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抗日铁血执法队 >

第40部分

抗日铁血执法队-第40部分

小说: 抗日铁血执法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区区保家军算求军队?”执法队一听这人吹嘘,有点看不起。
    “我们队长乔曰成可厉害了。”这人见执法队不相信,急得快哭了。
    “咋厉害?”阎百胜也好奇。
    “我们乔哥是雁北一带的豪杰,手里有枪。”
    “哈哈。”执法队员一听,笑得快直不起腰来。
    这人见众人讥笑乔曰成,本想反驳,可见人家清一色冲锋枪,就没在说话。
    通过询问,阎百胜第一次知道了应县有一支有乔曰成组织的军队,有点好奇。
    这人自然是乔军的密探。
    正在阎百胜思虑如何解救李生润时,担任后卫警戒的队员向阎百胜报告:“队长,后面发现一支约100多人的队伍向我们靠近。”
    “什么人?”
    “看样子是自己人。”
    说话间,就见一支伤员众多,但看起来组织良好的军队靠近他们。
    “你们是哪支部队?”张宝庆喝问。
    “我们是425团1营的,敢问前面是61军的军队吗?”一个狐疑的声音传来。
    “我们是第二战区张总监的执法队。”
    话刚说完,就见从队伍里走来一个精神抖擞的军人,双手一抱拳,说:“我是425团1营营长高宝存,敢问前面的弟兄知道执法队的常如海大哥吗?”
    张宝庆也抱拳,说:“常队长是我们的队长,你怎么知道?”
    高宝存呵呵一笑,说:“不怪你们,我是他的结拜弟兄高宝存。”
    阎百胜一听,走到高宝存跟前,问:“结拜兄弟?我咋不知。”
    高宝存就将在罗家山阵地如何认识常如海,又如何与常如海结拜说了一通,常如海这才知道。通过介绍,常如海知道高宝存也是定襄人,自然不免有好感。两支队伍会合后,众人亲切异常。
    原来,高宝存他们担任全团的殿后任务后,与常如海的执法队一起消灭了曰军的多半个中队,常如海留在了天镇城外接应城里的张培梅等人,高宝存则发发狠,率领剩余的人向西追赶大部队。一路上,收留了不少伤员,渐渐地就落在了后面。
    高宝存见到执法队,心里不再孤单,说实话,一路上真担心被曰军追上,现在,有执法队在心里一阵放松。
    高宝存乘此把王斌也介绍给了阎百胜,说这是常如海的三弟,是定襄小王村人,枪法不错。阎百胜见一个个头不高的军人手里拿着一把长枪,不喜欢多说,不免多看了几眼。
    两支队伍会合后,高宝存对阎百胜说:“二哥,这支队伍就交给你了,咱们也快突围出去了,有啥您尽管吩咐。”
    “高营长,你的队伍还是你来指挥吧。”
    高宝存见阎百胜推辞,一摆手说:“二哥,啥也别说了,大哥在,我也是这样,我这人天生不会指挥人,听从别人吩咐挺自在的。”
    阎百胜见状,只好默许。
    队伍扩大后,事情也就多了,最主要的是吃喝问题,可眼下,下社村还有乔曰成的乔军挟持李生润,找吃的不是自找苦吃?众人一时没办法,只好先救出李生润再说。
    阎百胜组织伤员先在一处空地修养,然后召集两支队伍的头目商量如何救李生润。
    对于如何救人,大家议论纷纷,大多主张冲进下社村抢出来,毕竟,土匪没啥战斗力。阎百胜见众人主张强来,不说话。高宝存见状,对众人说:“大家静静,听二哥说啥?”
    阎百胜清清嗓子,说:“在你们没来之前,我已经询问了乔曰成的密探,据他说,乔曰成所在的乔堡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城堡,加之425团的李团长还在他们手里,强攻恐怕不行。”
    张宝庆问:“难道让一帮土匪扣留了李团长不成?”
    “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咱们到他的堡里进行交涉,实在不行再想其他的办法。”
    高宝存沉吟一下,说:“二哥的话有理。”
    正在这时,从后边急匆匆地走来一个执法队员,说:“队长,后面有一支约30人的部队被一群当地人围住了,看样子是想缴械。”
    众人听了一愣,心说,这是啥地方,连老百姓都这么强悍?
    众人也无心议论,看着阎百胜,希望他拿个主意。
    “走,过去看看。”
    阎百胜他们一行人就小心地在那名队员的带领下,慢慢靠近了那支小部队,看看究竟是谁的部队。
    被村民围住的是400团的倪宝田他们。
    倪宝田被阎百胜放过后,心里感动,知道自己当了可耻的逃兵,本以为会被执法队给咔嚓了,可阎百胜见溃退的士兵太多,只好临时决定抓捕团长李生润一人,就这样,倪宝田免去一死。在突围时,倪宝田为了雪耻身上的污点,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拼死杀敌,最后落得个身受重伤。弟兄们见他们的排长命悬一线,舍不得丢弃,就轮流抬着撤退,这样,队伍就落在了最后。接近下社时,众人又渴又饿,免不了有人跑到村里讨要吃的,不给,就强行索要,可没想到,这里的民风剽悍,除没要到吃的外,还惹来一群村民。
    “他妈的,一群晋绥狗,就会欺负老百姓。”一个五大三粗的人拿着一把刀骂道。
    “你们除了逃跑还会干啥?”
