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57部分

崛起在黑土地-第57部分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卢一鸣看到这张规划图时,暗吃一惊,手下竟有这方面的人才,可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是一位俄国姑娘,而且还是春波的准小姨子时,心里不由乐了,忍不住想见见这位与众不同的俄国姑娘。
    外面依然是冰天雪地,百货商店大厅如温暖的春天。由于卢一鸣当初的建筑理念,以经根植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人们有样学样,如今几乎所有的房屋建筑都采用火笼形式。
    一大早,卢一鸣便来到百货商店,他没有惊动别人,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走了进去。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参展会场以经布置的井然有序,许多商品整齐的摆放在展台上。这时,漂亮的尤里若娃从一个房间走出来,见一个高大的、陌生的男人四处走动,便迎了上去用英语说道:“先生,你找谁?”卢一鸣微笑着没有回答。
    尤里若娃有些着急,用刚学会的汉语道:“你……你……。”见姑娘有些狼狈,卢一鸣用英语笑道:“小姐,你叫尤里若娃?”尤里若娃惊呼:“先生,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卢一鸣神秘道:“我不仅知道你叫尤里若娃,还知道你来自莫斯科,住在沙尼亚你表姐家。”尤里若娃有些迷糊,卢一鸣补充道:“不用猜了,我和你姐夫是朋友。”尤里若娃有些将信将疑。
    接下来尤里若娃陪着卢一鸣一起走动,俩人自然而然的攀谈起来,谈话内容涉及到许多领域,卢一鸣的博学,让姑娘的芳心开始躁动起来。当天晚上,尤里若娃回到表姐家里,知道了卢一鸣的身份。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哈尔滨第一届商品展销会隆重开幕,顿时在哈尔滨引起了轰动。除了一半展台是卢一鸣旗下的产品,另外一半分给了众商家。历时一个月的展销活动,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商,新一轮的商贸活动又拉开了序幕。
    展销会开业那天,尤里若娃的眼睛一直围着卢一鸣打转转,时不时跑到卢一鸣身边请教问题,可是卢一鸣哪知道姑娘的心思。





    第二部华夏风云 第67章稳定边疆
    

    寒冷的季风从蒙古高原,由北向南横扫,以主人的姿态凌驾一切、主宰一切。土拉河又一次封冻,北面的博多格山又一次披上了洁白的外衣。刚必神色冷峻的站在窗前眺望,战争似乎早已远去,而他心里的战争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次残酷的搏杀,钢必的部下阵亡了三千余人,负伤两千多人,帐下人马去之一半,几个月来,大营内一直笼罩着悲切的气氛。战争结束一个月,姐夫来电告知,要他在土拉河北岸建一座纪念碑,用以对英烈的缅怀。眼下纪念碑以经落成,上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书写的碑文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字样,要让后人永远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
    纪念碑落成的当天,刚必把所有王公大臣强行拉到纪念碑前,跪下默哀、赎罪,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方才罢休,或许这样刚必心里能好受一些。总督三多虽然感觉有些不妥,但也没有横加阻拦,他了解刚必的心情,只好由他了。
    外面传来脚步声,属下进来禀告:“师座,银川来的人马到了。”刚必出去迎接,见总督三多早已站在寒风里,心里有些感动不由说道:“总督大人,三千顶帐篷早以就绪,不知总督大人还有何吩咐?”三多笑着说:“三千人马,加上随军家属,大概够了。”刚必接着说道:“大人,常连的人马,懒散多年,老弱病残,大都拖家带口,我想裁撤一部分,就地安置,最起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此举如何?”三多赞赏道:“刚师长真乃仁慈之人,彰显大将风范,你放心,善后事宜我来处理。”
    远处人嘶马叫,一支黑丫丫的队伍疲惫而至,长途跋涉的风霜刻在每个人的脸上,不少妇女、孩子龟缩在马车上,一脸迷茫。接待的士兵纷纷上前,热情的帮扶,带去了一丝温暖。带队的军官,还穿着前清的军服,浑身上下落满了灰尘,显得很滑稽。交割手续办完以后,刚必召集所有军官,简单的安抚一下,便让他们去休息了。
