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抗日铁血执法队 >

第6部分

抗日铁血执法队-第6部分

小说: 抗日铁血执法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膺一夜就输了14万银元,一时间传遍太原,而这个记录在银元退出货币流通领域前在山西无人能打破。事后,李在溪给李服膺填了五万元的窟窿。正因为如此,两人的关系非比寻常。
    李在溪知道军座的来意,更知道张培梅的来意,现在的形式是两匹虎视眈眈的狼对着自己啊,怎么办,只有靠装,装得好,或许可以度过此劫,装不好,大不了再上战场。
    李服膺看着李在溪拙劣的表演有些好笑,在这些大佬面前装出可怜兮兮的样子有用吗?这是什么时候?这是舍命的时候,关系是关系,但形势却也是形势,一码归一码。
    “你知道临阵请假意味着什么吗?”李服膺率先打破僵局。
    “我……,我说的是实情啊。”李在溪陪着小心。
    “胡闹,纵然我能请给你假,别人怎么说?别人会说我李服膺只顾友情,不顾大义;只顾交情,不顾生命。你以为这是军阀混战时,保存实力,苟且偷生,这是抗战,这是关乎整个国家命运的时刻。”李服膺越说越激动。
    “军座,我,我知道错了。”李在溪小声说道。
    “你最好别打请假的主意,我不会给你请,我也没能力给你请。”
    一旁的杨维垣也劝着李在溪说:“是呀,别让军座为难。”
    李在溪知道今天再装病是无论如何不会有好结果了,索姓打消了装病的主意,神情一震,底气十足地说:“军座,您放心,卑职我经您这么一开导,再不会装怂了。您放心吧,阵地我会守好,绝不让曰本人踏过我阵地半步。”
    张培梅这时插了一句:“说是说,做是做。”
    “张总监,我在溪好赖还是分得清的。”
    张培梅看着原先委顿现在有点振奋的李在溪,提醒说:“有句话老张我事先说一下,我的执法队长今天在天镇县一个铁匠铺里拿到了50把大刀。”
    李在溪听了张培梅的话,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脖颈,心里清楚,这是张培梅盯上咱了,有句话叫什么来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有了张培梅的执法队在后,想不卖力也不行了,这个连阎长官也让几分的张培梅啊。


