂开的口子还是和自己当初离开时一样,这让崔二忽然间激动起来,重新将身上的大包小包整理了一下,然后兴冲冲的推开大门走进去。
穿过一个狭窄的过道,很快就来到居住的后院,这个院子的面积不大,正中是一间堂屋,那里是崔二的老娘和大哥大嫂住地的方,左侧是一间厢房,以前住着崔二夫妇,厢房正对着的是一个小棚子,棚子里搭着灶台,里面一个妇人正在做饭。
正在做饭的妇人听到有崔二的脚步声,立刻扭过头来,结果刚好看到一张熟悉之极的脸庞,这让妇人一时间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才呜咽着开口道:“崔……崔二,你……你怎么回来了?”
这个妇人正是崔二媳妇,事先她并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所以在见以崔二时,才会显得如此惊讶,甚至连说话时都有些打颤。
而崔二也是十分兴奋,拖着大包小包闯进棚子里,兴奋的对老婆问道:“咱娘呢,孩子们怎么样,怎么没见到大嫂?”
“咱娘和孩子都挺好的,现在都在屋里,大嫂去城外的纺织厂做工了,估计也快回来了!”崔二媳妇边说边帮忙把崔二身上的东西卸下来,然后又仔细看了看自己的男人,等到发现崔二并没有缺胳膊少腿时,这才放下心来,同时想到男人回来,脸上也是兴奋的通红。
这时屋子里的崔母也和孩子也听到外面的动静,结果三个孩子拥着崔母一起挤出来,刚好看到崔二站在好里,这下让老人家高兴的不得了,拄着拐棍上前打量着儿子,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来,而崔二的儿子一看到他,立刻高叫着‘爹’就扑了上来。
一家人团聚,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话,其中最让崔母和崔二媳妇好奇的是,当初崔二明明和主家签的是三年的工期,可是现在却才不到一年就回来了,这显然让人想不通,甚至崔母还有些担心的问儿子,他是不是偷偷跑回来的?
对于这个问题,崔二却没急着回答,只是说等嫂子回来再说也不迟,然后从包袱里拿出给老娘买的布料,媳妇和嫂子也都有一份,另外三个孩子的零食也占了一个包袱,这让三个孩子高兴的不得了。
等分完礼物后,崔二又让媳妇到街上割了点肉,炒了几样荤菜,另外崔二媳妇还特意打了点酒。等到崔二的嫂子回来后,也是吃了一惊,说了几句家常后,一家坐到一起吃团圆饭,不过对于崔二忽然回来这件事,崔母和两个媳妇都十分好奇,所以没吃了几口,就再次对崔二询问起原因来。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五章 店中的讨论
听到家人再次问到自己为何提前回来的事,崔二却忽然站起来,给大嫂倒了杯酒道:“嫂子,本来按照当初的约定,我是要干满三年才可以回来的,不过前段时间大哥在军中立了功,所以他就拿军功将我换了回来,虽然兄弟之间不言谢,不过我却要敬大哥一杯,这次就由大嫂你代喝吧!”
听到原来是崔大用军功将崔二换回来,崔母等人这才松了口气,而崔大媳妇也是十分自豪,端起酒杯代丈夫喝了这杯酒,然后立刻说道:“二弟能回来就好,你大哥在军中身不由已,自然是希望你能回家照顾,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谢不谢的,只是不知道你大哥在军中怎么样了?”
崔大媳妇说到最后一句时,脸上也露出了担忧之色,毕竟崔大与崔二不同,当初崔二只是外出做工,一般没什么危险,不过崔大却是要上阵拼命的,上次齐王殿下攻打百济时,崔大就被调上了战场,一直也没有他的消息,现在总算知道他还活着,而且还立了功,不过这军功可不是那么好立的,也不知道他受伤了没有?
看到大嫂担忧的神色,崔二却是笑道:“大嫂你不必担心,这次我从登州坐船回来,途中经过泗沘,在那里见到了大哥,原来上次他们占领百济后,又被调到百济各地镇压叛乱,大哥就是在那时立了功,倒没受什么伤,不过后来又被调到泗沘,现在正在接受训练,听说暂时不会再上战场了,而且大哥现在已经是队长了,手下管着一百人,可威风了!”
“真的!”崔大媳妇听到丈夫不但立功,而且还升官了,立刻是惊喜莫名,同时暗道自己总算没有嫁错人,虽然现在吃了些苦,但若是崔大真的能混出个官身,那自己也能做上官太太了。
崔母听到儿子做了军官,也是连连向佛祖祷告,多谢佛祖的保佑之恩。三个孩子虽然还不明白做官的意义,但这却不妨碍他们也跟着大人高兴。
一家人为崔大成为军官的事高兴了好一阵子后,崔母又问起崔二这一年来的经历,而崔二说起自己外出的经历,却也是十分兴奋,连说自己的运气好,虽然苦了点,但却是大开眼界,若不是家中还有母亲和孩子,他还真不想回来。只不过他最后一句实话却惹来老母的妻子的不满。
原来崔二在被招工之后,立刻从他来的那个港口乘船出海,然后一路南下,先是去了登州,在那边做了一个月的苦力后,又乘船南下走了好长时间,然后到了一座名叫台湾的海岛,不过说是海岛,但是这座岛的面积极大,听人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