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摺
支持与反对的人都有,平时聚到一起,自然免不了争论,反对者说白话文有辱斯文,支持者则说白话文通俗易懂,反对者说白话文语言罗嗦、占用纸张,支持者则说白话文描写详细形像、表达准确……这种争论有时还会升级成为争吵,有些火暴性子的,甚至还会为此大打出手,大唐文人可不是后世的文弱书生,有不少人都是剑术或刀法高手,打起架来可比小混混斗殴强多了,因此一时间长安文人士子之间火药味十足。
幸好有不少聪明人想到了大唐日报,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纷纷撰文投稿,将争吵的阵地转移到报纸上去。有了他们的带领,所有人都醒悟过来,一时间报纸接到的投稿量大增。不过在开始的时候,支持李愔的文人士子毕竟是少数,根本招架不住反对者的攻击,局面呈现出一面倒的局面,不过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另外一股生力军的加入,很快将局面给扳了回来。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放私人办报
看到这种情况,大唐勇敢的贵族女性们终于站了出来,用自己的纤纤玉手写出一篇篇文章,纷纷向报纸投稿。虽然她们身体娇弱,但是语言却极为犀利,不但指责那些反对者食古不化,而且冷血无情,只顾着对文体发难,却丝毫没有看到文中张刘氏一家的孤苦无依,如此舍本逐末之举,简直是让她们这些小女子感到齿冷云云。
大唐是个开放的年代,虽然初唐的女子还没有盛唐时的彪悍与奔放,但在作风与行事上,却已经有了几分雏形,一个平时在家中娇怯怯的豪门小姐,很可能就是在报纸上将老夫子骂的狗血淋头的彪悍作者。而正因为这批娘子军的加入,立刻让支持李愔两人的力量大增,很快就与反对者斗了个旗鼓相当。
不过就在双方论战之时,讨论的焦点从一开始的白话文之争,慢慢的开始向其它方面波及,比如就有人将战火烧到工商业与农业的人口争夺上来。因为李愔文中除了讲述了张刘氏一家的经历外,还重点介绍了张刘氏进工厂前后的生活对比,极大的赞扬了工商业发展对社会做出的积极一面。
对于这一点,许多世家子弟出身的士子自然是极为不满,因为这已经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所以借着这次机会,许多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极力夸大工商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大唐各个新兴的工商业主们也终于坐不住了。
工商业是个来源很复杂的新兴阶级,除了原来就以行商、做工、开矿等职业为生的工商业主外,另外还新加入了其它阶层的人,比如少数抓住机会或通过自身努力,从社会底层爬上来的人。不过现在占据着工商业主最主要地位的,正是被李愔拉下水的大唐新兴贵族,新兴贵族们把持着朝堂上的核心权力,读书人无论是科举还是做官,都需要这些新兴贵族们的推荐,这也就造成了,在每个新兴贵族门下,都汇聚着大量的读书人。
当这些新兴贵族看到自己所依赖的工商业受到攻击后,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纷纷发动身边的文人开始反击,虽然这些文人也有自己原本的立场,但是面对关系到他们仕途的大唐贵族,还是有不少人选择了迎合,因此一时间支持李愔者声势大涨。
另外舍得一提的是,报纸本来就是李愔为了打击五姓七望所搞来的工具,他自然不会让这个工具对自己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刊登文章时,李愔和燕北做了一些操作,将反对自己的文章尽量减少刊登量,而支持自己一方的文章却占用了大量篇幅,如此不公平的做法,虽然招来很多人的私下谩骂,但效果却极其明显,很快,受报纸影响的大唐舆论界,也慢慢的转为对李愔有利的方向。
“六郎,你的一篇文章可把咱们报社害苦了!”报社所在宅院的一个凉亭里,燕北正在向李愔大倒苦水,这段时间不但李愔受到攻击,连带着大唐日报也没好过,而做为报社的主编,燕北身上更是扛着巨大的压力,若不是背后和李愔和李恪两人顶着,他还真有点撑不下去。幸好现在风向总算变了,他才感觉身上轻松了不少,同时也终于有时间报怨李愔了。
