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小寒资料集 >

第436部分

小寒资料集-第436部分

小说: 小寒资料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末至封冻或春季化冻时,降到畦面的雪,融化成雪水后,容易渗入畦内,使人参感病、烂芽、烂根和破肚子,必须将此雪及时撤下来。不下帘的参棚,当积雪厚度达10厘米以上时,易压坏参棚,也要及时撤下来。
(2)防止桃花水
每年3~4月间,积雪开始融化,常因排水沟挖得不好或堵塞,雪水流不出去,截水地方造成积水浸入畦内,水流地方易冲坏参畦,或从畦面漫过,受害地方人参易感病,烂芽、烂根,所以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当冰雪融化时,派专人检查,把存水的地方疏通,引出桃花水。
(3)预防缓阳冻
初冬和早春的气温变化大,特别是向阳坡和风口地方,白无化冻晚间结冻,一冻一化极易引起参根遭受融冻型冻害,俗称缓阳冻,对此万不可掉以轻心,要百备而无一患,因此在上防寒土或防寒物时,一定要符合标准,结合清理排水沟时,往畦面多加些土或盖一层帘子,防止发生援阳冻害。
4.病虫害防治
(1)立枯病
又名土掐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该病主要发生在出苗展叶期,一至三年人参发病重。受害参苗在土表下干湿土交界处的茎部呈褐色环状缢缩,幼苗折倒死亡。
防治方法:①播前1~2月,每平方米用氯化苦80~120毫升熏蒸土壤。做床时,每平方米施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01~0.015千克,拌人3…5厘米深的土层内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再播种。若与敌可松或甲霜灵混用,可兼治由腐霉菌引起的碎倒病。或以每100千克种子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0.4~0.8千克与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0.4~0.7千克混合均匀后拌种,或者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5千克拌种。②苗床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上述药剂浇灌床面,防止蔓延。
(2)斑点病
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此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红熟时也可受害。叶片产生不规则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早期脱落。红熟果实受害后变黑色干瘪,种子亦呈不同程度的黑色。
防治方法:①做好清园工作,及时清除并烧毁病原体。②展叶初期用多抗霉素100~200单位,展叶后特别是进入雨季可改喷1:1:120波尔多液、50%扑海因500~800倍液或咪唑霉400倍液等,宜交替使用。③发病严重的地块,随即用100单位多抗霉素或1%硫酸铜液对参畦作业道及参拥进行全面消毒。
(3)疫病
又名“搭拉手巾”,病原是真菌中一种藻状菌。此病主要危害叶片,根部亦可受害。病叶呈暗绿色水渍状。根受害后呈浅黄褐色软腐状,根皮易剥离,内部组织呈黄褐色不规则花纹。雨季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发现中心病株立刻拔掉,并用铜铵合剂门:(1:1:1500)、1%硫酸铜或70%敌克松500倍液对病穴及周围土进行消毒,防止蔓延。加强田间管理,雨季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40%乙磷铝3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或淋浇植株中下部和土面,最好大雨后喷洒,7~10天1次,连续2~3次。
(4)锈腐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此病主要危害根部和芽苞,茎基部也可受害。根上病斑锈红色,逐渐扩大,造成根部腐烂。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裁参选择无病的植株,避免造成伤口,用200毫升/升浸根10分钟,或用5%多菌灵500倍液浸参根15分钟,栽前每平方米用多菌灵0.01…0.015千克进行畦土消毒,土壤要充分翻倒,均匀后再栽参。雨季及时排水,及时拔去死亡病株,用石灰处理病穴。发病期用50%多菌灵或用5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病穴。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5)菌核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子囊菌。此病危害根部,受害根腐烂后只剩表皮,内外均有褐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用50%速克灵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1%~0.3%拌种,或用上述药剂及40%菌核净500倍液浇灌。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用生石灰或1%…5%石灰乳病穴消毒。
(6)根腐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此病危害根部,受害根里灰黑色湿腐。