    几日以后,开始裁员,有一千多人不适合再从军。命令刚发布完,一下子捅了马蜂窝,愤怒的士兵,全部涌到师部,跪地示威。刚必那见过这种场面,一时措手不及懵了。总督三多匆匆赶来,极力安抚均无果。此时,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气势汹汹道:“总督大人,刚大人,我们千里迢迢来戍边,为何裁撤我们?是何道理?顿时指责声响成一片:“我们绝不答应。”“大人,你们的良心让狗吃了。”“***狗眼看人低……。”简直乱成了一锅粥。刚必无奈只好收回成命,人群才渐渐散去。没有主意的刚必立即给卢一鸣发了一封电报。不久回电:暂不裁撤,可以组成军垦团。一场风波才得以平息。
    新年过后,几位显要的的王公大臣,自治政府的几个头面人物,坐在王宫内长吁短叹。扮演傀儡角色一年多了,你说他们能不郁闷吗?尤其是哲布尊丹巴活佛,虽然当上自治政府主席,明面上光鲜无比,其实就是一个摆设。就像一场噩梦,醒来后发现又回到原点,甚至还不如从前。本来依靠俄国人,来实现大蒙古国的构想,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俄国人也靠不住。
    这天说变就变了,比起前清的做法,民国政府高明多了,赋税全部减免了不说,只要你不做出格的事,基本上不干涉你的内政,并且深得民心,活佛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帮穷棒子们太好糊弄了。另外,刚必大军压阵,总督在旁监视,而巴特尔那个紧随刚必跑的混蛋小子又组建了蒙民自卫军,美其名曰是自治政府的军队,***自己若想掌控,简直是白日做梦。面对巨大的压力,活佛每天都活在忐忑之中,深怕什么时候招来祸端。
    此时,自治政府办事大臣车林奇密特道:“活佛,昨天俄领事克廖如夫到府下密谈,叫咱们不要灰心,一定要抱成团。说眼下俄国政府由于西线重大事件,无暇顾及咱们,一旦腾出手来,会一如既往支持我们。”内务大臣乌察和分辨道:“眼下,民国政府如此强大,以成铁板一块,你非要搞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难道才罢休吗?”众王爷、大臣纷纷发言,有反对的,有支持的,场面立马混乱起来。
    活佛望着手下一帮蠢材,心道,没有一个能想出高明的办法,不由想起杭达多尔济王爷,数他脑袋最灵光,点子也多。如今被软禁在京城,远水难解近渴,不过乌察和似乎说的有道理。望着还在争吵的大臣们,活佛生气道:“行了行了,眼下大局已定,不切实际的想法都给我收起来。你们各负其责,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比什么都强,免得招来杀身之祸。”众大人不知声了。
    这时,一名王宫管事急匆匆走进来,把总督大人的一纸手谕交到活佛手里,活佛展开细看,只见手谕中写道:“主席阁下,鉴于蒙地蔽塞寡闻,学识滞后,也为栽培自治政府可用人才,预选拔各王公大臣适龄子弟,前往哈就学,望合作为盼,不胜感激。”活佛看完长叹一声,把手谕传给各大人看。
    顿时,各位王宫大臣气的脸变了颜色,骂声四起:“***这是在扣押人质。”“简直不让我们活了。”“不去,就是不去,看他们有什么办法。”“豁出去了,跟他们拼了……。”发泄完了,渐渐的所有人没了声音,也没了主意。众大臣眼睛不由自主把眼睛聚焦在活佛身上。
    活佛暗自佩服此招数的高明,子弟们都在人家的地盘上,看那位王爷能有非分只想,就如一道紧箍咒。死死的勒紧你。想到这活佛心里以经没有一丝抗争的念头说道:“不尊令又如何?你们谁有胆量拿自己颈上的脑袋去试试?我看就这样吧,反正也不是去送死。”
    库伦城外,寒风猎猎,上演了一场哭嚎大戏,所有送行的王公大臣家中的女人,抱头痛苦,场面凄惨,令人不忍目睹。而子弟们也哭得像个泪人似得。
    总督三多有些不忍对站在身边的刚必说:“刚师长,这一出大不妥,生生拆散骨肉,有博天理。”其实刚必面对这样的场面,也有些不唠忍。他完全是照姐夫的意思干的,但这话他不能告诉三多,只好遮掩道:“总督大人,眼下外蒙刚刚平定,***每位王爷脑袋都有反骨,里面藏着八个心眼,只有这样才能镇住他们,这也是无奈之举。”三多道:“我怕操之过急,引起骚乱。”刚必无语,他也不知道姐夫是怎么想的,为何这样。
    这一出戏刚演完,不少王公大臣开始换位思考,打起自己的小算盘,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内务大臣乌察和坐在府内,正在盘算。眼下连活佛都心灰意冷了,自己还瞎折腾什么?看样子只有一条路,就是和民国政府精诚合作。但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诚意呢?尤其是三个儿子都去了哈尔滨,如果私下里和他们搭上关系,儿子在那边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乌察和想了很多方案,最后都一一否决了。思维受阻的他,大脑开始短路。这时,16岁的女儿斯日娜从外面跑了进来,手里的马鞭还不及放下,通红的脸上挂满风霜,见乌察和愁眉苦脸的样子撒娇道:“阿爸,还在烦恼那,哥哥、弟弟不是捎信来,那边挺好的吗?”
