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66部分

新列强时代-第66部分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冬天里的常用衣物就得自己准备了。
幸好他平时御下严厉又不失宽厚,加上又有乡勇营作为对照,如此‘吝啬’行为竟然没引起任何波澜,手下小弟们纷纷从家里拿来往年所穿御寒衣服。
当然吴可不可能真的一毛不拔,而且乡勇队不少乡勇青壮家里条件实在困难,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御寒衣服或者让给了更小的弟弟妹妹,他总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这样的手下小弟大冬天还穿着单衣受冻吧?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一百二十七章  郎中之事惹人烦
当然,作为老大最重要的是要一碗水端平……
吴可要想办法给这些没冬装的小弟添置冬装,还要帮那些家里有冬装的乡勇青壮,将他们的衣服该成乡勇队的制式冬装。
随着乡勇队渐渐步入正轨,吴可自然要在营务规范化和制度化上下功夫,而服装统一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关节。
而且那些自有冬装的乡勇青壮,手头冬装也大多是破旧不堪没多少保暖功能,只是比寻常夏秋号服暖和那么一点点而已。
他自然不会对视而不见,用剿匪时缴获的一些无用物资换取大皮质量一般的布匹,因为种种原因宣布好以乡勇队名义采购大量棉花,他只好把主意打到那些基本上不花钱的鸡羽鸭毛上。
嘿嘿大家猜到了吧,没错他正是要制作既保暖又轻便的‘羽绒服’。
当时还闹了还一阵笑话,不过等第一件粗制滥造的轻薄‘羽绒服’做出来后,顿时在整个乡勇营内部引起极大轰动。
为此吴可特意在沙堆老巢建了个成衣工坊,专门制作‘羽绒服’用以满足乡勇队内部需要和外卖赚取利润。
或许受到乡勇队的刺激,也胡须有其它原因,总之眼看乡勇队青壮每人一件保暖轻便‘羽绒服’,乡勇营那帮挨冻的青壮不乐意了,闹腾了好几次要求拥有乡勇队青壮等同的待遇。
最后闹得没办法,乡勇营给吴可的那家成衣作坊贡献了上百套定单。就是临近的沙堆民团,也不甘示弱以七成市价下了几十套定单。
‘羽绒服’的制作让吴可思路大开,接着又做了几条‘羽绒’被子,粗一投放‘市场;便大受好评,短短时间内定单也有几十套之多。
让吴可想不到的是,因为制作‘羽绒’用品的大量需求,那些原本一文不值的鸡羽鸭毛竟一下子走俏,给沙堆附近民众提供了一条不错的赚钱之道。
当然,尽管意外从成衣作坊赚了不少,但他可没大方到自己掏钱帮助手下小弟添置‘羽绒冬装’或是改进‘羽绒’冬装,这样实在太惹眼了。
于是,他想尽了一切办法解决,总之要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不管是剿匪战斗中的缴获抵押还是上头分下的经费充数,还是抢夺强壮土匪身上的棉衣都在他的计划当中。
土匪窝里实行的可是赤落落的弱肉强食,谁拳头大谁摆弄能享受更多的资源和好处。
吴可挑选的这帮土匪俘虏一个个身强力壮满身悍气,放在土匪窝里绝对都是强横的存在,身上船的平时用的都是匪窝里最好的那一块。
所以,别看他们成了俘虏,可身上穿的棉衣质量真心不差,起码里面的棉花还有一定的保暖功效。
吴可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这么一批‘财富’在眼前晃荡而无动于心?
再说了这帮强壮土匪俘虏穿着保暖的棉衣做重体力劳动,真的太过浪费。单从那些棉衣浓郁的汗臭味便可见一斑,更不用说他们所居大通铺都建有地龙取暖,休息时根本不用担心会半夜冻醒。
于是,也就只好让这帮家伙受‘委屈’拉……
招呼旁边看热闹的小弟把这些汗臭熏天的棉衣抱走送到后勤组清洗,幸好刚刚经过一番大体力劳动才休息没对久,那帮只穿着里衣的强壮土匪俘虏们倒没什么不适的感觉,只是担忧以后的日子会变得无比悲惨。
这时候,族兄吴天志听到动静赶了过来,一打听原来是自家侄子闹出的笑话,而是二狗很倒霉的被亲叔叔狠狠训斥了一顿,总之就一个意思:以后做事认真点,要再摆这样的乌龙丢人现眼,看叔叔我怎么收拾你!
二狗被训得莫名其妙满腹委屈,真不明白自己哪‘丢人现眼’了?
“天志哥,让这些家伙快回去睡觉,要是冻着感冒了可就不好拉?”
没理会二狗这纯情小闷瓜,吴可指了指垂头丧气蹲在操场里的二三十位强壮土匪俘虏。
“呵呵放心吧可子,再等会饭就做好了,那边大通铺底下的火龙也那少起来了,误不了事滴!”
