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175部分

崛起在黑土地-第175部分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久坐参政两院院长的黄兴,一直没有升迁。许多后起之秀,迅速做到高官的位置,眼热下黄兴难免心生不满。由于党主席孙中山长期关注国家的铁路建设,几乎到痴迷的地步,因此党内的事务全靠他一人搭理,渐渐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利益集团。
    眼下民国政府党派茹毛,gmd、民主党、自由党,这三个最大的政党,以经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实这是卢一鸣最愿看到的结果,互相制衡、互相制约方能达到某种平衡。避免一党独大,是卢一鸣当初放任党派自由发展的而产生的结果。
    但是,黄兴却不这么想,gmd一直没有做大,作为党内副主席的他,面对来自党内的压力,不免有些焦急。他曾数次和孙中山探讨党内发展问题,孙中山似乎热情不高,也许是受卢一鸣的影响,他更关心民生、民权和国家建设。
    最近几年,党内腐败问题不断的浮出水面,原因是gmd的官员数量远远多于其他党派。使gmd的威望始终徘徊不前。还有一个原因使黄兴对卢一鸣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一来是卢一鸣对腐败官员深恶痛绝,一经发现立即枪毙,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黄兴对来自本党官员因腐败问题被处决,虽有微词,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关键是,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中央情报局、内部调查局,渐渐露出它神秘的面纱。尤其是内部调查局,在浮出水面的同时,不断配合战争进程,加强内部的控制。
    黄兴似乎明白了卢一鸣是在利用特务手段,加强其统治。前段时间内部调查局,在毫无症状的情况下,带走了党部的两名官员,事先根本没有通知黄兴。为此事黄兴专门找时任安全局长、同时兼任调查局局长的欧阳必成磋商。没想到欧阳必成以调查未果为由把他打发了。
    明显是没把他放在眼里,恼怒的黄兴,立即到情报部拜访,情报部长伟峰到很客气,婉转说道:“调查局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是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对于调查局的调查,希望黄院长不要干涉,我相信你会看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后来黄兴又跑到孙中山面前陈述利害,试图让孙中山利用总统的权力干涉这件事情。孙中山毕竟是政治精英,很有分寸道:“大战期间行非常之法,无可厚非。常言道:乱世用重典,是最行之有效的统治手段。你我无法保证我党官员不会出现异己分子。尤其在这非常时期,我们要旗帜鲜明的维护国家的利益,而不是小集团的利益。”
    碰了一鼻子灰,黄兴又趁机编排卢一鸣大搞特务组织,与当今民主政治背道而驰,长此以往中国的民主道路将走向末路等。孙中山反驳道:中国的民主道路刚刚起步,民主政治的思想还不成熟。并说中国的民主政治道路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渡期。至于内部调查局的出现,完全是配合政府加强其统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况且内部调查局,也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卢总理完全是站在国家的利益上行事,大量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他绝对没有私心,这一点有目共睹。并且让黄兴不要胡思乱想。孙中山搬出了卢一鸣的理论。
    几天以后,调查局的结果出来了,那两个党部的官员,向美国大使馆出卖经济情报被立即处决了。黄兴自然无话可说,gmd的威信又一次名誉扫地。其他党派暗自高兴之余,在媒体上大肆攻击了一番。孙中山自然脸上挂不住,责令黄兴整顿党务。
    中苏大战爆发后,紧接着中国面临和美国为首的欧美阵营全面对抗。心有不甘的黄兴和党羽,认为机会来了。自古以来,中国儒家学说里有一句经典名言:忘战必危、好战必亡。他试图站在这个高度大做文章,穷兵赎武的中国将走向何方?
    中苏战争爆发,本来孙中山就有想法,但是孙中山的焦虑,完全是站在国家、民族的方面去考量。他与黄兴的想法有不小的差距,甚至有本质的区别。在这一点上,黄兴必须获得孙中山的支持,以期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在这个暮春的夜晚,促成了黄兴的总统府之行。当孙中山见到黄兴深夜来访,微微有些吃惊。当年并肩战斗的战友,眼下彼此之间已经变得十分陌生。孙中山清楚记得,自15年自己第二次就任民国总统以来,九年时间过去了,好像黄兴是头一次单独造访总统府。
    双方客套了几句,礼节性的问候一番。孙中山猜测,黄兴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绝不会来拜访自己。他要和自己谈什么那?然而黄兴下面一席话,确实让孙中山产生了震惊。





    第五部走向辉煌 231章独尊
    

    下人给双方漆上茶水,庆铃也礼貌的退了出去。孙中山望着黄兴阴沉的脸道:“黄院长,深夜造访、如此急迫,不知何事请直言。”黄兴忧虑的、煞有介事道:“总统阁下:“打败了日本,举国欢腾。接着又对苏联用兵,不知总统做何感想?”
