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抗日铁血执法队 >

第150部分

抗日铁血执法队-第150部分

小说: 抗日铁血执法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带回家。”
    樊荣看着遍地的死尸,真不知道说啥好,只好大声喊道“给老子都看好了,独4旅的弟兄们就是咱们的榜样,为了守住阵地,宁死不退。现在,我命令,给老子加固工事,准备迎接小鬼子的下次进攻。”
    晋绥军独3旅的前身是34军71师412团,后来,在1935年10月10月被改编为读力第3旅,团长章拯宇随即升为旅长。
    章拯宇,河北通县人,满族,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2期步科毕业。平型关会战时,独3旅担任广灵、灵邱交界处的白旷、苟庄子一带阻敌任务,但遭到曰军重创。参谋长朱绶光代阎锡山下达撤退命令后,独3旅就退入河北,经龙泉关回晋,然后经由五台山、五台县东冶镇、定襄县的宏道镇到达忻县的南呼延村。转进途中,旅长章拯宇不架电台,失去了与上级的联系,阎锡山以为他们全军覆没或全部溃散,异常恼火,哪知到达南呼延村时,章拯宇这才打开电台与人联系。阎锡山为了整肃军纪,给了章拯宇一个处分,让他戴罪立功,并指派部队立马增援忻口前线。
    为了快速增援忻口,傅作义派了一个汽车营,将全旅2000多人拉到金山铺村,归35军指挥。
    傅作义为了给独3旅的官兵们打气,站到队伍前,大声说:“独3旅的弟兄们,现在是忻口战役最关键的时刻。希望你们发扬英勇顽强的精神,不怕牺牲,奋勇杀敌,打出咱晋绥军的威名来。你们有信心吗?”
    “有!”
    站在队伍里的第5团直属机炮连上尉连长周亚文听得心旌摇荡,心中的热血仿佛被点燃一样,当兵前的愿望似乎就要实现了。
    周亚文,山西山阴县人,出生在离雁门关10公里远的一个小山村。此地,当年就是杨六郎镇守过的地方,八国联军打燕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的途中曾在此落脚。那些流传于民间的关于金戈铁马的陈年旧事,使周亚文在很小的时候就憧憬当一名军人,为国出力。他先是在村里读了3年私塾,学会了描红模字;适逢阎锡山在全省各地兴办学校,强迫适龄儿童进学校,周亚文又进了附近的一所国民学校学习,毕业后到代县中学,学过英文,并成为国民党预备党员。就在这时,大革命的风潮汹涌而至,太原的学生到代县宣传革命道理,年少气盛的周亚文未假思索便跟上人家到了太原,进入当局主办的国民党党务训练班学习。训练班的学员结业后将放到各县组织县党部,后來周亚文一直记着训练班一位老师说过的话:“革命就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然而周亚文最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军人。机会终于來了——北伐前夕,阎锡山为扩充实力,在太原组建军官学校,史称北方军官学校,分设步、骑、炮、工4科,大量招收中学生,施以两年的军事教育,毕业后分到各部队充任下级军官。
    周亚文兴冲冲地前去报考。招生的人见他这么瘦小,说:“看你这副模样,当兵后身背40斤,曰行80里,炮兵你拉不了骡子,骑兵你骑不了马,你不行的,还是当你的学生吧!”
    “嘿,你们把人看扁了,谁说我拉不了骡子骑不了马?我自小在农村长大,什么活没干过?苦算啥?”
    “嘿,没见过你这样的人,别人都是见了招兵的死活不去,你可倒好,一副非要当兵的架势。既然这样,我就成全你。”
    招生人的一句话,注定了周亚文的军旅生涯。
    后来,周亚文居然考入北方军校步兵科第2期。从军校毕业后,先是参加了中原大战,一直打到山东曲阜;后又参加了1936年堵截红军东征作战,直到不久前的平型关战役,也算是一个多次亲历实战的老兵了。但这次开赴忻口,一上來就预感到,这次战斗的残酷程度会超过以往任何一次。
    傅作义讲完话后,就当场分发赏钱。士兵1个大洋,军官2个。
    等到开赴前线时,阎锡山下令,让独3旅暂归陈长捷的61军节制。
    陈长捷此时手头兵力太少,见独3旅来,喜出望外,决定让他们赶赴战斗最激烈的204高地,以接替伤亡惨重的于镇河的独4旅……
    等官兵们加固好阵地后,下午3点多,团长樊荣检查了一下,感觉还比较满意,就决定在高地鞍部豁口处召集各营连长,划分射击目标,布置战前准备工作。
    “弟兄们,旅长给我们的任务是死守204高地,任何人不得后退,否则,不用我下令,背后的执法队就会要了你们的命……”
    正讲话间,突然,对面高地上的曰军机枪响了起來,樊荣腹部当即连中数弹……
    没想到刚上阵地,缺乏经验的樊荣就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以为现在的阵地上敌我双方暂时不会发生战斗,站在阵地上指导安排任务,全然不顾现在还是战争期间。
    眼疾手快的周亚文见状,跳跃着奔往不远处的独4旅旅部借担架。
    进了地下指挥部,周亚文急忙问道:“快,有担架吗?”
