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1912-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优势?
汉森一愣,看着眼前的这位李子诚,他明白,这个人绝不同于其它的什么“土老财”,这人可是在欧洲长大,对于这一切,他根本就不陌生。
“李先生,从14年前进入青岛后,我的洋行便全程参与了青岛的规划与开!”
“哦!”
朝着穆看去,李子诚这会到是有了兴趣,青岛是自己回国的第一站,1912年的青岛或许没有2o12年繁荣,但是就其城市规划来说,甚至在1oo年后,在若大的中国亦没有那座城市能与其相比!甚至就是青岛的新城区也不如老城区,德国人的严谨在青岛的城市规划中有着最为充分的体现。
“汉森先生,不妨以青岛为例说来听听!”
李子诚的问题,只让汉森松下一口气,他明白,自己的洋行能不能得到机会,恐怕就要看自己能不能用青岛说服他了。
“李先生!从青岛的城市展战略来看,德国对青岛的城市展,有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其初衷是建一个海军基地和储煤港,其后便逐渐定位于将青岛作为德国在远东的贸易基地,造成第二个香港,把青岛建成……永久的模范……城市!”
在说话的同时整理着词句的汉森,不时更改着自己的用词,像是什么德国的、模范殖民地之类的话语,都尽量的加以回避。
(在这里无语要向b1a1977、汉武天下大表示感谢,谢谢两位大大的打赏,第二更了!今天无语尽量争取四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042章 地(第三更)
望着眼前的李子诚,汉森知道如果想让自己的建筑行在中国拥有一席之地,或许这将是自己最好的机会,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沉默片刻,他在脑海中思索着青岛的展方略,以便以青岛为理由说服眼前的李子诚接受自己的建议。
“而德国在青岛城市展中的基本理念主要是:以青岛为龙头,以胶济铁路沿线和全山东腹地为龙身,以黄河口至黄河河套为势力范围,以胶州湾和沿崂山湾海域为海上通道,幅射中国沿海城市和亚洲太平洋与欧美。……概括的来说就是一城,一港,一路,一海洋,青岛的设计者是完全按照西方模式塑造一个具体而微的柏林城,西方资本主义繁荣时期的城市设计理念占有主导地位,而在此时的中国显然具有前的以市场为中心的综合城市功能。
1一个面向全世界的贸易自由港与自由地,
2一个以铁路横向分布南北纵横连结的山东与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与金融中心城市,
3一个风景优美,高效城市管理的宜于生活与创业的生态城市,
⒋一个有广大展空间的可持续展的海洋城市,
⒌一个全面开放,能吸纳中外文化精英,促进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城市。
6一个法治严明的文明城市。”
话至此时,汉森却示意自己的儿子展开一副早已准备好的地图,手指着陇海铁路的终点,海州。
“李先生,在地缘上,海州沿海地区与青岛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其展完全可以借鉴青岛的展理念,也就是一城、一港、一路、一海洋,在沿海地区,按照欧洲风格设计好一个以港口、铁路为支持的现代化城市,使其象一个欧洲港口城市,而我的洋行和其它公司以及青岛政府,一同用十四年的时间,把一个荒芜的乡村变成一个经济繁荣的都市,这即是我们的选择!”
此时在话语间,汉森已经巧妙的把自己和**捆绑在一起。
“任何人到达青岛后,都不得不承认一点,德国在那里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政治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城市布局合理,市内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施,高标准高质量的共公工程,如令人羡慕的电力系统,现代的下水排水系统,现代化的学校,相当高的卫生标准,有驰名亚洲的海水浴场,经过十年的城市绿化,使昔日荒山秃岭变成花园式的城市,青岛成为亚洲最清洁的城市,如果,我们把未来陇海铁路的终点站,变成一座如青岛一般的现代化城市,那么,李先生,仅仅只是依靠土地,也许都可以为您的公司带来数亿甚至数十亿元的收入!”
沉默不语的李子诚听着汉森的描述,的确,这也正是自己的梦想,注视着汉森,这个五十来岁的德国佬,李子诚反倒有些纳闷,为什么他会觉得自己会在那里建设一座城市,尽管**将要修建陇海铁路的消息,早已传出,但似乎其它人根本就未注意到这一点。
“汉森先生,您描述的前景的确非常诱人,但是,你为什么认为,我们需要建立一座城市?在那里已经有了海州!”
李子诚的疑问,只让汉森堆出了满面的笑容,说了半天的他,喝了一口茶清了一下嗓子,然后把视线投给自己的儿子,正是他给自己提出的这个建议。
“因为,您有火车站!”
