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伟呆呆地看着父亲,又想起苏三那年青的脸,直到这一刻,他才发现,自己与苏三似乎并不在一个层级之上。
随后几天,朝局渐渐趋于平缓!
吴台铭一案的风波,吴王被逐的风波,都渐渐地平息了下去。新得格局,还在私底下不断地演变着。
直到几天后!一道圣旨明发,才打破了稍稍有些沉闷的格局,在朝中又掀起一些波澜;但此后,这些波澜也回复了平静。
这道明发的圣旨便是苏三从军的旨意,圣旨全文如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特准九门总经略苏三辞去九门之职,即命为前、后护卫军总监军,独领‘定**’代朕巡视边防,钦此。
这道圣旨里有三层意思:其一,苏三是前线诸军的总监军,有节制诸军的大权;其二,苏三是定**的统领;其三,苏三是钦命的特别钦差大臣,代皇帝过问边防。
最要命的便是这最后一条,代皇帝巡边!这无疑给了苏三极大的权利,这回别说是临阵换将了,便是找个理由,直接杀了大将,只怕谁也无法在皇帝面前说理。
这个结果不是徐江锦的本意,更不是二皇党人的本意。但,这却是皇上从另一方面补给苏三的奖赏。因为,他自己就很想拥有这样的风光,现在只不过是借着苏三的名头,自己在心底里暗爽了一下而已。
不管怎么样,这道圣旨一下,苏三虽然失去了九门总经略的职位,但权势只增不减!成为一个超然的存在,便是枢密院里的大佬们,也不得不正视苏三几分。
最不满的,自然是前护卫军的蒋经原!
可是吴台铭已死,他失去了最可信的靠山,虽然还在太子党的照应之下,但面对苏三这个横空出世的庞然大物,他就是想反抗,也只感到一阵阵的无力。
因此,不得不在表面上屈从。
好在苏三接了圣旨之后,并没有过多地过问前护卫军的事情,而是把心思全都用在了‘定**’上。
按下苏三辞去九门总经略一职,把监军大帐设在金陵北郊练兵不说。
转眼过了六月,七月,天气中的暑气渐渐退去,秋意已经渐渐上来。正当有些朝臣开始非议前防大军使国库开始紧张的同时,忽然传来一个惊天的消息!
京人真得南下了!
十万京人铁骑,五万北附军,以涛天之势,一举冲进了边界,侵入淮南路,与蒋经原的大军在平台关前对峙。
前线报急!
朝野震动!
一场大战,已避无可避!
定国定国军
第1章,布局平台关1
靖元十八年初秋,京世宗完严阿鲁旨谕全军,倾全国之力,兵锋直指金陵!同一时间,早已抵达南线的京世宗五子完严楚,起骑兵五万步兵五万北附军五万,全军十五万人以雷霆之势,向蒋经原军发动了攻击。;
完严楚大军兵锋所到之处,前护卫军不能抵挡!直退到平台关内,才堪堪稳住了阵脚。
平台关内,蒋经原二十万人马守住了南下的隘口。
江东路张合军,接到蒋经原要求协战的通报,已经从侧面朝淮南路靠拢。
一场围绕平台关的大战,正在酝酿之中。
京人先锋骑兵冲势已尽,平台关又易守难攻,京人不得已进入暂时的修整,与蒋经原军在关前对峙!
蒋经原坐拥二十万大军,并不主动出击,而是在关中静守,坐等京人气势耗尽。
平台关的关楼上,密密麻麻地站立着着装齐整的兵士。这些兵士,个个精神饱满,神气十足,并没有一丝一毫前几日败退的沮丧。
充分显示出前两天的全军收缩,并没有给军中的士气,带来什么太大的影响。
十几名大将陪着蒋经原巡视完关楼之后,俱都朝关外张望。
城关外,到外都是京人的营帐!
“大帅,京人在阵前已经叫阵两天了!我们还不出战?”
蒋经原四十出头,但面容却像似是五十多岁的人一样,一道道眉纹皱褶既深且宽。他是积年的老军旅,从十六岁起,便没有离开过军队。一步步走到今天,直到现在才有了这次大显身手的机会。
京人突然南下,一直关注京人动向他,并不是没有一点察觉。
但是漫长的边境线,京人南下的具体位置,实在是很难侦知。而且大军在边境线上设防,两军犬牙交错,一开始便进入决死拼杀,封军并不占优。空有二十万大军,却难敌京人骑兵。
所以,一旦战事蜂起,退守平台关的布置,就是他早就定好的策略。在此之前,各种辎重物资,早已经在暗中运进了平台关!前护卫军的主力,包括中军大帐,也早已移在平台关内。所有的新军,更是在关内紧急操练。只留一小部份守军在边界上,迷惑京军的视线。
在他的设想中,京人真要南下,那平台关便是前护卫军与京人进行决战的主战场。
在平台关决战有三大好处!
