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明-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那随从一见叶大海顿时吃了一惊。
叶大海独臂、疤脸,那道又长又深的刀疤让人看了心惊。
气氛正凝重时,桌上的中年客人淡淡地道:“钱二,我们是从外地来的,人家也是从外地来的,何必为了一张台子动怒?就让给了他们吧。”
“爷!”那随从心有不甘,走到中年客人面前低声道:“这些人身份不明,那独臂人样子凶恶丑陋,我怕。。。。。。”
“怕什么?”中年客人微微一笑:“这里是大明的天下,难道还有谁敢对我不利吗?真要对我不利,难道我还怕了吗?”
“是,爷。”随从直起了身子,冷着脸道:“坐吧。”
丁云毅带着兄弟们坐下,对中年客人拱拱手道:“多谢,方才得罪了,请问尊姓大名?”
“兄弟王喜。”中年客人生意略一抬高,便让丁云毅察觉出了不对,从这声音判断,此人又是一个太监。
怪不得那么大的气派,原来也是从北京来的。
丁云毅直觉得纳闷,最近自己怎么了,老是遇到太监?前有唐定王身边的,后有陆公公,现在到了杭州,居然又碰到了一个王公公。
难道,自己最近犯太监吗?
第九十一章 风雨听雨楼(上)
这个自称“王喜”的公公,说自己是京城来的布贩子。
丁云毅心知肚明,也不点破,只说自己来自福建,叫马毅,上京去办一批丝绸的。
“福建来的?”王喜略一皱眉:“听你说话可半点福建口音没有,倒像是从京城来的。”
丁云毅一笑,心里直想老子只会是普通话,可不像是从京城来的?找了翻借口敷衍一下,王喜忽然道:“兄台何不来我这桌?反正我也只有一人,正无聊得很。”
丁云毅也不客气,当即来到他的那桌。
眼看丁云毅爽快,王喜颇是高兴,让小二给秦云他们那桌上了茶水点心,言明都挂在自己账上。
丁云毅既然明确了王喜是个太监,当下也不客气,略略谦逊一下便由他来。
明朝的太监地位之高,在中国所有朝代里都是首屈一指的。
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东汉之末和晚唐时期那些宦官的气焰之凶,势力之大,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把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于自己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也实属罕见。
明初,宦官是很不得势的,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的低谷,不仅不得干预朝政,与官吏交往,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这是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发迹于民间,亲眼目睹过宦官的危害,他认为宦官这个群体对于国家来说不起什么好作用,其中好人不多。
明代自永乐朝起,宦官逐渐得势,自后逐渐到达了巅峰。那些有名的宦官比比皆是。
像这些从京城出来的太监,随便一个便是有权有势,别说请你喝杯茶,一高兴了,便是给你弄个官当当也不是什么难事。
既然对方愿意当这个冤大头,自己又何必客气?
王喜怕是一个人在这里呆得久了,忽然有个人陪着在,谈兴颇高,谈着谈着话题自然而然的就转到了福建出的那个“少年英雄”丁云毅的身上。说的无非又是丁云毅如何力斩海贼常陆巩保田、鬼王丸等等之类。
这些话丁云毅自己都听得厌了。可在这个情况下谈论自己很有一些古怪的感觉。
“兄弟只是个做生意了,什么丁云毅张云毅,那是半点也不知道。”丁云毅装模作样地道:“王兄既然那么感兴趣,何不直接去福建一趟?”
“去福建?”王喜笑了起来:“我有事在身,哪里能去福建?马三老弟说笑了。”
丁云毅皮笑肉不笑的跟着笑了下。
两人在那聊了会,茶楼里忽然冲进了一伙人来,气势汹汹,开始盘查起茶楼里的每一个客人来。
“听雨楼”常有贵客到,甚至包括那些大官,一般的地方官员根本生怕得罪了哪位贵人,根本不敢来“听雨楼”盘查,但冲进来的这些人却好像根本无所顾忌一般。
“他们都是厂卫。”王喜却是见惯不惯,捧起茶碗喝了口。
所谓“厂卫”指的便是锦衣卫与东西厂,合称“厂卫”。
在皇帝的直接指挥下,厂卫特务无所不至,上起公侯贵戚,下至民间百姓,都是他们刺探的对象。
锦衣卫全称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设立于洪武十五年,原来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朱元璋为了加强统治,特令锦衣卫侦查“不轨妖言”,兼管刑狱,握有巡察、缉捕的特权,可不经外廷司法机关和任何法律手续,逮捕拷讯官民,以至于锦衣卫逐渐演变成为由皇帝控制的特务机关,锦衣卫的最高长官为指挥使,由近臣或外戚担任。
锦衣卫下设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掌管本卫的法纪、军纪,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直接奉皇帝之命查办各种案件,是锦衣卫的核心。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执行缉盗拿奸任务时,被称为“缇骑”。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上千人,最多时达六万之众。
锦衣卫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明初大臣钱宰罢朝之后回到家中,因为当天起早去赶早朝,便即兴吟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遂得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第二天上朝时,明太祖朱元璋就对他说道:“昨天作得好诗,不过我并没有‘嫌’你迟呀!为什么不用‘忧’字呢?”
