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113部分

新列强时代-第113部分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吴可心思飘忽思考人生大事的时候,一个郎中摸样的四十来岁中年山羊胡跑了进来,气喘吁吁一脸气急败坏向吴可抱怨道。
“怎么了李郎中,二狗那家伙又不老实拉?”
见到中年郎中气咻咻走了过来,吴可收起思绪轻笑着站起身来,有些好笑轻松调侃道。
说起来也真是好笑,在崇阳城外的营地医护处,二狗度过了自参加乡勇队以来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那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啊,幸福而且无知的生活快乐的就像一支天天只会哼哼的猪。
说老实话这小子身上的伤势别看很吓人,其实一点都不严重,不然当时他在金塘遇伏主动断后,身上被砍了好几刀也不可能活着逃出生天。
作为乡勇队四大中队长之一,吴大队长绝对的铁杆心腹,二狗身上的装备可绝对不差。一套棉甲虽然被砍成了破布条,可也让二狗的伤势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吓人,其实连筋骨都没伤到一点。
正因为如此,加上有郎中的及时治疗,这家伙身上的伤好得特别迅速。不过短短半月时间不到,已经可以生龙活虎的下地随意折腾了。
可这小子做了十来天懒猪竟然做上了瘾,除了刚开始那会对被伏耿耿于怀之外,后来提都没提过这茬专心享受优质的医护服务。
他这一偷懒,负责城外医护处的李郎中不乐意了:丫的还在医护处当大爷当上了瘾,你小子不是瞎折腾么?
李郎中的兽医真心不错,用药也十分厉害,轻而易举便将二狗身上伤势处理得七七八八。,可这里是医护处不是客栈旅馆,加上最近太平军小股人马动作频频,受伤需要治疗的人员可不在少数。
本来医护处床位就十分紧张,二狗这么一位中队长还赖着不走又占去一部分资源,搞得李郎中很是不爽几次催促这家伙尽快离开。
可惜二狗这家伙脸皮够厚就是不走,李郎中气不过直接找到吴可告状。
吴可那叫一个哭笑不得,又特意赶去城外营地医护处看望了一次二狗,让他伤食好得差不多了就尽快滚回金塘,谁知道这家伙实在不让人省心,硬是赖着不走这不又惹来李郎中的不岔告状……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二百一十八章  市集喧嚣形势好
哒哒哒……
腊月时节寒风凛冽,二狗骑着矮小适应能力惊人的蒙古战马,不顾迎面而来的刺骨寒风奔行于荒凉的乡间小路上,身后跟着两队约五十人匀速奔跑的乡勇青壮,一个个浑身热汗斗志昂扬。
他终究没能继续窝在医护处‘享福’,李郎中亲自请来吴大队长,将他好一顿数落然后毫不犹豫赶出了医护处。
不过他也没太在意,乡勇队石城,白霓跟金塘三大新兵营同时启动,作为金塘地区乡勇队负责人之一他手头活计可不少,再懒下去估计二牛那边要骂娘了。
之前遇伏的事儿他一直记在心里时刻挂怀,如今正是大展拳脚报仇雪恨的大好良机。再说了招收新兵这等大事他不在场可不放心,毕竟这些新兵可能以后就是自家嫡系人马了,自然要好好甄别甄别不能滥竽充数。
……
三国时期,刘大耳朵主政平原,也就是秉承不扰民不主动干涉具体的商业活动,结果短短几年间平原商贸繁盛百姓安居乐业,刘大耳朵的‘仁义’之名就此传遍四方。
吴可自从坐镇崇阳县城以来,所做与刘大耳朵其实并无二致,除了保障城区治安之外绝不干涉城内商业活动,任由百姓自我调节自我适应。
与此同时,他还亲自游说马千户,取消了通城县与崇阳县之间的所有厘关哨卡,严厉打击各地私设收取路人费用的关卡。
再加上乡勇队驻军的大肆采购,刺激得粮食还有布匹两大市场迅速回暖并爆发极强活力。
在多重利好条件刺激下,通城与崇阳两县经济发展迅速得到恢复,并且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尽管出了刺杀那档子事,吴可尽量深居简出,平日里不是窝在县衙处理政务就是待在城外军营监督新兵操练,偶尔空闲之时也会乔装打扮一番出外溜达溜达,幸好在没出过事让紧张不已的亲兵小队大松了口气。
不过他也只能在城里偏僻地区溜达溜达,实地查看一些情况,繁闹喧嚣的几条主街是万万不会去滴。
情况看起来非常不错,随着县城治安状况的大为改善,加上市面逐渐繁华热闹,城里居民们的日子渐有好转,之前因为战乱带来的压抑气氛一扫而空。
作为后世来人,吴可虽然不太懂经济,但也明白一点市场的自我调控能力是非常强大滴。除了一些极耗资金的生意需得官府或者手眼通天的大商家主持之外,官府对市场干预越少市面就越繁华。
他是秉承这重想法也是如此做的,负责维持县城治安的除了极少数乡勇队战士,其余大部分都是周围地主乡绅提供的民团青壮,按时按比例轮流维持县城某一区域治安,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这些民团青壮慢慢向乡勇队靠拢。
目前来看效果还算不错,见了世面的各乡镇民团青壮心思活跃,就算没有改换门庭的想法,起码也想活得更加滋润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顾主说什么就是什么,付出的代价还少得可怜。
市场繁荣了,官府也就是以马千户和吴可为首的利益团体,能够得到的直接利益将会更多,还用不着成天装恶人惹人厌。
这让老马和李青山他们很是满意,兜里的银子多了再也不用自掏腰包填补府库支出不足,真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此时恰逢年关将近,街面上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县城周围村里人忙着赶集置办年货,城里的集市一天比一天热闹。
不仅仅崇阳县城如此,凡是被乡勇队收复了的乡镇基本上都是一样,以城镇集市为核心吸引大批附近村子村民前来赶集交易。
今年的集市特别热闹,不是因为刚刚经历战乱人心思定,也不是因为集市里的货物特别丰富吸人眼球。口袋里要是没铜子的话,就算再喜欢热闹也撑不起一个乡镇级别集市不是?