其一,京人不管从淮南路的哪个方向冲过来,都要经过平台关。挟住平台关,就相当于断了京人的去路,京人就是不想在平台关决战都不行。
以有准备的铜墙铁壁,对战散在野外的京兵。决战没有打响,封军便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其二,平台关距金陵城只有四日路程,各种补给只会源源不断而来。为了保护金陵,全军上下也只会一齐用命。是以守平台关,军心坚定,补给充足,占尽了地利。
其三,诱敌进入封境,拉长了敌军的补给,消化了敌军的锐气,还给张合军制造了从侧面扑进的机会。只要京人在十日之内拿不下平台关,那张合军从侧里冲出来,或者直接断了京人的粮道,京人这十五大军,就是盘中菜,来多少,便要吃掉多少。
因此蒋经原听到偏将说要主动进攻的话,只是微笑着摇头!
另一位偏将,开口道:“你傻啊!我们坐拥雄关,用得着与京人在关下磨牙吗!大帅这是逼他们强行攻关。我们这关里二十万大军,守关的比攻关的人还多,他们来多少人,我们都能吃得下。”
“那也不能让京人嚣张!退下来的时候,我手里损失了一千多人马,老子正咬着牙要报仇呢。”
因为不知道京人从哪里南下,所以前线还是有许多兵士在前边迷惑敌军!京人冲进来的时候,来不及退回关内的也有万余人!若不是这次增兵,让蒋经原手中有兵可用,他可不敢下这么大的本钱。
“有你们杀敌的时候。”蒋经原冷冷地看着关外的京人营地,转身往关下的帅府中走去。
一众大将也连忙跟着大帅后头,进了帅府。
帅府石厅的正中有一块巨大的沙盘,把平台关左近的大致地形都标示了出来。
蒋经原一进石厅,便摘了头盔递给亲卫,指着沙盘道:“张合军现在何处?”
中军参将忙指着一面小旗道:“昨天已经到了齐镇!”
蒋经原眉头一皱,骂道:“前天在贺里,昨天才到齐镇,两地相距才五十里路。不是山路,也没有水道阻碍,道路也不泥泞,他这是爬呢?”
整个中军大帐安静的一点声息也没有。
张合军不属蒋经原节制,蒋经原就是发再大的火也没有用。
“照这样走,至少要八天,才能在关外合围!张合要是误了本帅的好事,我非剥了他的皮不可。”蒋经原说完喝了一大口水,在沙盘边站定。
一名参将道:“平台关易守难攻,完严楚会不会分兵从边上过去?”
蒋经原看了这位参将一眼,也不反驳,只是接着参将的语气道:“说说看。”
“完严楚若要分兵,必然是分出骑兵往南进。平台关往西,全是山地,还有淮水隔道。骑兵难行不说,所费时间也极长。所以并不可能。倒是平台关的东边,还有空隙。”
另一名参将道:“东边只怕也是没有空隙的!淮水从东往西,从平台关后绕过去,完完全全地挡住了京人。这原本就是一道天然的防线。而且东边是江东路,有张合军。张合军眼下正往平台关走,京人骑兵如何过得去?”
“京人亦有水军!骑兵未必过不了淮水。不要忘了,京人既然敢犯我朝边境,那渡过淮水应当就在计划之中,若无这样的准备,京人凭什么来犯?”
“若是京人一早就准备过淮水作战,就根本不会与我军纠缠,边境那么长,他们悄悄的先进来,直接渡过淮水,从张合军与我军中间穿过去。”
“也许京人没有这么做,是有意要吸引我军的注意力!”
“用全军吸引我军的注意力吗?”
第2章,布局平台关2
蒋经原见其他几位参将也加入了议论,议论的气氛很浓,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他心中虽有主见,但为了避免犯错,有时还是要集思广益的。前线战况千头万绪,变化多端,许就有自己没有想到的方面,也不一定。多议论议论,并没有什么坏处。
不过,他并不认为完严楚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放一支孤军穿过张合军与他的大军,钻到后方去。先别说过得去,过不去了。就算过去了,也是找死。
张合军军容齐整,自己的军队,更是摩拳擦掌。只要京人的骑兵敢往后钻,眼前这关下的京人,就是他二十万大军口中的一盘菜。少了骑兵的京人,就像是没了牙的老虎,以二十万封军对十万京人步兵,自己就是把军队给拼光了,也要把京人关下这支少了骑兵的军队给吞下去。
金陵有禁军在,侧翼有张合军保护,自己吃下眼前这支军队,立刻就能长驱直入,打进京国。到时那些进入封国腹地的京人骑兵,还能有什么作用吗?