海因德·克伦斯在得到父亲的暗示之后,立即接腔说道。
“在中国,尽管很多人得到了铁路的修筑权,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依靠火车站进行开利用的潜在价值,或许征地会耗尽很多资金,但是,如进行适当的开、管理,回报却同样是惊人的,当然这是长期回报,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在海州建立火车站,但最终,火车站带来的利润,会由海州当地人所分享!”
海因德·克伦斯如实的说道,实际上在五年前,当他第一次看到陇海铁路的规划提出之后,在他的眼中,未来的海州港,甚至可能会成为另一个青岛,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天津向父亲提出来京城,来拜见这会李先生,以便得到未来的定单。
最差,即便是这位李先生和其它中国人一样,选择依靠城市带动铁路的话,那么公司也许仍然能得到一些火车站的设计合同。
难怪!
听着这个解释,李子诚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可以看到这一点,别人却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很多人都之所以想当然的认为,大站一定会设在城市附近,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展,可根本就没想到在城市附近设立以火车站为中心的“新城”。
中国人这么想,外国人同样也是这么想,在他们看来,自己根本就不可能跳出“沿城修建铁路”的思绪,可那里会想到自己压根就没朝那里想着,甚至就是眼前的克伦斯父子,也不过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但是,”
明白了他们这么说的原因之后,李子诚耸下了肩膀。
“汉森先生,您应该知道,我需要把一大笔钱借给政府,然后剩下的船还要拿去修铁路,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啊!
李子诚的回答只让汉森一愣,难道他就这么放弃触手可及的财政吗?
汉森被惊的还未回过神的时候,李子诚却又突然开口说道。
“不过,你们的建议,我会考虑的,也许,嗯,也许,明天**可以同你们谈一下铁路火车站的设计,毕竟我们需要在沿线城镇建立大量的火车站!”
几分钟后,待汉森一行刚一离开,李子诚几乎是急声冲着穆湘玥喊了一句。
“快,立即派人,赶紧去江苏,把这里的地给我买下来,若是晚了,咱们就要吃大亏了!”
这时李子诚显得甚至有些急不可待,自己竟然犯了一个这么大的错误,土地,现在最害怕的就是有人和自己抢购土地。
万一要是有人抢购的话,这地价不知道会被抬高到多少,到那时,只是想着李子诚便只觉头皮阵阵麻。
买地皮最怕的是什么?恐怕就是碰到有人争地皮、哄抬地皮价格了。现在连汉森这个洋鬼子都能看到,万一……
“也……也许,咱们可以从政府那里想想办法!”
穆湘玥在沉思片刻后对李子诚提意说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苏北沿海大都是清代刚刚解禁的盐场用地,咱们完全可以让政府直接把那地块划给咱们,已经开垦的再出价购买!”
第043章 驻京办主任(第一更)
一个大时代的浪潮扑面而来的感觉会是什么感觉?
让人窒息的、错诧的、感慨的,同样也是无奈的。
漫步在京城的街头,石板上尽是雨天时带进城的泥土,几看不到青石的本相,春季的大风一刮,虽没有尘土飞扬的模样,可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浓重的土腥味。
在和袁世凯达成一致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再简单不过了,谈判交给给穆湘玥和他新近招聘的几位高级职员去做,有着袁大总统的“恩肯”和“帮助”,一切事情自然再轻松不过。
至于铁路的规划方案、施工、资金准备这一类的事情,都交给自己从美国带来的那一帮子专家去处理,至于路线勘探早在革命之前,清政府即已经勘察完成,相关的资料也已经从交通部移交了过来。
对于一直以来都柄持着“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的李子诚来说,把所有的事情都甩给其它人之后,为了避开那些成天拿着拜贴,不知图什么心思的“访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离开饭店,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游荡着。
虽说是被人“赶”出饭店,可这会走在京城的街头,李子诚反而兴致勃勃体会着一百年前的京城,感受着这1912年,尤其是那种从无法体会的大时代的浪潮。
“卖报、卖报,国学会倡……”
“卖报、卖报,中国共和研究会……”
“大同民党……”
行走的京城的街道上,不时传来报童卖报的叫喊声,几乎每一次,李子诚都会让跟在身上的阿四给自己买一份报纸,看着报纸上五花八门的报道,其中占据大多数版面的却是形形色色的政党政治宣传文章。
