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52部分

新列强时代-第52部分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是,吴可不想跟人玩什么躲猫猫,护卫队也没这闲功夫和时间和人扯皮。
……
不得不说,吴可那几手组合拳耍得漂亮,那几套拉拢人心的手段效果也不差。
当第二天清晨,护卫队在天灯岭竖起招兵大旗的时候,整个沙堆小镇都沸腾了。
不过半个小时功夫,通往天灯岭半山腰的小路上,已经陆陆续续有镇民带上自家适龄子弟赶来。
天灯岭半山腰的平地上到处都是草木燃烧过后的灰烬,护卫队一早便在上面搭了个简陋的凉棚,吴可与护卫队一干有空闲的核心队长,还有大伯吴老汉亲自坐镇此处监督指导招人事宜,另外李青山待在一旁‘观摩学习’。
很快,一位腰身佝偻辫子灰白,脸上皱纹横生穿着一件打了十几个补丁褂子的瘦削中年,带着一位二十来岁左右身子瘦弱,脸上一副明显营养不良菜黄色青年拘谨的上得半山腰。
“这位小老总,我儿子想要参加护卫队!”那瘦削中年小心翼翼来到凉棚前,冲着守卫在外的一位护卫队员慌张道。
“这位大叔和大哥里边请!”那年轻护卫队员满脸带笑,在前头引路将这对父子带进凉棚。
一边带路一边指了指营地高高飘扬的‘勇’字旗,提醒现在已不是护卫队而是沙堆乡勇队,那两父子急忙拘束点头改口。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一百章  尔今迈步从头越
“队长,是镇东的老黄和他家大小子!”被吴可特意拉来的李老三急忙小声说道。
“哦,那他家情况如何?”
吴可一边热情的与老黄和他家大小子打招呼,一边打开桌案上的空白花名册随口问道。
“和我家情况差不多!”见吴可开始忙碌起来,李老三只是轻声回答一句便不在开口。
吴可心中有数,抬头看了一眼手足无措拘谨不已的黄氏父子,微笑点头开口道:“两位不用紧张,只是做个身份备注而已……”
“姓名?”
“黄,黄,黄大力!”
“年龄?”
“二,二,二十一!”
“家庭地址?”
“愕,老,老,老总,什,什么是‘家庭地址’?”
“……”
就当吴可坐镇天灯岭,悠闲自在的替那些稀稀落落的报名者填写资料之时,吴天明与吴天志两兄弟则带着护卫队里识字的那几位青壮队员,游走于沙堆辖下各村办理新的土地租赁手续。
一时间,整个沙堆都沸腾了……
“呵呵,今天的收获不错,一下子招收了四十六名护卫队员!”
晚上回到镇上驻地,吃过晚饭检查了护卫队的训练情况后,吴可召集了几名心腹来到后院书房,扬了扬手中花名册笑道。
“是啊确实不错,一下子又散出去差不多一百五十担米粮!”李青山喝着茶水,白眼一翻阴阳怪气道。
今天沙堆乡勇的招人热闹场面,多少让他有些受到刺激,心里正琢磨着民团是不是明天也打出旗号闹出点声势来?
吴可呵呵一笑也不接话,理念这玩意最难以琢磨,两人理念相差太大还是不要过度刺激这厮的好。
……
接下来两天,吴可基本上都在忙着招收新人,护卫队人数虽说不上迅猛爆涨,但也算得上稳中有升。
虽然挂着乡勇的牌子但毕竟不是正统,愿意把身家性命赌进去的家庭还是很少的,尽管乡勇队给出的条件十分诱人。
幸好吴可早有心理准备,对此倒也没感到多么失望。
三天时间,新招收的人员不过区区八十多而已,加上之前的老底子护卫队眼下总共有一百四十来人。
镇上的贫困户贡献了四十几位青壮子弟,沙堆辖内众多乡村却只送来四十位青壮。
这还是与吴村相邻和交好的村子出了不少的缘故,不然只怕人数更少。有的村子就送来区区两三人,其它村子普遍也就三五位而已,真不要太过指望村民们的觉悟。
怎么说这些青壮都是各家的主要劳动力,送到了护卫队之后虽然能得到不少实惠,可家里的沉重农活谁来干?
