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炸掉月球-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细胞的实验堪称神速。
所有人——除了杨永诚——都想不到成功竟会如此迅速。
短短几个月,只是失败了几次,其余一路畅通,堪称神迹。当然杨永诚总是在旁边指点着正确的方向。也和他敢大手大脚的烧钱有很大关系,年初到五月底,耗资已经高达1200万美元。
但结果证明投资很值得,ada的生物实验室在干细胞分化上掌握关键技术,并且在动物实验上取得了绝对正确率,上百组记录支撑他们的理论,目前就剩下人体临床,真正冲击巅峰的时刻。
公司已经在拟定文件,并准备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临床试验的许可。同时,他们的突破肯定要上学术杂志,上新闻昭告天下。虽然距离完美还差一步,但已经完成大半。
第052章轰动
放在以前,杨永诚很可能会将公关部门认为是吃饱了撑的机构,直到最近几天,ada公司在干细胞技术上的突破频频登上头条后,他才清楚公司这些部门的重要性,花出去的钱也变得值得。
媒体号称无冕之王,其作用不言而喻。你一项新技术出世,没有得到有效宣传,普通人看不到,就意味着失去了事件本身的轰动性。然而只需要几家稍大的媒体传播它,就会有无数人把目光聚焦。
尼克·韦伯十分清楚,他知道单纯以ada公司来宣传,效果不强,它们是干什么的?或许有细心的会记得是从事3d打印机领域的,但这点名气放在生物医学技术上,毫无帮助——它们需要更强的名头。
mit作为世界顶尖学府,有了这重身份,必然会引起更多关注。但也不是完全乱拉关系,因为在项目里,尼尔森博士曾经给过不少帮助,杨永诚的助手都是学院研究生,他自己也是名誉博士。
再以学术领先的角度,mit也不会拒绝被拉上船,专业院校很清楚干细胞的快速培养和指定分化意味着什么。这项研究成果对当前医学技术具有巨大冲击力,是能够夺取诺贝尔奖的领域!
所以这艘科技大船就正式。
外界普遍是一片盛赞,《纽约时报》评价为:“具有改变人类当前医学模式的重大突破”,然后再解释干细胞指定分化后对各类疾病的效果,洋洋洒洒一篇报道下来,乐观程度比杨永诚的信心还高。
除了《纽约时报》这类美国媒体,其它国家也是看好,《法新社》就称为“不可思议的年轻团队,绝症的曙光”,并普及干细胞的在医学上的作用,诸如治愈白血病、杀死癌症干细胞、心血管疾病、皮肤疾病……
英国《路透社》也把这形容为“天才团队在干细胞医学上的壮举”,还惊叹于:“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竟然一举解决了多种功能细胞的分化问题,这在以往的研究案例中,是从未出现过的”。
除了对主要研发者阿方索·德·阿维莱斯的介绍外,还引用不少尼尔森博士的谈话。
尼尔森作为权威,他也不是乱来,他对研究全程都有关注,虽然研究时间短得恐怖,但对实验结果的检查,影响着他的观念,足够让他担保这个项目上的领先性——然后被媒体解读为“正确性”。
除了权威的媒体,其他的才不管是否要像学术论文一样严谨。内容没有足够吸引力,谁还看?所以杨永诚和尼尔森一些保守的谈话,统统变成了自信,“有可能做到”变成“有很大希望成功”,“乐观”变成“极有把握”……
媒体们普遍喜爱把这项突破说得很神奇、很厉害——相反质疑的就比较少,因为读者大部分是普通人,不了解这个专业,如果是满篇这也不好,那也不对的,估计他们只会看几行字便失去兴趣。而如果是振奋人心的医学壮举,有可能攻克大量疑难杂症等等,人们的兴趣就会很大。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ada公司生物部和mit联合的研究项目,成为了媒体赞誉不断的一大突破,甚至还影响到经济报刊——技术突破背后,意味着现有医学市场很可能会扩大和改头换面。
潜在上千亿美元的市场,谁能够忽略?