防治方法:雨季及时排水,避免湿度过大。种植时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70%土菌消或50%福美双处理土壤,结合发病期用上述药剂500倍液浇灌也有防治效果。
(7)蛴螬
又名“白地蚕”,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以幼虫为害,咬断参苗或咀食参根,造成断苗,断根空洞,为害严重。白天常在被害株根际或附近上下3~6厘米处找到。
(8)地老虎
又名“地蚕”、“乌地蚕”等,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有小老虎和黄地老虎。以幼虫为害,咬断根茎处。白天常在被害株根际或附近表上下找到。
(9)蝼蛄
又名“土狗”,“拉拉蛄”等,属直翅目蝼蛄科,主要有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两种。成虫或若虫咬断幼苗并在土中做隧道,被害苗断处常呈麻丝状。
(10)金针虫
又名叩头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主要有细胸金针虫和沟金针虫两种。以幼虫伤害幼苗根部。
以上四类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
①施用的粪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
②灯光诱杀成虫。在田间用黑光灯或马灯或电灯进行诱杀,灯下放置盛虫的容器,内装适量水,水中搞少许煤油即可。
③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
④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或75%的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
⑤毒饵诱杀。25克氯母乳油拌炒香5千克,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畦面诱杀。
(五)采收加工
一般栽培六年(六年生)收获加工,也有六年以上才收获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控取,挖时防止创伤,摘去地上茎后将参根装入麻袋或筐内运回加工。要将人参按加工个
同品种的质量要求挑选分类。
(1)红参
选浆足不软、完整、无病斑的参根洗干净,放蒸笼里蒸2~3个小时,先文火后缓火。大的加工单位已用蒸汽蒸参,数量大,进度快。取晒干或烤干,干燥过程中剪掉芦头和支根的下段。剪下的支根晒干捆成把,即为红参须。捆不成把的小毛须蒸后晒干也成红色,即为弯须。
(2)糖参
将根软、浆液不足的参根刷洗干净,放熏箱中,点燃硫磺熏10~12小时。取出后头朝下摆入筐中,放沸水中烫15分钟,参根变软,内心微硬时再出晒半小时左右。将参报平放于木板上,用排针器向上扎,扎遍参体。再用骨制顺针顺参根由下向上扎几针,但不穿透。扎后参头向外,尾向内,平摆于缸内,木要装得太满。上面放一帘,用石头压住。糖熬到挑起发亮并有丝不断时趁热倒入装好参根的缸内,待10…12小时出缸。摆到参盘中晾晒至不发黏时进行第二次排针灌糖。依此法灌3次后晒干或烤干。
熬糖方法:第一次灌糖,0.5千克参需0.65千克白糖,0.5千克糖加水0.15千克。先把水放火锅内,加入糖后再生火,边熬边搅拌,熬到要求的标准即可。第二次灌糖,1.5千克参,0.5千克糖加水100克,加入第一次糖浆中再熬。第二次灌糖用第二次糖浆,熬开即可。
(3)生晒参
生晒分下须生晒和全须生晒。下须生晒,选体短有病疤;全须生晒,应选体大、形好、须全的参。下须生晒除留主根及大的文报外,其余的全部去掉。全须生晒则不下须,只去掉小主须。下须后洗净泥土,病疤扩竹刀刮净,放熏箱中用硫磺熏10~12小时,取出晒干或烤干即可。
原名“人生”
深秋的一天,有两兄弟要进山去打猎。进山后,兄弟俩打了不少野物。正当他们继续追捕猎物时,天开始下雪,很快就大雪封山了。没办法,两人只好躲进一个山洞,他们除了在山洞里烧吃野物,还到洞旁边挖些野生植物来充饥。一天,他们发现一种外形很像人形的东西味道很甜,便挖了许多,当水果吃。不久,他们发觉,这种东西虽然吃了浑身长劲儿,但是多吃会出鼻血。为此,他们每天只吃一点点,不敢多吃。转眼间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兄弟俩扛着许多猎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村里的人见他们还活着,而且长得又白又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们在山里吃了些什么。他们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并把带回来的几枝植物根块给大家看。村民们一看,这东西很像人,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有个长者笑着说:“它长得像人,你们两兄弟又亏它相助才得以生还,就叫它‘人生’吧!”后来,人们又把“人生”改叫“人参”了。
点评:人参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认为它能长精力,是大补元气的要药,更认为多年生的野山参药用价值最高。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主产东北三省,采挖多于秋季,人参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蒸制后,干燥,称“红参”。
