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社交谋略与技巧 >

第12部分

社交谋略与技巧-第12部分

小说: 社交谋略与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可爱起来。
汉代有一首乐府诗叫《陌上桑》,其中写道: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以其纯真的自然美,不仅吸引了小伙子,就连那些耕田或锄地的农夫,过路的行人,甚至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要放下担子去观赏一番,她则成为了众人瞩目的中心,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单向吸引的例子。如果罗敷肯乘机交几个朋友的话,那么她的朋友肯定会有一大堆了。如果你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姑娘,或者是一位潇洒幽默的男士,你也大可以像罗敷那样,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如果再加上你的内在美,何愁找不到知心的朋友呢?
由此可知,单向吸引,就是一个人单方面所产生的吸引力。卑向吸引力的大小,直接关系着你受众人关注的程度是否密切。一般而言,单向吸引有下面三种类型:
(一)动态吸引在情场上,有的青年条件并不怎么样,却颇引人注目,追求者趋之若骛。
但是有的青年条件虽颇为不错,然而总是“门庭冷落鞍马稀”,不被人青睐。
在社交场上,也同样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不被人注意,确实是一件遗憾之事,巴尔扎克借他笔下的尼埃那(《被遗忘的女人》)之口说:“能够吸引别人的视线,我们就显得伟大了。”引人注目,受人垂青,有什么不好呢?
在情场上,引人注目确实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在社交场上,何尝又不是如此呢?虽然并不能说引人注目就可以完成社交活动,但它却是使你社交成功的前奏。
在人群中,尤其是在那种陌生的社交场所,怎样才能够使自己惹人注目,成为被选择的目标,这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新颖在一群中国人中,突然出现一个非洲黑人,或者在一群身着朴素的人群中,突然出现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或一位衣着入时的小姐,都会立刻吸引周围的视线,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新颖。在社交场合中也是一样,如果你的衣着、言谈、举止、行为给别人带来一种新鲜感受,也会很容易地引起别人的注意。
屠格涅夫《初恋》中的齐娜伊达周围经常有一群枯燥元味的男子,她一个也瞧不上,可是当彼得·瓦西里伊奇以“能支配我”的新奇魅力出现时,她立刻感到了他那与众不同的新鲜处,从而一见倾心,坠人情网,甚至被鞭打也觉得幸福。屠格涅夫在他的另一篇小说《罗亭》中,也塑造了一个同样的角色。娜塔莉娅听厌了皮加索夫、潘达列夫斯基之流味同嚼蜡的谈话,一见罗亭出现时,就为他那新鲜的话题,新鲜的内容,新鲜的姿势所着迷而一见钟情了。
现实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例子。“五·四”运动以前,北大的学生认为听那些老先生们讲中国哲学史的课程是一件最为挠头的事情,而当留学回来的年轻的胡适登上讲台,用白话文,结合西方哲学,深入浅出他讲授中国哲学时,立刻就受到了学生们热烈欢迎。
在服饰上的新颖得体,也颇能抓住他人的视线。《血疑》上演后,那简洁明快。活泼大方的“信子服”在大街上是很引人注目的,过往行人总是禁不住回头张望。
如果你到了一个新的社交场合,不能带给人们一点新颖之气的话,那么你就失去了一个先人为主的有力的条件。但是,如何把握新颖,做到新颖而又得体,新鲜而又沉稳,长久地抓住众人的注意力,这就是要注意一个“度”
的问题。过分地标新立异,不顾个体特点和时空条件,或者虽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但举止轻姚,或者言语浅薄,虽然也能一时引起众人的关注,但那种关注不会持久,而且以后你再试图以此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那么就难免有哗众取宠之感,再也难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来了。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吉蒂与安娜同时出席一次作为重要的社交场所的舞会,吉蒂为了引人注目而精心修饰了一番,打扮得雍容华贵,她企图用服饰去压倒群芳。虽然,她的出场赢得了“齐刷刷”的目光,但当安娜芽着平时最喜爱的黑色鹅绒裙步人舞厅时,立刻大受青睐。吉蒂被冷落一旁,掉下了伤心的眼泪。
