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59部分

新列强时代-第59部分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水牛小队足有二十来人,其中有好几位都是原来的民团青壮,后来跟着吴可一起脱离民团加入乡勇队,担任乡勇队各小队伍长什长之职,作为乡勇队的基层指挥和核心战力。
这些家伙对民团的事务自然熟悉异常,对比之前和现在的变化,自然免不了一番唏嘘感叹。
“好了好了,你们这帮家伙就别嘲笑民团弟兄了,要不是有队长和我们几个小队长严格监督,你们这帮家伙又能好到哪去?”
水牛没好气的翻了翻白眼,毫不客气‘讽刺打击’道。
一支支以小队为规模,人数大概在二十左右的民团和乡勇队青壮,喊着响亮号子穿行于沙堆镇周围的田间小路,一边跑步热身一边兴奋的发声交流。
这样的场面实在热闹,不时有民团的小队与乡勇队的小队相遇,而后他们互相打着招呼错身而过,引来周围村民们一阵阵好奇围观。一些村里的小孩更是兴奋得大喊大叫,急忙招呼同伴模仿学习。
村民们好笑的看着这一切,不仅没有阻止反而还不时跟着起哄,一点都不担心这样做会惹怒民团和乡勇队的老总们。
他们自然没有担心,尽管因为吴可的突然离开,还带走了一批不属于李家佃户,后来从附近村子招收的精悍青壮,使得民团与周围村子的直接联系减弱不少,加上李青山大地主的身份很难让挣扎于社会最底层的村民们心生亲近。
可是乡勇队成员大部分都是周围村子出来的青壮,要么是自愿要么是当初吴可与各村族老们达成默契后被强行送入乡勇队,与附近村子的关系十分融洽,村民们自然不用担心说错话遭来打击报复。
这样的氛围很好,让村民们心中很是塌实有安全感。
一直到民团和乡勇队跑步热身完毕,返回各自营地进行正规军事训练后,热闹的乡间田野才逐渐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安宁。
可是小镇唯一的十字街却是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喧嚣杂闹。
街道两边摆满了小摊,有卖小吃的,有卖蔬菜肉类的,也有卖各种山货土特产的,还有卖各种手工小玩意的等等等等。
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逃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各种动物嘶鸣凑热闹般混杂其中,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洋溢而出。
敏感的镇民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镇上的集体越发热闹喧嚣。
不仅镇上那几家商铺生意突然好了起来,最近几天还新开了两家杂货铺,街上的摊贩更是猛然间增多,而且货物的种类也有不少增加,让镇民们可以在家门口便买到合心的生活用品。
市面的繁盛人流的增多,带给镇民们的不仅仅是采购各种生活物资的方便,还有切切实实的赚钱机会。
周围的村民也更愿意将手头的货物带到集市上贩卖,而不像过去那样走上十几里土路,或到邻近的崇阳或到县城出售,还得忍受官府的盘剥和地头蛇的敲诈。
这样的变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有心人只要稍微一查便能知晓,正是乡勇队在天灯岭半山腰立营后出现的变化。
正是乡勇队的大批采购刺激了沙堆集市,慢慢的这里便聚拢了大量的人气,加上乡勇队的采购是持续而又规律的,这就保证了集市能够正常有序发展下去。
这是吴可愿意看到的,也是他故意促成的结果,不然的话乡勇队需要什么物资完全可以直接上门采购,何必还绕圈子付出更大的代价?
作为沙堆镇唯二的两位大佬之一,自然希望管辖区域越繁华越好,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太平军强烈冲击下依旧能够活地自在滋润。
……
话说吴可回来之后,先是和手下心腹小弟确定好了伤亡小弟的善后抚恤事宜,然后又清点了从各个土匪山寨缴获的丰厚战利品,确定了有功人员的封赏标准和封赏名单。
之后他们又讨论了一番乡勇队的扩张计划,有了这次缴获的丰厚物资和钱财为底,乡勇队有能力供养更多的青壮。经过仔细思考吴可决定将乡勇队规模扩充到两百左右,这样他手头实力将进一步膨胀又没有刺激到县城那帮官老爷的底限和神经。
这是马千总笑纳了他孝敬的‘好处’后,特意‘好心’提点过的。
这个胖子倒也‘实诚’,明言县城乡勇队可不是铁板一块,他能控制的手下也不过刚刚过了一半而已,其余的都是那种有背,景的家伙控制。
当然他透漏这些也没安啥好心,摆明了将沙堆乡勇队当他的后花园,吴可听话那一切好说,要是想有什么小动作的话,根本不用他亲自动手只需稍微引导那乡勇营中那几位有背,景的家伙,乡勇队将面临被支解瓜分的凄凉下场。
这胖子,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真小人……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奔县城疑惑多  
日出东方,唯……咳那个天气不错……
骑在乡勇队有且还是唯一一头劣马上,迎着秋末上午微微凛冽的寒风,股股泥土清香扑鼻而来,精神不由一振脑子分外清醒。
沙堆乡勇队队长吴可,带领亲卫小队在斥候小队的侦察护卫下,维持普通的警戒队形,正缓慢行走于沙堆通往县城的土路上。
“可子叔县城那边干什么,怎么这么急着要咱过去?”