    孙中山回答:“中国完全是本着睦邻友好的政策,与世界各国往来。是苏联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大敌当前,一致对外,乃是我辈的重任。你有何异议不妨直说。”黄兴道:“常言道:好战必亡。以美国为首的列强,目前已经形成了牢固的阵营。难道总统没有想到,下一步我们将面临和美国的全面对抗?”
    孙中山有些吃惊道:“你是说美国会出兵?”黄兴道:“我不敢保证美国会出兵,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有可能和美国为首的列强爆发全面的战争,党内的同志都有此看法。一句话中国已经走向与世界争霸的道路,前景令人堪忧哇?”
    彷佛一层窗户纸被捅破,有些紧张道:“我们和美国虽然政见不合,多有摩擦,但是不至于发展到刀兵相见的地步。美国人是一个务实的国家,以我对美国的了解,除非面临巨大的威胁,否则绝不会和中国爆发全面战争。”
    黄兴急道:“中国一旦打败了苏联,下一步美国必然首当其冲,这是必然的趋势。纵观当今世界,强盛的中国是美国人最大的威胁。曾几何时,黄种人会凌驾在他们之上,这种心态是欧美人不能容忍的。它们绝不会坐视中国一家独大。”
    黄兴观察者孙中山的脸色道:“不是我耸言危听,中国实际上已经走向和世界争霸的道路,不知哪位卢总理将要把中国带向何方?长此以往,大好河山将陷入四面楚歌,所有的成果将毁于一旦。人民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何去何从,请总统三思呀。”
    孙中山有些紧张道:“你是说美国出兵已经不可避免?”黄兴斩钉截铁道:“我敢断言,美国不仅会出兵,而且要组成联合国军与我抗衡。不是我对卢总理有成见,坦率说:卢总理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把积弱贫穷的中国,建设成富足、强大国家,功过千秋。对于卢总理的雄才伟略,我也深深地佩服。但是卢总理的好战,必将使中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不能说黄兴说的没有道理,但是他至少有一半不是出于公心。作为精明的政治家,他甚至比孙中山看得更远,卢一鸣在台上一天,gmd就一天没有出头之日。有人说政治家是最没有人性的,此言一点不虚,眼下黄兴正是这种心态。
    见孙中山陷入沉默,黄兴补充道:“我准备召开参政两院会议,弹克卢总理,请总统站在大义的立场上寓于支持。”鉴于卢一鸣的巨大声望,首先发动一场攻势,对卢一鸣发出质问,然后采用民族大义的策略,逼卢一鸣就范,以期达到政治目的。
    黄兴走后,孙中山再一次回想黄兴说过的话,竟然挑不出一点毛病。要说黄兴动机不纯,为gmd自身的利益着想,从私心的角度去考量,有这方面的原因。平时孙中山一直关心民生民权问题,心思有又在铁路建设上,再加上对卢一鸣的信任和放心,很少关心中国和列强各国的政治、军事较量,确切说这方面并不是他的强项。
    要说卢一鸣的所作所为,其眼花缭乱的政治手腕,游刃有余的周旋各国之间,不仅体现出他高超的政治智慧、恒古未有的战略眼光,而且顺利的达到了目的。这一点孙中山有自知之明,相比之下,自叹不如。今年他感觉身体每况愈下,甚至有让贤的想法。
    但是黄兴的说教,不能不引起他的高度重视。有一点黄兴说对了,卢一鸣确实是好战分子,对来自列强的挑衅,斯毫不退让,不分高下誓不罢休。对于祖国、民族命运的担忧,使孙中山陷入焦虑之中,此时腹部又开始隐隐作疼。
    宋庆龄送黄兴一直到门口,回来后见孙中山脸色发黄、神情忧郁,关切问道:“达令,不知黄院长和你说了什么,如此心绪不宁,是不是胃部又不舒服了。”这几年卢一鸣一直嘱咐庆铃注意总统的身体,每隔一段时间,孙中山都要接受定期检查。
    但是,卢一鸣只记得后世孙中山是得癌症死的,是胃癌、肝癌他却实没有记清楚。所有的诊断认为总统的胃肠不好,卢一鸣也认可了这种说法。再加上现在的医疗水平,也只能这样。而中医诊断认为:总统是肝火失调,其实认为肝有毛病。由于孙中山对西医特别推崇,毕竟他早年学的是西洋医学,因此中医的说法被否定。
    孙中山简单的把黄兴的来访用意复述了一遍,最后说道:“黄兴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我从来没有怀疑卢总理的所为。但是卢总理确实好战,这一点有目共睹。假如我们一旦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开战,前途不容乐观,这是我最担心的地方。”
    庆铃想了一下劝慰道:“眼下卢总理的压力有多大,你心里应该清楚。自你上任民国总统以来,你主抓内部的民主政治,他主抓经济和外部的事物。可以说你二人是珠联璧合,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的盛世,这彪炳千秋业绩,将被世代所传颂,这不是你终身的愿望吗?
