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246部分

崛起在黑土地-第246部分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乎是跟随他们的脚步,再向前推进。
    第二天傍晚,隆美尔率领他的坦克团,占领了斯洛文尼亚首府卢布尔雅那,而古德里安率领的坦克旅占领了首府东部的彩烈,而他们之间的进攻几乎是并驾齐驱。





    第五部走向辉煌 340章新奇战法
    

    6月5日,隆美尔率部进入克罗地亚。逃跑到塞尔维亚的斯洛文尼亚的政府大员,惊闻德军的坦克车已经进入克罗地亚,立即逃亡希腊。它下一步再逃,只能是越过亚得里亚海逃亡意大利了。或者通过地中海逃亡北非。
    当德军的坦克车进入克罗地亚以后,塞尔维亚却发出了最强悍的声音,它们进行全国总动员,表示誓与德军血战到底。在历史上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就是传统同盟国。由于弱小,这些斯拉夫族的后裔,就有共同对敌的传统。
    自从8世纪部分斯拉夫人来到这一地区居住,通过和不同种族通婚、兼容,最后以斯拉夫裔为主并形成众多的少数民族。但是他们骨子里原始的斯拉夫人的血性没有消除。这些弱小民族或弱小国家,在长期和强大民族对抗中,铸就了他们不屈不饶的反抗精神和永不服输的民族性格,而塞尔维亚这个民族最具有代表性。
    克罗地亚基本上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德军的坦克部队在挺进途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隆梅尔的坦克团,从占领的克罗地亚首府萨格拉布出发以后,很快击溃了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正规军。但是坦克部队却遭到来自塞尔维亚民间组成的游击队的频繁袭击,使他遇到了**烦。确切说隆美尔没高兴多久,便陷入苦恼之中。
    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坦克部队无法机动作战。因此隆梅尔的坦克部队只能沿着山间一条狭长蜿蜒的公路向前推进,这无疑给塞尔维亚游击队的袭击创造了绝佳条件。他们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神出鬼没的突然出现,继而造成隆美尔坦克团损失惨重。现在隆美尔已经损失5辆坦克。当上峰了解这个情况后,命令他们停止前进,说有一支德军新组建的特种兵分队,将加入他们的序列{主要是对付游击队,保护坦克的安全}。因此隆梅尔的坦克团,在克罗地亚南部一个叫兹林的小镇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也许是受地中海独特气候的影响,克罗地亚南部的夏季干燥、少雨,耀眼的日头几乎每天都裸露着笑脸。在兹林小镇隆美尔一面等待特种兵分队的到来,一面进行短暂的休整。这天依然是艳阳高照,坦克团正在热火朝天的检修坦克。
    “团长,陆军的特种部队?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团参谋长道。隆美尔望着坦克兵围着坦克忙碌的身影道:“也许是一支专门对付游击队的部队,为什么叫特种部队,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进行特种作战的部队。”等于白说。
    团参谋长又道:“我听说过,中国的特种部队非常恐怖。他们经常深入敌后,进行机动作战。据说每名队员都是百里挑一,并且射击、擒拿格斗都是好手。难道我们的特种部队也是这种类型?”隆美尔接道:“很有可能,等一会儿见到他们你我就明白了,费这脑筋干吗。”
    大约一个小时后,镇外的沙土公路上扬起一片尘土,接着传来汽车马达的轰鸣声。眨眼之间几十辆越野军用吉普车风驰电掣般的驶进镇子,当吉普车停在镇中心教堂的操场上,隆美尔默数了一下吉普车的数量,共20辆吉普车。每辆车有5人,这支特种分队的人数正好是100人。
    但是,隆美尔很快发现特种兵的着装与众不同,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花里胡哨的军服,而他们头上戴的钢盔也是花了呼哨的。接着他又发现特种兵身后背的武器也不同凡响。枪管比制式武器似乎加长了三分之一,而且每支枪上都带有瞄准镜。从他们跳下车的动作上看,每个人似乎都身手敏捷。
