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小寒资料集 >

第232部分

小寒资料集-第232部分

小说: 小寒资料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学习合气道的人必须充分理解合气道的特质,为求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必须努力修炼,亲自去体会合气道的蕴意(深奥之处)。
【主要特点】
一是重视“气”。“气”的内涵丰富,既表示客观存在的自然之气,也表示抽象之气,如杀气、灵气、生气、霸气等等,还表示维持生命活动的抽象力。中国古代思想家淮南子对气的定义为“气乃生命之本也”;古印度哲学中称气为“卜拉那”,也认为气是宇宙的本源,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合气道认为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源性力,极为重视“气”的修炼。
二是讲究气、心、体的统一。植芝盛平认为“合气”的本质是:借助绝妙地活用作为生命原动力的“气”,使五体活性化,从而达到随心所欲地运动、也即心身如一的境界。
三是以礼为重。立足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合气道,以非常注重其精神性而有别于其它武道。合气道在锻炼心身的同时也磨炼了人性,故而又是修行的“行”。因此,合气道注重礼仪。礼仪贯穿合气道练习的始终。
四是合气道的技法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动作构成的,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全面、均衡、和谐。
尽管合气道不注重胜负之争,但本身却有独特的技击防身作用,其技法讲究立体进攻,即可以立式出击,又可以“坐式”出奇制胜,而且不凭拙力,能够巧妙利用对手的力量,借力发力。造诣深者,则能随心所欲。当遭到暴徒突然袭击时,快速敏捷地避开攻击的条件反射动作自然就会发生作用。对于女性来说,遭到暴徒突然袭击时,不仅仅需要以弱胜强的技术,能够沉着冷静地对付意外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这些都能够通过修炼合气道得到培养。因此,合气道尤其适合作为女性防身术。现在敌人并非都是暴徒一类,失去控制的汽车、高处落下的建筑材料等都是我们生存的敌人。当面临突然发生的危险时,修炼合气道的人大都能迅速作出反应并逃脱危险,这种事例是很多的。
【创始人】
其创始人是日本的植芝盛平。生于1883年的植芝盛平自幼体弱多病。少年时,他只身前往东京学习柔术;20岁当兵,精于步枪刺杀术;参加过日俄战争。1920年,他办起了以自己姓氏冠名的“植芝拳馆”。在此期间,他综合各家武道的经验,开始进行武道的改良。他提出了“气”的概念,进一步又提出“合气”的概念。“合气”就是处处符合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他把自己武道的技术原理比喻为一棵大树被一阵风吹动时的反应过程———一棵大树,当各个方向的风吹过来时,它的叶子会做出各自不同的摆动。合气武道之技术就像大树的叶子一样,在气流的作用之下,产生出无穷无尽的不断变化的技术。1922年,植芝盛平将自己的武道正式命名为“合气武术”。
(一)【合气道(aikido)起源】
植芝盛平于1883年12月14日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市西牟娄郡西那谷村。他在年幼时体弱多病,但非常聪慧,记忆力很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少年时,植芝盛平曾独自去东京学习“起倒流”和“神阴流”柔术。20岁入伍,曾参加过日俄战争。复员后,植芝盛平回到老家,在乡间开办武馆,收徒传授柔术。与此同时,他也向柔道名家高木喜代士学习柔道,向“柳生流”名师中井正胜学习“柳生派”柔术。此后,植芝盛平去北海道开荒,并在那里向“大东流”柔术高手武田惚角学习“大东流”柔术。“柳生派”和“大东流”的柔术都讲究以柔克刚、以巧致胜,这对以后的合气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20年,植芝盛平结识了“大本教”名师出口王仁三郎。不久后,植芝盛平移居京都,在出口王仁三郎的帮助下,开办了“植芝拳馆”。善于思考的植芝盛平,通过多年学习各家柔术的经验,体会到要传播武道就要将武道进行改造,使武道有时代的色彩。他提出了“合气”的概念。所谓“合气”就是处处符合自然界变化的规律。1922年,植芝盛平把自己的武道正式命名为“合气武术”。社会上把他的武道称为“合气柔术”。
