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完结) >

第393部分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完结)-第393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成立“教育普及基金”,一次性投入四百万两白银,主要用于推行六年普及教育和开展全民扫盲运动;新成立“科技创新基金”,投入两百万两白银,主要用于支持各手工行业向“高精尖”纵深发展;新成立“妇女儿童救助基金”,主要用于妇幼保健和生育健康普及方面,投入两百万两;新成立“域外开拓扶持基金”,主要为行走天下的各地商旅在大汉疆域以外从事各种商业及开拓活动进行资金支持,投入六百万两白银。

以前人们不懂得“鸡金”是什么玩意,如今经过一年的运作,许多人从中得到了实惠和帮助,大家就明白平西王送给大家的果然是份大礼。今年再次成立四项基金,想要义务来当这个基金负责人的各方代表已经挤破了头。大家不为利,就想图个流芳百世的好名声!

平西王府外库每年的收入来自于平西王直接入股的各个行业分红,这些行业不仅有庞大的农兵商金行、肥的流油地许氏酒庄、卧虎商务印书局、咸阳雪花盐场,还有林林总总以平西王的创意设计开设的各类场坊,如:上党牙具坊、晋阳印染场、西河肉联厂、五原煤炭场等等。

对于向各种新生行业投入本钱入股分红的事情,赵兴其实到了后来是不愿意参与的。因为他十分清楚,这些在自己直接指导或者授意下开办的行业作坊,必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些年秦谊禄和刘继礼以及糜竺等人为他赚的钱实在是太多了,当整个天下都眼看要落入他手中时,他也没有多少兴趣关注发财致富这种“小事”了。

但是,似乎所有新兴行业的行会负责人、地方官府以及小股东们都十分坚决地要求平西王必须入股,那怕是只入一成,也会让他们觉得放心和安心。因为无数的事实证明,只要将平西王拉进这个行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这是一种来自于民间的近乎于迷信和盲从的想法,但赵兴也不能打击百姓的信任和热情,所以只好硬着头皮一次一次地在各种分红确认书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更让赵兴无语的是,这些新兴行业的总部大厅的正中间,必定会悬挂着装裱精美有赵兴亲笔签名的那份入股确认书。在这个时空之中,似乎这玩意比后世的经商执照还要管用。据说千年之后,许多仍然兴旺的行业协会都将“兴和大帝”亲手签名的确认书当成了镇业之宝,专门修筑一个博物馆进行保护和存放。

也该赵兴讨各行各业喜欢,你看人家那名字起得多有水平。一个“兴”字,可不就象征着生意兴旺发达嘛;更别说赵兴字“国昌”,“昌”字不就代表着昌隆茂盛之意嘛。

正因为平西王在民间有着比财神爷还高的威望,所以那怕是当初赵兴执意只在林林总总的各行业中占据一小部分的股权,但所有上千家各类作坊、场坊、工厂的年收入加起来,那也是天大的一笔收入。据满脸喜色的秦谊禄和刘继礼前来向赵兴报告,今年一年,光是外库的进项就高达九千万两!明年估计更会达到惊人的一亿两千万两!

这就是赵兴低调推行休养生息和藏富于民战略换回来的丰厚回报。看着每年他都在做那散财童子,可是每年他都能有用不完的钱财。

原因很简单,百姓富裕了、生活安逸了,自然会变着法儿消费和花钱,这些钱被花光之后他们就会更加精神饱满、充满希望地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出来,如此良性循环,整个赵兴治下的疆域每年的新增财富都在以的惊人速度在增加。老百姓越有钱,消费能力就旺盛,最后流向赵兴府库的财富就越可观。

当然了,这种高速增长也不是一直可持续的。等到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们新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快要多过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时候,赵兴就会想办法控制生产过剩。

不过,以赵兴的分析判断,只要大汉帝国内部不出现问题,这种高速扩张至少可以持续五十年以上,因为大汉之外还有太多的疆域和潜在消费能力可以开拓。

试想一下,当大汉帝国生产的各种商品随着大汉军队的不断向外扩张而充斥整个世界,大汉帝国的文化思想随着大汉学者传遍各大洲时,那该是多么辉煌和震撼的事情!