他现在担心的是,完严楚见自己在平台关早有准备,又不想死拼平台关,就此退回去的话,那就有些麻烦了。让京人主力尽数退回去,对后期的战略安排影响极大。
此次京人的统帅虽然是京国王子完严楚,但风闻此人,风流不羁,在京国就是一个浪荡的王子。只怕这次派他到这里,也只是挂个名头。真正主持大局的,还只能是京国大将乌突木。
乌突木生性谨慎,守性有余,攻性不足。让他派一支骑兵孤军,渡过淮水进入死地,估计这个决定他无法做出来。
往后退,以免被自己与张合军夹击,这个决定乌突木倒是极有可能做出。所以,张合军慢腾腾地来,只怕是要贻误战机的。
正想着这些,突听一参将道:“若是京人从平台关后钻出来,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呢?”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继而皆都笑了起来。平台关内,二十万大军,左右环山,前有平台关,后有淮水!淮水上,又有封朝的两万水军。
京人就算把所有骑兵全分出来,钻到平台关后,难道还能在两万水军的监控之下,再钻过淮水,进入平台关内?
就算过了淮水,进入了平台关的控制范围,又能与二十万大军对峙?
想到这些,连提出这个疑问的参将也笑了起来。
倒是蒋经原微笑地道:“这个也不能不防!传令水军,小心戒备。把船都靠在平台关一侧。让新兵营在淮水与平台关阵前挖一道宽沟,以防真有骑兵进入。派出探马,在京人大营四周刺探,看有无分兵的迹象。另,派人催促张合军火速赶来。”
“是!”众将听了蒋经原的吩咐,虽觉过于小心了,但是这样一来,倒也万无一失。因此,轰然应诺。
候着众将离开,蒋经原的亲信大将周虎上前道:“平台关前的情形,大帅已经悉数报知了张合。张合在军中有些名气,不可能看不到这是绝好战机。张合既然明白战机难得,在这种情形下,仍然如此拖沓,只怕与躲在后头的那位监军大人,不无关系!”
蒋经原眉头一挑,看了看左右,却没有说话。
蒋经原倒是听说那位监军大人年轻的很,从军之前就已经是官居二品,在金陵城中,是一位风云人物。而且那位监军大人之所以从军,也是那位监军大人自己力请的。
他曾问过新近加入前护卫军的武举人,这位监军大人的品性如何。无一例外的都是赞美有加。
这些其实都是表面的情形,他倒是暗地里听说,这位苏大人并不是很想从军,从军只是被逼的无奈之举。
于他而言,自然是更相信暗地里听说的这些。因为他实在是想象不出,一个像苏三这样,小小年纪就坐上了二品大员的文弱书生,怎么可能自动自觉地想进入军中。
随后而来的更多信息,也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位监军大人的从军,恐怕并非自愿。因为,自圣旨明发以来,这位监军大人,既没有到张合军中去,也没有到自己的军中来。而是躲在金陵城外,练什么‘定**’。
说是练军,听说原本近五千多人的新兵,愣是给他练成了一千不到。许多兵因为受不了监军大人的胡闹,跑的跑,逃的逃,所以人数越来越少。
在蒋军原看来,练军自然是个借口,怕死躲在后头,才是原因。其实有时候,他想想都有些忿忿不平。
好不容易盼到朝廷兵强马壮,可以与京人力拼了,自己也是一片雄心志壮要好好地收拾京人。可是横空出来个揽头功的,这让他心里如何舒服的了。
名义上他是前线上的大元帅,主导了战局的发展,但是功劳的一半要被这个苏监军拿去;而剩下的一半,还要送一半给张合。凡是有点建功立业心思的将军,心里都不会平衡。
可惜吴相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死了,否则吴相一定不会让事态演变成今天这样。
“这位监军大人只怕是有意想拖大帅的后腿,不想让大帅独得大功。看着吧,张合的大军到的时候,这位监军大人只怕也要跑到咱们这里指手划脚了。”
周虎话里无非就是一个意思。
张合来得慢,是苏三想在张合赶来之前,到前线抢功。
蒋经原眼睛看在沙盘上,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监军大人要亲临前线,本帅还能阻拦不成?他要抢功,最好早点来。抢功也是要花力气的,不要因为他慢腾腾的,贻误了战机。到时候,屁大的功劳都没有。”
“大帅就不担心他来了指手划脚?”
“指手划脚?他倒是指指看,本帅倒要看看谁敢听他的。张合与他有些牵连,或许卖他几分面子。本帅这里,他要找不自在,有他好看。大敌当前,他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对本帅怎么样。再说,我看这位没有见过阵仗的小子,对面阵上大叫一声,都要吓到尿裤子。只怕没有指手划脚的力气。”
“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