1924年,植芝盛平随出口王仁三郎去蒙古,并参加了蒙古的军队。后来在一次与中国军阀张作霖的作战中,植芝盛平所在的全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植芝盛平通过这次战征意识到在现代武器面前,任何武术都是微不足道的。于是,他逃离了战场,回到日本重操旧业开办武馆。但这时的植芝盛平的思想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他认识到武道不能只局限于技击,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武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从此,他以人生哲学来倡导技击的观点。这是合气道发展的转折点。
合气武术在新思想的指导下,训练内容有了许多变化,并很快受到社会的欢迎。1926年,日本海军大将竹下勇慕名召植芝盛平去东京,和植芝盛平面谈后,觉得他的思想很新鲜,于是决定支持植芝盛平。第二年,竹下勇把自己的房产送给植芝盛平。从此,合气武术在东京有了落脚点。
1931年,植芝盛平在东京牛入若松街建造了合气道总部,取名“皇武馆”,并以“皇武馆”为中心,向全日本传播合气武术。1936年,植芝盛平把合气武术正式定名为“合气武道”。1940年,作为财团法人的合气道团体被日本政府所承认。从此,合气道成为日本武道界的主要流派之一。
二战时期,植芝盛平看到战争的残酷,放弃了合气道的主持工作,引退到茨城县岩间农村务农,过起“武农如一”的生活。
二战结束后,合气道总部已成废墟。植芝盛平的儿子植芝吉祥丸决心重振合气道。开始之时,复兴合气道的工作是非常艰难的,学习的人最少时只有两三个人。但吉祥丸艰持不懈,开设讲习会,办《合气会报》,合气道的工作逐渐有了起色。1956年9月,合气道举办了第一次公开演武大会,并引起了轰动。以此为契机,合气道的影响迅速扩大。从此合气道飞速发展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合气道已成为世界非常流行的武术项目。
(二)【技法】
合气道是一种后伐先制、以击打掐拿要害部位,抓筋拿脉,分筋错骨为主要手段,将打、摔、拿为一体,刚柔相济,阴阳相变,周流圆活,以巧取胜的一种实用技术。它与中国的传统武术中的太极、摔跤、擒拿等技法颇为相似。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机理和哲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合气道以技法种类上大至可以分为:徒手、徒手对兵器、兵器对兵器、兵器对徒手。
合气道训练没有固定套路练习,而是模拟日常可能遭受攻击的各种状况下的自卫技术练习,从一开始就是人与人对练,所以实用性很强。训练科目包括:徒手对徒手、徒手对武器、武器对武器、武器对徒手、单人对单人、单人对多人等。
对练式的训练方式便于练习者很快掌握合气道技法,并能很快学以致用。由于长期的重复性训练,使练习者较易掌握技术,并以技术弥补体力上的不足。
【合气道技法的特征】
观看合气道的动作,相信许多人会对其中和谐匀称的圆形身法(捌法)感到折服。
其动作深富节奏感,整个过程如同溶入大自然一般。
合气道是从深受日本尊崇的民族文化之一的日本武术发展而来,是在碰触到对方的瞬间就能够压制住对手的凌厉技法。由于合气道的动作经常以侧身的站立姿势为准备动作,摆脱了对手从正面攻击的路线,并能进入对方的侧面死角,表现出入身的动作技巧出来。
入身技法与圆形身法(捌法)浑然一致才是合气道的最大特征。
以下与其他的武道进行简单的比较:
柔道是互相抓住对方的上衣前襟,在有限的范围内斗技决定胜败,因此在那些技法中很难看到如合气道一般一接触到对方的瞬间就能崩解对方。
另外,以一拳必倒的拳击和脚踢为主的空手道,在其技法上很难看到如合气道一般余韵不绝的流程。
与日本的传统武道——剑道的特征相较,合气道虽然也会以剑进行练习,但是如果仅以体术的动作为基准进行合气道的剑法操作,未能某程度地学会合气道的话,那么拿在手上的剑只不过是一根棍棒而已。
一如创始者生前所言“合气道不仅仅是体术而已。手上拿剑,就成为合气剑法;拿杖,就成为合气杖法。十八般武艺,若未能经由合气道的训练运用自如的话,就不能说是真正修炼此道。”成如其言,剑道的剑理与合气剑法的原理相当吻合。
可是,从体术出发的合气道之剑法,是配合体术的剑法,充分表现出以体为剑的姿势,与现代的剑法有显著的差异。
另外,在合气道上还可以看到柔道、空手道、剑道所有没有的技法,亦即变化多端的关节技法。除了一部分之外,关节技法在柔道是被禁止的,合气道的关节技法却异常的多,最重要的是藉由这些技法锻炼关节,可以培养出能够充分发挥合气道动作的强韧体魄。