吴天志呵呵一笑,手指刚刚他过来的厨房方向轻松说道。
“那就好!”吴可满意点头:“让这帮俘虏都动起来,有热水的话也送点过来,这天气可不饶人!”
“我马上就去安排!”吴天志点头表示明白,而后话题一转提醒道:“可子兄弟,咱们一下子扩充上百人马,营地有些拥挤了!”
“放心吧天志哥,我心中有数,晚上的时候咱们一起商量一下!”吴可微微一笑自信道。
作为吴村出来的老人,吴可的绝对心腹,由于不擅长战斗和指挥,自从乡勇队扩张以来一直负责后勤事务,帮助吴老汉统筹后勤做得有声有色,西城门外的营地刚刚立起不久便被吴可调来帮忙。
……
晚饭之后,吴可亲自监督手下小弟进行晚训。
昏暗的天色中,宽阔的校场燃起几堆篝火,将校场某一片区域着得通明雪亮。
不一会儿营地便有响亮整齐的呐喊声响起,远远散开传入周围村落之中。
附近村民好象早已习惯,该干什么依旧干什么,丝毫没有受到这等‘噪音’影响。
事实也正是如此,自从乡勇队分部在县城西门外安营扎寨以来,附近村民很快便知晓有一支清军乡勇驻扎在城外郊野。
刚开始时非常害怕,担心绶带这帮驻军的祸害。
可是乡勇队军纪还算严明,平时买卖也算公道,交流时态度和蔼可亲,慢慢的打消了附近村民们的戒心。
当附近村落村民知道乡勇队战力极强,剿匪战斗几乎战无不胜,更是殷勤热情的与乡勇队拉好关系,就连睡觉都睡得更为安稳踏实。
而且乡勇队新招募上百青壮中,有不少就是从附近村落里招募的,打击啊的关系自然更加亲近。
完成了晚训,监督小弟们参与晚上的扫盲学习,而后又带着亲卫小队在整个营地巡视一圈,检查俘虏的那二三十位强壮土匪是否全部休息,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顶着呼啸寒风返回营房,招呼跟随而来的心腹弟兄讨论乡勇队发展大计。
“咱们伤员,都安置好了么?”
待弟兄们全都坐好之后,他直接看向负责后勤事宜的吴天志。
天气的突然变冷真的影响不小,以前剿匪时候非战斗减员非常稀少,可是最近几次剿匪战斗非战斗减员突然多了起来。
“放心吧,都请了县城最好的郎中帮他们治疗!”
吴天志急忙回答,沉吟片刻又接着说道:“非战斗受伤的弟兄倒还好说,只要好好养一段时间便没事了,但与土匪正面交战重伤残疾的……”
接着,他详细解说了一番这些伤员的具体情况。
“只要能救回来的一定要全力抢救?”污可眉头一皱说道:“不管花多少钱都不能放弃,这是我的最低要求!”
“放心吧可子,就算你不说我也会按此办理滴!”
吴天志一脸沉重悲戚之色,语气满是担忧道:“不过他们就算能够活明,估计不是伤残就是以后延绵病塌……”
说着说着眼圈发红满脸黯然,显然很难接受这样的结果。
“哎,只要咱们不停止前进,这样的伤亡必不可少。按咱们之前商量好的,在后勤组尽量给他们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清闲活计!”
吴可沉默片刻,摆了摆手吩咐道:“另外,对这些重伤员家里多照顾一点。看他们是想在哪养伤,营里或者家里都成,一切以养伤为重!”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切只为将来谋
郎中,郎中,又是让人心烦的郎中……
吴可很是头疼,怎么绕来绕去又绕到郎中的问题上?
之前在沙堆的时候,乡勇队就为郎中的事儿烦恼过。
当时为了伤病问题他差点急白了头发,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郎中还有无名的蒙古大夫统统邀请了一遍,这才勉强解决问题。
虽然知道建立完善医疗卫生系统的好处,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头没人也只能无可奈何。
当然,私底下他从乡勇队挑选出了一批机灵好学的年轻小子,专门培养他们战场救护知识,同时花了大价钱请沙堆镇上郎中帮忙教导。
可惜时间太短,眼下连个医护兵的影子都看不着。
没想到这次又在郎中上吃了不少亏,乡勇队有不少伤员乡勇营的伤号也不在少数。虽然马某人他们根本就不把那些乡勇青壮当人,凡是重伤残疾的统统赶出了乡勇营冷酷无情之极。
但是那些轻伤员他们不可能不管,加上吴可一再叮嘱战斗经验‘丰富’老手的重要性,所以安静下来他们乡勇营差不多将县城一半以上郎中一扫而空。
更让人无语的是,整个县城这么大地方,郎中数量竟然才区区六位,简直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通过打探才知道,最近南边不太平,不少有本事有手艺的人纷纷北上避难,其中有两位郎中正是最近才入驻县城的,不然郎中的数量只会更少。
这真是,人才难得啊!
