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103部分

新列强时代-第103部分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消息后除了有任务在身的头目,乡勇队几乎绝大多数中队长根本核心小队长聚在议事大堂议论纷纷。
短短时间内,由于早有准备经验丰富,乡勇队便招揽了七百身家清白的青壮,使得乡勇队人马一跃达到近千之数。
这么多人,再用营级直接指挥排级(小队)这样的指挥模式很是适用,不得不在中间加了三个连级(中队)编制,中队长分别是水牛二牛还有土狗,另外增加小队长中也提拔了几位非吴村吴姓,在之前的训练战斗中表现优异的精干青壮。
没办法,天地会三人组最近实在太不像话,几乎引起乡勇队核心成员公愤,要不是有吴可帮忙兜着,只要他们早就挨了不知道多少闷棍。
“这帮家伙的胃口真是大得很呐!”
吴可没有隐瞒,将易象找上门来的前因后果跟小弟们述说一通,引来水牛几个小子一阵不屑撇嘴。
“呵呵,还不是没在咱们这里捞大好处,想着自力更生另起炉灶了!”
土狗连连冷笑:“现在走了也好,省得以后看着烦心!”
“要不是可子叔拦着,我早就找他们三麻烦了!”
二狗连忙附和自家老哥道:“也不看看自家是什么玩意,也敢到咱们乡勇队来挖墙角!”
“也就是可子你心胸宽广脾气好,要是换了马千户那厮,只怕早就暗地里下了黑手!”就连一向性情宽厚的吴天明都忍不住发了句牢骚,可见天地会三人组多么不受待见。
“要是落到马千户手里,只怕他们三早就被当作功劳给宰了!”
水牛冷冷说了句:“也不知道他们脑子是不是进水了,竟然旁敲侧击问我想不想离开通城这个小地方做一番大事业?”
说到这儿他一脸不屑撇嘴道:“我呸!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什么德性,被常禄跟王锦绣这两废物总兵追得像狗一样,也就是可子哥大人大量让他们能在沙堆自由行动,也不知道他们哪来这么大自信?”
“……”
吴可笑呵呵看着手下小弟们发泄心头不满,等到水牛他们越说越难听,越说越不像话的时候这才开口阻止道:“好了好了大家少说两句,怎么也得给人家留点面子吧?”
见水牛一脸不服,嘴巴一动还想辩解的样子,他急忙摆手道:“只要他们没越过咱们的底线,由着他们几个折腾就是。现在他们要走了你们也用不着穷追不舍,正好帮咱探探路试一试各路豪强!”
不等小弟接口他故做不满笑骂出声:“你们这是觉得太闲了是吧,放心不久之后有你们忙的,就怕到时候支撑不住喊苦喊累!”
闻言水牛眼睛一亮,直视吴可惊喜道:“堂哥咱们又要有行动了么?”
吴可不答反问:“一下子多出那么多弟兄,你们训练得怎么样了,能带出去干架么?”
“可子叔你尽管放心就是!”土狗兴奋插言道:“新来的弟兄一个个身体强健,虽然训练时间短了点还是能带出去见人滴!”
吴可没理会有些人来疯的土狗,转头望向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吴老汉:“大伯,那些新加入弟兄家人的租地情况如何,咱们手头那点土地能否应付得来,弟兄们的家人没啥意见吧?”
“可子你放心就是,能有块地种就不错了,他们哪还会挑三拣四?”
吴老汉摆手呵呵轻笑出声,脸上的皱纹似乎都散成了一朵花:“咱们一下子新得不少土地,足够新来小子们的家人租种!”
“这就好这就好……”吴可连连点头说好。
说起来,他还要感谢马千户的慷慨大方,直接将县城西门到沙堆沿途百米之内的所有无主荒地全部划给乡勇队,这给乡勇队招人分租田地带来极大方便。
从县城西门外到沙堆这一路上的村子,但凡身家清白的青壮无不踊跃参加乡勇队,这才让乡勇队在短短不到半月时间内招到过七百合适青壮。
不然,单单一个沙堆,又怎么可能轻松提供这么多青壮汉子?
“堂哥,这次咱们要对哪里动手?”
水牛满脸兴奋红光,待吴老汉话音一落迫不及待追问道。
“你们先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就好!”
吴可轻笑着摆了摆手道:“至于对哪家动手,我还得先回县城跟老马商量商量……”
“这有什么好商量的?”
土狗更加兴奋,挥了挥拳不经意间打断了吴可的话头:“以咱们乡勇队的实力,横推附近几个县府不在话下!”
水牛等几个小子连连点头附和,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好战摸样。
“急什么?”
吴可眼睛一瞪,没好气笑骂道:“起码也得等我确定长毛主力逼近武汉三镇,跟官军主力交上手没办法回头跟咱过不去,这才好动手不是……”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一百九十九章  所向披靡太平军
“大人,武昌方向的情况弄清楚没?”
送走烦人的天地会三人组,又跟手下小弟商量了一阵准备事宜,第二天吴可便急匆匆赶到县城,找到老马探问武昌防线的动静。
“情况不容乐观啊!”
