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华夏 >

第138部分

崛起之华夏-第138部分

小说: 崛起之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些“水炮台”的火炮都是固定在船身上的,开炮时需要采取“整船瞄准”,所以显得十分笨拙,远的不说,在丁酉战争中,面对日本的袭击舰,那些被充作“水炮台”的蚊子船们的主炮射出的炮弹没有一个击中目标,倒是装备在上面用于自卫的小型机关炮在战斗中发挥出色,这个结果让蚊子船上面的官兵们十分“郁闷”。

战后,林国祥和刘步蟾都不约而同的把自己舰队中的蚊子船都取消了,将蚊子船上面的大炮拆下来挪作他用,蚊子船们都被当成了通讯舰使用了。

而现在这种“金元”级装甲炮舰的出现,正好可以弥补目前中国海军岸防力量的不足!

海军众将听了邱宝仁的建议都表示赞同,叶祖圭和众将讨论了一下后,决定给北洋舰队再增加六艘“金元”级装甲炮舰,用于加强近岸防御,因为海军经费又开始出现了短缺,叶祖圭向孙纲建议,“目下龙乡正建之时,再建海昌,用度不敷,莫不如暂缓海昌之建,先建炮艇和潜艇多艘,俟部款到后,再申前议。”孙纲想了想,也表示了同意。

毕竟,现在中国潜在的敌人已经变成了沙俄,如果眼下不做好充分准备,还象那个鸟朝廷以前做的那样,“临时抱佛脚”,对付国小民贫的日本还可以,对付和中国一样“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沙俄,那么做可就是自己找死了。

再说了,除了这些“金元”级炮艇外,“狼群”要是出现了的话,中国的每一处海域,都将成为未来侵略者的恶梦!

那时候,中国是不是也就成了列强的一员了?

说干就干,在和海军众将商议完毕后,孙纲立刻修改了自己的造舰计划,开始让北洋船政局着手动工建造“金元”级炮艇,而新潜艇的样艇研制同时也在紧张地进行着。

(二百五十)山东差点出事了

对于这款由法国美女丽妮设计的新式潜艇,孙纲曾经提出来过一些修改意见,就是潜艇尖锐的艇首实际上在水下的破水前进功能和圆形艇首是一样的(这一点已经从新式鱼雷的试射当中得到了证明),而且尖形艇首的设计使得潜艇前端的鱼雷舱变得十分狭小和逼窄,非常不利于鱼雷射手们的操作,他建议还是改成圆形艇首比较好,如果是圆形艇首的话,鱼雷舱的空间就会变得更大一些。

可没想到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法国美女设计师和中国造船专家魏瀚及中国技师们全都表示反对,他们给孙纲的理由也是让孙纲这个穿越者很吃了一惊的。

这帮牛人给出的理由是,新潜艇的设计完全取消了甲板炮,以水下进攻为主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潜艇不会受到来自水面的威胁。

潜艇带的鱼雷数量有限,一旦鱼雷用尽,就没有了对敌人进行打击和自卫的手段。

而在这个时候,潜艇艇首那尖锐的冲角就成了她唯一的武器,因为在这个时代,水面舰艇的水线以下部分缺少有效的防护,拥有尖锐冲角的潜艇完全可以给他们在水下凿个窟窿,即使不会沉没,也会让对方丧失行动能力!

甚至在进行海上破交作战时。为了节省宝贵地鱼雷,潜艇完全可以用冲角撞击的办法去对付那些敌国的商船和渔船,“惠而不费。可称灵捷便利。”

听完了他们地理由,孙纲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一时间作声不得。。。

人民群众的智慧果然是无穷无尽啊!

孙纲仔细地想了想,他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个时期的潜艇在水下停留的时间有限,如果一点在水面自卫的手段都没有地话,确实很危险,这个用于水下撞击的冲角。对付钢铁战舰不一定有效(用潜艇在水下向战列舰撞击,相信稍微有点头脑的艇长都不会这么选择的),可要是对付木质商船和渔船,应该是很有用的。

但孙纲提出来的这个鱼雷舱过于狭窄的问题,也引起了这帮牛人的注意,他们经过仔细测算,对艇形进行了一下改动,加宽了艇首的同时,使艇首的尖角仍旧能够进行水下撞击作战,

邓世昌那惊天地、泣鬼神地“奋然一撞”。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直到今日,孙纲在看到中国技师们设计潜艇讨论到水下撞击作战时,仍然不自觉的流露出了对英雄的敬意,并把英雄的壮举也融入到了新式武器的设计理念当中,让孙纲着实感动万分。从那天他们夫妻俩商量完毕后,马真的给孙纲凑了六十万两白银出来,用于迁移和安置山东流民,孙纲用热烈的拥吻感谢自己的爱妻,又差一点没把她吻得背过气去。