当然,活人不可能被尿给憋死,既然县城郎中数量严重不足,那就从附近乡镇花大价钱请吧。
幸好此时乡勇队今时不同往日,紧急所请郎中看在衙门的份上无不应允,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不过他们对吴可的招揽,想要他们成为乡勇营的随军郎中却是敬谢不敏。
这时代讲究什么?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就连绿营这等‘正统’军队都没有郎中随军,更不要说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半官方武装的乡勇队了。
再说了,郎中在这时代也算是高收入人群,起码衣食无忧是可以肯定的。怎么想他们都不太可能放着好好的医馆药铺这等舒适环境,而加入随时可能打仗处境危险的乡勇队?傻子才会这么做!
再说了,随军郎中在军队中的地位可不高,还没多少薪筹的说。
幸好之前有过经验,知道这些请来的郎中们顾忌些什么,摆事实讲道理加上真人说法,还真被他糊弄了几位郎中答应先随军‘观察观察’。
嘿嘿,入了乡勇队还能让你们跑了不成?
“军营学堂的情况怎样?”
郎中的话题告一段落,吴可又问起了其它方面的事情。
说起这个,也是受了之前在沙堆时邀请郎中艰难经历的刺激。
为了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后备低级军官,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初级中医学徒做准备,他特意招收了一批乡勇青壮家里的年幼子弟,免费教授这些十岁左右的少男少女读书识字,只需要他们成年以后为乡勇队效力十年时间就成。
是不是感觉很卑鄙很无耻,想靠这么点小恩小惠就让人签下十年卖身契?
事实恰恰相反,那些家有幼弟幼妹的乡勇青壮还十分情愿,能免费学到一门吃饭手艺还有啥好说的?
按照吴可的想法,这些幼童读书识字之余,还要跟着重金请来的郎中学习中医基本知识,充当下手仆役成为学徒。
就算以后不能为乡勇队效力,起码有一份谋生的手艺。
……
聊完一些乡勇队的琐碎杂事,一众乡勇队核心成员稍微喘了口气,二狗很有眼色端茶倒水忙得不亦乐乎。
借着茶香,吴可和乡勇队一干核心成员一边喝茶润了润嗓子,待到一杯茶水进肚这才开始最重要的军事话题。
首先由吴可亲自主持,水牛,二狗兄弟还有蚊子等核心补充,吴天志负责记录对之前半个月的剿匪战进行了一番深入总结。
当然,指望二牛他们几个能说出什么有建设性意见那是奢望,最主要的还是吴可自说自话水牛他们坐在下首乖乖听讲。
没办法,手下都是一帮刚刚放下锄头的半文盲,虽然认字不成问题但有什么想法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也就是水平不够词不达意,有些东西经他们之口只回越说越糊涂。
这帮小子包括天志哥在内咋咋呼呼跟着起哄还成,要说他们有什么军事指挥才能那叫自欺欺人。
当然吴可自身水平也不怎么样,但见识还有各种知识储备方面却是足够,缺少的也就是化理论知识为实际能力而已。
所以说是总结,不如说他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进步。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嘛,随着经历的战斗多了,各种战斗技巧和门道摸得门儿清,手下这帮小弟自然能够吸取经验教训慢慢成长起来。
他现在要做的是,缩短这个成长过程……
靠着一次次战斗中血与火的经验积累,然后慢慢形成自己那一套独特的作战风格,也就是独自摸索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战斗风格和理论体系,需要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实在太过惊人。
想要在这方面取得重大进步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当然一些小窍门还是有的,就比如现在这样众人聚在一起自我检讨共同提高,而后将总结以文字方式记载下来,既提高了自我又给后来人提供了学习的详细参考。
结果就是,不总结不知道,一总结吓一跳,战斗的时候因为情绪紧张没有发现,这一总结起来发现行动中的漏洞可不少。
幸好在比烂中他们的表现比被剿灭的土匪要强,这才能以极小代价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了乡勇营公认的‘悍勇之士’。
当然,经过近两个月的剿匪战斗总结和学习,水牛他们的成长速度很快,起码作为一个基层排级指战员还算合格。吴可自身的提高也很迅速,从刚开始有些磕拌拌到现在指挥连级规模战斗有板有眼问题不大。
本来他可以慢慢学习适应的,将前世的见识和剿匪时的实际作战联系起来,这样指挥水平能够稳步提高。
可惜太平军带来的巨大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加快指挥水平提升进度,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土染发变故。
最近,他在努力琢磨营级规模指挥和战术,同时也在努力适应几部联合作战的各种指挥细节。
虽然他名声响亮手段也不差,但与民团还有乡勇营各部配合剿匪的时候,还是出了不少乱子。
民团就不说了吴可熟悉得很,那帮小头目在他面前也不敢炸刺,知根知底指挥起来得心应手方便得很。
可是因为战斗力相差不小,配合上一直存在问题,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