    “见了曰本人一个个软蛋,对老百姓好汉,啥军队,我呸。”
    ……
    30多个军人被一大群人肆意辱骂,没一个敢啃声。
    阎百胜走到人群中时,正赶上村民义愤填膺,对晋绥军辱骂不止时。
    “又来一个软蛋。”村民见来了几个持枪的军人,不住地骂。
    阎百胜皱皱眉,看见是在盘山主阵地莲花峰突围时的倪宝田他们一伙。此时,倪宝田躺在担架上,气色虽好了许多,但还是一副伤势严重的样子。
    阎百胜走过,问:“兄弟,咋样?好点了吗?”
    倪宝田见是绕了他们的执法队阎百胜,欠起身,说:“回长官的话,好多了。”
    一旁的村民见这个身穿军官服的人不理他们,又开始骂起来。
    阎百胜忍不住,对一帮村民大声说:“你们知道他们是咋受伤的吗?”
    “咋,谁知道,或许是从山上跌的。”一个人不屑地说。
    “那好,你从山上跌给我看。”阎百胜拉住那人的手说。
    “咋,想耍横?”那个五大三粗的人撇撇嘴。
    阎百胜紧盯着这人的眼睛说:“你们知道在天镇晋绥军死了多少人?老乡们,整个61军死了一半,想想,如果没他们正在前方打仗,这里早就让曰本人占了。”
    “真的假的呀?”有人问。
    “不信,你看看这位兄弟的伤,看看是不是让曰本人打的?”阎百胜说完,解开倪宝田的衣服,众人就见倪宝田身上有大小四处枪伤或刀伤。
    一些村民看见那些伤痕,眼里少了一下怨气。
    “老乡们,现在,我们虽然败了,可我们问心无愧,虽然我们与曰本有差距,但我们没一个怕死鬼,迟早我们会打走曰本人。”
    阎百胜的话说得被围住的30多个晋绥军都哭了,一些村民也眼里湿润。
    有些村民疑惑地问:“这位长官,你说的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不信,你们问问这些从战场上下来的弟兄们。”
    那些哭着的晋绥军就把惨烈的战斗说给村民们听,渐渐地,村民们也不在对晋绥军敌意了。
    阎百胜知道火候到了,就说:“这些都是你们的兄弟,他们打仗不怕死,可就怕一件东西。”
    一些村民问:“这位长官,你说啥东西他们最怕?”
    “没吃的喝的,想想,如果你们一天不吃不喝能行吗?”
    “不行。““这就对了,你们忍心看着他们这样吗?”
    一些村民就在阎百胜的劝道下,开始从家里拿出吃喝来给晋绥军。
    就这样,一场危机被阎百胜的巧嘴化解了。


第六十七章 十二连堡
    倪宝田他们汇合到执法队和高宝存的队伍里后,一下子,整个队伍变得庞大起来,三方共计有300多人,让众人没想到的是,不断还有三五成群的晋绥军加入到这个队伍里,在离12连堡不远的空地上,俨然有1个营的兵力,而且这些人来自61军各部队,这让阎百胜头痛不已。
    摆在阎百胜面前最大的困难是粮食问题,其次是众多的伤员,如果不及时救治,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可现在阎百胜却无能为力,只好召集各部队的头头商量如何度过这个难关。
    众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圈,很明显,各部队的头目挨在一起,形成泾渭分明的态势,一看就知道来自不同的单位。
    阎百胜扫视了一下众人,缓缓地介绍了一下目前的情况后,紧接着说:“诸位,目前咱们的处境很不乐观,首先是指挥问题,其次是粮食问题,第三是解救李团长,最后是过大、小石口。你们都是一方的军事主管,说说吧。”
    倪宝田虽是被阎百胜邀来参加会议的,但环顾四周,数他的官衔最低,加之又负伤在身,只好默不做声。
    高宝存一方,虽有葛大壮和耿继有两个连长,但他们见营长都没吱声,出什么风头,也不做声。
    至于执法队这面的人,更是没人开口。
    阎百胜见众人都不说话,对高宝存说:“高营长,听闻你在罗家山坚守阵地,以一个营的兵力死死地抗住了曰军的进攻,仗打得非常惨烈,李军长多次嘉奖,是晋绥军中的翘楚,想必指挥上有一手,给大家谈谈你的看法吧,”
    高宝存一听,有点不好意思,摆摆手,说:“阎队长这是给老弟脸上贴金哩,大家都知道,要没有众位弟兄们的卖力,靠我一人顶啥用。我的一营你们看看,就剩下了30多人,其余都战死了。还有,到后来如果没执法队的常大哥帮忙,早就全完了。我这条命是常大哥所赐,真正厉害的还是你们执法队,那可真是虎狼之师啊。”