说起这个马千户一脸忧虑,起身从文书堆里找出一副厚厚文书,递了过来叹气道:“你看看这都什么事?”
吴可接过文书打开一看忍不住瞪大眼睛,心中暗道尼玛清军这也太那啥窝囊了点吧?
太平军自12月13日占领两湖咽喉要地岳州后,于17日大部撤离岳州水陆并举直奔武汉而去。
清廷得讯震恐不已,咸丰帝更始严厉申饬钦差大臣两湖总督徐广缙,将其革职留任并命他以重兵在岳州以北堵截太平军北上之路。
可惜的是太平棋高一招,水陆并举其势甚盛,艨艟万艘帆织蔽江所过城镇望风披靡,当然在通城小遇阻碍。
太平军前锋于12月19日抵达武昌六十里外之金口,顿时清廷震动深恐太平军占领武汉水陆要冲,然后被伤河南或者东下苏、皖两省,急命徐广缙率部绕道救援武昌。
难怪这位大佬没有路过通城,原来绕道向武汉赶去了啊。
武昌作为湖北省会,西枕长江东依洪山,城高墙厚形势险要。可惜经过一番折腾太平军来得太过迅速,武昌城内此时正规兵马仅三千之数。
“真真一帮蠢货!”
吴可看到这里忍不住心中暗骂,两湖那些大佬总兵们东堵西防,结果跟在太平军屁股后头吃灰把自己给堵在外头,白白给了太平军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说他们一声蠢货绝不为过。
要知道,自1852年6月太平军进入湘南后,湖北官员就开始设防备战。
清廷拨银30万两作防堵军费,在汉阳、武昌、汉口居民及江上渔户中清查户口,实行十家联保。
7月,设防堵总局于布政司署,令绅士募练勇1400人。8月,筑西门外城,招募洞庭湖渔户2000余人为渔勇,充实江防,又募湖南木帮壮勇2000人。10月13日,派乡勇分防蒲圻、崇阳、通城。(马千户就是这时走马上任)
15日后,河南、安庆江防营、寿春镇及鄂省诸路援兵先后集中武昌省城周围,可以说得上费尽苦心。
太平军攻克岳州后,巡抚常大淳、提督双福大为恐慌,将防堵总局改为军需局,筹办军备,并于12月15日令城外及驻守金口兵勇全部集中城内固守。
21日,在乡勇队手里吃过憋又于埔圻大大威风了一把的向荣部两总兵常俸跟王锦绣率残兵1000余人到达武昌,以绳索吊入城中助守。清军城外据点全部放弃;此时城内守军约5000人另加团勇共1万余人。。
这样的兵力虽然不足太平军总兵力的十分之一,但依托高城厚墙在吴可看来大有可为,进攻不足但长期防守却是绰绰有余。
只是可惜,负责防御指挥的巡抚常大淳跟提督就是典型的废物点心。为了防备太平军‘潜挖地道’,常大淳竟以‘堵塞炮路’为由拆毁城外民居。后来太平军来得实在太快,来不及拆毁干脆一把火烧了。
大火足足烧了七昼夜,引起城外民众极大愤慨。之后更是紧闭城门用土石堵得严严实实,致使内外隔绝坚决龟缩不出。
12月17日,太平军分水陆两路向湖北境内挺进。陆路于21日克蒲圻,经咸宁北上,25日兵临武昌城下,并迅速占据了城东南的钵盂山、洪山、小龟山、紫荆山,包围了文昌、望山、保安、中和、宾阳、忠孝、武胜等城门。
这还是他们在通城多耽搁了几天时间的缘故,不然的话只怕到得更为快捷。
当然这其中也有常禄跟王锦绣这两总兵的一份功劳,张帆主力北上路过埔圻之时,分兵驱散守城之敌也浪费了一点时间。
不过总的来说清军表现得太过窝囊,白白浪费了吴可跟乡勇队帮他们争取到的几天宝贵时间。
要说城里的大佬们一点不知情,打死吴可都不相信。
待太平军张帆部离开通城后,老马可是派人快马加鞭又向武昌送去一份‘捷报’,巡抚衙门对此应该心中有数才是。
可是看手里的文书内容,一点都没那方面的迹象。
“我说马大人,之后你派人送往武昌的那份‘捷报’,不会是半路出了差池吧?”眼下没有外人,吴可毫不客气将心中疑惑道出。
“你小子胡说什么呢,我派去的人早将‘捷报’送到巡抚衙门,这里还有武昌府同知大人写给我的鼓励信呢!”马千户小眼圆瞪不满道:“别看嘉奖文书还没下来,该是你手下那帮小子的跑不了!”
