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华夏 >

第415部分

崛起之华夏-第415部分

小说: 崛起之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城子为铁路交通要隘,也是海参崴的屏障,总参谋部的意见是在此聚歼俄军一部,可有效减少俄军的有生力量,然后以此为跳板,向海参崴逼近。”黄兴没有觉察到他心里在想什么,而是接着说道,“一旦占据此城,我军之攻城巨炮便可直沿铁路线前进,直击俄军海参崴防线。”

“现在大家都意到了这大炮的重要了。”孙纲听了他的话不由得微微一笑,“真是太好了。”

“部长上次没有能够攻下参崴,就是因为这巨炮太少的缘故,前线诸军每每引为恨事。”黄兴说道,“这一次咱们造了这么多攻城巨炮,海参崴前线不下三十余门,这一回不把海参崴夷为平地,誓不罢休!”

“我听说了们甚至把海军的仓库翻了个底朝上,海军的旧式大口径舰炮都让你们给搜走了,一概改成了攻城炮,有这事吧?”孙纲笑望着黄兴,“那些炮你们居然也敢用?”

“我国目前财力虽充,然而比泰西诸国来,还是有限该尽量的把老装备的潜力都挖掘出来。”黄兴说道,“这些老式炮差不多都是当年克虏伯公司出产的精品,改装一下也都很好用补攻城炮之不足,而且费用相对较省。”

“其实不光是海军的旧炮,们上次曾经俘获的大量俄军火炮,也都进行了扩膛改装,配发给部队使用果也不错的。”黄兴又对孙纲说道,“这些炮现在也都在前线使用了。”

“你们太厉害”孙纲好笑地说道“这样也。咱们地火炮越多火力越强。付出地伤亡代价就越少。”

“是。部长经常说‘多打流血’。”黄兴笑道“海陆全军上下皆以之为至理名言呢。”他地目光落在了一份战报上“要是俄皇能意识到这一点。俄国人也不至于被咱们打死这么多了。据军情处说。俄军现在所受之损失。足够其国内发生暴乱地了。”

“我现在其实很想知道。目前他们在东方地战局急转直下。俄罗斯帝国地那位大皇帝会采取什么措施。”孙纲笑着说道。“如果现在俄国就发生暴乱地话。倒省了咱们地事了。”

黄兴奇怪地看着孙纲。有些不明白他说地这个“省事”是怎么回事。

就象孙纲说地那样。此时此刻。在彼得堡地宫廷里。沙皇尼古拉二世再次召开紧急地御前会议。和大臣及将军们商讨对策。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封锁消息了。陛下。”财政大臣维特看了一眼“国家警察局”局长拉奇科夫斯基。对沙皇尼古拉二世说道。“我们现在需要地是真正地胜利。才可以平息这一切。”

沙皇脸色铁青的握紧了手里的报纸,上面刊载着中国人将所有的被俘俄军军官和部分士兵押解到北京举行庆祝胜利的游行的消息,并附有俄军俘虏在古老的北京城的街道上排队行走和中国民众欢呼的场面以及俄军俘虏被押入战俘营的大幅照片。

孙纲为李鸿章等人举行的这个“阙下献俘”的仪式,已经被世界各国的记者进行了广泛而详细的报导,一时间俄罗斯帝国在国际上可以说声威俱无颜面扫地。

看着维特说道。他很奇怪一直对这场战争并不十分积极的维特为什么这一次会转了性。

维特当然知道沙皇此时的心理活动,他在心里暗暗地叹息了一声。

俄军在东方的惨败的消息传来,已经极大的动摇了这个庞大帝国的统治根基,维特现在其实并不是在替沙皇分忧,而是想拯救这个国家,避免它的崩溃。

“我对斯塔克将军的阵亡感到无比的悲痛,”沙皇又问道,“第一太平洋舰队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现在的

么样?”

“斯塔克将军阵亡后,第一太平洋舰队目前由乌赫托姆斯基少将指挥。”海军大臣阿维兰答道,“舰队目前已经无力出海作战,只能配合海岸炮台进行防守,中国人的舰队目前还在用炮火攻击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海岸防御工事。”

“第二太平洋舰队准备得怎么样了?”沙皇接着问道。

“马卡洛夫将军已经基本完成了准备工作,很快就可以出发。”海军参谋长罗日捷斯特文斯基答道,他看沙皇的脸色不怎么好看,赶紧跟着又补充了一句,“在马卡洛夫将军的领导下,第二太平洋舰队目前士气高昂,听到斯塔克将军阵亡的消息后,海军的勇士们都热切的盼望着为斯塔克将军报仇。”

“很好,本来我并不打算派出第二太平洋舰队的,现在看来,有这个必要了。”沙皇面色稍霁,看了看恭敬的站在一旁的陆军大臣萨哈罗夫,“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情况现在怎么样?”

