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121部分

资本大唐-第121部分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粮食,已经将整个登州的大部分船只给征用了,已经严重影响到登州的海运业,这可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结果,因此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不过却要借助这些商人的能力。
    “好了,现在有请第一位,来自蓬莱的大商家黄老先生。”燕北接着又道。这里是登州刺史府,是李愔平时处理公事的地方,整个堂上除了他和李愔外,也就只有这些来参加选拔的商人了。
    听到燕长史叫到自己,坐在首位的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颤颤巍巍的站起来,然后一步步的慢慢挪到堂,也不知是激动还是因为年纪大,全身上下都在哆嗦。
    李愔看着这个老头老迈的样子,还真担心他当场犯个心脏病、脑血栓啥的,看到对方似乎还想行礼,吓的他急忙制止,让老头直接开始正题。
    “启……启禀陛下,看到殿下发布的榜文后,我们黄家组织得力人手进行了研究,发现要想做到榜文上要求的那样,不但搭配合理,而且生产出来的食品,还要体积小、重量尽量轻一些,使得一艘船能运送的给养量增加,以便减少征用船只的数量,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位黄老先生年轻大了,虽然有点紧张,不过说话却还是带着老年人特有的啰嗦,东拉西扯说了半天,却还没想起把自家准备的东西拿出来。
    “黄老先生,你还是直接说正题吧!”李愔可不想听一个老年人的啰嗦,于是急忙开口打断道。在运送军粮的过程中,李愔发现,大唐运送的军粮还十分原始,除了一些肉类做成的罐头外,其它无论是做为主食的面粉、大米,还是蔬菜油盐等等,一般都没有经过加工,而是直接运送到军营中再处理。
    若是平时境内驻扎的时候,这么做倒也没什么,而且现做的食物无论是口感还是安全性,都有一定的保证。但若是放在战时的话,那就显得十分不合适了,至少以李愔这个后世人看来就是如此,毕竟这些食物的处理一是费时间,二来在运输的过程中也极为不便。
    这些分门别类的各种食材都有各处的保存方法,有些没有经过处理的食材体积也很大,比如蔬菜、大米、面粉等等,保存和运输这些食材,不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而且无论是海运还是陆运,都要占用很多宝贵的空间,使得相同体积的食物利用率不高。
    比如为了给前线牛进达的四万大军运送粮食和各种给养,现在占用了登州大部分的船只,可若是以同样数目的船只运送相同体积的高能量食物,就算是前线的人数再多一半,这些食物也足够他们吃的。
    正是怀着这个目的,李愔才想起一个办法,在登州境内张贴榜文,征集军用食品的制作办法,要其它的暂时要求不高,只要做出来的成品要比各种原料加在一起的体积小就行,而且若是发明的军用食品一经采用,立刻就会得到大批的兵部订单。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吸引了无数商人,能做商人的没一个傻子,都知道兵部的订单意味着什么,不但一笔天大的横财,而且凭着这个关系,家族也算是有一定的军方背景,已经不能算是单纯的商人了,有了这种背景,那么以后家族做起事来,也更能得心应手,同时也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呃~,是!”听到李愔的话,这位抱着为了家族未来打下基础的老先生这才反应过来,现在是在刺史府参加评选,而不是在家里教育子孙,于是急忙改口说道,“启禀殿下,草民家中做的是一种名叫千斤饼的食品。”黄老先生说到这里,又颤颤巍巍的回到座位上,拿出一个木盒子打开,交给燕北后,由他转交给李愔。
    李愔好奇的看了看盒子里,发现里面放的是一个长方形的油纸包,把油纸包打开,里面放的是一块板砖似的东西,颜色黄中带焦,李愔轻轻的闻了闻,发现在味道很怪,好像几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带着股腥气。伸手拿出来掂了掂,发现这东西不愧叫千斤饼,看起来和块板砖差不多大小,只是略微薄了一些,可是这份量可不比真正的砖头差。
    “黄老先生,这饼主要是由何物做成,该怎么食用,味道又如何?”李愔皱着眉头,把手中的砖头转了几圈打量,可却没敢下口尝尝味道,毕竟以这东西的份量和手感,估计比筑城的青砖还要坚硬,他自问没那么好的牙口。