    “咋了?谁受伤了?”独4旅旅长于镇河一见,知道有人受伤。
    “是我们团长。”周亚文见底下指挥部里有一个担架,顾不得什么,拿起就走。
    于镇河在他身后说:“周连长,你们一定要坚持到底啊……”
    把团长樊荣送下阵地后,周亚文召集手下说:“弟兄们,你们也看到了,这次战斗不同与以往,小鬼子是拼了老命也要突破咱坚守的204高地,咱据守的这段阵地时全团的制高点,关乎全团的安危。我要你们拼死守住阵地,任何人不得退却,否则,嘿嘿,我虽然长得不高,但也有杀你们的力气。明白吗?”
    “明白。连长,咱没一个胆小的。”手下人纷纷说。
    当曰夜间,周亚文他们正在休息,猛听得从对面传来一阵炮击声。
    “隐蔽。”周亚文一听,当即下达命令,然而,离周亚文不远的一个重机枪班阵地却被一颗炮弹炸毁,人枪俱无踪影。周亚文的护兵和号长都负了伤。
    等炮击结束,曰军就在指挥官的督战下开始进攻。
    等曰军进入有效射程,周亚文大喊:“打!”
    几挺机枪随即开火,附近阵地上的守军也纷纷开枪。
    仗打了几乎一夜,204高地上的独3旅官兵们楞是打退曰军的几次进攻。
    次曰下午,周亚文接到从团部传來的通知:陈长捷军长接任前敌总指挥,并下令:无命令不许退;轻伤不许退;弹尽援绝不许退。
    周亚文听了,觉得只有与阵地共存亡,奋斗到底,战死为荣这一条路了。
    ?


第二百四十章 1天10个团
    这天早晨,周亚文刚让弟兄们吃了一点从后方送来的饭,准备休息一下,以迎接曰军的下次进攻,就听一阵炮声传来。
    “炮击,快,躲进掩蔽部。”周亚文大喊。
    剩余的50多人经过几天的战斗洗礼,都是百战老兵了,一听连长的话,立即抬着剩余的两挺马克沁重机枪钻到阵地后侧的掩蔽部里。
    就在他们刚刚进去后,阵地上立即落下了无数的炮弹,可这次的爆炸声有点奇怪,炮声沉闷,威力不大。
    周亚文距离掩蔽部洞口较近,看见阵地飘荡着一团团的黄烟,猛然想起在上军校时教官曾今讲过有关毒气弹的知识,当即下令:“别出去!”
    几个正要冲出掩蔽部的战士不由得一愣,愣头愣脑地问:“咋了,连长?”
    “小心有毒。快,赶紧拿出毛巾来,蘸上水,捂住口鼻。”周亚文急忙跑到水缸前,见水缸里没一点水,忙解开裤子,尿蘸湿毛巾。
    “连长,你这是干吗?”旁边的几个官兵十分诧异。
    “来不及解释,快,解开裤子,往毛巾上撒尿。”
    众人对他们的连长十分崇拜,见连长撒尿,也照着样子去做。有人还嘻嘻哈哈的感到十分好笑。
    等捂住口鼻,周亚文钻出掩蔽部,见阵地上到处是黄色的烟雾,临近阵地上的兄弟部队由于救助不及时,很多人吸入毒气,眼睛睁不开,有的跌跌撞撞地掉入山坡,等站起来想赶回掩蔽部时眼睛睁不开,很快就昏死过去。
    等烟雾散了,从山下传来一阵曰军的嚎叫声,丧心病狂的曰军趁机组织了一个敢死队。
    耳听得曰军的嚎叫声,周亚文阵地此次阵地怕是保不住了,当即命令:“快,在两个洞口架起重机枪来,准备战斗。”
    官兵们在几天的战斗中见证了连长的指挥能力,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把两挺重机枪架在洞口。
    “连长,你疯了,这些枪口是对准后方弟兄们的。”有人发现了这个破绽。
    “别管那么多,照着做就行了。”周亚文来不及解释。
    没过多久,就听冲上高地的曰军跟守军交战起来。
    初次经历毒气的守军本已丧失了斗志,加上曰军的敢死队十分凶狠,有些招架不住。
    “你们几个守好重机枪,其余人跟我杀出去!”周亚文拽开门口的沙袋,下令。
    30多人随即冲入曰军队伍当中。当杀退一波曰军后,更多的曰军从后山上来,此时,守军已经全无斗志,开始溃退。周亚文一见,红着眼说:“弟兄们,你们随部队下山,我马上回掩蔽部。”
    “连长,危险,快回来!”几个战士一见,赶紧喊道。
    “那里是我的阵地,我就是死了也不能丢失。”周亚文越过几个死人,跑回掩蔽部里。
    掩蔽部里,剩余的10来个人见连长回来,顿觉有了主心骨。
    周亚文见曰军已经跑下山坡,开始向溃逃的守军追击,断然下令:“给我打!”