原因非常简单,就在时间进入腊月不久,乡勇队突然做出大动作,通过各乡镇有名望的乡绅地主,向辖下所有居民下了大批采购清单。
大米,小麦,玉米土豆等杂粮,棉花,自家编织的麻布和棉布等物资,还有一些常用铁制工具等等等等,反正乡勇队撒下去大把银子在年末时节疯狂大采购,不仅补充了自家物资仓库的不足,也让辖下民众手头有了采买年货的铜子。
民众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对吴可跟乡勇队感恩戴德。
地主乡绅们通过这种方式巴结讨好了吴大队长跟乡勇队,自然也是开心不已。他们在这次大采购行动中不仅没有上下其手,但而还倒贴了不少银子进去,目的只有一个:一定要巴结好保护神乡勇队!
况且各城镇集市繁荣,受益最大的除了代表官府的马千户还有吴大队长等人,各地的乡绅地主们也赚了不少。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加深了与代表官府势力的乡勇队拉好关系,而且自身并没有什么损失相反还狠赚了一笔,算得上皆大欢喜。
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吴可最希望看到的,悄悄在县城还有周遍几大集市视察了一圈,教训了几位不知好歹扰乱市场欺行霸市的青皮混混有些让人不愉快之外,其它一切都很让人满意。
也就在各乡镇即时火热的当口,石城,白霓还有金塘三镇乡绅联手,紧急招募人手建造新兵大营,为之后的新兵入驻做好前期准备。
与此同时,乡勇队的招兵工作也在崇阳十几个乡镇同时拉开帷幕……
金塘镇外乡勇队临时驻地营门大开,此时人头涌动热闹不已。
按照乡勇队的习惯,只要不是遇到特殊情况,一般临时营地基本设立在民众聚集区外围。吴可以身做则,手下的小弟们自然不会傻跟老大过不去。
二狗看了看头顶灰蒙蒙的天色,带着手下亲兵小组十来位青壮来来回回溜达几趟,营里营外忙活不停直累得满头大汗。
“统计清楚没有,到现在有多少人报名参加乡勇队?”
外营帮着维持了一会儿秩序后,或许感觉太过无聊,二狗又溜达到报名处后方,抓住负责报名处的手下小队长好奇问道。
“刚过二十!”
那小队长也是忙得满头大汗,不过顶头上司过问他也不敢怠慢,亲自跑到负责接待报名登记的几位乡勇青壮那问了几句,擦了把额头热汗跑回来汇报道。
“怎么这么少?”
二狗一听不满意了,他手指着营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打眼一扫粗略估计不下百五十人,就算扣去其中一般以上不符合新兵条件或陪家中子弟,或陪邻居碰国或纯粹过来看热闹的闲人,单单适龄青壮便不下六十,可是现在报名的人数还不到一般,怎能不让着急恢复实力的二狗心急不已?
“中队长,大半个上午能有这么多人报名已经很不错了!”
小队长无奈的看了自家老大一眼,喘了口气哑声解释道:“别看外头人多,可咱乡勇队在这没有根基,大部分人都在观望……”
“观望?观望个屁!”
二狗闻言大怒,指着小队长口沫横飞大叫道:“是不是你没把工作做好,没将咱们的优厚待遇宣传到位?”
“冤枉呐,中队长你没看我嗓子都冒烟了?”
小队长一脸郁闷急急解释道:“该说的我都跟外头的老乡说了,可他们不相信我也没办法!”
“什么叫做你也没办法?”