    “启禀殿下,千斤饼主要是用面粉和鱼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另外还添加了一定的干菜、盐和茶粉,加水混合后压实,然后烘干后烤制而成,可以说搭配十分合理,吃的时候只要敲下拳头大的一块,然后放在开水中煮,就足够一个成年人饱饱的吃上一顿了,这样一整块的千斤饼,足够一个人吃上两天,至于味道,其实还算不错,刚开始可能会感觉有点怪,但吃几次也就习惯了。”这位虽然年迈但野心不小的黄老先生介绍道,不过说到味道时,却有些欲盖弥彰。
    李愔听完对方明显有些自吹的话,却是撇了撇嘴,虽然这东西的搭配的确不错,有荤有素倒是很合理,而且除了茶叶外,其它几样都十分普通,价格也很便宜,而之所以加一些现在一般人还喝不起的茶叶,估计是为了掩盖一下鱼粉的腥气。不过这几种东西搭配在一起,味道绝对好不到哪去。
    军用食品如此重要的事,自然不能只听对方的一面之词,于是李愔让人架锅烧水,然后按黄老先生刚才所说,敲下一块扔到锅里,结果煮出一小锅白中带黄的浓汤,上面还飘着几片发起来的菜叶和茶叶。
    李愔闻着汤中古怪的味道,把外面的护卫叫来让他们尝尝,听说味道还行时,这才鼓起勇气尝了一小口,结果发现这汤并没有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难喝,因为鱼粉的原因,汤的味道有点像是鱼肉粥,只是腥气大了点,不过茶叶的味道却把腥气掩盖了一些,因此总体感觉还行,至少不至于难喝的要吐。
    “嗯,不错!”李愔点了点头,挥手让黄老头下去,燕北立刻将第二个商人叫上来。
    “殿下,草民做的军粮是罐头,罐头里主要也是由面粉做成,面粉里添加了不少的蔬菜和肉类,加水混合后用鱼油炸,然后在罐头中压实,一瓶就足够一个成年汉子吃饱,而且味道也十分不错……”
    第二个中年商人一上来,立刻急不可耐的介绍起自己的产品。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这十几个商人之中,开发的军粮能通过初选,自然都有着自己的优点,比如那个黄老先生,那个千斤饼虽然味道差,但却是后世压缩饼干的雏形,营养也十分丰富。另外第二个的罐头也不错,虽然罐头的成本高了一些,而且运输过程中也怕碰撞,但含的热量却足够高,而且味道也不错。
    其它人做东西也都是这两种形式,要么是和千斤饼一样,都是将各种食材烘干混合,或干吃或用开水烫,要么就是做成罐头,区别只是材料的选取,以及成品的形式、味道有差别罢了。
    对于这些食品,李愔都亲口尝了尝,发现虽然各有各的优点,但是缺点更是一大堆,相比其它,排在最前面的两样还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李愔最后和燕北商议了一下,暂时决定将那个千斤饼和做的最好的主食罐头都先采购一些,然后送到军中,让将士们品尝过后,看看反应再说。
    黄老头一听到自己的产品被选中,兴奋的喜极攻心,竟然一下子背过气去,幸好李愔懂点急救知识,在他胸口又是压又是捶的,总算把人给救了过来。而那个做罐头的中年商人也是高兴的直傻笑。
    其它落选的商人虽然有些气馁,不过却很快调整好心态,分成两派把黄老头和中年商人围了起来,先是恭喜了几句,然后立刻与对方商谈起购买专利的事宜,毕竟军队的采购量十分惊人,以一家的力量根本难以支撑。黄老头和中年商人也十分愿意与人合作,同时对齐王殿下提出的那个专利法感激万分,有了这个律法,他们花力气搞出来的新产品就不怕别人偷学了去。
    就在李愔为了高句丽前线绞尽脑汁的时候,远在长安的李世民为了这件事,同样也是费尽心思、辛劳不已。
    (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朕要御驾亲征
    长安城好像丝毫没有受到高句丽战争的影响,甚至与往年相比,显得更加的热闹。不过高句丽之战毕竟不是一件小事,长安城做为大唐的国都,当然也受到一些影响,比如城中一些家中有子弟在前线的,自然心中牵挂。另外因为南方运来的粮食有部分被分到前线去了,长安、洛阳等北方大城的粮价普遍都提高不少。
    家中有子弟在军中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受影响的人并不多,而粮价上涨影响虽大,但是从去年开始,整个关中地区开办的水泥厂、煤矿、玻璃厂、食品厂等直线上升,需要的工人数目更是十分庞大,人们从一开始的疑虑到积极,在尝到甜头后,开始主动寻找周边工钱更高的工厂干活,甚至有人放弃土地上的微薄收入,将工厂做工当成自己的第一事业来做。
    也正是因为如此,关中地区的人均收入大大增加,粮价虽然上涨了几成,但与增加的收入相比,却根本不算什么,有些一家几口都在工厂干活的人家,一年的收入几乎都快赶上的乡间的小地主了,对于罐头等稀罕物件也能买上一些,过年时无论是送人还是待客,都是倍有面子。
    也正是因为收入的增加,所以今年的春节显得格外热闹,特别是长安城中,城内城外手中有了余钱的居民,都一窝蜂似的涌到东西两市上,拥挤的人群几乎都快将两个坊的坊墙给挤塌,现在朝中已经有人上书李世民,希望将商业放开,允许其它坊也能进行各种商业交易。