唇边余香犹在,孙纲迫不及待地给刘铭传把钱通过票号拨付了过去。并给刘铭传发了电报,刘铭传很快就给了他回电,“闻讯喜甚,东民再生之日。皆君夫妻之力也”,可以说喜悦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不久,山东巡抚杨士骧也给他来了电报,告诉了他前些日子山东百姓和德国驻守胶济铁路的护路官兵险些发生冲突的事,已经让他摆平了,让孙纲放心。**

杨士骧对孙纲多方筹款安置山东流民的“义举”表示了感谢,“山东官绅士民仰望,皆称君为少年长者。居心仁厚。吾意亦然,今东民入关者相望于路。君与铭帅之力也”,话虽不多,但看得出来,杨士骧对自己和刘铭传是感激万分地。

孙纲看完了电报,不由得一阵苦笑。

是,能帮助这么多的山东百姓在大灾之年找到了出路,他们这两位巡抚大人、“民之父母”有理由高兴,可孙纲一想到自己的造舰计划也因此打了折扣,高兴之余也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国防和民生,一个都不能少。可是,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挖肉补疮”的作法,他实在是很难承受啊。

可现在,他没有别的办法了。

杨士骧要是知道了这些钱是从海军这里硬挤的,恐怕也会为他感到难过地。

对于这位杨大才子,孙纲所知不多,和他也素未谋面,两人平常仅限于公文和电报方面地往来,但他能感觉到,杨士骧对他一直是很友好的,孙纲曾经让北洋军情处收集了一些关于这位巡抚大人地情况,才知道他也是李鸿章手下的得力干将之一,李鸿章对他的照顾和扶持,其实不亚于安庆起兵时的老部下周馥。

杨士骧咸丰十年(1860年)出生于江苏淮安,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当了翰林院编修,后来从翰林院外放,入李鸿章之兄、两广总督李瀚章幕府,因为办事干练,很得李氏兄弟赏识,在李鸿章的举荐下,杨士骧先后任直隶按察使、江西布政使,短短几年,便作到现在的山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可以说春风得意,官运亨通,孙纲原来以为他官升得这么快(比袁大头厉害多了),应该是投机钻营方面比较有一套,但从他所有的政绩看来,他之所以能作到现在的位置,和他本人的才干也是分不开的。

远的不说,就拿这次山东百姓和驻青岛德军发生冲突这件事来说,他处理得就很好,避免了一场巨大的风暴发生。

据北洋军情处收到的情报显示,德国人根据《胶澳租界条约》在山东攫取的权利,开始在山东修筑铁路,由于水灾导致山东境内民不聊生,盗贼四起,社会治安极为恶劣,山东百姓对强占青岛的德国人本来就没有好感,这回更是把火发到了他们的身上,时不时的到德国人占领的地方去打打“秋风”,结果一来二去的把德国人给惹火了,德国人准备要在铁路沿线驻兵设防,“惩罚前来抢劫的中国人”,如果德军真的在铁路沿线驻兵,整个山东弄不好就成了德国的了。

杨士骧知道后,亲自率兵厉行整饬,一面赈济安抚灾民,劝导他们不要找德国人的麻烦,一面“行清乡法”,严厉督捕“盗贼”,使铁路沿线地区的社会治安有了明显好转,这样一来,德国人就找不到沿线驻军的口实。然后,杨士骧又以隆重的礼仪与德国官员谈判,“以欢结之”,“渐以理势开晓”,与德国人进行了有理有节的外交斗争,终于使“德人竟撤兵还,并保证不伤害胶民”。在青岛的德国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提尔皮茨还给了杨士骧一枚“宝星”(就是和迪特里希给孙纲的那枚一样的,是二级铁十字勋章),杨士骧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既避免了山东百姓和德军的冲突升级,从而引发战争,让山东全省落入德国人手里;又阻止了可能发生的民变,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

这回山东差点了事了,如果不是杨士骧处置得当,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想到“巨野教案”引发的恶果中国到今天还没有消化,孙纲的后背就直冒冷汗。

从这件事的处理来看,杨士骧可以说作得堪称完美,如果换成了他的前任李秉衡老大人,恐怕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李秉衡一生清正,廉明自洁、忠君体国、勤政爱民,是大清朝一位少有的好官,他在任期间和孙纲及丁汝昌相处的也都很好,可由于他在处理对外问题上一直坚持强硬立场,不知道变通,结果迫于德国方面对中国的压力而被免职,虽然他自己对此毫不在意,但孙纲知道后还是很为他感到惋惜。