中医认为,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能。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人参主要含10多种人参皂甙,以及人参快醇、β…榄香烯、糖类、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抗心律失常,抗衰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人参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人参为东北特产之一,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在中国医药史上,使用人参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战国时代,良医扁鹊对人参药性和疗效已有了解;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药中上品。人参分为山参和园参两大类,野生的称为“山参”,多生长于东北阔叶林与针叶林混生的人际罕至的原始森林中,是中国一类保护植物。其生长非常缓慢,一两重的山参要长四五十年甚至上百年,由于人们对其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野生人参日趋减少,愈为罕见。园参,即人工栽培的人参,也称“家参”。它与山参在颜色、形体等方面均很相似,但味苦并带有辣气,山参虽味亦苦却有清香之气味。
【药理学作用】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
治疗量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改善思维功能,提高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但较大剂量时有镇静作用;人参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及调节功能;还有类似强心甙的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等。人参的应用范围较广,主要用于神经衰弱,消耗性慢性疾病,以及一般体弱或病后虚弱者。
〖药性功效〗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人参味甘微苦,性症偏温,其功重在大补正元之气,以壮生命之本,进而固脱、益损、止渴、安神。故男女一切虚证,阴阳气血诸不足均可应用,为虚劳内伤第一要药。1.大补元气用于气虚欲脱的重证。表现为气息微弱、呼吸短促、肢冷汗出、脉搏微弱等。单用人参可大补元气,强心救脱,如独参汤。气脱兼见亡阳,可配附子同用。2.补肺益气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促,少气乏力,体质虚弱。3.益阴生津治疗津气两伤、热病汗后伤津耗气。
〖临床应用〗
1.治疗老年人病窦综合征:红人参1。5~3。0g,每日1剂或分2次放口中逐渐含化咽下,20~30天为1疗程,一般1~2疗程。(《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0;(1):49)2.治疗脱肛:人参芦1个研末,开水送服,1日1次,连服20天。(《四川中医》,1985;(1):33)3.新生儿危重症抢救:每日以红参1。5~3g(切成薄片,近似1g/kg体重/日),加水40~50ml蒸半小时取汁,加少许白糖,每次5ml,每3小时喂服(或滴服,或鼻饲)一次,疗程4~6天,最长10天左右。配合西医抢救处理,常规治疗及1级护理。(《中成药研究》,1987;(7):34)。
〖使用禁忌〗
1.久服常规用量短期服用人参及其制剂安全性好,偶可见轻度不安、兴奋。长期服用则会出现不适,表现为失眠、抑郁、头痛、心悸、血压升高、性功能减退、体重减轻。国外曾报道133例服用人参及其制剂,两年后分别出现了腹泻、皮疹、失眠、神经过敏、高血压、欣快或忧郁,性功能也受到影响。2.用量过大短期或一次超量服用人参及制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很多。如口服3%人参酊剂200毫升出现头昏、发热,服用500毫升者造成死亡;因疲劳而注射人参注射液4毫升出现休克;一次炖服朝鲜红参10克,4小时后出现头痛、烦躁、抽搐;一次炖服红参15克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手颤、燥热;一日内煎服红参80克出现呕吐、抽搐、神昏、大小便失禁、发热、双侧瞳孔不等大,被诊为脑出血,后因急性左心衰竭而死亡;3例新生儿出生当日服人参0。3~0。6克煎剂引起1例死亡,2例中毒。用量过大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水电解质代谢都有损害作用。报道中的病例多数是自觉乏力体弱,急于峻补正气,结果损伤了机体,甚至导致死亡。临床用人参补益身体,切不可急于求成而超量使用。3.用药不当人参适用于体虚者,常规用量使用确能纠正虚损状态。但长期服用可出现皮质类固醇中毒样损害。
〖药理知识〗
1.人参能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二者得到平衡,使紧张造成紊乱的神经过程得以恢复。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对很多兴奋药有对抗作用,并能减轻中枢抑制药的抑制作用。人参皂甙R6类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而Rg类则显示兴奋作用。小剂量人参皂甙主要表现为兴奋作用,过大剂量则转为抑制作用。2.人参能提高人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能力,对抗疲劳,提高思维活动和人体劳动效率。可改善老年人的大脑功能,特别在注意力集中及长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