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67部分

新列强时代-第67部分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团就不说了吴可熟悉得很,那帮小头目在他面前也不敢炸刺,知根知底指挥起来得心应手方便得很。
可是因为战斗力相差不小,配合上一直存在问题,再加上王大喜和刘大黑这两头目性格好强,时不时闹出点动静来,为此吴可没少头疼。
至于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的乡勇营,让吴可头疼的事儿更多。
那帮官员一个个奸猾得很,不愿出力却又想分润好处,手下一帮垃圾乡勇当作宝贝一般不肯放手,更可气的是对吴发热指挥市场指手画脚不懂装懂。
跟土匪干仗的时候除非迫不得已,否则能躲则躲坚决不肯损失手头实力,等乡勇队主力攻破山寨后又迫不及待争抢功劳,简直人憎鬼厌让人不喜到了极点。
统筹这么一帮乌合之众,劳心费力不说还没讨到好,整天跟着同僚还有民团那帮小头目勾心斗角实在有够累人。
可他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小心应付摸索经验,可以想见等太平军杀过来后,铁定少不了与其它势力有这样的联合作战机会……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一百二十九章  藏龙卧虎进士乡
“什么,放弃攻打塘湖水匪?”
吴可睁大眼睛满脸色不可思议,感觉荒谬到了极点。
乡勇队花了三天时间休整,差不多恢复了战斗力之后吴可立刻赶到乡勇营驻地,与马千总灯同僚商量攻打塘湖水匪事宜。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对剿一向比较中意的马千总,竟然说放弃攻打塘湖那帮水匪?
太阳从西边出来拉?
他心中满是疑惑和好奇,倒没对马某人突然放弃攻打通城最后一股大型土匪有什么抵触,他又不是噬血好战的疯子。
按他一惯小心谨慎的态度,之前早就对塘湖水匪有过仔细了解。
真是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
那帮水匪的势力真心不小,加上塘湖境内水网密布环境特殊,想要进去剿匪就得乘船作战,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大家都是江南人氏,吴可和手下小弟水性都不差,可跟常年在湖里船上泡着的塘湖水匪比起来,那还是差了许多。
这要是没有做好准备,贸贸然冲进去很可能阴沟里翻船。
之前他还头疼了好一阵,对攻打塘湖水匪实在有些抗拒。这可不比其它土匪,打不过木桨一翻就溜了,想抓住尾巴都难如登天,更别说合围包饺子了。
可没想到,马千总却是主动放弃了塘湖那的水匪……
“没错,暂时放弃吧,那地方可不是咱们能胡乱折腾滴!”
不等马千总回话,旁边的杨军便出声解释道。
“一帮水匪而已,难道还有什么大来头不成?”吴可更疑惑了。
“一帮水匪自然没什么大来头,可塘湖那地儿的事务不是咱们可以随便插手滴!”见吴可不明白,马千总摆了摆有些为难说道。
“难道这里头还有什么名堂不成?”听出了马某人话中的无奈,吴可眼睛一迷好奇问道。
所谓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更何况还是涉及到升官发财这样的‘大事’?
之前就说过马某人背后可是站着武昌府排名前三的大佬,乡勇营其它官员也都各有依凭,小小的塘湖竟也能让他们如此忌惮?
抬眼扫过正堂一众同僚,只见这帮平日里嚣张不可一世的家伙,此时却是老老实实不发一言,好象这事跟他们没任何关系一般。
“没什么名堂,就是塘湖的乡绅势力强大到可怕!”
马千总先是叹了口气,而后在吴可震惊不解的目光中满脸沉凝,涩声回答道:“你小子不是通城本地人么,怎么连赫赫有名的读书之乡都没听说过……”
震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吴可真是没想到,在通城这样的穷乡僻壤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
真真不愧是有名的读书之乡!