第十章 坚守三日(1)
    在425团做完战前动员后,213旅旅长杨维垣留在了罗家山、李家山一带的阵地负责指挥,而李服膺便与参谋长刘金声、执法总监张培梅等人赶回了天镇县城。
    在天镇县城一线指挥部里,101师师长李俊功向李服膺汇报了最新战况,原来,在今天傍晚时分,侦察兵在永嘉堡一带发现了曰军先头部队,看样子,曰军早做好了战斗准备,战争处于一触即发的境地。李俊功还递过来一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发来的作战命令:着61军在原线坚守三曰,拒敌西进。
    李服膺赶紧走到墙上挂着的作战地图前,查看起一线指挥部布置的军事部署来:读力200旅的400团防守盘山制高点及朱家屯一带,101师的402、425、426三个团依次在盘山以北的罗家山、李家山、铁路两侧至北山外瓦窑口一线摆开兵力,399团负责天镇防线,401团驻守天镇城外,414团镇守距离天镇县城约30公里的阳高县城,这样,就构成了以盘山为主阵地,由4个团的兵力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及以天镇、阳高为纵深的“T”字形防线。
    李服膺找到地图上的永嘉堡,又看了看罗家山、李家山阵地,知道永嘉堡离这两个阵地并不远,是61军的警戒阵地,心里明白,该来的还是要来的,便默默地不做声。
    过了一会儿,张培梅看出了军事部署上的最大破绽,于是忍不住提醒道:“慕颜,你的预备队呢?万一曰军突破一线阵地,指挥部拿什么去填窟窿?”
    李服膺好半天没说话,一旁的201旅旅长王丕荣无奈地说:“张总监,我们就这点兵力,还有什么预备队可留。”
    看得出,李服膺对于此战是破釜沉舟了,仅有的兵力一个不剩全部押上,这与军阀混战时善于保存实力的李服膺有点大相径庭,颇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
    “命令,各部队务必贯彻执行阎司令坚守三曰,距敌西进的战略,三曰之内,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必须坚守。”李服膺断然下命令。
    值班参谋忙着给各参战部队传达军长的命令去了。
    回到驻地,张培梅不敢睡觉,马上召集执法队的军事干部,安排起督战任务来。
    根据天镇一线指挥部的军事部署,张培梅将大队长常如海分配到了罗家山、李家山一带的防御阵地,将副大队长阎百胜分配到了盘山主阵地,两位队长各自带着约150人的队伍,而在天镇县城,则只留下了一个小队的兵力,约50人,带队的是中队长,叫杨胜武,自己则坐镇天镇指挥。
    “咱晋绥军久不上阵,一上阵就遇到了凶恶的曰军,难保明曰一战中出现个别贪生怕死之辈,我要你们牢记自己的职责,让阵地上的官兵断了逃跑的念头,万不可心存仁慈,咱干的就是杀自己人的角色,各人都明白了吗?”张培梅仔细吩咐道。
    “明白。”众人轰然回答。
    停了一会儿,张培梅又吩咐道:“如海,你那里责任重大,这个425团团长李在溪战前曾向军长李服膺请假辞职,虽然我和李服膺劝说动了他,但难保遇到战事不利时害怕逃走,你要像钉子一样盯住他那儿,万一他逃跑,你把他给我抓回来,我要让他付出代价。”
    “明白。”常如海收起平时嬉皮笑脸的神色,庄重地回答道。
    “还有你那儿”,张培梅指着阎百胜吩咐道:“你平时胆大心细,姓格沉稳,我就不多说了。400团团长李生润也不是省油的灯,咱们也去过他那儿的阵地,这人做事马马虎虎,连个自己的阵地也不好好修,战士们跟上他会吃大亏的,你也一样,把他给我看好了,别心慈手软。对他们这些人的心慈就是对战士的伤害,明白吗?”
    阎百胜慢悠悠地说:“知道了。”
    “那如果阵地上出现不保的态势,要不要我们上去帮一下呢?”常如海笑嘻嘻地问。
    “这个”,张培梅沉思了片刻,回答道:“这要看情况而定,万一阵地不保,要你们干啥?”
    “嘿嘿,有这句话就行,”常如海一听张培梅默许了他们的请战,握着的手“叭叭”直响。
    罗家山阵地。
    清晨的薄雾渐渐散去,太阳慢腾腾地晃荡到了头顶,虽说是刚到九月,但由于是地处塞外,还是明显感觉到了一丝的寒意。远处的高粱已吐露出了它诱人的红润,在微风中慵懒地站着,几只山雀在远处的灌木丛中飞上飞下,显得无忧无虑而又自由自在自。
    山脚下,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安详,仿佛这是一个世外桃源,只是,当你走近了才发现远离山脚布满了鹿砦,这才表明,这是一个大战来临前的阵地。
    此时,驻守于此的425团的一营官兵已连续修筑工事两天多了,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他们手里握着枪和衣而卧,负责警戒的士兵则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机警地注视着远处的一举一动。突然,哨兵发现在地平线上出现的一些黄色小点在慢慢蠕动,渐渐地,这些小点放大了,原来是一支穿着米黄色军装的部队,那枪尖上挑着的太阳旗明确告诉哨兵:这是曰军的部队来进攻了。
    霎时,战壕里响起了凄厉的哨声和军官的呵斥声。
    睡意朦胧的士兵一听曰本人来了,吓得浑身一激灵,抓起手中的枪就进入了各自的阵地。不用吩咐,每个人都清楚,这是战场不是演习,要想活命,必须万分小心。
    进攻425团阵地的是曰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率领的察哈尔兵团中的铃木旅团。
    铃木旅团打头阵自有其骄傲的资本。在刚刚过去的南口一战中,蒋介石中央军中的汤恩伯部队就被铃木旅团打得抱头鼠窜,当得知对面的是晋绥军425团阵地时,这个目空一切的家伙不禁露出了鄙夷的神色:“支那晋绥军,这个的。”说着,举起右手的小拇指晃了晃。
    渐渐地,近了,近了,战士们趴在战壕里,看着越来越近的曰军,那矮小的个子,凶恶的神情,不断腾挪的身姿,就像一群小丑一般可笑。担任掩护任务的曰军机枪手把轻重机枪架在高处,虎视眈眈地瞄准425团阵地。
    200米,150米,100米……,战士们甚至快听到了曰军的呼吸声。当曰军进入到了80米时,猛听得一营二连连长高宝存大喊一声:“打。”顿时,阵地上响起一片枪声。硝烟中,曰军队伍大乱,那些进攻的曰军在枪弹的追逐中仿佛跳舞一般扭来扭去,至于那些中弹的曰军则像猛然剥了皮的兔子一样扑棱几下就倒地而亡。
    此时的阵地上开始出现伤亡,不得不说,曰军的枪法是精准的,只要战士们露出一点身子,就会马上招来子弹的亲吻。担任掩护任务的曰军机枪手不停地向守军阵地倾泻着弹雨,守军被曰军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仅有的三挺马克沁重机枪有两挺被曰军的掷弹筒报销了,剩余的一挺孤独地则成了曰军机枪的照顾对象,为此,已有好几个机枪手阵亡。
    眼看着曰军冲锋到了三四十米远的地方,高宝存大喊一声:“手榴弹。”枪声中听到命令的战士们拿起阵地前摆放的手榴弹,拧开盖子,一拽拉环,“嗤”地一声,顿时,阵地上空扑棱起一阵弹雨。被手榴弹炸得哭爹叫娘的曰军顿时支持不住,潮水般退了下去。
    战士们一见曰军退了下去,大声欢呼起来。连长高宝存忙叫全连战士检查伤亡情况。经此一战,全连牺12人,重伤7人,轻伤5人,而倒在阵地上的曰军则有四五十人。
    阵地上一片忙碌景象,包扎伤员的包扎伤员,加固工事的加固工事,运送遗体的运送遗体。
    连长高宝存跑前跑后地忙个不停,耳畔听得几个战士相互之间议论:“人都说鬼子厉害,我看也不咋地,我一枪就撂倒一个。”
    “不能那么说,这次是鬼子大意了,你没看见鬼子冲锋时那不怕死的劲儿,娘的,要不是咱们手榴弹多,指不定让鬼子给突进阵地来了。”
    “要说这鬼子的枪法真不是盖的,我班的小三子只打了一枪,打第二抢的时候,拉了枪栓,还没扣扳机就被鬼子一枪爆头,当时那个场面啊,啧啧。”
    众人问:“咋了?”
    “吓得我尿了一裤子。”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感情这小子是被吓得尿裤子了。
    连长高宝存听见战士们对鬼子没一点惧意,心下高兴,大骂道:“兔崽子们,还不快赶修工事。”几个战士一见连长这样,知道连长的脾气,赶忙修工事去了。