什么中华平民党、什么大同民党、工商勇进党、什么社会党,一个个政党、团体组建的新闻不断的映入眼球,看着这报纸上那些政治宣传政治理念、抨击时政的报纸,李子诚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再到共和制建成,突如其来的胜利冲错了人们的头脑,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万事更新,凡百事都可欣欣向荣,而最让李子诚惊讶的却是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广大的民众对于“政治”与“历史”的参与远过自己的想象,虽然这种参与是透过了一些地方上的领袖人物来实现的,但是终归是中国历史中第一次的将民众的声音与地位理论上与口号上的,抬高到了一个足够让人觉得每一个人都有自豪感与责任感的地位。
此时中国可以说正处在一种欣欣向荣的,走向民主宪政的社会**之中,至少表面上是如此。法律保护人们言论自由,国内建立了与西方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甚至于在共和上,中国这个被几千年**制度统治的国家,一下子走的比欧美等共和国更大、更快。就像什么神州女界共和协济会倡言的什么女人选举权之类的建议。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不知为何,看着这报纸上对什么国会选举、选举法的争论,李子诚的脑海中无意冒出了几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话语。
尽管心里这么想着,可看着报纸上这异样的选举、异样的报道,李子诚同样现自己的心底同样被一种莫名的冲动所萦绕着,似乎……
不无感叹的摇下头,这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着实让自己有些不太适应,甚至可以说非常不习惯,尤其是在看到那些满是方块字的报纸上,看不到为领导英明歌功颂德的文章,只有政党间的你攻我伐和新闻记者黑幕披露,适应这种变化还是需要时间。
瞧见少爷似乎看着报纸上什么“选举参议员”之类的文章似在沉思的样子,阿四连忙开口劝了一句。
“少爷,你看这到处都是成立政党、学会的,要不少爷您也弄个什么政党、学会的,赶明也选个参议员,俺在美国的时候,看报纸,那参议员可气派了,到时候……”
“参议员?”
唇角一扬,李子诚满面尽是嘲讽之味。
“随便拉个阿猫、阿狗的都能去当参议员,这种参议员不要也罢!”
“李兄,这么说未免有些言过了!”
旁边突然传来略带些不满的话语。
顺着声音扭头一看,李子诚看到旁边站着位看似彬彬有礼的俊美模样,是他!
“启新!,你以为,当今之中国,即便是选出个参议员又有何用?”
关振铭听之,看一眼李子诚。
“即行共和,国会定是要选的,选出诸君子,国事自可安稳!”
“那么!”
唇角露出丝许嘲讽之味,李子诚再次开口问道。
“那么,启新,受浸**文化甚深的国人对民主及共和之精义,并无清晰之认识,对其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权力运作体系也不习惯,所以从根上说无论是议员选举、总统选举,品质都不高,充满各种污移败乱之事!”
见他急欲反对,李子诚连忙开口打断他的话。
“我不否认,中国共和正在迈出了幼稚的第一步!但这一步……”
微笑着,李子诚并没有继续说下去,或者说,根本就不愿意说下去,今天自己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异样的“大时代气息”,但现在的国民以为穿了一身洋人的“共和”之皮,中国就是共和社会了。
再过几年被什么二次革命、袁氏当皇帝、护国战争、再到军阀混战,于是乎!被接二连三的事情祸害不轻的大家伙似乎恍悟过来了,不要共和了,得要民主。再于是乎!民主便粉墨登场了,人们鼓吹民主,所以大家也就相信了民主。
但他们却不知道,引入了民主,丢弃了共和,民主就是狗屎都不如。所以依旧是披了一身洋人的“民主”之皮,但依旧成不了洋人的民主,反而不伦不类,最终,所谓的民主不过只是笑话。
无论是共和或是民主,在这个时代,都只是被人乔装打扮的一个工具而已,最终在野心家的操弄下,所谓的共和体制和民主便成为了一个笑话,一个野心家愚弄民众的笑话。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听着这话,关振铭先是一愣,接着又是一阵大笑,然后开口说道。
“若是李兄先前的那番话传出去,不知道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波来,要知道这可是第一界国会选举!”
“可启新你会说出去吗?”
李子诚哈哈一笑,被一句话堵回去的关振铭陪着笑了两声后,便并肩随着李子诚朝前走着。
“不知启新对将来有什么打算?”
看着未做回答的关振铭含笑不语盯着自己,李子诚同样盯着他,终于两人相视一笑之后。
“不知,”
“**需要关兄这样的大才!”
不待关振铭主动说出来,李子诚便主动开口邀请着这位心中早已认准的“真小人”。
“如此,振铭到是要谢谢李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