    乌察和看见天真无邪的女儿,突然眼睛一亮,彷佛黑暗里的灯光,照亮了心头的迷雾,精神立马振奋起来。斯日娜有些迷糊,方才还阴云密布,转眼之间就雨过天晴了,这演的是哪一出。
    当天晚上乌察和带着礼物去拜访总督三多,私下里他和三多关系还不错,毕竟相处好几年了,估计这点小忙他肯定会帮。
    第二天一大早,总督三多满脸喜气的来到刚必的师部,没等刚必搭话,一上来便祝贺道:“刚大人,大喜呀。”说完笑吟吟的望着他,刚必一脸糨糊问道:“总督大人,何喜之有?”三多慢悠悠的坐下来,显得不急不躁说道:“刚大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如此慢待月下老人,是何道理?”说完示意刚必奉上茶水。
    见总督大人专心致志的喝茶,就是不开口,刚必急了问道:“总督大人,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怎么回事?”三多放下茶碗哈哈笑道:“瞧你急的,刚大人你好福气呀,昨天晚上,乌察和王爷到府上,要我做媒,把他女儿许配给你,那丫头我见过,长相没得说,保你满意,这回你的好好谢谢老夫喽。”刚必闻听大喜道:“总督大人,没想到我刚必还有这等艳遇。事成之后,一定重谢。”
    三多走后,刚必心里又有些忐忑起来,阿玛、额娘没有问题,以前还曾宠恿自己娶二房,老婆吗更没问题,瞪一下眼珠子连个屁都不敢放。眼下他最担心的是姐姐、姐夫是否同意,尤其是姐夫的意见。
    哈尔滨卢家寓所,卢一鸣拿着刚必发来的电报笑道:“哈哈,挺有意思,这小子艳福不浅那。”宝珍好奇问:“你说谁艳福不浅。”“还能是谁,刚必那小子呗。”宝珍诧异的接过电报,阅后生气道:“吃着碗里的,还望着锅里的,想娶二房没门,不行这事我的管,让他趁早死了这份心。”宝珍在卢一鸣的影响下,已变成一个十足的新派人物,对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嫉恶如仇。
    卢一鸣调侃道:“娘子,你千万不能反对,这是好事呀。”宝珍反击道:“啧啧啧,这回看出你的狼子野心来了,是不是为自己找二房打埋伏呀。”卢一鸣见宝珍的样子挺可笑继续逗她道:“刚必这桩婚事不仅不能反对,还要大力支持。”宝珍这下真生气了道:“还真看不出来,平常对我说的一套一套的,什么妇女解放了,尊重妇女了,一夫一妻了,弄了半天你一直在糊弄我。”
    卢一鸣见火候差不多了,收起笑容严肃道:“宝珍,刚必的婚事,我为什么鼎力支持,这关系到外蒙稳定的问题,满蒙联姻,这是一件政治大事,而我们个人的荣辱又算了什么。坦率的说,我真没想到,刚必给我带来这么利好的消息。”
    宝珍余怒未消道:“真便宜了刚必那小子。”说是说还得准备贺礼不是。
    富察老两口闻讯,匆匆忙忙从齐齐哈尔来到库伦。刚必原配没有来,否则岂不大煞风景。乌察和征得老富察的同意,婚礼按蒙古人的传统习惯举行,即隆重又得体,把满蒙和亲的场面演绎的恰到好处。
    洞房之夜,斯日娜见到刚必第一句话就说:“阿爸说你是一个大英雄,让我以后好好服侍你。”顿时,刚必的好兴致没了,酒也醒了一半,感觉到眼前的女人,似乎还是个孩子。
    就在这个晚上,乌里雅苏台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第二部华夏风云 第68章扫荡欲孽
   

    外蒙战事结束后,巴特尔统帅5000人马与刚必的部下,第45师一旅少将旅长同仁率领的2000人马,一同前往乌里雅苏台。刚必要求巴特尔把蒙民自卫军总部,放在乌里雅苏台,另外分出一支人马,进军唐奴乌梁海地区,整合当地部族,必须牢牢地控制这一地区。
    而同仁的人马,这次去乌里雅苏台,主要是整编那里的清军,然后移师科布多,接收科布多城的清军。一方面与巴特尔在唐奴乌梁海的人马有个呼应,二是把半只脚踏进了新疆。眼下乌里雅苏台有千余清军,科布多有300余清军。
    大军一路西行,到达察察尔莱格,正好走完一半路程,巴特尔留下500自卫军驻防。然后和同仁的人马继续西进,到达乌里雅苏台时天已经转冷。同仁稍作休整,接着全部人马挥师科布多城。
    巴特尔和当年的四个小伙伴,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以有三位英勇战死。如今只剩下巴特尔和另一个叫腾格尔的伙伴。休息几日以后,巴特尔又命腾格尔率领1500名骑兵,沿着西北方向,向唐奴乌梁海的基吉进军。
    乌里雅苏台,历史久远,在成吉思汗以前就是连接古丝绸之路与南西伯利亚和俄罗斯的重要十字路口。来自中国的商品经乌里雅苏台进入叶妮赛河流域。
    乌里雅苏台是清朝在18世纪末期正式建城,并设置将军府与库伦、科布多并称为漠北三大要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作为重要的军事重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