心腹弟兄蚊子跟在身边,不时吆喝周围弟兄保持警戒队形,忍了好久终究没再忍住心头好奇问了出来。
身子随着劣马在坑哇不平的土路上行走一起一伏,手中粗糙缰绳松松垮垮搭在破旧马鞍上,微微眯缝着眼睛不让迎面稍许凛冽的寒风直灌入内,吴可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神色轻轻摇了摇头,闻言没好气道:“我怎么知道?”
他心中也是好奇不已,今早刚刚主持完弟兄们的早训,还没来得及吃上一顿饱饭,结果县城来的乡勇营信使突然赶到,通知县城乡勇营有重要会议召开,要他尽中午之前尽快赶到县城参加!
他当时倒也没多想什么,只是十分好奇所谓的‘重要会议’内容。
热情招待了这位来自县城的‘信使’,几杯温热的马尿下肚他便开始打探详情,可让他郁闷的是报信这厮竟然一问三不知!
这情况顿时引起他的警觉和重视,要不是之前马千总过来时在随行人员中见过这厮,他还真得思量思量这家伙是不是别有用心之人假冒?
当然他也不是一无所获,也许认为吴可和自家老大是一伙的没必要隐瞒,也或许安逸日子过久了根本就没啥防备心理,总之报信那厮在乡勇队一干核心人员的‘帮助’下,喝得醉醺醺把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吐了出来。
虽然早知道县城乡勇营内部不怎么太平,但他万万没料到竟然乱到了这个地步,简直可以用一团乱麻来形容。
对,就是一团乱麻!
马某人作为乡勇营老大,毫无疑问占据极大优势,乡勇营超过一半以上人马都是他的打手小弟。
以前一直没怎么注意,几乎从没打探琢磨过马某人背后有什么来头。可是从报信使者醉醺醺含糊不清的话中,他惊讶的听到并猜测出马某人背后的来头,竟然与武昌府某位大佬联系在一起。
当然这不是重点,他眼下的层次实在太低,就算知道马某人背后有一根极品粗大腿,他也没资格上去跪抱啊。
他最关心的,还是乡勇营内部那纷乱繁芜错综复杂的关系……
用句通俗点的话说,小小的沙堆已经束缚不住他这头猛虎!
接连的剿匪胜利,功劳叠加之下他再想窝在小小的沙堆已不可能,这么好的一个‘打手’衙门里的官老爷们怎么可能无视?
以后少不得参与县城那帮官老爷们之间的明争暗斗,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
他没有随便得罪别人的想法,也绝对不允许别人骑在头上拉屎拉尿,就算翻脸也要明白对方的底细不是?
可是当他从报信那厮口中知晓乡勇营内部的混乱形势和复杂关系,依旧忍不住一阵阵头皮发麻。
马千总势力虽大却难一手遮天,乡勇营还有三四位背,景不差的家伙联合处处与马某人作对,借助身后或是邻县知县或是武昌府实权不小的官员,倒也能让马某人投首忌器不敢做得太过分。
可让吴可哭笑不得的是,这帮背,景强大的家伙,面队马某人这么强大的‘敌人’,‘精诚团结’共抗外敌的同时还不忘内部争权夺利,为了乡勇营另一半人马的控制权‘大打出手’几乎撕破脸皮。
尼玛。真把乡勇营当成镀金锻炼的场所了,等滚滚太平均洪流杀奔而来的时候看丫们还有没有这蛋腾的空闲时间?
同时,从那报信乡勇口中,他还知道了马千总手下那帮家伙也不安生,分成了两个小山头互相对立,另外还有一两名保持中立的家伙专门和稀泥。
尼玛,这是怎样一种让人蛋疼的复杂关系,更让吴可无语的是,区区三百人编制的乡勇营,竟然一下子塞进去十来位有品级的武官!
……
既然早就有了参与县城乡用器营纷争的觉悟,加上乡勇队和手头十五都安排得差不多了,他也就没耽搁时间吃过早饭后带着手下亲卫小队和蚊子的斥候小队便向县城赶去。
至于那位报信的县城乡勇,早已醉得不醒人世呼呼大睡去也。
“我怎么知道,报信的那位乡映又没有透露丝毫!”