杨永诚这名科学领军人,少不了谈及他,他已经接受三次媒体采访,作为项目组长的拉尔夫也沾了光,最后还有尼尔森,作为领域专家,他比其他人更清楚这里面的突破意味着什么,所以兴趣浓厚。
媒体的首页,或者科技专栏已经让ada公司火了。
但科学界有句名言:一项科学实验,直到其成果发表并被理解才能算完成。
《美国医学会杂志》作为业界权威,自然也是论文投稿的首选。而在技术研发者的名字方面,杨永诚是必然首位的,拉尔夫主持着大部分工作,功劳也不小,还有尼尔森博士,他参与着最后的撰稿。
也有借用其名头的意思,尼尔森与杂志打过交道。虽然专业期刊比较严谨,但如果是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或许重视程度不够。当然这只是前提,对最终判断,看中的还是看论文质量。
有尼尔森这名熟手执笔,文章无论格式还是条理都十分清晰,对方主编也优先审阅老朋友的稿件,很快就传回了回复:振奋人心的突破,值得让全世界都看到它……毫无疑问,论文被采纳。
相对普通新闻报刊,投稿的论文专业性才足够保证,它能被专业读者了解以及认可,被社会认可,产生足够的效益和影响力。尼尔森对此是信心十足的,他甚至开玩笑道:“后悔当初没早加入。”
杨永诚说:“但你不也是参与了吗?”
“只是前面的工作和最后面的总结。”尼尔森摇摇头,“真可惜,无法全程目睹这项突破的发生。原以为最快也需要几年时间,等有空闲后,利用手头的资源帮助你们,但现在只剩下恭喜。”
杨永诚说:“我还是得多谢你,若不然也不会这么快。”
如果要按贡献的百分比来统计,杨永诚能占到85%,拉尔夫作为组长,工作比杨永诚忙,但理论不是出自他,最忙碌却只有10%,剩下的就是助手们和尼尔森博士的功劳,也是不可或缺的。
但毫无疑问,人们总是关注最耀眼的那个。
这项技术严格来说是他带来的,帮手们虽然功不可没,但也只是帮手。起主导作用,提供坚实理论,就是这名不可思议的年轻人。同样匪夷所思的是,mit居然很早就给了他名誉博士头衔。
而现在看,这项决定是无比的正确。
所以尼尔森还带来个消息:“学院可能要再为你破例了。”
“恭喜!”杨永诚办公室的同事、朋友们纷纷送上祝贺。
“多谢各位。”杨永诚微笑着。
尼尔森继续说:“名誉博士只是个与能力关系不大的头衔,但因你在领域上的巨大作用,学院考虑特聘你。”
“我得考虑。”杨永诚说。
尼尔森说:“当然我只是传达意见。个人建议接受,这不会浪费多少时间,就是几个月露一次面都行。”
“我会认真考虑的。”杨永诚对尼尔森的印象还是很好的,和气,易相处,所以对他也友善。
尼尔森没有多说:“好吧,最后送上祝贺!”
在学术界,杨永诚已经扬名。学问不看年龄,看中的是实力。读者们在迎接技术的变革时,也在惊叹他的年轻。
仅仅二十三岁,便做出一项能影响人类的壮举,完成了无数机构和权威人士数年都毫无进展的工作。
甚至诺贝尔奖,说不定对他也只是巨大成就后的锦上添花。
第053章神秘女
杨永诚有选择的接受媒体采访,谈谈干细胞技术的历程和未来的畅想,或与同行探讨,接受些中肯意见……时间来到六月份,干细胞的第二次动物试验完美结束,现在就差临床试验的许可。
他也终于能够从忙碌中脱身,干细胞培养分化的实验和临床医学是两码事,如果说前者是开辟大道,后者就是让车子在上面疾驰。在fda许可下发前,人类临床试验计划只能往后顺延。
鉴于工作变得复杂,而boss又缺点商业知识,助理提上日程。
这是尼克·韦伯亲自招聘和面试,他要求很高,能够代替杨永诚行使一定商业职权的助手,虽然杨永诚不是公司主管,但作为董事长、技术主管,身上事情不见得会少……所以需要多名助理。
几轮面试下来,韦伯显然更青睐男性。
但事实也是,女性因为性别原因,生育或家庭等,职场时间不长。
最后选中一人:丹尼尔·布洛斯。二十八岁,名校毕业,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过关,处在事业阶段,闯劲很大……总的说,他符合韦伯对助理的挑剔要求。杨永诚也和韦伯挑选的助手交流。
没什么可挑剔的,他满意这名助理。有干劲,重要是他能分担自己很多不必要的工作——让自己只做想做的事情。行政工作、公司运营等,助手都会整理出直观的数据,并提供参考意见。
丹尼尔·布洛斯刚任职,就替杨永诚处理了和维兰德工业的合作问题。
ada开发的材料和特种钢,双方都在接触。
“我们考虑以45%占比的条件与对方合作,对剩余价值评估上,还需要评估对这几项技术的价值。对方以一定的代价使用,我们也将持续提供支持。而相关产品的营收,按照比例分配。”
杨永诚满意他的快速:“很好,继续关注,并报给我重点。”
……
繁忙的日子也终于到了头。
身上暂时无事的杨永诚放下工作,自驾去纽约转转。
六月份,夏日的炎热气息开始袭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他驾驶刚买的敞篷bmw-m6跑车在公路上疾驰。
鉴于上次的教训,他特地选了舒适又兼顾性能的车子,即使是长途奔波,也不会过于折磨司机。
bmw的m6就让它满意,m系的调校让它性能不俗,自身拥有近五米长的车身,双门四座,敞篷却不像他那辆lp650,下雨天就遭殃……后排也没有沦为装饰区,以杨永诚的块头坐下都能忍受。
现车花了十五万美元,夏天开出去吹风是很值得的。
“呼!喜欢夏天!”杨永诚呼吸着户外的空气,这种晴朗自由的日子很放松,就像不久前在里约的日子,没有任何压力,只有一群死党和望不到头的海滩,大家懒洋洋躲在遮阳伞下聊天。
……
抵达曼哈顿后,那股心胸开阔的畅快感被周围严严实实的摩天大楼赶跑了,要让杨永诚长期住这里,他肯定不乐意,这么压抑迟早会憋出病来……再找地方停下车,去向老妈报到。
“我的天才来啦!”杨妈妈和他拥抱,连着亲了好几口。
他笑着说:“我厉害吧?”