不过就算如此,吴可也已经很满意了。
一百四十来位青壮,不要说沙堆就是放在整个通城县都是一股不小力量。而且这些青壮队员基本上底子清白,几乎家家都耕种护卫队名下的田地,算得上利益一体休戚与共。
……
经过一番努力,乡勇队的招人还有其它一系列事务都逐渐走上正轨。
短短三天时间,在上百青壮‘劳力’的共同努力下,天灯岭半山腰的平地被清理平整了一便,四周还围上了一圈简陋木栅栏,(每隔一段距离打下一根木桩,而后用编织的草绳连接起来)再按事先规划好的地域临时搭几间大通铺,两间公共茅厕外加一个简陋茅草厨房加公共食堂,一个简陋之极的营地短短时间便已矗立在天灯岭半山腰。
当然,劳动时选的都是白日里的空闲时间,平常的早晚两操是不会轻易落下的,对于小弟的操练吴可爪得很严。
吴可这边进展顺利,乡勇队其它方面的进展也不慢。
贵利的事情已经全部解决,至少有近百家庭获益,间接的为乡勇队拉拢了好几百家庭跟护卫队牵扯上了利益关系。
与此同时,吴天明和吴天志兄弟俩带着人手游走于沙堆各村庄,将乡勇队的土地政策彻底贯彻落实下去。
虽然其间多有波折,有些不甘心自身利益受损的村长暗中捣鬼,但在乡勇队工作小组入驻村子后也不敢做得太过,乡勇队的新土地政策虽然推行艰难但在普通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下还是有条不紊的缓慢前行着,慢慢深入人心得到大部分普通村民的一致拥护。
所以,乡勇队工作小组改换新田契的行动非常顺利,那些租种了原来属于金家田地,现在属于乡勇队田地的佃户个个喜笑颜开,满脸兴奋在一张张新田契上按下鲜红手印。
只羡慕得其他村民眼珠子都差点瞪了出来,尼玛四成田租实在太诱惑人了。
这些租种本村强势人物田地的农民们心中不平衡了,凭啥某某某家的田租只有四成,某某某家(有两个以上儿子加入乡勇队)的田租更是只有惊人的三成,他们却还要承担高达五成以上,普遍都有六成左右的超高田租?
乡勇队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暗地里不时还推波助澜一番,搅得一些村庄整日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
当然,乡勇队也不是开善堂的。工作组入驻各村时有意无意关照那些亲近乡勇队的农户,特别是那些送自家小子参加护卫队的农家更是受到特别关照,不仅租给他们都是最好的水田而且还在其它方面有所优待。
就算村子里一时没有合适的田地,也会在靠近镇上的某一区域特意划拨出相等的水田出来,总不能让自家弟兄的家人吃亏不是?
至于那些对乡勇队心存不满更甚至充满恶意,但田租一时还没期满的农户,吴可示意乡勇队暂时不要搞得太狠,让他们将租期耕完已算是大发慈悲了,至于往后嘛嘿嘿谁有空管你死活?
也就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在乡勇队下村工作小组的努力下,起码有半数以上的村民倒向或者亲近乡勇队,使得乡勇队沙堆辖下各村的群众基础一下子厚实不少,有什么动静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或者通报,至少不用担心来自哪个方向的莫名偷袭而不自知。
当然,乡勇队的发展也不完全是一帆风顺,中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着实让吴可等乡勇队高层感到有些头疼。
钱粮上面倒是暂时不用担心,来至原地主金家的缴获,加上衙门的奖励,完全承担得起乡勇队扩充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消耗,至少熬过这个冬天没啥问题。
乡勇队的新近乡勇们只有十分微薄的俸禄,但这已经足够那些棒小伙们感觉幸福的了。
更别要说每天还能吃饱饭而且还是一日三餐,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极大的享受了,更何况每天至少有一顿油腥?
这样的生活就算地主家也不一定比得上,这些出身贫寒的新近乡勇们往日更是只能在逢年过节时饱一饱口福。
对于乡勇们来说,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都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听话得很根本就不敢有任何炸刺和找抽的举动。
让吴可头疼的是乡勇们的训练和武器装备问题……
扩张太快也不全是好事,最起码乡勇队眼下的训练情况就让吴可很是不满。
本来从吴村招募的三十名‘老’乡勇的训练就不充分,刚刚进行了不到五天的正常两操训练,站个长队都歪歪扭扭不成样子。
这下可好,一下子又多出八十多啥都不懂的新人……
训练那叫一个乱啊,光是每天整理队型都要好一阵子。
最后吴可没办法了,只好学习以前看小说和电视里的经验,以老带新先凑合着算了。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一百零一章  苦难少年心跃跃
幸好从民团投奔而来的那三十来位‘老鸟’还算凑合,起码已经熟悉了乡勇营的‘大强度’训练,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训练也越来越正规有序。