吴可一听明白了,老马的后,台就是这位同知大人啊。
他没再多说什么,继续观看手上的战情文书。
逆匪天王洪秀全率水路大军于12月22日抵达武汉江面,当即由黄玉琨、林凤祥、李开芳、罗大纲等率领战士攻占汉,歼守军800余人。29日,攻克汉口。汉阳沿河及汉口沿江大小船只悉为太平军控制,逆匪水师战斗力大大加强。
此时,逆匪天王洪秀全驻汉口关帝庙,逆匪东王杨秀清驻汉口万寿宫,指挥攻打武昌。
太平军包围武昌城后,积极部署攻城,于城南长虹桥一带筑土墙。修坚垒,阻击由湘进鄂的清军援兵。
清廷向荣部1。6万兵丁多次出击,猛扑长虹桥、洪山、南湖等阵地,前锋部队离武昌城只有3里,可惜到最后也未能与困在城内的清守军联成一片。
当然在吴可看来,城里守军龟缩不出也是一大原因。
一个巴掌拍不响嘛,本来兵力就处于劣势,城里城外的清军再不里应外合联合行动的话,真就一点希望都没有。
为便于调遣部队输送物资,12月24日太平军连夜施工,以铁索系船,于次日清晨在长江之上架起了两座浮娇,一座由汉阳鹦鹉洲至武昌白沙洲,一座由汉阳南岸嘴至武昌大堤口,使汉阳、武昌水陆相联,天堑变通途。
此外太平军还在城北观汉楼下修筑炮台,在城外沿江一带遍设营垒准备强行攻城。
12月25日夜,太平军先锋罗大纲指挥四五千人,在施放烟幕的淹护下,使用云梯攻城。城内守军以水龙、滚木、擂石反击,铳炮齐发,击退了太平军第一波试探性攻势。
26日夜,太平军在蒙蒙雾雨中再次攻城,又未成功。
之后太平军调整部署,一直到29日夜,太平军以长竿举草人攻武胜门,大战连绵不绝。
1853年1月1日夜又攻观汉楼,1月5日夜趁大雨攻城,均未取得战果。太平军在强行攻城的同时,选定离向荣援军较远、且面临大江的文昌门挖掘地道。
先在文昌门外挖3个洞,由洞及城墙挖掘地道直至城墙下面,用棉絮裹火药放置城墙下面的地道之中用中空长竹竿牵出引信,准备爆破城墙。
尼玛,这仗打得,吴可就是看着文书都感觉憋屈。
再看,武昌清军慑于太平军强大攻势,闭城死守严禁兵勇出击,仅有时派少量兵勇缒城而下,作骚扰性的攻击。按察使瑞元曾几次请派兵出城作战,接应援兵双福皆不准。
而总兵常禄所率川军一再请求出城作战双福亦不准,守军一直未能与外面援军会合。
而当城外太平军挖掘地道声音已清晰可闻时,双福仍拒绝盐法道林恩熙带兵出城搜索的要求。当地道已挖至文昌门城墙下时常大淳才下令用水注灌并派兵下城搜查,可惜被早有准备的太平军轻松解决并一无所获……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二百章  出征准备已妥当
这哪里是不容乐观,简直是糟糕透顶……
“大人看来咱们必须得马上行动起来,不然情况可能要糟!”
缓缓放下手头情报汇总文书,吴可一脸凝重说道。
“怎么,就就要动手了么,乡勇队准备好了没?”
马千户小吃一惊,双目紧紧盯着吴可沉声问道。
之前他俩就有过交流,对通城境内防务还有外界局势都有自己看法,通过求同存异互相理解基本达成一致。
以通城尴尬的地理位置,想要在混乱的局势当中独善其身根本不可能,只能主动出击寻找一线生机。
别人不知道难道吴可还不清楚么,太平军前期那叫一个气势如虹势不可挡,单从之前的战报汇总文书便可见一斑。
清廷在华中地区第一重镇,九省通蘅之地竟然被太平军逼成缩头乌龟,可见太平军如今的气势到底有多强盛。
此时太平军兵力十来万,等到他们拿下江宁号称天国之时,那势力膨胀得才叫厉害。
之前张帆部人马不足万便搞得整个通城天翻地覆不得安宁,可要知道等太平军拿下天京立国之后,随便一支偏师人数便以万为单位,到时候遇到了咋办?
不要问太平军还不会会从通城路过,以通城交邻三省的特殊地理位置,太平军陆路或主力或偏师那是一定会‘大架光临’滴!
尽管吴可前世对这段历史一知半解,可也知道太平军在江西和湖北两省和清军那是打得极为惨烈,历史课本上老曾战败欲跳水自尽的图片,就是在两省水域‘享受’到的惨痛遭遇。
无论是通过陆路从湖北到江西,还是从江西杀奔湖北,几乎都要从通城路过,可见通城地理位置之苦逼。
吴可如果不想在太平军一次次的‘路过’时遭遇灭顶之灾,那就必须趁此时太平军还没拿下江宁势力达到鼎盛之前,尽量扩充势力增强实力。
“早就做好了准备,虽然前些天招的新兵蛋子多了点,但只要不撞上太平军某部主力,只要指挥没犯糊涂基本上不会有事!”
吴可轻轻点头,自信满满说道。
“那好,乡勇队什么时候动手,第一个动手目标是谁?”
马千户肥脸上忧喜参半,不过事已至此他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绑在乡勇队的战车上一条道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