    正在隆美尔和他的部下诧异之时,只见特种兵人群里走出一名中等身材、年纪约30多岁的精干汉子,他径直来到隆美尔面前,显然他已经判断出隆梅尔的军衔。而隆美尔也在打量此人,他发现此人的着装和其他特种并几乎没什么两样,只是左胳臂上多了一个黑色的倒三角,略微显出此人和其他人的区别。
    “报告长官,第1特种兵大队、第1分队队长巴拉克,率99名特种兵前来报到。”这名精干的汉子报出了自己的姓名和职务。隆美尔热情道:“我是隆美尔,欢迎你们到来。”双方寒暄一阵后,他们就如何相互配合作战又进行了一番磋商。
    在团部里,隆美尔好奇的摆弄着巴拉克的狙击步枪,巴拉克介绍道:“这是一款中国生产的狙击步枪,1922年定型,命名22式狙击步枪。该枪口径7。2毫米,有效射程1500米。这款强性能非常稳定,并且操作简便、实用,能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作战。”
    隆美尔道:“哦,确实是一把好枪。不过我想问你,特种兵是什么时候组建的?”“1918年大战结束后。我当时是德军驻青岛部队的一名上士,经过双方政府间的协商,我们的部队得以保留并驻扎在中国东北辽阳。不久我们部队选拔10名士兵其中就有我,然后到哈尔滨附近一所特种兵学校进行秘密训练。经过6年的系统训练,我们于24年回国。接着迅速组建了特种部队,这次我们是第1次拉出来参加战斗。”巴拉克回答。
    次日,隆美尔率领坦克团继续上路。在山间公路上,坦克团一字排开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巴拉克率领特种兵乘坐的吉普车则分散在坦克队伍里,继而承担保护坦克安全、防止游击队袭击的重任。
    其实游击队用埋设地雷的办法对付坦克,;隆美尔并不担心,可怕的是游击队手里的燃烧瓶。显然塞尔维亚游击队是从苏军哪里获取的经验。由于德军坦克在设计时,把油箱置于外面,虽然能挡住子弹的袭击,但燃烧瓶对他却是致命的。
    坦克一路前行、似乎风平浪静。突然前方传来猛烈的爆炸声,坦克部队骤然停了下来。不一会儿来自前方坦克的报告,说踩响了游击队埋设的地雷。隆美尔立刻意识到,这是游击队要发动袭击的前兆,他迅速命令坦克机枪手做好应战的准备。
    果然不出隆美尔所料,山谷间想起密集的枪声,己方也开始回击,顿时枪声大作。此时,隆美尔依然裸露身体站在他的指挥位置上,镇定自若的观察游击队的袭击情况。只见在公路两旁的树林里、草丛里,岩石后面,不时出现游击队的身影。
    游击队袭击开始后,特种兵们显得并不惊慌,他们也迅速的做好了战斗准备。这时特种兵队长迅速爬上了隆梅尔的坦克,他刚要询问什么,只见巴拉克发现了危险的目标,他迅速持枪、瞄准、击发一气呵成。远处岩石后面一名游击队员,已经摆开了投掷燃烧瓶的架势,随着一声枪响,这名游击队员仰面倒了下去。
    仅仅5分钟时间,巴拉克连续5次击发,几乎枪枪咬肉、弹无虚发。此情此景,隆美尔几乎看傻了。随着特种兵有限的枪声,随着准确的射杀,游击队员被一个个打翻在地、死翘翘了。接着特种兵越战越勇,开始射杀远处担任掩护的游击队员和机枪手。不到半个小时,塞尔维亚游击队员就崩溃了,开始逃之夭夭。
    战斗很快结速,隆美尔望着打扫完战场回来的巴拉克道:“巴拉克队长,你们真是好样的,今后游击队休想再打我坦克的注意。”巴拉克队长轻松道:“游击队全逃跑了,干掉115人,其中10人带伤。初次战斗我很满意,几乎都是一枪毙命。”
    隆美尔又大喜道:“哈哈,有你们助阵,我的坦克车就是如虎添翼,我的推进速度将大大加快,我命令继续前进。”伴随隆隆的马达声,隆梅尔的心情简直好极了。他望着坐在自己身边、警惕注视四周的巴拉克道:“真没想到,德国陆军诞生了一支恐怖部队,尤其是你们的射击本领,堪称一绝。”
    巴拉克笑笑轻描淡写道:“坦率说特种作战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10多年前,当时中国混乱不堪、军阀割据之时,俄国人企图图谋外蒙,并出动10万大军。而中国人就是利用特种作战的手段,打得俄军丢盔卸甲,他们用很少的兵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以我在中国的经历而论,中国人绝对是军事谋略和军事手段上的怪胎。你知道吗,咱们训练的队员,只能做到500米一击绝杀。而中国训练的特种兵必须做到1000米一击绝杀,否则就被淘汰掉。还有一点,中国人在射击准确率上,有无与伦比的天赋。”隆美尔闻听嘘唏不止,一股敬佩心里油然而生。
    由于特种兵的加盟,装甲部队的进攻速度明显加快,不久隆美尔率领坦克团占领了萨拉热窝。紧接着东路也传来好消息,古德里安率领的坦克旅占领了贝尔格莱德。德军南下的脚步已经势不可挡……。