钱宰一听,顿时一身冷汗,磕头如捣蒜。
大学士宋濂有一次在家宴请宾客。朱元璋随即就知道客人是谁、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甚至主客的位置都一清二楚。
说锦衣卫是中国历朝历代以来最大的,办事最有效率的特务组织丝毫也不为过。
他们在那议论着锦衣卫,丁云毅的脑海里忽然想起了洪调元。他当年可不也是锦衣卫的?而且是赫赫有名的“锦衣卫八虎之首”。
原想着既然王喜是太监,又对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如此熟悉,那不如问他可知道八虎的事情,但转念一想,还是不要给洪调元添麻烦了,又把这个想法咽回到了肚子里。
那些人渐渐查到了这边,王喜尚未说话,身后随从已经上前拦住,低声道:“难道这里也要查吗?”
锦衣卫领头的一个小头目冷哼一声:“滚开!我们接到密报,有金虏探子混在这里,今日必须查出。”
“金虏探子?”王喜忽然开口:“真的有金虏探子在这里?”
王喜一开口,小头目便听出了面前这人是个太监,当时不敢得罪,收起骄横面孔,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说道:“是,公公,查得非常清楚,的确有金虏的探子进了杭州城。”
说着,目光落到了叶大海这一桌人这。
叶大海面孔狰狞可怕,说是坏人丝毫不足为奇。
王喜面色一沉:“岂有此理,金虏如何这般大胆,竟敢深入杭州。查,给我仔细的查,整个茶楼之中,你想查谁便查谁。”
小头目顿时大喜:“是,多谢公公!”
第九十二章 风雨听雨楼 (下)
小头目随即面色阴冷的朝着叶大海方向走去,走到面前,原以为他还会有进一步动作,没想到他却站定在了那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问的虽然是叶大海,但丁云毅心里却怔了一下。哪有这么问话的?这哪里像是锦衣卫,像足了一个普通寻常的捕快。
而且这个小头目问话的时候,甚至还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和方才进来时候的凶神恶煞模样大不相同。
叶大海也冷冷的回了一句:“福建来,去京城办丝绸。”
小头目的眼神游离不定,也不检查,也不继续盘问,忽然转过身来,对王喜说道:“公公,此人必是金虏奸细无疑。”
“为何?”王喜大是奇怪。
难道就这么简单问了两句便能确定?
“公公,你且来看。”小头目向叶大海的方向一指。
王喜不由自主站了起来。
丁云毅也被吸引住了。
就在此时,他忽然见到叶大海朝自己对着小头目那努了努嘴,接着手放到了包袱上。
包袱里放着的是几把短刃。
丁云毅瞬间醒悟过来,叶大海久在海上为盗,经验丰富,想是必定已经发现出了什么不对。
丁云毅的“龙牙”和“绣春刀”都放在了外面的马匹上,此时空手,在周围看了看,随着王喜一起站起,接着手自然而然的搭在了面前的茶壶上。
王喜的两名随从紧跟在他的身边,在王喜迈动两步之后,锦衣卫小头目身边的两名同伴跨前一步,巧妙的将王喜的随从挤到了一个非常难受的位置。
钱二顿时察觉出不对:“爷,小心!”
这一句话才一出口,锦衣卫小头目骤起变难,一把锋利无比的快刀猛然亮出,一刀便向王喜扎去。
身边两名同伴,也一起亮出刀来,狠狠扎向王喜两名随从。
“爷!”
钱二大叫一声,但已经来不及了。
这些“锦衣卫”早有准备,已将所有位置控制。
一声惨呼响起,钱二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等他重新睁开眼睛,却惊讶的发现王喜并没有倒下,那个“锦衣卫”小头目却满头都是鲜血。
地上,倒是两具尸体。。。。。。一把茶壶的碎片到处都是!
原来就在方才王喜命在旦夕的那一刹那,早有防范的丁云毅茶壶脱手,不偏不移的正中小头目的额头,救了王喜一命。
但王喜的两名随从的性命却终究没有能够保住。。。。。。
接着,叶大海、萧易风二人已经同时跃起,从包袱里抽出短刃,冲向王喜,简不容发之间,一刀一个,两个刺客了帐,又迅即护卫在了王喜身边。
“爷!”钱二又叫一声,拔出刀来,跃在王喜身前。最后一名王喜随从,则同时拔刀警惕周围。
“听雨楼”里完全变了。
那些之前进来喝茶的茶客,后来进来的“锦衣卫”,纷纷亮出兵刃起身,粗粗一算,总有四五十来人上下。
丁云毅本以为王喜遇到这样突发险况,必定要被吓得面色如土,但谁想到,王喜竟然丝毫不惧,从始至终,甚至连身子都没有晃动过一下。反而朝着丁云毅微微一笑:“马毅老弟,多谢救命之恩。”
丁云毅大是好奇,寻常人遇到这种状况也会六神无主,更何况是个一直在深宫里的太监?