她点头:“为你自豪!开始我还怀疑是愚人节玩笑呢,但我想媒体不会拿自己名声开玩笑,而且我从心底希望如此。”
“直接说我厉害就行啦。”杨永诚大大咧咧的在沙发上坐下,“出了这么一个科学家,有什么奖励吗?”
“你想要什么?”她在旁边坐下。
杨永诚倒在她身上:“像这样子就很幸福和满足。”
“居然还会耍心机了。”杨妈妈不会信他这些话,她说:“我们选个时间参加户外活动怎么样?或许还可以叫上其他朋友,同龄姑娘——这可是你的平台,好好展示你个人的风度,如何?”
杨永诚疑惑:“为什么要把同龄姑娘单独说一遍?”
杨妈妈捏捏他的脸:“你小子别给我装傻充愣,我知道你需要什么。瞧你工作时的糟糕模样,胡子拉碴,形象完全扔到九霄云外,这是我儿子?不!你需要一个让你保持自我良好状态人——只能是异性。”
杨永诚尴尬笑着:“这个……您懂得真多。”
……
他们一家就趁早出发。
要说纽约富豪们休闲养生的地区,长岛可能名列前茅。它不光是风景秀丽,温度适宜,也距离曼哈顿不远,被誉为最适合生活的地区之一。望着开阔的道路和两侧风格各异的豪宅,人生确实悠闲。
杨永诚边开车边说:“你干嘛不唆使老爸在这里也买一套房子住呢?环境多好呀,住市中心真难受!”
“唆使?”太阳镜也削弱不了她双眼的杀气。
“我的错!”杨永诚笑了,“是教育他怎么花钱和享受生活,满意吗?”
“勉强啦。”她望着周围的美丽景,点头:“也是这样,整天窝在几十层高的楼顶,我就不喜欢。”
杨永诚笑着,他知道事情多半会成功。
……
老爸还能说什么呢?耸耸肩,只要你喜欢。
事情在他们从前台领预约房卡,到上楼的那短暂时间内搞定。然后换上衣服,他们应邀去的马术训练场休闲几日,邀请者是弗兰克·钱宁先生,他父亲的好友,同时弗兰克的儿女也参加。
杨永诚对克里斯托弗·钱宁并不陌生,那个不幸弯了的大帅哥……总感觉自己想到这点时,内心暗暗庆幸,但对待朋友不应该是这样子,所以他硬生生的转为了——祝福真爱。这就好受多了。
但万万没想到,杨妈妈嘴里的钱宁小姐,他竟然认识。
“原来是你?”杨永诚意外的望着面前这位穿上马术服,身形窈窕的女士——从形象上是在无法和前段时间要“上他”的神秘女相比,但也可能是彼此认识不深的缘故,反正她现在很正经。
“是我,德阿维莱斯先生。”阿什丽·钱宁微笑着和他握握手。
“你们两位认识?”弗兰克·钱宁问。
克里斯托弗倒是先解释道:“上次我邀请阿方索参加生日宴,没有正式引荐,但应该是在那时候认识的。”
“没错,是那时候。”杨永诚点头,“钱宁小姐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阿什丽·钱宁轻轻咬了一下嘴唇,然后笑了:“我也是。德阿维莱斯先生重建了我对欧洲绅士的认识。”
“我的荣幸。”杨永诚微笑。
有点儿话里有话……大家都感受到了,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