本来还在担心皇追问俄军在满洲里作战失败的原因的萨哈罗夫没想到沙皇居然问起了关于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事,顾不上惊讶,立刻回答道,“根据阿历克谢耶夫将军的报告,中国人集结了五十万人的军队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我们的军队正在抵抗,中国人目前已经推进到了尼克利斯克(就是双城子附近,但因为受到了我们的军队的攻击,目前无法前进。”

“他们居然在那里集中了十万人的军队,”沙皇看了看地图,象是在自言自语,“中国人能够使用的总兵力在八十万人左右,那就是说,他们在赤塔一带的部队并不是他们的主力,去掉他们在别的地方的零散军队,他们能用于进攻赤塔的总兵力应该不超过二十万人。”

萨哈罗夫没有明白沙皇的想法,因没有作声。

“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想办减轻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压力。”沙皇看着萨哈罗夫,说道,“既然中国人在赤塔方向投入的部队不是他们的主力,而且现在他们远离自己的后方,那我们就应该在这里集中兵力,消灭掉这支中队,吸引中国人的注意力,这样才可以抵消勃罗西洛夫将军为保全他麾下的士兵的生命而向中国人投降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萨哈罗夫点了点头,“是这的,陛下。”

“我们第一次攻的失败并不能让勃罗西洛夫将军和阿列克谢夫将军来承担全部的责任,”沙皇看着众多的大臣和将军,说道,“因为我们在战前小看了中国人的力量,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现在,是纠正这个错误的时候了。”

“是的,陛下,”维特说道,“们现在能意识到了这个错误,还不算晚。”

沙皇威严的看了维特一眼,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将调集更多的部队,还有足够的火炮给阿列克谢夫将军,让他再次发动进攻,歼灭那些敢于踏上俄罗斯帝国神圣国土的黄种异教徒,迫使他们的主力部队撤回,给阿历克谢耶夫将军和他勇敢的部下以坚持的时间,等待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到来。”

“驻守尼古拉耶夫斯克(即庙街的斯特塞尔将军的部队也可以同时向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发动进攻,配合阿列克谢夫将军的攻势。”萨哈罗夫说道,“同样能够吸引并牵制中队的力量,减轻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压力。”

“很好。”沙皇同意了他的意见,表明至少暂时沙皇是不会追究他这个陆军大臣的失职了。

“我已经给库罗帕特金将军下了命令,要他从突厥斯坦向中国的新疆省发动进攻,听说中国人在那里只有人数很少的几支部队。”沙皇随后的下一句话却让萨哈罗夫吓了一跳。

不过,这时的他,已经不敢再发表什么别的意见了。

“我认为,陛下,只要我们能够保住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就能够避免失败。”海军大臣阿维兰说道,“所以,马卡洛夫将军的第二太平洋舰队才是我们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只要马卡洛夫将军消灭了中国海军的主力,中国人柔软的下腹部将暴露在我们的利剑之下,他们除了向我们屈服,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七百二十七)骑兵对决

是的,我们虽然有了铁路,可毕竟离得太远,陆军场,需要时间。”沙皇同意了海军大臣的看法,其实就等于间接的****了他刚才要求从陆地方向发动进攻减轻海参崴方向压力的设想,“我们现在的时间并不多,必须尽快让马卡洛夫将军率领第二太平洋舰队出发。”

此时的沙皇其实仍处于心烦意乱之中,他甚至于没有分清楚,是第二太平洋舰队在海上走的快,还是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前往赤塔的陆军走得快。

在他看来,第二太平洋舰队的远征虽然要跨越大半个地球,但路途相对能够平静一些,而因为目前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能力有限,想要将一支庞大的陆军运往赤塔一带的战场,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而且也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刚才他为了稳定人心,并没有因为陆路作战的惨败而追究前线将领的责任,在刚一接到败报时,沙皇曾经暴跳如雷,但性格暴躁的人就有这样的特点,冲动得快平静也快。他很快就意识到这场战役失败的原因并不能归咎于前线将领的无能,俄国再也找不出比阿列克谢夫更勤恳、更能干的将军了,而一向有骁勇善战之名的勃罗西洛夫也绝不是草包一个,这些都是他的叔父尼古拉大公以前告诉他的,作为帝**队曾经的统帅,大公的话应该是有道理的。眼下的危险局面实际是自己造成的,要靠目前在远东的军队抵御强大的中**队在漫长的国境线上的进攻是十分困难的,而自己的轻率却给了中国人以绝好的机会。

当然,这些话除了自己,他是不会对其他任何人说的。

此时沙皇一心于调兵遣将要以优势的兵力击垮中**队,但他现在根本不知道,目前正在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前往赤塔一线的俄国援军,能否象他预想的那样,顺利的到达目的地。