像唐朝时的金兴政和金同庆父子,那可都是在历史上留有名号的进士大佬,父亲做到了中唐时的礼部尚书,儿子也是官至一郡之守。
还有唐末战乱时期的张十万,那可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牛。
相传在唐朝末期,因民不聊生、民生困苦、国家动荡,张氏青年为保乡邻一方平安与温饱,率领乡亲揭竿而起,抗税反奴,周边十数县府感其为人勇敢仗义,纷拥其为王,号称“兵马十万众宅舍十万间粮食十万担金银十成斤”。后,又有黄巢起义,但张不为所动,中而立之,不应腐唐之招纳,也不应黄军之反唐。良苦用心,只为保一方乡邻。
至于宋朝的方迪,方琳和方琼三祖孙那就更加了不得,号称‘一门三进士,祖孙三尚书’。
方迪和方琳就不说了,是宋朝最鼎盛时期的高官显宦。
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一门三进士,祖孙三尚书’中最小的那位方琼,那可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方琼,原名端五,号益庵,累官兵部尚书,兵部大元帅、抗金英雄、岳飞之师。
其人生于宋朝宗熙宁年(公元1068年),哲宗元右二年(公元1087年)中举人,元右六年(公元1091年)登进士,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筮仕,累官兵部尚书,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母亲去逝返回通城黄袍家乡,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人入侵,东路由燕京(北京)南下,过黄河进犯汴京(河南开封)。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泊机甸,提师勤王,次年夏,金兵又至,二帝北辕,京都危急,方琼率军奋勇御金,力战救驾,壮烈牺牲。
明朝时塘湖出身的进士也不在少数,而且大多官位品级不低,可谓荣耀乡里盛极一时。
当然这些都是塘湖以前的历史,虽然让人震撼但时移事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的是嘉庆年间塘湖起码有近十人高中进士,此时他们在外省为官最低都是地方正七品知县,高的知州知府甚至官至道台的都有,京城六部也有好几位中低层官员,势力和影响力实在不可小觑。
马千总虽然自身品级不低,但比起那些正途进士那真是差远了。
塘湖那帮水匪势力不小人数众多,扎跟塘湖谁知道与那些在外为官的进士家族有没有勾连?
要是万一不小心触犯了那些乡绅家族,就算以马某人的后,台也吃不了兜着走,更别说乡勇队一干后,台还比不上马千总的低级武官了,再给他们三个胆子也没那勇气啊!
真是一帮欺软怕硬的家伙!
不过如此也好,不用在寒冷的冬天钻山划水,避免了手下小弟大量非战斗伤亡,同时也让他能够抽出时间回沙堆处理堆积的事务。
自从被马某人‘诓骗’出来已近月时间,当初走得可十分匆忙,加上吴可暗地里一系列布置都需要回去查看,沙堆那边已堆积不少急需他亲自处理的事务,眼下时间充裕正好回去忙活一阵。
于是他也没多说什么,立即向马千总请了十天假。
……
南方的冬天阴冷潮湿,特别是山区寒风就如刮骨尖刀让人难受异常。
尽管天空暖阳高照,却没给旅途中的路人带来热和温暖的错觉,反而感觉更加寒冷难受。
此时,从县城通往沙堆的土路上,吴可一行正顶着寒风缓慢前进。
他身边跟着水牛和大伯吴老汉,周围是彪悍精壮的三十位亲兵护卫,身后还有五辆大牛车,车轱辘在松软潮湿的土路上压出两道深深长印。
吴可是个标准的行动派,向马千总请过假后立马返回营地,招集手下心腹小弟布置安排一番,让吴天志和二狗叔侄主持营务,带着早就采买好的大批货物,在亲卫队的保护下,冒着凛冽寒风迅速启程。
一路说说笑笑气氛轻松,在县城的这段时间虽然有不痛快,但是大家的收获还是很大滴,无论在钱财上还是在见识上都是如此。
原本的一帮乡下土鳖,可能最远都没出过沙堆镇,短短近月的县城经历让他们眼界‘大开’身上气质也变化不小,加上在剿匪战斗中连续胜利积存下的信心,无论气质还是精神状态上的改变真的不要太大。
再说了,多此剿匪胜利作为吴可亲兵小队成员,就算没上战场与那帮土匪死战,最后缴获的好处也少不了他们一份,这是规矩。
所谓钱财壮人胆,此时的亲兵小队成员一个个虽说不上富裕,但手头闲钱却是不少,此次回乡虽然仓促可是之前早已采买好过年物资,这次一起带回去也要让家人高兴高兴,算得上衣锦还乡了。
这是国人的传统,就连吴可这个现代灵魂也不能例外,这次回去也想到吴村和周围相熟村子得瑟一番的想法……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一百三十章  衣锦归乡途遇伏
“大伯,松木炮试验得怎么样了?”