2。变化一个惯留长辫的姑娘,突然,一天烫成了卷发,你见面的第一眼就会注意到这一变化。原因在何处?心理学上说,变化的刺激容易被人感知。
一个人容易引人注意的变化有两个方面,装饰变化与思想变化。前者是很能吸引人的,《庐山恋》中的周骛前后换过几十套衣服,一天一个样,总结人以新奇感,当然是很引人注目。不过,像周筠那样“变化多端”的后面,人们自然会想:此人终日追求打扮,想必轻浮肤浅,除了对服装感兴趣外,腹中恐怕再无他物。而后者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头脑中不断地产生出新观点、新见解,给人以取之不尽,掘之不竭之感。同你接触,对方总能有新收获,同时也体味到你的思想和性格的深度,让人产生一种探究欲,而把注意力集中于你,你这时便具有了魅力。
如果一个人头脑简单,才思枯竭,魅力便不复存在了。电影《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初会凌吉士,见他风度洒脱,谈吐不凡,很是倾慕于他。
可是接触不久,发现他除了那几句应酬之语外,其实脑子里毫无思想,莎菲终于离他而3。活动仲夏之夜,持杯把盏,品茗凉台。是时,冥冥夜空,群星闪烁,突然一流星划过,马上引起了你的注意。满天星斗,为何独见流星?这是因活动容易引起知觉所致。
在知觉对象时,刺激物以活动方式出现,就容易被注意,而静态刺激常会被人排除于意识之外。所以,那些喜欢活动,爱好交际,常“抛头露面”
之人,很容易受人青睐。而终日紧锁秀阁,足不出户,虽然“小楼藏佳丽”,终也“皓首无人识”。大学同学某君,虽然来自北方,但却身材矮小,相貌平平。大学一年级时,他就喜欢上了同年级某系女同学C。在追求几次婉遭拒绝之后,正无计可施,苦思冥想之际,有同学点拨他说:“那是因为你名气不大。”某君恍然大悟,于是在以后的时间里,他暂时放弃了追求女同学C 的行动,而是积极地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学生活动,借以扩大他的影响。
他参加了学校学生演讲团,几次在公开的演讲赛中表现突出;还加入了校报记者行列,其名字频频出现在校广告栏和校报上。一年过后,某君已是该校学生中名气很大的活跃分子了,一些女学生也是经常提起他。此时的某君已经不是一年前的某君了,他信心十足,重新展开了追求女同学c 的行动,C也觉得他才华横溢而且积极上进,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成为“出入头地”的活跃分子,你就会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无形中就大大增加了你的社交往力。在这方面,那些著名的社会话动家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榜样。
4。对比左拉的名作《陪衬人》,写的是那些长相平平和不具吸引力的男女,只要花钱,就可租到一个外貌丑陋的陪衬人同行。对比之下,他们被衬托出来,令人注目,从而使他们在情场或社交场合中赢得别人青睐。读罢小说,除了好笑之外,不得不承认这其中还有一点科学道理。这里体现了心理学中的知觉对比律——对比强烈的刺激容易被感知。
事实上,人们每天总是在拿对比的眼光观察别人。大街上迎面走来两个人,你就会不自觉地在心中衡量一下:哪个高些?哪个矮些?哪个长相好看些?谁的穿着打扮更为得体?在一个单位中,人们也总是爱比较,谁最有钱?
谁最令人尊敬?而谁又最令人讨厌?一个人的外貌、衣着、打扮、身材等与众不同,容易引人注意。言谈举止、学识才智与人相异,也同样令人瞩目,而且这种对比感在人们心中造成的印象反差更强烈,更持久。小说《小厂里来了个大学生》中的大学生,初到工厂时,迎接他的是一片惊讶、好奇而又冲动的目光,他成了注意的中心且不算,女工还以能给他献媚为荣,甚至不顾他人议论,而要与大学生私语,这不是因众星捧月、衬托所致么?
在情场上,对比律是被频繁的应用的。两个小伙子同时在追求一个姑娘,姑娘肯定就会拿他们两人互相比较一番。如果你是两个小伙子其中之一,而又能够突出一方面或几方面明显优于对方的地方,恰当地运用姑娘的对比心理,那么你就会在这样的情战中占据上风。在社交场上何尝不是如此。在生活中,我就常听说过这样的话,“我的朋友比你的朋友强多了!”“我的朋友是在这一群人中最棒的!”甚至你在与自己的朋友相处时,也会不自觉地比较一番:哪个朋友在人格上更高尚一些?哪一个最值得信赖?哪一个应该深交?