“燕兄,你那算什么,我才是真正冤枉的人呢,本想借着六哥的名头沾点光,可没想到无缘无故的陪着六哥被那么多人骂,甚至连我那位舅舅也狠狠的训了我一顿!”相比燕北只是单纯的顶着压力,倒霉的李治才是最无辜的一个,采访的时候他只是打打下手,而且还因为那个伪劣的鲸鱼肉,恶心的几天没怎么吃饭,本想让六哥补偿一下,在文章加上自己的名字,满足一下自己发表文章的虚荣心,没想到竟然遭受到无妄之灾。
“六弟,这件事你做的的确欠考虑,当初我就说你那篇文章不妥,可是你非要发表,怎么样,惹了众怒了吧?”李恪也少有的对李愔提出批评。
“是是是!这件事都是我不对,没有事先想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给各位都带来不少的麻烦,李愔在这里向各位兄弟赔礼道歉了!”李愔不停的向三人道歉,只是看他笑嘻嘻的样子,实在没什么诚意。
一篇白话文报道竟然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其实李愔也有些意外,甚至后面的事态还出现了失控,幸好报纸是他的一亩三分地,再加上争论的焦点慢慢转变为工商业与农业的人口之争,对于这点他可是准备充足,明暗两种手段齐下,很快将局面扳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六郎,你看看最近的稿子,受你那篇报道的影响,再加上你那本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尝试着用白话写文章了,咱们报纸若是刊登吧,可能会丢失掉很大一部分读者,若是不刊登吧,可有你那篇文章在前,这让报社里的人是左右为难啊!”李恪抖了抖手中的稿子,这些全都是报社收到白话文投稿。
“不错不错,咦,竟然还有人用白话写文章来攻击工商业?”李愔一听很感兴趣,拿过来随手翻了翻,发现里面的内容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而且还有人在提倡白话文的同时,对工商业提出批评,可谓是十分新奇。其实这些应该还不算是真正的白话文,倒是和三国演义那种半白话有些相似,只是文章里文言的气氛更加浓重一些。
“六郎,别光顾着看啊,你快想个办法,这些白话文章该怎么处理啊?”燕北也是一脸着急的问道,为了这个事,他和李恪已经愁了好几天了,所以这才把李愔叫来,一是问罪,二来就是让他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好办,不就是白话文吗,那干脆再办份白话文的报纸吧!”李愔满不在乎的说道。
“再办报纸?”不但燕北和李恪感到惊讶,连正在喝茶的李治听后,都差点被呛了一下。他们三个都知道,大唐日报虽然是李愔一手创办的,但是背后却有李世民的支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有人都认为大唐日报是朝廷对外宣传的喉舌,甚至将其看成一种特殊的邸报,根本没想到大唐还能有第二份报纸。
“不就是再办份报纸吗,至于你们如此惊讶吗?”李愔这个后世人在思想上,显然与李恪他们之间有代沟,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只办一份报纸,甚至大唐日报也只是他树立起来的一个样板,目的就是让所有人看到报纸的作用,然后争相办立起各种各样的报纸,从而加快整个社会信息的流通。
“六郎,一份报纸就已经够赔钱的了,若是再多一份的话,会不会……”燕北有点忐忑的问道,他现在可是大唐唯一报纸的主编,但若是再多一份报纸的话,那自己的身价可就要下降了。
报纸虽然赔钱,但那点钱对李愔来说,却根本不值一提,因此燕北的话一出口,他立刻就明白了对方的心中所想,于是笑呵呵的说道:“燕兄,报纸最大的作用是传播信息,若是只靠你我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所以报纸这个行业迟早都要开放给私人的。”
听到李愔的话,李恪立刻皱起眉头,经过这段时间,他可是深切体会到报纸所带来的影响力,所以有些担忧的说道:“六郎,你想再办份报纸我不反对,不过报纸可是一件利器,若是不掌握在咱们手中,恐怕以后会反受其害啊!”