    这么多年来,你见过有第二个人像卢总理一样,如此光明磊落、大公无私,每日殚精竭虑的为民国奔波,而且在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休息日,难道你对他有什么不放心吗?尤其在这关键时期,万万不可牵扯他的精力。我看你不妨找卢总理谈一谈,开诚布公的说出你的想法,你的困惑,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来自夫人的一席话,使孙中山神情豁然开朗,心绪安稳了不少。毕竟女人的缜密、直观很有说服力。这么多年的相处,庆铃已经是卢一鸣的坚定追随者,对于维护卢一鸣的利益,她几乎不假思索就会做出来。孙中山决定明天和卢一鸣推心置腹的谈一谈。
    翌日,卢一鸣刚吃完早饭,伟峰就把电话打到家里告知:黄兴昨天晚上拜访了总统,眼下民国大员包括各省的高官所有的行为,恐怕都逃不过调查局的眼睛。从去年开始,伟峰就把黄兴不安分的举动告诉了他。卢一鸣嘱咐不要干涉,但是对gmd官员的腐败要坚决打击。此时,卢一鸣暗忖:这个同盟会的元老,沉寂了这么多年,终于按耐不住跳出来了。
    上午卢一鸣在国防部,就美国华盛顿会晤以及自己的猜测,对有关军事专家、高级将领仔细的部署了一番。10点总统府打来电话,让卢一鸣前去有要事相商。去总统的路上,卢一鸣猜测黄兴和孙中山谈话的内容,并且反复推敲如何应对总统的询问。
    见面的礼节不必多说,卢一鸣是总统府的常客,就像回到家中般自如。双方的夫人又走动的十分频繁。庆铃亲自给卢一鸣漆上茶水,并且拿出珍藏的雪茄烟放到卢一鸣的面前。然后大方的落座,也许是卢一鸣的原因,庆铃没有回避。
    卢一鸣见孙中山的笑容有些不自然,爽朗说道:“总统在百忙之中把我找来,不知有何要紧只是与我商谈?不过我事先声明,中午要在此叨扰了。”说完把眼光瞄向庆铃。庆铃嗔怪道:“事先声明,我这里可没酒。我已经让逸仙戒酒了。”“无妨、无妨,只要可口就行,我就想在你这里打打牙祭。”卢一鸣显得丝毫不见外。
    孙中山欣喜的望着毫不做作的卢一鸣,对他的他的坦诚倍加欣赏,随即开口说道:“昨天晚上,黄院长深夜造访,有关当前局势等问题和我进行了商谈。后来经过推敲,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必须得到你的答复。美国一旦全面参战,前景不容乐观,你不会想不到这个问题,我想问的是,我们如何应对?这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卢一鸣首先说道:“中日战争开始,实际上我们已经走向对抗列强的前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联合起来对抗中国是必然的趋势。美国当初是想借日本、现在借苏联之手,来消耗我们的实力。最后想来个蚌埠之争渔翁得利。但是列强没想到我们在对抗中更加壮大。
    仅仅一年多时间,我们就一举战胜了日本,继而又面对苏联挑起的战争,从容应对。当初中日战争没爆发前,我就开始了对苏作战的准备。因此才造成了苏联在短短几个月内,由战略进攻转入全线战略防御,这是苏联人包括美国人都没有想到的。”
    孙中山大吃一惊急切问道:“莫非中日战争前,你就想到了苏联会进攻中国?为何不早日告知与我?”卢一鸣歉意道:“坦率说,我也没有十分把握,一来会增加你的担心,二来也是未雨绸缪的考量。正所谓防患于未然。不仅仅如此,中日战争伊始,我就想到了日后美国对中国的战争,并做了相应的准备。”
    孙中山是倒吸一口凉气,几乎不认识似地望着卢一鸣。卢一鸣镇定的走到挂在墙上的地图旁边,拿起指挥棒,详细的介绍了英国的情况、法国的情况,并且重点说了美国的军事、政治情况以及苏联国内的情况。另外还介绍了我军的情况以及所采用的对策。
    孙中山听的是如醉如痴,对卢一鸣洞察秋毫的眼光毫不怀疑。但是面对今后爆发的战争,依然忧心忡忡。但是今日之中国,已经走上一条绝路,开弓没有回头箭。眼下覆水难收的局面,孙中山也只好接受,与此同时他了解了许多国内、国外的军事秘密。
    沉默良久,孙中山道:“明天黄院长要召开参政两院会议,准备对你发动质疑,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