    不过现在李世民却没空理会这些小事,更没心思过什么春节,他现在除了处理一些比较紧急的政务外,其它精力全都扑在了对高句丽的这次征战上,虽然这场战争发动的有点仓促,不过他对最后的结果却抱着极大的信心,那就是一举灭亡高句丽这个烦人的小车,将前隋之耻用高句丽人的鲜血来洗刷。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再过三天就是春节,现在天色已经微黑,长安城虽然热闹依旧,不过路上大部分的行人却都是脚步匆匆,顶着寒风想快点回到温暖的家中,而没忙完事情的人也加快了手头的速度,争取在宵禁前回到家,这一年长安城的宵禁虽然放松了许多,但随着高句丽这场大战,宵禁却又再次严格起来,若是到时还在街上乱闯,那可不像以前那样,说几句好话就能放过,估计一顿板子肯定逃不掉。
    普通人可以按时回家,可是做为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及身居高位的文武重臣们,这段时间却忙的不可开交,比如现在的太极宫两仪殿内,不但李世民没有回去休息,连房玄龄、李靖和侯君集三人也都在这里。
    “玄龄,前段时间高句丽那边粮草紧张,朕让你和君集一起想办法解决,现在办的如何了?”李世民用手指揉了揉太阳穴,一脸疲惫的问道。
    听到李世民的问话,房玄龄和侯君集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房玄龄站出来说道:“启禀殿下,臣也正要禀报这件事,因为是两路进军,其中李绩的后方多是产粮之地,因此虽然准备不足,不过挺过最初的一段时间后,调集的粮草倒也够用。至于南线的牛进达那里,本来我们是想将运河那里的粮船都调过去,以支撑大军的行进,不过让我们没想到的是,齐王殿下治理的登州富裕,本来就储存了大量的粮食,而且前段时间殿下还出台了一个盐票法,将盐业与运粮结合起来,一时间使得海商们争着从南方运粮,现在光靠海路运去的粮食,就能支撑大半的南路军消耗,因此现在粮草问题已经解决了。”
    “盐票法?那是什么?”听到房玄龄话中对李愔大为赞赏,李世民也是精神一振,为了高句丽的这场战争,本来今年年末就能回长安的李愔却不能回来,毕竟登州的位置太重要了,没有一个足够份量的人坐镇可不行。
    听到李世民的问话,房玄龄就把李愔的那个盐票法讲了一遍,不但李世民听的是喜上眉梢,连旁边一向稳重的李靖也是不停的点头称妙,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个办法只能在登州施行,因为只有登州才有大量廉价的海盐,其它地方的晒盐厂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呢。
    “哈哈哈~,好!不愧是朕的儿子!”听完之后,李世民抚掌大笑道,整个人感觉这段时间的劳累和不顺心一扫而光,精神更是又好了几分。
    “陛下,粮食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高句丽那边却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安市城中的荣留王该怎么处理,过了年我们要不要攻打安市城?”等李世民为自己的儿子骄傲过后,侯君集这才上前一步问道,他身为兵部尚书,这次高句丽之战他虽然没有上战场,但是花费的心血却比前线的李绩和牛进达都要多。
    “不过是个名号罢了,我大唐的兵锋岂能因为一两个而停下?”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在唐军抵达安市城的时候,他就派人与荣留王接触过,希望能将对方说服归顺大唐,到时唐军借着他的名号,也更加名正言顺,但是让李世民没想到的是,家人臣人都死在渊氏手中的荣留王,竟然不肯和唐军合作,反而命令安市城主全力抵挡唐军,绝对不能让高句丽亡国。
    对于荣留王这种不识抬举的表现,李世民是十分恼火,要不是安市城主想出以冰为墙的办法,使得唐军在冬天无法攻城,他早就命令李绩他们把安市城拿下了。
    听到李世民的气话,李靖急忙站出来阴笑道:“陛下,虽然只是个名号,不过事关我大唐威名,因此这个名号还是得要,不如明年开春后,我们依然攻城,至于荣留王尽量将其活捉,然后再对外宣传,说安市城主与渊氏私通,挟持了荣留王,我们攻打安市城是为了解救荣留王,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好,药师真是朕之肱骨啊!”李世民听到这个阴险之极的计策,立刻高兴的大声赞赏道,史书向来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况且以现在大唐的强盛,只要一口咬定是为了解救荣留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