王喜的这份定力,不是一般人可以办到的。
丁云毅也是一笑,缓步走到王喜身边:“公公受惊了。”
王喜淡淡地道:“洒家不惊,洒家见过的,比这要大得多了。洒家只是奇怪,这里可是大明的天下,这些刺客是从哪里来的?如何敢在这里撒野?等到这事了了,洒家一定要把杭州府从上而下的官员统统问罪!”
这人好大的口气!丁云毅心中想道,杭州府所有官员居然都不在他眼里。
那个被丁云毅茶壶砸伤的小头目也是凶悍异常,全然不顾伤势,满脸血污的狞笑道:“王承恩,难道你还想活着离开这里吗?”
王承恩?
王承恩!
丁云毅的脑袋有些发蒙,这些太监竟然是王承恩!
太监,一个矛盾,讽刺而又悲伤的名称,在中国的历史上太监永远是搁在阴影里的爬虫,他们狡诈,残忍,一肚子坏水从精神到肉体都充满着霉味,但凡史家提到可以说是没有一句褒词。
但王承恩却不是这样的太监。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作弄世人,在明朝末期就有这样一位太监。他既聪明又狡诈,既善良却又极度残忍,手持朝政大权,但是对他的主子崇祯皇帝却非常忠诚,文武百官对他可谓又敬又怕,他万人之上,一人之下。
他就是王承恩!
在当时的大臣里面就流行这样一句话:“论奸,当朝无人能奸的过他王承恩;论忠,也无人能忠的过他王承恩!”
崇祯虽然有大志,可惜他的前辈却给他留下的是个千疮百空的大明王朝,他也无力回天,他最终还是失败了。
当北京被围时,王承恩提督北京兵马,誓死保卫皇上。当崇祯帝朱由检登上煤山,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时,陪伴着他一起吊死的,也只有王承恩。
论对崇祯之忠,整个大明无人可以超过这个太监!
但他忠的,只是崇祯皇上。。。。。。
可是,他怎么来杭州了?这些刺客又都是些什么人?为何有那么大的力量,能够集中起那么多的人手,只为刺杀王承恩?
丁云毅心念飞转,王承恩却依旧淡淡笑着:“你能杀得了我?”
小头目厉声道:“王承恩,难道你当我们不知道吗?你的侍卫已经先你去了苏州,现在整个杭州只有几个人保护你的安全。你为了隐藏行踪,连杭州官府都没有通知,你以为现在谁还能够救你?”
王承恩考虑了下,然后居然点了点头:“是啊,我只带了四个护卫,赵大、孙三死了,还有钱二和李四,看来是没有人来救我了。”
一个声音忽然响起:“公公何必担心,再不济,还有我们这几个人!”
第九十三章 有敢挡者,皆死!
丁云毅接过了叶大海递给自己的短刃,微笑着道:“公公,还有我们这几个人。”
王承恩似乎并不吃惊,只是好奇地问道:“我和老弟素昧平生,老弟为何救我?”
“回公公话!”丁云毅眼中好像根本没有这些人的存在一般:“我是大明澎湖把总丁云毅!今日既然有人刺杀公公,云毅如何敢袖手不理?”
“丁云毅!”
这一声呼几乎是从王承恩和那个刺客头目嘴里同时发出的。
王承恩大笑几声:“好,好,我叫王喜,是个布商,你叫马毅,是个丝绸贩子,彼此彼此!”
丁云毅也是大笑:“今日大明澎湖把总丁云毅就护着公公一路杀出去!秦云,钱二,李四,且护着公公;叶大海,萧易风,随我一起为公公杀出一条血路。有敢挡者,皆死!”
“有敢挡者,皆死!”叶大海和萧易风同时呼道。
刺客头目迟疑一下,接着厉声道:“杀!”
“杀!”同一时刻,丁云毅也是一声厉喝。
厉吼声里,丁云毅短刃一刀便查头目刺出,快捷无比。
头目翻手一刀挥出,凶悍无比。
丁云毅一猫腰,躲过这一刀,身子向前一冲,一把短刃齐根没进头目胸口,接着顺手一拉,惊天动地的一声惨呼里,刺客头目竟然整个胸膛都给拉开!
一具惨不忍睹的尸体就这么血淋淋的倒到了地上。场面之血腥惨烈,让人观之欲呕!
这些刺客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却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惨烈景象,人人脸色大变。
“丁大哥,接刀!”
就在所有人被丁云毅这样杀法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