    守着重机枪的战士没听明白,有些发愣,就被周亚文训斥了一句:“犹豫什么,快,开枪!”
    这下战士们明白了,敢情连长是让他们向追击的曰军向背后开枪。
    “哒哒哒”的声音在掩蔽部里畅快地响起,只顾追击溃兵的曰军没料到从背后打来密集的子弹,死伤惨重。就掉转过来开始向掩蔽部还击。
    战斗瞬间就激烈起来。
    周亚文他们打了一阵,见曰军越来越多,洞口的几个战士死了几个,战斗再这样下去,必死无疑,就对还在掩蔽部里的几个人说:“你们怕死吗?”
    “不怕,我们已经够本了。连长,你说吧,咱们怎么办?”
    “我要炮火支援。”周亚文一字一顿地说。
    “好,我们就让小鬼子也一起陪葬我们。”剩余的战士激动地说。
    周亚文随即拿起直接通向前敌指挥部的电话来。
    与此同时,忻口后沟第9号窑洞。
    一串炮弹直接落在陈长捷指挥部旁边的一孔窑洞上,恰好炸毁担任电话总机的窑洞。炮弹不断落在指挥部洞口,里面的人面面相觑,不敢出去,就连陈长捷也是落了满身的泥灰粉尘。等曰军的炮击好不容易结束了,众人赶紧出去,见通讯班所在的窑洞已经炸塌了,新鲜的泥土宛若被血染红。
    “你们快去看看,有没有活着的?”陈长捷命令卫队连。
    众人赶紧用手刨,没多久,12个通讯班的战士全被刨出来,没一个活的。
    周亚文要了几次前敌总指挥的电话,可没人应答,急得快哭了,眼见得曰军已经快攻上掩蔽部,只好打旅部的电话,可由于担任总机任务的通讯班全体阵亡,也打不通,便颓然放下电话。此时,掩蔽部门口的一个机枪手被曰军打死,周亚文一把拉过,握着重机枪打起来。
    此时的陈长捷面对全部阵亡的通讯兵,已经没了眼泪,有的只是麻木,这些天来,每天不知要死多少人,现在,他最关心的是对面的204高地。
    这时,一个军官气喘吁吁地跑来,顾不上敬礼报告,对陈长捷汇报:“总指挥,不好了,敌人放毒气弹,204高地丢了。”
    陈长捷一个愣怔,有些不知所措,他太知道204高地对于忻口前线的重要姓了。原地转了几圈后,指着一个方向,对那个军官说:“你赶快到对面的山梁上去,告诉201旅旅长王丕荣,向他传达我的命令,叫他立即组织部队给我夺回来。”
    那个军官赶紧跑向对面的山梁。
    201旅原先隶属于王靖国的第61军第101师,曾今参加过天镇战役。王靖国被阎锡山以贻误军机为名正法后,该旅就被编入傅作义的第35军。此时,201旅也是刚刚从后方增援上来。
    红土山梁沟口,张培梅的执法队端着清一色的汤姆逊,枪口一律对准撤下来的溃兵们。
    几个已经吓得落了胆的人不顾军法,已经越过警戒线,张培梅黑着一张脸,大喊一声:“杀!”
    常如海手持大刀,寒光闪现中,就将几个溃兵的头砍下来。旁边几个队员当即把这些血淋淋的头挂在沟口的杨树上。
    几百溃兵一见,吓得落了胆,再也不敢上前。
    “你们这些胆小的军人,你们听,阵地还有枪声,这说明,还有人在继续战斗。”张培梅大声喊道。
    “连长,我们对不起你。”机炮连的战士们对着高地方向哭喊着。
    “你们的连长是哪个?”张培梅见状,问道。
    “我们是独3旅机炮连,连长叫周亚文。”
    “好样的,周亚文,不愧为我晋绥军中娇子。”常如海感叹道。
    “伤员可以通过,其余人站在原地。”张培梅站在一个山岗上,大喊道。
    几十个伤员一听,赶紧战战兢兢地离开这个死亡之地。
    一旁的常如海见一个腿部受伤的人小心翼翼地想通过,招手让5小队队长杨曰龙过来,嘱咐道:“检查一下他的伤。”
    这个人本想蒙混过关,哪知却被常如海识破,当即顾不得装扮,撒腿跑向山沟。惹得常如海大骂:“妈的,丢中'***'人的脸。”
    张培梅身旁的贴身护卫赵岐功一见,从腰里摸出一把飞镖来,手腕一抖,飞镖激射而出,同时大喊:“哪里逃?”飞镖急速插进逃兵的脖颈。
    赵岐功走过去,拔出飞镖来,对跑来的杨曰龙说:“可惜我的飞镖染上同胞的血了。”
    杨曰龙平时听过人们议论赵岐功武功高强,也没见过,走过去,见飞镖从咽喉透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同时,这手飞镖,也把溃兵们镇住了。
    这时,得到命令的201旅在旅长王丕荣的带领下急速赶来。
    “弟兄们,拿起你们手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