李愔听后却是露出一个自得的笑容说道:“嘿嘿,六哥放心,在刚开始办报纸的时候,我就已经和父皇商谈过这件事,而且也有相应的制衡之道,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报纸反被它人利用。”
听到李愔如此说,李恪和燕北都放下心来,李治则对六哥说的那个制衡之道很感兴趣,一直追着李愔问,不过李愔的嘴巴一向很严,任他问了半天也没问出其中关键,只是得知李愔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很快就会开放私人报纸的开办。
长安城南的一片青翠竹林里,一阵风吹过,伴随着沙沙做响的竹叶摩擦声,另外还有丝竹与游人的欢笑喧闹之声。在竹林中的一片空地上,正在举行一场聚会,聚会的人大都身着士子长衫,三五成群或吟诗或谈琴,看上去好不风雅。
来这里参加聚会的人,都是大唐国子监中的学生,国子监就是大唐设立的官学,也是全国教育系统的最高学府,科举中能够进士及第者,大都出自国子监中,甚至若是中进士者不是国子监中出身,以后为官恐怕也会困难重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子监几乎是所有读书人都为之向往的求学圣地。
不过国子监却不是那么好进的,除非是祖辈或父辈身有官爵,否则根本没有资格进到里面。而且按照官爵的高低,进去求学的士子也会被分到不同的学院中,学习相对应的课程,比如最高的国子学只招收三品及以上的贵族子弟,而太学则招收五品及以上的贵族子弟等等,可以说从入学上就体现出大唐的阶级森严。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七章 国子监学子
今天是旬日,不但官员休息,他们这些国子学生也会放假一天,刚好又有人请客,所以这些喜欢热闹的国子学生一下子来了上百人,几乎占据了大半个竹林的面积。
这么多的读书人聚在一起,除了吟诗作对外,自然更少不了讨论时政,而对于这些时政的内容与观点,他们大部分都是从报纸上获取的,甚至还有些人干脆手持报纸,与身边的好友讨论上面某篇文章的见解是否正确。若是仔细倾听他们的讨论,就可听出他们讨论的焦点无非也就是白话文,以及工商业与农业这两个最为热闹的话题。
做为年轻人,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强,以报纸为例,他们这些国子学生就是大唐日报最初也是最忠实的读者之一。不过就算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再强,他们毕竟还是受过十几年最正规的儒家教育,所以对于白话文,大部分人还都无法接受,只有少数性格比较叛逆的学生,才会对白话文持肯定态度,不过这往往会引起大部分人的群起攻之。
白话文的话题因为双方实力相差太大,所以讨论起来没什么趣味,不过工商业与农业人口的问题却不同,这里的学生大都是出身官宦之家,不少人还都是长安各个新贵家族的子弟,受家族的影响,他们对于工商业并没有任何的排斥,再加上受大唐日报宣传的影响,一半以上的人虽然都认可农业的重要性,但也同时看到了工商对国家的重大影响。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支持发展工商的学子,与那些出身世家大族,对工商毫无好感的学子们吵成一团。不过吵归吵,这些年青人却没人敢动手,毕竟国子监中学规森严,若是学子之间参与打架斗殴,无论对错一率开除学籍,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你们这帮人简直是食古不化,齐王殿下早就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工商不但可以兴业,而且还可以富国强民,你们睁开眼看看现在的登州,那里经过齐王殿下的治理,工商业极其发达,登州的百姓人人安居乐业,家家户户都有存粮,哪怕是遇到灾荒,也可以从容度过,由此可以看出,工商业的发展对于百姓来说,无论哪方面都是一件幸事!”一个长相十分俊美的青年大声说道。现在场中学子分成工商派和农业派,这个青年正是工商派的领头者。
听到俊美青年的话,农业派立刻有人出来反驳道:“萧林,你说的太片面了,登州工商业所取得的成就我们也可以看到,但是你想过没有,登州本地并不是产粮地,当地百姓家中所存储的粮食,还不是从外地运来的?可若是以后连外地农户也开始弃农从工,那我大唐的粮食又要从哪里来?到时就算是你有再多的钱又有何用?”
农业派出来的这人语言犀利,直指工商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核心,因此话音刚落,立刻换来周围学子的一片叫好声。
“哼,我看你是断章取义,我只是在强调工商业的重要性,又没说要荒废农业,前段时间朝廷也早已经颁布了土地置换法,同时又在全国推广粗种之法,为的就是应对农户减少的问题,虽然粗种之法会使同一面积的田地减产,但有了土地置换之后,可耕种的土地却又增多了,这一少一多之间,刚好可以抵消,甚至可能还会使全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也说不定。”这个叫萧林的青年也毫不示弱的说道。
萧林是萧瑀的孙子之一,比文心大两岁,算是她的堂兄,也就是李愔的舅哥,不过他年纪虽然比李愔大,但是平时对这位亲王妹夫十分的推崇,再加上他背后家族也与工商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于工商业自然也持坚决支持的态度。
“不错,朝廷不但颁布土地置换和推广粗种之法,而且还在江南、淮南、岭南等道推广一种新稻种,这种稻种不但耕种简单,而且易成熟,一年种两季甚至三季都不成问题,如此一来,南方的粮食产量恐怕会翻一番。”萧林的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跳出来支持道。而其它工商派的人也跟着摇旗呐喊,一时间时工商派的声势大涨。
不过农业派也不是好欺负的,只见他们人群中忽然分开一条路,从中走出几个人来,为首一人是个长身玉立的年青公子哥,长相也十分英俊,只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