从这样的角度看来,惟一能够在技法上找到与合气道共通点的是在日本各地的古武道所遗留下来的多数古流柔术,或者剑术流派。虽然如此,这些古武术除了一部分之外,几乎未在社会上普及,只有极少数的人们勉强保守着其源流而已。
合气道独特的与自然合一技法,以及动作柔软绵密,都是在其他武道上看不到的。总之,合气道技法的特征是取与大自然合一的圆形身法,以及藉由武艺性的凌厉入身技法来表现。然而,形成这些动作的各个技法,包括在自然之中无限衍生出来的诸如入身技法、关节技法等,由众多技法所构成。
想要学习合气道的人必须充分了解前述的特征而后加紧练习,才是提升技法的捷径。
【技法的根本精神】
无论技术上如何的精进,如果对于决定个人行动的心性未加以修炼的话,就不能说是已经学到了合气道的神髓。此处所谓的身心的修炼,指的是从技术到心性,又从心性到技术的意思。因此技法的极致便是心性,心性的锻炼才是合气道锻炼的本旨。
在此请各位了解合气道技法之深层内涵的所气、呼吸力、身心合一的体现等之流程的同时,为了学会技法必须按照顺序理解自己的基本姿势才行。
【气】
东方经常使用到“气”这个字,例如在“浩然之气的气”“天地正气的气”“气概”“气馁”等的日常用语中经常使用到。
这个字所具有的意义相当深远,例如对社会大众而言,一个人如果丧失活下去的气力,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这已经是社会共同的认知了。因此,“气”可说是生命力的泉源,也是大自然发生的根源。
古代东方的学者曾经说过:“人类呼吸的气息,转变成为生命力。”以及“气内在于生命体,也内在于自然界的万物,活泼泼地存在着,贯通主纲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生命原理。”这些都是在强调“气”的重要性。
开祖盛平说过,“气为万物的根本”,“并非以力导引,而是以气导引”,这些话都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气”不能仅以头脑来理解,以东方的“行”来体悟才是第一要务。
开祖主张:“合气道的修炼以气的掌握为起点。”因而强调透过合气道的动作(行法)来修炼,每天的技法锻炼就是行法的第一步骤。是故,持续技法的正确修炼,以人类重心所在脐下丹田作为身心的中心点,在身体内体现小宇宙,亦即体现自然的极致。到此程度,就能达到“气充盈满溢”的状态,并能自在地操纵一切。
作为一个人,应该努力获得心的活力,合气道必须依靠勤练,以脐下丹田为中心透过两手刀,努力无止尽地发出充盈满溢的气之力,来体会合气道技法的真谛。
【呼吸力】
简单的解释,呼吸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到体内,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的活动,这是对生理相当重要的条件。
合气道的呼吸除了包括生理性的呼吸之外,同时还与前项所述的气合为一体。
肉体的呼吸与气的呼吸形成一体才能发挥出“无限的呼吸力”。无限地将呼吸力施展出来,与宇宙的生命体体合而为一就是合气道的特征,此际,既未输入力量,也未使出力量。
合气道的呼吸力,是由身体的各个部位一面呼吸能量形成巨大的气流,一面从指尖、脚尖到眼睛产生了和合气道圆形身法一致的螺旋状圆周运动,并在此同时发散出力量融入于对手。如果硬输入力量或使出力量,该力量就会停滞在身体某部位,对外界因而失去该有的力道。如果能够自在地发挥出呼吸力,全身必然会柔软,而且相当地稳定。
一个原本能够抬起400kg重量的人,由于不知道如何使力,以至于力量均停滞在身体的内部,因此只能抬起4kg程度如小孩一般的力量而已。
所谓的呼吸力,意指从自己的重心,亦即从脐下丹田的部位,发挥出气、心、体一致的力道,经由合气道的训练而流洩出综合性的力量。让身体各部集中的呼吸力发出最大功能的是手臂和手掌,尤其当以手刀状使用时。
【身心合一】
不管做任何事,一旦心与身未能一致时,就能无法发挥出量大的力量。古人曾说:“心不在此处,如何看也是看不见。”这的确是肺腑之言。
合气道技法之锻炼是为了能随时随地发挥最大伟大的力量出来,并能自得体现身心的统一为目的。如果在平日的锻炼当中可以达到此一境界,就可谓已经体得合气道的极意了。
由于突然失火,老婆婆独自一人扛出惊人的重物,这样的例子相信各位时有耳闻,该行为的好坏暂置一旁不论,但由此可以证明心与肉体一致时所发挥出来的力量何其伟大。可是处于非常状况下一时的力道,对于日常生活并无助益。为了能让此种统一力充分发挥出来,除了透过合气道来锻炼身心之外别无他法。
不要仅以头脑来思考身心一体、合一的境界,必须正确地锻炼人类的整体机能才能实现。
【综合的锻炼步骤】
采纳日本武术的传统活用于锻炼法中的合气道,其练习法与其他的武道相较,可以归纳出若干明显的特征。
以下分成四个阶段叙述合气道的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