对比,有个体与个体的对比,个体与众人的对比。前者的对比,会使别人在两者之中选中你,如果你在对比之中是个优胜者的话;同样,如果在后者对比中你也占了上风,那么人们也会在众人之中选中你。在社交场上,如果巧妙地运用对比,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你与众不同的优点,也会无形中大大增加你的社交魅力,从而大大增加你社交成功的砝码。
朋友刘某,两年前他还只是在一家小公司任职,而现在已经成为某合资公司的副总裁。他就是一位深谙对比之道的人物。两年前,恰逢一台商来内地投资寻找合作伙伴,许多内地企业界和商界人士视之为发展的大好时机,都想抓住这个机会。刘某也完全可以像其他人那样通过单独上门拜访的办法结识台商并引起他的兴趣,然而他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在一次台商举办的公开招待会上达到了他的目的。在这次招待会上,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大谈自己的公司的潜力、优势及合作的前景等,而是与台商谈起了世界局势,谈起了两岸交流,谈起了人生哲学,充分显示了他的个性、知识以及他对人生、对他人的理解。结果正如他所料,台商对他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与他成为了朋友。以后,他就成为了合资公司的副总裁,做到了现在的位置上。
(二)仪表吸引“美的东西,便是最具魅力的东西。”不知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之魅力,似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美”字。这个“美”,在人身上可以通过静态、动态和修饰三方面体现出来。
1。静态美静态美即指人的静态表征,它包括体型、年龄、外貌、肌肤、五官、毛发、四肢等,也即平常说的人体美。
相识之初,几乎没有什么比外表美丽更能动人情怀的了,尤其是在异性之间更是如此,亚里士多德说:“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有推荐力。”对美的感受,叫人产生亢奋的激情,而直觉地喜欢上对方。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在凯普特家的晚宴上邂逅朱丽叶时,心顿时被她攫去了,一股暖流涌向全身,觉得“她挂在深夜的脸上,像黑人的耳朵上一支最美的宝翠。”雨果笔下的艾斯美拉达(《巴黎圣母院》)那“棵露的双肩,漂亮的腿,乌黑的头发,晶晶的眼睛”,让人看了真是爱莫能禁。就连作为诗人、哲学家的甘果瓦,也被迷惑得不知道“这姑娘究竟是凡人、是仙女、还是天使”。至于宋玉所歌颂的“东家之子”的美丽,更是魅力无边: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大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莱”。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啊!
究竟怎样才算美?什么样的美才具有吸引力?这个问题实难一言尽之。
美是千姿百态,纷繁多彩的。仅外貌而言,就有雨后彩虹之美、霞光崎丽之美,蓝天白云之美,月夜星空之美;有的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的美“山桃红花满上头”;有的美奇秀碧丽;有的美国色天香。不同的美的形式,产生着不同的感召力,也会吸引着不同的人们。在爱情剧中,喜旺(《李双双》)追求体格强壮、朴素能干的村姑之美;宝玉(《红楼梦》)喜爱娇艳柔弱、慵倦缠绵的黛玉的病态美;而唐伯虎(《三笑》)则迷恋俏丽玲珑、天真稚气的娇媚之美。崔莺莺(《西厢记》)为张生的小白脸着迷,真由美对杜丘(《追捕》)的冷面孔感兴趣。如果有人乱点鸳鸯谱,让喜旺撇下李双双爱上林黛玉,让宝玉离开黛玉去追秋香,或让真由美去钟情于张生,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大众眼里,美是千姿百态的,所以你实在不必为自己不是鹅蛋脸、双眼皮、卧蚕眉、樱桃嘴而哀叹,你的苹果脸也有人喜欢,你的单眼皮也同样能令人着迷。
似乎在人体美的吸引上,女性较之男性更显紧要,所以长久以来,有关女性美的传说和描述数不胜数。到底何为女性美,虽然没有一个标准,但尚能觅到某些大众共同接受的东西。
头发美。乌黑发亮,轻如丝、香若兰,散披肩头,美似流云。得体的发式可增加头发美:高髻静穆,散披飘洒,刘海俏丽,波浪妩媚。不过,发式得因人而异,不顾自身特点,东施效颦,会弄巧成拙。
眉毛美。传统美眉,常比新月、春山、卧蚕、柳叶,确实别致。至于眉毛何者为美,这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昔日汉武帝爱八字眉,卓文君好远山眉。唐诗又称道:“凝翠晕蛾眉”,“轻鬟从阔眉”。曹雪芹也写:“似蹙非蹙罥烟眉。”
嘴唇美。传统美唇,当首推“樱桃小嘴”,不过,这还得看安在什么样的脸上。林黛玉的脸蛋,点缀“樱桃小嘴”恰到好处,但硬要给孙二娘配这样一张嘴,就颇碍观瞻了。唇之厚度,适中为妙,大薄有“是非之口”之嫌,太厚又像开裂的发面馒头。嘴唇的颜色,传统的有“含丹”、“绽桃”、“胭脂”、“朱砂”。罗贯中赞关羽的嘴是“唇若涂脂”,曹雪芹也称王熙凤“朱唇未启笑先闻”。
牙齿美,能为外貌增色不少。假如西施佳丽张口齿黄,甚至满嘴龋牙,那美韵还在么?牙齿之美,以短、细、齐、白为佳,如“从鲜红的葡萄树中望见雪白的夹竹桃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