    第五部走向辉煌 341章第比利斯
   
    歼灭美第8集团军后,由于136师、第1旅旅长在战斗中意外战死,因此高加索前线指挥部,征得第2方面军司令部同意,同时鉴于林彪在车臣的出色表现,关键是林彪在阻截美第8集团军时的卓越表现,使他顺利成为陈明仁的部下,136师第1旅旅长。
    部队进入格鲁吉亚后,由于连日征战,再加上美军已经开始大范围撤退,因此我军停止进军的脚步,开始进入短暂休整阶段。在格鲁吉亚边境小城奥马洛,136师在此休整。这天师长陈明仁埋头地图前,正在研究下一步进军第比利斯的行动。
    根据情报显示,美军和法军已经开始向土耳其大范围撤军,显而易见,高加索战役也已接近尾声。大的战事已经不可能在爆发。只不过第比利斯目前盘踞着、苏联驻格鲁吉亚集团军,并由格鲁吉亚人吉若亚率领的近10万苏联军队。这些苏联军队,绝大多数是由格鲁吉亚人组成,表面上看似乎很强大,其实他们完全成为一支孤军。
    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瞬间打破了师部的寂静。一名作战参谋拿起电话听完后道:“师长,是兵团叶司令员?”陈明仁赶紧接过电话,接着电话那头传来叶挺的声音:“明仁吗,根据前线指挥部命令,屡属第2方面军中校团长林彪,就任你师第1旅旅长。此人从前线指挥部直接到你处就任,估计快到了。据说此人非常年轻、很有头脑,并且表现出色,希望你不可造次,要精诚团结。”
    陈明仁放下电话心里嘀咕道,此人如此年轻,难道比我还年轻嘛。他知道自己、蒋先云、陈赓、杜聿明,是两大方面军最年轻的战将,他们4人早已名声远播、如雷贯耳。甚至他们的名字在陆军部、国防部都挂号。可是林彪这等人物,却名不见经传,突然崭露头角,让陈明仁有些诧异和迷惑。
    陈明仁正在寻思着,突然一阵吉普车的马达声由远而近传来。陈明仁知道客人到了,赶忙迎出去。随着吉普车的刹车声,只见一位身材廋小、异常干练的年轻人,从吉普车上敏捷的跳下来。随后下车的年轻人开始冷静的审视迎接他的人群。
    很快年轻人判断出陈明仁的身份,跑步上前道:“报告师长,第1旅旅长林彪前来报到。”望着比自己还要年轻的林彪,和浑身上下透着与实际年龄极不相符的并且十分沉稳的年轻人,陈明仁有些妒忌道:“林旅长,我代表136师欢迎你。”随后双方热情握手。
    当天晚上,军部来了命令:136师作为先头部队,明天正式向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进军。在傍晚的军事会议上,陈明仁真正领教了林彪的精明和和对大局的把握能力。在后世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上,林彪率部征战,唯一的败仗是3次攻打陈明仁把守的四平,而且每次都吃了大亏。然而,历史的变迁,二人在对外战争中,阴差阳错成为上下级关系。
    在军事会议上林彪才思敏捷道:“各位,高加索战役已经进入尾声,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任务就是向南挺进,进行军事占领。我判断今后大的战事不会再爆发,我们的盟友德军恐怕要很好的表演一番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苏联南部出海口被封锁后,来自美国等的军事援助将被掐断。因此,苏联的战争潜力会急剧下降,也许很长时间苏联都不会向任何方向发动进攻,我们进行的高加索战役也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陈明仁闻听林彪的发言倒吸一口凉气,这等见识这等深邃的战略眼光,也只有让他钦佩的蒋先云能想到。难怪前线指挥部对此人如此重视、破格提拔了。陈明仁暗忖,与之相比,自己在这个层面上高下立判。虽然林彪只是短短数语,但是陈明仁感到了差距。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同时也想再次检验一下林彪的战略眼光他提问道:“林旅长,目前美军法军已经开始全面撤退,你能说说盟军今后的动向吗?”
    林彪略一思考道:“高加索战役结束后,盟军在中南亚地区已经无法立足。即使盟军撤到土耳其依然面临被动挨打的局面。各位请注意,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横扫波兰,继而兵出巴尔干半岛,由此产生了最大的变局。我判断,由于历史的原因,德国在欧洲战场上,会再一次向法国发动进攻,这是盟军在中亚地区无法与我们对抗的根本原因。下一步,它们的主力兵团将撤回法国,加强其守备。它的少部分兵力将撤往北非。因为北非地中海沿岸,作为重要战略要地也不容有失。”
    陈明仁大喜,不竟为林彪的高论而拍案叫绝道:“好,说得好,真乃大将之才。”他为自己手下多了一位难得的将才而欣喜偌长。他断定此君日后必出人头地,前途不可限量。
    6月15日,我军兵临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城下,苏军城防军司令官吉拉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率众向我军投降。136师受降后兵不血刃占领了第比利斯。随后136师举行了入城仪式,以此来彰显我军的威武之师。
    我军占领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后,国防部电令高加索前线指挥部,如有可能要在第1时间内促成格鲁吉亚独立建国,说格鲁吉亚一旦独立建国,将会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