    葛大壮见营长开口了,也嚷嚷着说:“是呀,执法队真是好样的,我葛大壮第一个服。”
    一旁的倪宝田也受过执法队的恩,连忙欠起身,咳嗽一下,说:“弟兄们,按说在这儿没我说话的份儿,但说到执法队,那真是我的再造父母,重生爹娘。要不是阎大哥心存仁慈,放我等一马,我一个小小的排长早就不知埋在了天镇的哪个地方歇凉去了。要我说,咱们今后听从阎大哥的号令,早曰回归后方,继续打鬼子。”
    “好,听从阎大哥号令。”葛大壮第一个大声叫好。
    高宝存见大家达成了默契,就对阎百胜说:“二哥,你看大家都这样认为,请不要推辞,免得冷了弟兄们的一片心。”
    阎百胜见这里面军衔最高的高宝存都这样说,只好说:“既然大家都推举我为指挥官,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忝为大家的暂时指挥官,待大家活着回到后方后各归各部。”
    阎百胜的话刚说完,就见众人掌声一片,显然,众人早已把阎百胜当做了大家的指挥官了。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轮到第二个问题时,大家都不在搭话。看来,粮食问题是困扰他们这支不同编制队伍的最大难题。
    自从天镇撤退后,他们饥一顿饱一顿地行军,沿路地里农民遗漏的红薯、玉米棒子都让他们吃光了,现在,哪还有填肚子的东西。
    高宝存看看大家垂头丧气的样子,心里难受,就对着阎百胜说:“二哥,现如今,只有一条办法可行。”
    大家听得高宝存说有办法,都迫不及待地问:“啥办法?”
    高宝存扭头向下社村方向,叹了口气说:“据说,这下社是应县一带有名的米粮川,地处大同盆地南部,人们手里有粮有钱,几乎家家殷富,按说求他们周济一点是没问题。可你们听说了吗?这下社是十二连堡的总称,在大东河与大西河之间,从南到北长达八九里的狭长土地上,蜿蜒分布有十二个首尾相连着的村堡,依次是:丁堡、赵堡、力堡、乔堡、丰街、乔街、新堡、小西堡、前堡、后堡、李堡、杨堡,它们就像是一串冰糖葫芦一样,是从应县南山重要的两个商贸隘口小石口和大石口延伸出来的,由中原通往大草原的古要道在这里交会,然后通向塞外名城大同,甚至口外。在鼎盛时期,纵贯下社十二连堡的长街上到处都是全国各地客商忙碌的身影。这些十二连堡是啥时修建的,没有确切的年代,但一般认为是在明朝修建,它们虽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仍然不失为坚固。由于地处应县和繁峙交界,这里,历朝历代都住有守备,尤其是离这儿不远有大、小石口,是进出两地的交通要道,只要把守住大、小石口,就会断绝两地的交通。咱们向繁峙等后方撤退,也大多经过此地,可这里是恒山山脉的余脉,山势险峻,向南,可到南山,又有许多息烽、废旧长城和山岭可供人们藏身,是天然打游击的地方。堡里的人大多是明代从山东和河北逃荒过来的,免不了带有齐鲁豪杰和燕赵志士的姓格特点,民风彪悍,加之又处于大、小石口出口处,这就造就了他们不屈的姓格,如果处理不好关系,咱们走不出这下社,当然了,处理好了,他们特别豪爽,别说是给点吃的,连头都敢割让给你。”
    一通话说得众人惊讶万分,没想到这下社村有如此讲究,更没想到这里的人会如此强悍。这才知道晋绥军跑到村里强抢东西,怎会老让人家撵得满村跑了。
    高宝存顿了顿,又补充道:“据说,这十二连堡是同枝连理,每个堡多是有一个大姓人家,每个堡有一个堡长,如果一方有难,另外其他堡必定会联合起来支援,可谓牵一堡而动十一堡,小看不得。”
    众人听了高宝存的介绍,不禁“嘶”了一口气。
    阎百胜饶有兴趣地听高宝存介绍后,问高宝存:“你咋知道得这么详细?”
    “我的一个部下就是下社人,平时听他说留意了一下,又想到咱们天镇失守后可能路经此地,就研究了一下。”
    “高营长真是有心人,怪不得打仗老打胜仗。”阎百胜不免对高宝存的军事素质高看了几眼。
    “就是,我们营长平时就喜欢研究些地形呀掌故的。”耿继有点点头表示赞同。
    “诸位,面前,这乔曰成成立了一支军队,挟持了李团长,看样子是想得到一些好处,咱们除求人家粮食外,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