杨士骧和李秉衡一样,都出身于中国的传统士大夫阶层,但两人在处理对外问题上行事皆然不同,曾经也很让孙纲感到奇怪。

山东那边总算没有出事,让孙纲大大松了一口气。

杨士骧还告诉他准备想办法治理黄河造成的水灾,改变那里的生存环境,“求垂诸永久之法”,避免山东以后再发生大规模的民变,“免以一地之民变危及全国”,他看出来了山东水灾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的危害性,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黄河问题,眼光可以说是十分长远的。

(二百五十一)陆军初成

如果中国年轻的官员里面能够多几个象杨士骧这样的家伙,国家的局面应该还能好些。

只是,维新派里面,孙纲目前还没有发现这样的人物。

维新派眼下在搞什么他现在并不关心,有李鸿章在朝中主持,应该能好些。他现在只希望朝廷能快点把答应的海军经费“兑现”。

由于英国海军的访问这次给了朝廷很大的刺激,光绪皇帝批准了李鸿章的关于追加海军经费700万两白银的建议,主管户部的翁师傅也表示同意,但又说因山东黄河决口,“整治河道为第一急务,而列强环饲,海军首当其冲,需费亦急,不容偏废”,先解付给海军200万两白银,“四洋水师各50万两,以应急需”。

德国占领青岛的事给了翁师傅太大的刺激,《胶澳租界条约》上他的名字让这位两代帝师最为珍惜的“一生清名”毁于一旦,他也由此转了性子,对海军的发展表示了高度支持,这次一下子拿出来200万两银子给海军,对一向“以节省为天职”的翁师傅来说,算得上是少有的“大手笔”了。

虽然对孙纲来说,从朝廷挤出来的这点“奶”,还是太少了点。

但如果那个“对日索偿权”能够给他的话,他就有办法能变出钱来了。

李鸿章听孙纲说的想要地那个什么对日本的“索偿权”。他脑子里一下子还没转过弯来,发了电报向孙纲询问,孙纲又给李鸿章写了一封长信派专人给他送去。在信里详细说明了这个“索偿权”是怎么回事,目的都有哪些,那个想卖日本女人抵债地“创意”他也没有瞒着老头子,虽然说这个“主意”听起来有些“损”,毕竟,这是用中华文化同化日本人、让日本不再对中国的发展造成威胁的计划当中很关键的一步,最好能取得老头子的支持。

老头子没有给他回信,只是让送信的人给孙纲捎话。说他将“力促朝廷允之”,就没别的了。

孙纲也没有多问,这些天,他总是去孙文那里,观看东省铁路护路队和北洋护商保安队“铁甲车队”、“巡防马队”、“巡防步队”的联合操练。

在段祺瑞等人地努力下,这些支冠名为“什么什么队”的陆军快速度反应部队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了相当的战力(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北洋陆军退下来的有相当战斗经验的官兵),段祺瑞给他们灌输的作战理念就是“快速移动,集中火力”,依照这个原则组织了多次演练。

孙纲和孙文在高处用望远镜观看。只见炮兵们在段祺瑞的指挥下乘坐装有铁甲护板的列车在铁路上快速移动,在步骑兵的掩护下迅速进入阵位,集中最强的炮火进行“轰击”,然后骑兵在张作霖和吴佩孚地带领下开始向“敌人”发动冲击,步兵在曹锟和冯国璋的带领下发动迂回攻击,并对“敌方阵地”实施占领,“各队依令而行,秩序井然,技艺娴熟灵动,非他军可比”。孙纲看着这支初具规模的陆军部队,心中的喜悦和自豪难以言表。

作为一个男子,和女人不同,男人们的心里或多或少的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尚武情结。

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是好多男人内心深处的梦想之一。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把梦想变成真正的现实呢?

而穿越到了这里的他,正在一点点地把这种梦想变成真正的现实!

只要是热血男儿,哪个不想为国出力,征战沙场!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保家卫国,哪怕血染山河。()亦不愧男儿本色!

想到自己将来可能有一天。就率领着这支雄兵,征战在保卫祖国和人民的沙场上。他胸中的热血就在暗暗涌动。

“你上次设计地那个铁甲装炮列车,詹眷城看了图纸赞叹不已,又做了修改,为求快速造成,他分别向天津机器局、北洋船政局和奉天机器局订造不同部件,运回组装,如果顺利的话,你很快就能见到样车了。”孙文笑着对孙纲说道,“火炮得你派人来给我改装才是,当然了,反正是你要养兵,这些钱都是你出,我就只管用了,呵呵。”

“不是自己的钱花的就是爽,是吗?”孙纲也笑了起来,

“以前我上哪里知道,一支真正的强军居然应该是这个样子?”孙文感叹了一声,说道,“有此雄兵十万,何惧列强?我现在才真的打心眼里佩服你,对照我以前做的,简直就是小孩子胡闹。”

孙纲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看样子,在自己的影响下,一代国父,中山先生,胸中地思想和韬略,已经发成了深刻地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