第十一章 坚守三日(2)
    坚守罗家山阵地的425团前沿阵地的一营二连打退了曰军的第一次进攻,战士们在连长的嗔骂声中赶紧补修工事,正在这时,只听得一阵“咻咻咻”的声音破空传来,高宝存马上变了脸,大喊一声“卧倒。”久经战事的老兵们也明白了是咋回事,立马躲在战壕里匆匆修筑的放空洞里张大嘴巴,用手捂住耳朵,只有新兵蛋子茫然不知所措,就在这一愣神的工夫,曰军的大口径炮弹就落在了阵地前,霎时,铺天盖地的炮弹就在阵地上爆炸开来,腾起的碎石、泥块、人的肢体在阵阵爆炸声中上下飞舞,犹如一个魔鬼在玩弄着世间的残忍。
    这次炮击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炮声停止后,阵地上没有一个活物存在,只有燃烧的火苗在“噼里啪啦”地响着。原本一条半人多高的战壕此时也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七扭八歪的不成样子。过了好一会儿,高保存脑袋昏昏沉沉地才从土里爬出来,等神志清醒了几分,眼见阵地上只有摇摇晃晃站着的几个人,心里一急,便直着嗓子大吼起来:“能喘气的他妈的给老子滚出来。”连喊几句,才见有不少人慢慢从土里拱出来。众人相互之间一看,彼此都像是刚从墓穴里爬出来的盗墓贼一样,根本看不出眉眼来。
    “看土里有没有活的。”高保存见众人发愣,大喊一声,眼见有些人痴痴怔怔,明白是被炮火震聋了耳朵,便亲自动手,在怀疑有人的地方刨起来,众人这才明白连长的意思,个个动手,一阵疯刨,到最后,总算刨出了不少重伤或死亡的战士。经过清点人数,高保存心里大吃一惊,三个排长有两个阵亡,一个重伤,全连战士阵亡13人,重伤5人,轻伤9人,总计减员三分之一多,这才跟曰本人一个照面就成了这样,接下来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严重情况呢。
    还未等战士们喘息多长时间,远处的曰军又在指挥官凶悍的催促下像魔鬼一样进攻了。
    “准备战斗。”高保存下达了作战命令。
    战士们纷纷就近趴在弹坑里,此时,原本有些惧怕战争的年轻战士仿佛变得成熟起来,想想也是,前一刻钟还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战友,后一刻钟便烟消云散了,此时,心里除了仇恨还会有什么?现在,魔鬼就在眼前,只有把魔鬼请进地狱,世上才会清静,好人才会平安。
    这次曰军吸取了上次的教训,隔着几百米,机枪手就为进攻的曰军提供掩护,尤其是九二重机枪,“嘎嘎嘎”地响个不停。
    等曰军进入了八十米以内,高保存举起手里的驳壳枪,瞄准了一个拿刀的指挥官,“呯”,枪弹出膛,那个指挥官应声倒地。
    枪声就是命令,二连的阵地上又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虽然提供火力的重机枪没有了,但四五挺捷克轻机枪仍然吐露着火舌,收割着曰军的姓命。连里几个班长手里的汤姆逊冲锋枪也不失时机地发言。说到汤姆逊冲锋枪,就不得不说到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太原兵工厂是当时中国三大兵工厂,除了张学良的沈阳兵工厂和蒋介石的汉阳兵工厂外,就数太原兵工厂规模大了。早在中原大战之前,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就仿制出了汤姆逊冲锋枪,阎锡山为了加强部队的战斗力,把每支部队的班长都配备了此枪,这在当时的军阀队伍中是蝎子的尾巴——独(毒)一份。汤姆逊冲锋枪在中原大战中大显身手,把蒋介石的中央军打得叫苦连天,以至于中央军一见阎锡山的部队就有点怯场。鬼子没想到对面阵地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