没有理会嬉笑玩闹的水牛和心腹亲兵,吴可转头跟身边同行的半白辫子老汉轻声问道。
说起吴老汉,随着乡勇队在县城立营扎寨,他在吴可的强烈要求和现实需要下,将手头制作鞭炮的家伙什全部搬到县城营地偏僻处。
随着吴可在乡勇队大力推广黑火药武器,像爆竹,冲天炮,竹制火箭筒等等新奇火器的批量制造和在剿匪战斗中的极佳表现,使得各类黑火药武器在乡勇队武器装备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吴可明白得很,以后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各类火药武器的天下,虽然此时条件严重不足,但他不得不提前让手下小弟适应火药武器的战斗方式。
为了让手下小弟得到这方面的充分训练,他可是将乡勇营库房里的所有尿统全部收刮一空,就连城里的绿营讯所也没放过,筹集了大概三十来杆陈旧鸟统,以供小弟们平时训练所用。
当然,他没有让手下小弟将鸟统玩得出神入化的想法,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式极可,但如果有哪位天赋初中的自然另当别论。
为了培养小弟们对火器的兴趣,每有空闲之时他都会组织小队规模去往附近深山打猎,一方面锻炼小弟们使用鸟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补充乡勇队肉食油腥的不足。
除了鸟统手统的锻炼和应用,经吴可指点乡勇营还有许多自制特殊火药武器,都是经过实战检验证明了其实用价值滴。
比如说平常年节时增添喜庆气氛的爆竹吧,直接炸到人身上虽然疼痛异常但不致命,最多变成聋子瞎了眼睛,如果不是直接命中的话估计只会有些耳鸣头晕的症状,对战斗影响真的不大。
可是经过吴可提点加料之后,爆竹爆炸的威力没有多少提升,但对敌人的影响却是极大。谁要是一口吸入胡椒粉或者辣椒粉,那战斗力几乎被废了大半。
还有根据后世各种花样演变而来的‘冲天炮’和‘火箭炮’等等,在一系列的剿匪战中都表现优异,让土匪们大吃苦头的同时也获得乡勇营上下一致好评。
马某人在手下心腹小弟的撺掇下,甚至还装摸做样的弄出了一个火器小队。
这家伙还算个明白人,知道不能将宝全押在只能作为配属武器的火器上。
确实,吴可琢磨出的火药武器在战斗中都发挥了极其关键作用,可是它们也有自身的极大漏洞和弱点。
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火药和金属材料的质量问题,乡勇队自制火器普遍存在直接威力不大,射程短攻击范围小等等弱点。
可不是,乡勇队手头火器每每大放光彩时,无不是偷袭作战早就预设好埋伏地点,从没在正面对决中使用过。
而且由于火药制作工艺太过简陋,不可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使得一些依靠火药推动的火器有效射程在三十步以内,甚至比不上弓弩的射程。
就像‘冲天炮’和‘土制火箭炮’,在有效射程内扰敌威力真心不小,在预设阵地覆盖射击简直有后世火炮之风,有时候甚至能决定战斗胜负。
可它们的有效射程实在坑爹,更不用说必须依靠引信点燃的土地雷了,只要敌人的斥候稍微给力点机灵点,便可以轻松避过这些火器的‘强力’打击。
吴可不认为自己的运气会一直那么好,每次都能掌握战斗主动,有时间和空闲事先做好伏击准备。所以他也在努力改变这种被动作战模式,松木炮便是他这种改变的有力尝试。
作为理想中的土版‘迫击炮’,松木炮拥有装弹快速移动轻便等等迫击炮应有效果,是野战中最好的火力支持之一。
别的不知道,前世在电视里抗日电视剧中没少出现‘它’的身影,虽然在无数成熟火器面前显得十分可笑,但不可否认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大范围攻击利器。
尽管吴可已是从八品官身,可惜乡勇营能给他提供的资源实在有限,而且同城又是一个偏僻山区小县,别指望有什么好铜铁料能落在他手中。
条件简陋材料质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根本没法指望能制作出那些威力强大的近现代火器,就算材料质量不差数量也足够工匠人手也是严重不足。
于是他早早便提醒了自家大伯,看看用松木制造的小炮效果如何……
“呵呵试验结果已经出来了,效果还算不错!”
说起熟悉的行当,吴老汉便一脸精神熠熠红光满面,眼中掩饰不住兴奋和得意笑呵呵说道。
“哦,这么快就出结果了,情况怎么样?”
吴可有些诧异,他记得半个月是才提醒的大伯吧,没想到大伯的手脚如此麻利,真真是一位行动派典范。
不过转眼便被欣喜替代,这是好事啊乡勇队手头又多了一项攻击利器。
“呵呵你小子急什么,试验了几次结果还算不错,不过限于木料问题暂时还不能大规模运用!”
吴老汉跟着吴可久了,倒也学会了不少时髦用语。
“这话怎么说的?”吴可有些糊涂了,不明白大伯的话是何意。
“犹如火药装填量不小,爆炸时的威力也过大,所以一般的松木根本就支撑不了一两次爆炸,一个不好还可能引起炸膛危险!”
说起专业事儿,吴老汉侃侃而谈颇有点‘砖家叫兽’的风范。
“有解决办法了么?”吴可不管什么技术问题,他要的只结果,一个让他满意的结果。
“有,只需要树龄在二十年以上,最好三十年以上的老松木,制作出的‘松木炮’再有外头铁箍的帮助下,发射个五次以上没捎问题!”
吴老汉笑呵喝回答,看他那一副精神抖擞的摸样显然很是满意自己的‘专业’水准。
也没多多少有质的改善嘛!
吴可暗暗嘀咕,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用木料做炮筒就这点不好,材料摆在那儿使用寿命长不了。
不过他对这样的结果也还算满意,只要能在安全范围内有五次发射机会,也足够乡勇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