二狗这下更不满意了,一把抓住小队长的手向外拖去:“走去外头再宣传一遍,老子就不相信了……”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二百一十九章  招兵时节人声沸
而此时营地门口……
“黄老头你怎么也拉了,哦是送你家小子来参加乡勇队的么?”
汹涌的人流中两位相熟老汉撞上,自然要停下脚步好好的唠嗑一番。
“是啊是啊,听说乡勇队招兵待遇不错,所以我带家里小子过来看看!”黄老头裂嘴笑呵呵道,顺便还拍了拍身边壮小伙的肩头。
“呵,就你家小子这身板,壮得跟头牛似的,成为入乡勇队新兵是铁板钉钉的事儿,报名么?”最先开口那老汉笑眯眯恭维道。
“还没呢,想要看看再说!”黄老头摇了摇头轻叹了口气,闷声道:“也不知道乡勇队说的是不是真的,玩意要是蒙骗咱们的话……”
声音越来越低,话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明。
接着不等老熟人接话,他话题一转好奇道:“你个老家伙怎么也过来了,你们家小三呢,怎么没有过来?”
“哈哈,我家小三已经报了名,此时正在营中待着呢……”最先挑起话头那老汉哈哈笑着说道,皱纹横生的老脸上满是自得之色。
“你这老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利索了?”
黄老头吃了一惊,目光左右扫视一圈见没人关注,刻意压低了声音问道:“你个老家伙怎么不多看看,要是乡勇队是骗咱们的怎么办?官府的话什么时候能信了,咱以前又不是没吃过亏!”
“这次绝对不是骗人滴!”那被说的老头笑眯眯肯定道。
“你个老家伙又怎么知道?”黄老头被吊起心中好奇。
“我在通城不是有个亲戚么?”
“这我知道,你大堂哥么好象住在沙堆是吧?”黄老头连忙接话道。
“没错,我大堂哥家的小子就字乡勇队里干!”老头说到这儿一脸的羡慕表情,压低了声音兴奋道:“自从我那侄子加入了乡勇队之后,不仅年节时分往家里带回不少乡勇队发的东西,他们家的田租你知道是多少么?”
“不可能吧,难道乡勇队动真格的?”
听到这儿不仅黄老头猛然睁大了眼睛,就连旁边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黄家小子也露出一脸不可思议表情。
“动不动真格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大堂哥家里的田租只有四成!”
与黄老头相熟那老头一脸向往:“听说只要我那侄子表现得好,他们家的田租甚至能降到三层甚至更低!”
这不可能!
两老头的对话吸引了周围人群的注意,声音虽然不到但也足够周围人群听得清清楚楚。
与黄老头相熟那老头的话犹如落入水中的深水炸弹,一下子让周围人群沸腾起来。
尼玛四层田租啊,这可是他们想都不敢多想的好事。
就算附近村镇最出名的汪大善人,家里的佃户田租最低也在五层,基本水平在六层左右波动。就是如此,已经足够附近无地村民抢破了脑袋,汪大财主的‘善人’更是传遍了周围十里八乡。
可是跟能够提供四层田租的乡勇队一比,汪大善人的‘善举’又算个屁?
消息迅速在观望的人群中传来,顿时引起更大范围的喧闹,甚至都引来维持秩序的乡勇队战士好一阵紧张戒备。
就在这时,从营门里走出一行十来位彪悍青壮,其中那位更附近村民打过不少交道的小队长站在一块巨石上,扯开嗓子大吼道:“诸位乡亲诸位乡亲静一静静一静,我家老,愕中队长有话想跟诸位乡亲说……”
聚集在营门前的上百民众顿时安静下来,想要看看乡勇队那什么‘中队长’想要说些什么。虽然他们不知道‘中队长’是个什么官衔,但只要知道是个官在场民众就一定会认帐。
咳咳……
被这么多人注视,二狗有些不自然的清咳出声,然后在小队长的恭敬要求下占领刚被让出来的巨石,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
“乡勇队一贯信守承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诸位乡亲不必担忧乡勇队说话不算话,乡勇队承诺过的事一定会不打折扣的办到……”
“诸位不用担心,县城那边有不少人加入乡勇队,诸位可以通过亲戚朋友探问一二……”
“……”
与金塘那边二狗费尽口舌打消乡亲们心中疑虑不同,沙坪这边的征兵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波澜不兴。
同样是乡勇营临时驻地,营门大开两排青壮在家人朋友的陪伴下,满脸热切的等待着报名加入乡勇队,兴奋的与周围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小声交流着什么,不时开出压抑的兴奋笑声,气氛既热烈又安宁。
“这位老哥,这是带家里小子参加乡勇队?”
“没错,乡勇队待遇好名声也不错,正好让家里小子进去锻炼锻炼。”
“嘿嘿,不仅仅是锻炼家里小子那么简单吧?老哥家里有几口人啊,能够分到几亩四层租子的田地?”
“哈哈老弟是明白人啊,我家大小子前段时间就加入了乡勇队,这次带最小的小子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