骑在身高一米四出头,毛色班驳不纯蔫头耸脑无精打彩的劣马,脸上带着兴奋新奇的微笑撇撇嘴说道。
满清可不缺少马匹,之前马千总几次来沙堆‘拜访’的时候,他和身边武官都是骑马过来,吴可早就眼馋得不行。
之前一直事务繁忙抽不开身,加上又不会骑马所以没有向马某人开口索求,可是前几天连续在三个乡镇赶场的奔波劳累实在磨人,不得不厚着脸皮向马某人弄来一匹性格温顺的劣马,从跌跌撞撞开始慢慢习惯骑马带来的方便与新奇。
随着东边天空的太阳逐渐高升,一行慢悠悠赶路的乡勇青壮明显感觉到气温的升高,就连吹拂脸膛的冰冷秋风似乎都温柔了不少。
小小的队伍却分成了前后左右四部分,围绕着中央骑着劣马的吴可,以专业人士看来非常不标准的警戒态势前行,处于随时可以进行战斗的状态。
吴可可是十分爱惜自家小命滴,之前在民团时不身先士卒不成,每战必先着实不是他的意愿,到了乡勇队之后他就再也没犯‘二愣子’的错误。
转战周围三大乡镇剿匪时,他就基本处于后队与前队的交接处,只负责指挥与协调战斗局势还从没到需要他亲自出手拼命的恶劣态势。
剿灭了那么多土匪山寨,他不得不小心残余土匪的疯狂报复
一路上吴可与蚊子等心腹说说笑笑,始终保持不及不徐的速度前进,二十来里路程转眼便过去一半。
经过大柱山狭长的葫芦形山口时,想起后世两山相隔狭窄处建起的高大城墙,吴可忍不住开玩笑言道要是能在这儿建立一堵城墙,沙堆可就安全多了。
蚊子他们自然不会把这话当真,嘻嘻哈哈说道要真是这样就好了,乡勇队就能够抽调更多的人手和青壮,不必再像之前剿匪时那样捉襟见肘。
当时不管战斗有多艰难,或者乡勇队青壮们有多疲惫,乡勇队老巢天灯岭营地都留下了至少一个半小队的人手以应对突噶事故。
尽管吴可使用了轮换的招数,不时将身心疲惫的乡勇小队与留守小队替换,手头保持了足够实力的同时还能让小弟们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没有合适便捷交通工具的情况下,短短半月时间每一支乡勇小队起码走了接近或者超过三百里路程,还得时刻提心吊胆防备土匪可能的反扑或者先下手为强。
如此折腾之下,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经验的乡勇队上上下下可是吃足了苦头,单单累倒生病的青壮队员就不下十人,其余个个几乎都削瘦了一圈。
几乎每一支乡勇小队都回来轮换过最少一次,起码多走了最少五十里以上的冤枉路,对这样的‘惨痛’经历自然记忆犹新!
要是真能在大柱山葫芦山谷构建一道城墙的话,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留守营地的青壮乡勇便能适当的减少,只需要控制和监视沙堆通往外界的两条主要通道就成……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一百一十五章  紧急调令冲突起
当然这暂时只能是幻想而已……
满清朝廷对地方的监控几乎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当然这是在太平军还没席卷南方之前的状况,等到太平军轰隆隆几乎摧毁了满清对南方的统治根基后,就会出现类似唐朝那样藩镇割据的局面,最后演化成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
在没有感受到切实的威胁之时,吴可的提议简直就是‘居心叵测’的代名词,是要被坚决镇压和消灭的‘不稳定因素’!
难得有这么悠闲轻松的时候,吴可和亲卫小队青壮还有蚊子率领的斥候小队青壮,说说笑笑把这次县城之行当作了郊游,心头说不出的轻松惬意。
谈笑间时光流逝飞快,等吴可一行接近县城所在隽水镇外围时,天上的秋阳已缓慢靠向正中位置,二十多里路程他们足足走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
“吴队长你总算到了,快跟我走千总大人他们正等着你呢!”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乡勇号服,有些眼熟的中年汉子从一间茶棚摸样的建筑急匆匆走了过来,被前队警戒的乡勇青壮拦在五米之外,冲着吴可不停挥舞满脸急切喊道。
“你是,程老三,千总身边的亲兵?”
吴可盯着那张急切的熟脸,突然一拍巴掌开口问道,说着翻身下马慢慢走了过去,一点也没有让前队乡勇青壮放人的意思。
出门在外,一切小心为上!
“是啊是啊我就是程老三,吴队长您能记得小的就好!”
那中年壮汉满脸的落腮胡子一抖一抖状极欢悦,一双牛眼大睁热切望了过来,声音颤抖急切道:“吴队长您快跟小的去乡勇营驻地,那边都快吵翻天了!”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挥了挥手示意前队的小弟放开阻拦,吴可在蚊子等心腹亲卫的簇拥下走了过去,脸色微微一动好奇问道。
“哎呀时间快来不及了,吴队长咱们边走边说,您看怎么样?”
那中年乡勇一看天上太阳,顿时脸上更添几分急切,连忙小跑着凑到吴可跟前建议,接着又急忙解释道:“为了等您,千总大人一直想办法拖延,现在估计都跟那帮大人们破口开骂了!”
“怎么,这事还与我有关系?”
吴可眉头轻轻一皱,伸手做了个‘前头带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