北风呼啸中,一队队的中兵正快速的向前奔驰。

风越来越大,骑兵团团长张绍曾望辽阔的北国荒原定了一下部队所在的方位,继续纵马飞奔。

他的身后,是一个个背着骑腰挎马刀的骑兵战士。

临行前坐镇库伦的第三兵军(下辖第五外蒙古骑兵师和第六内蒙古骑兵师)司令张作霖已经交待清楚,他们这些骑兵的作战任务就是袭扰俄国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尽可能的造成破坏,阻碍迟滞俄军的增援速度。

而这个作战划。张绍曾还在北京地时候军务部长孙纲就已经和他讨论并确定过这个战略。

俄军地主力全在西。想要东援只能依靠西伯利亚铁路地运输现在。张绍曾和许许多多地中国骑兵战士一起是来掐断俄国人地这条铁路大动脉地。

“其实咱们和老毛子地这一仗。你们地行动至为关键。只要你们把他们地脖子掐紧了腿扯住了。这场仗们就赢定了!”张大帅给他们送行地时候是这么说地。

自己在装甲列车上和军务部长孙纲讨论时地情景。这时不知怎么又浮现在了眼前。

张绍曾收回了眼前地思绪冷风地吹拂让他变得更加清醒。

他地目光落在了紧跟在身旁地一队骑兵战士地身上。

这队骑兵的首领是一位个子不高却极为敦实的汉子,这个汉子光着头,没有戴军帽,满脸虬髯,但仔细看的话,他的年纪其实也并不算大,他矫健的纵马驰骋,一双眼睛顾盼鹰扬,精光四射,显得气概极为不凡。

和周围的骑兵战士不同,他的背后除了一支骑枪外,还背着一口厚背宽刃的典型中国式大刀,刀面乌沉沉的不见一丝光亮,只有刃处在闪闪发光,刀柄上的巨大刀环上,系着的红色绸带在迎风飘扬着。

和他一队的这些战士们背着的,也都是和他背着的差不多一样的环首大刀。

一位眉清目秀神情显得略微有些紧张的年轻骑兵战士飞马追上了虬髯大汉,小声问道,“五爷,咱们这是到哪儿了?”

“怎么,有些怕了?”叫五爷的虬髯大汉呵呵一笑,“这会儿咱们要对付的可是老毛子,不是马匪了,心里没底了?”

这位被称为五爷的大汉,其实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刀王五”王正谊。

“叫五爷笑话着了,我徐毅凡一杆铁~开司扫荡天下,怕过谁来!”叫徐毅凡的骑兵战士说着,偷眼瞧了瞧不远处的两个和他差不多同样俊俏的骑兵战士,小声说道,“五爷,咱们现在都是正了八经儿的军人了,你还马匪马匪

她们俩听了,我回去可就惨了。”

“呵呵,忘了忘了,她们俩的出身就是……行了,当哥哥的不给你找麻烦了。”王五似乎感觉到了从远处射来的几道刀子一样的目光,不由得爽朗的一笑。

“听说您背上的这口刀是北京孙部长亲自让人给做的,乌黑的不带一点亮儿,孙部长是怎么寻思的?”徐毅凡看着王五背后的大刀说道,“不如您原来那把雪亮的大刀威风,而且我觉得不如这长马刀得劲。”他说着拍了拍腰间的马刀。

“这你就说错了,孙部长其实是个很懂刀的人,他和我说过他早年好象还在哪个坛口(坛口?不会是论坛吧?)混过,”王五说道,“这刀是特意做成这乌冗冗的样子的,在太阳光底下不会反光,所以就不容易暴露目标,因为咱们是偷袭,隐蔽好了才行啊。”他指了指身后的弟兄,“这刀份量适中,特别趁手,不但削铁如泥,还不容易生锈,不知道锻的时候里面都加了些什么料,听说价值不菲。

拿回去后镖局的弟兄们见了都羡慕,孙部长从谭老弟那里听说后,就每个人都给定做了一把,说宝刀赠英雄,日后让咱们用这些刀杀敌报国。”

“上一次你大舅输了把什么都当了,就是不肯当这把刀,给多少钱都不干,”他们身后的一个镖局趟子手出身的骑兵战士听见了徐毅凡和王五的谈话,笑着插了一句,“你徐中尉不会忘了吧?后来还是他妹子帮着还的钱,对了,你这个妹夫给媳妇的体己钱可不少啊。”

听了他的话,周围的队伍中立刻传来一阵低低的哄笑。

徐毅凡让他们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五笑着挥了挥手,让大家安静,“前面可能就是铁路线,估计会有老毛子的哥萨克,到时候小心些。”王五关切的对徐毅凡说道,“你手劲弱,不行就别逞强,和那俩丫头在一起,她们俩的身手还能强些,千万别落单,再不行就靠到这边来。”

“记住了,五爷。”徐毅凡不以为的笑了笑,纵马回到了自己的阵列当中。

王五看着自己的这个小弟那还略带文弱的身影,不由得苦笑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