不像山下的邻居民团,自从他带着手下小弟离开之后,经历了刚开始时的混乱,再加上那几位头目根本就不是带兵练兵的料,尽管有之前他规范的训练大纲和项目,可架不住李少爷和头目们的‘懒惰’,再也没了一身做责全心投入,慢慢的又变成了刚开始时的几日一练。
这还是他们尝到了训练好处的情况下才会如此,不然只怕连训练都会慢慢丢弃,不然只怕民团现在烂得不成样子。
一个‘老’队员带两到三名新队员,三到四人组成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训练也不搞什么大规模合练,这样一来平日训练的效果才慢慢恢复正常。
手头实在没啥练兵奇才,吴可也不是那种在训练新兵方面有天赋的牛逼角色,眼下也只能将就着过了。
这还不是最紧要的,反正眼下国内各武装集团的兵员素质都垃圾得很,只要干仗的时候不临阵退缩得到命令有勇气一拥而上就成。至于什么战术不战术的,这东西现在的乡勇队实在玩不转啊。
眼下最让吴可捉急的,是护卫队的武器装备严重不足。
好吧,之前从马千总那弄来一批制式刀枪,本来勉强凑合着够用了,
可是护卫队挂上乡勇的牌子后,大肆招兵买马手头家伙一下子又不够用了。刀枪还好说,没有现存的可以用同等大小甚至同等重量的木制玩意作为训练替代,勉强还能凑合一段时间。
就算招集镇上所有铁匠紧锣密鼓打造兵器,不说质量过不关关,短时间没根本没可能打造出如此数量武器。
至于从马千总手中弄来的那批弓弩,全被吴可牢牢掌握在亲卫队手中。不仅是因为数量缺少而且还是十分难得的远程武器,这样的‘凶器’自然不能让还没得到信任的新近乡勇掌握。
当然在私底下,他也没忘记偷偷请人制作弓弩,特别是在近距离威力强劲的小型弩机,如果能形成规模打击的话威力更强。
至于从马千总那里弄来的几杆鸟统,吴可自己每天都抽空练习呢,不用指望手下小弟突然蹦出个天生神射手来,这玩意操作起来实在太过烦琐,加之只有形成规模打击才能发挥其强大威力,眼下是不用指望了。
不过他也没放弃对手下小弟们在使用鸟统和操作方面的训练,年统数量不够不是有吴老汉这位鞭炮手艺精湛的老匠人么,根据鸟统操作流程制作一些简陋容易练习的简陋火药器具还是不难滴。
……
李小山感觉最近的日子就像做梦一般,当然是美梦了。
小时候家里情况还好,有近十亩水田混个温饱还是不成问题的。可自从母亲病了以后情况便急转直下,为了给母亲治病,那近十亩水田慢慢变卖一空家里一贫如洗。
尤其是最近两年日子更是苦不堪言,就算他和父亲拼命打短工帮人做闲活依旧饥不饱腹。
而当妹妹因为吃不饱饭身子虚弱,就在前一段时间支撑不住倒下时,父亲承受不住巨大的打击濒临崩溃边缘,他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对未来心中更是没了半分希望。
特别是当镇上恶霸地主金家被突然冒出来的吴村护卫队,哦也就是现在的乡勇队赶跑,他家就连打短工的机会都失去了一半,当天晚上家里就彻底断了粮。
父亲和他都彻底绝望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生病的母亲和妹妹几次饿晕过去却毫无办法,心如刀绞泪如泉涌像是失了灵魂一般麻木不仁,直想一头撞死在河边大石上算了。
可就在这时,镇上突然疯传一个消息,说是赶走恶霸地主金家的吴村护卫队要放粮了。
尽管他父子俩已心生死志对此漠不关心,可通过街坊邻居之口他们依旧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凡是参加了护卫队的吴村青壮,都能得到五担米粮的奖赏!
五担米粮啊,真是一笔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物资!
他当时对此毫不关心,就算米粮再多又关他何事?
不料第二天父亲早早离家,中午也没回来,尽管家里早就断粮一天了,他还是为父亲担心了好一阵子,生怕父亲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来,那他以后可怎么办啊,这个家也就玩拉!
没想到下午太阳正烈的时候,父亲突然喜气洋洋回家,街坊邻居还帮着背了足足三担米粮回来。
他一下子惊呆了,并没有因为突然出现的三石米粮欢欣鼓舞,反而忧心忡忡生怕父亲做了什么糊涂事。
直到父亲一再保证只是帮他报名加入护卫队,这是护卫队提前发下的奖赏,而且还有街坊邻居做证这才彻底放心。
当天晚上家里重新开锅,他一辈子都忘不了那香喷喷的米饭,还有母亲和妹妹拖着病躯却是满脸欣喜,双手颤抖狼吞虎咽的情景。
第二天一大清早,他便跟着父亲如约加入护卫队也就是现在的乡勇队。
乡勇队的营地真是简陋,就镇外天灯岭半山腰那一块被烧得满是草木灰烬的平地。那天他啥也没干,在乡勇队老队员们的指挥下清理平整了一天的土地。
不过乡勇队待遇真的不错,中午竟然也有饭吃。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所谓‘公共食堂’打饭的时候,不仅有小半盆(木盆)白米饭混杂粮管饱,竟然还有三块油腻腻的大肥肉!
晚上天还没黑的时候,那位样子威武好象大将军般的乡勇队队长将他们召集了起来,先简单介绍了一番新加入的队员,而后他便跟着老队员们完成了晚操。
说起晚操真有意思,他们先是列队跑了五六里地。尽管他的身子还没从饥饿带来的虚弱中恢复过来,但这点路程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