平西王府既然有外库,那就对应着有内库。外库的收入主要用来供赵兴“收买”天下人心,供养军队以及维持赵氏族群的内部开销。这个赵氏族群如今还包括赵兴手下许多核心幕僚将领的家族。

平西王府的内库主要由糜贞打理,规模比之外库要小许多。内库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赵兴几位夫人经营的一些生意以及张忻、蔡琰的稿费。比如二夫人胡杏儿善于骑马和武艺,她便在城外搞了一个马术协会,招揽了一批善于骑马的黄轩妇女,专门负责教授汉人女子骑马射箭,每个月的收入颇为可观;

三夫人任红昌(貂蝉)善于歌舞,她便在卧虎城内开办了一处歌舞团,招揽一些能歌善舞的女孩子进来,编排一些舞蹈,教唱一些非常好听的歌曲,然后到各地演出,甚至到各支部队进行慰问表演。赵兴虽然会唱的流行歌曲不如麦霸,但好歹还记着百十首,全部貂蝉从脑子里面掏了出来,然后就变成了歌舞团的收入。

五夫人糜贞善于理财,她便专门负责将几位夫人赚回来的钱财进行再投资。如此一来,内库的收入竟然也是逐年增加,如今也达到了数百万两之巨。平西王府的日常开支全部取之于内库,这个事情要是让世人知道了,只怕要惊讶的掉了下巴。富可敌国的平西王竟然是被一群女人供养着?这也太离谱了吧!

用卧虎城内流行的话语形容,赵兴这就是彻彻底底的“吃软饭”!不过,若是天下百姓代代都能摊上这么一位吃软饭的好“大王”,那可真是洪福齐天了。

第十七卷 翻云覆雨 第八三六章 汉末的房产开发

到目前为止,尽管各地官府每年都能有一笔不菲的税赋进项,但赵兴私人从未动用过分毫,他一直坚持让各级官府将税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各地每年收缴上来的税赋虽然相对于非赵兴控制地区的税率要低不少,但架不住如今各地飞速发展的势头,整个税赋的总量已经达到八千万两。这又是一个令人感到眩晕的数字,但赵兴却没有打过这笔巨大财富的主意。

除了发放各级官吏和维护地方治安的预备役士兵薪俸,各地税赋的剩余收入全部用于兴修水利、公路、扩建城镇以及改善民生。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来自后世的税收标语,曾被人用白石灰粉刷在无数面墙壁之上,不想却被赵兴在这个神奇的时空之中实现了。

赵兴深深地知道,各地都有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和理由了。虽然他授意创立了七项基金,但只能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对于现在的一千多万,未来的五千多万大汉人口而言,只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在一个正在走向繁荣的国度里面,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需要花钱的理由也是太多太多。

前几日,靠近卧虎城的几位太守联袂前来拜访平西王,分别是太原郡太守王朗、西河郡太守刘繇、上郡太守孙邵。

这三人都是当年由孔融和陶谦举荐,从青徐之地前往晋国出仕为官的。这几年来,他们一面学习和适应晋国完全不同于外州的内政体制,一面在下级官吏的辅助下发挥个人所长,倒也把各自所任的州郡治理的井井有条,蓬勃兴旺。

王朗、刘繇和孙邵来时,上党太守李亭方的助手马康随行陪同。这几人眼看年关将至,一来是向平西王提前拜年,二来也是遇到了比较棘手的问题,想让无所不能的赵兴指点迷津。

四人入平西王府时,只提着很简单的几样本地特产,估计价值都不如赵兴发给所有百姓的春节大礼包贵重,但他们便这么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地从大门上进去了,而且还是由赵兴新助手马谡亲自迎进府中的。

这要是搁在别人头上,估计头天入府,第二天就能被免职。开什么玩笑呢,给平西王拜年竟然提这种贱如鸿毛的礼品。

可是赵兴就喜欢这一套,天下财富如今至少有三成是由他直接掌控,他还缺什么珍惜古玩、黄金白玉?只要平西王提倡廉洁节俭,下面许多人都会上行下效,这比下多少道命令都好用。

入得客厅,赵兴热情地招呼几位太守或者准太守落座,然后让人奉上茶水点心之类,好一阵寒暄。

几人也只赵兴时间宝贵,各地想要来拜会他的人已经从迎宾门上排到了长子县城,所以便直接向赵兴说明了来意。

王朗说道:“如今晋国各地发展迅速,人口增加迅速,许多原本种田的农民都涌入城镇的作坊之中务工和生活,像晋阳、长子、离石、高奴这种郡治所在的城池日益显得拥挤不堪。饶是如此,还是有大量的百姓想要再各地的大城池中谋得一处立脚之地,所以现在这些发展势头好的郡县都面临着地价飞涨、房屋不够居住的现实问题。”

赵兴对于王朗反映的问题其实早有预料和了解。随着晋国内部可供耕种和畜牧养殖的土地被全部开发利用,加上各式先进农具的量产使用,这些土地上已经容纳不下太多的新增农民。同时,作为北方手工制造业的中心,晋国各地的城镇之中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如此一来,各郡城池人口快速增加,自然会导致城内房屋不够居住的问题发生。

只要想一想后世反复出现的“城市化”和“刚需”两个词汇,赵兴就明白王朗等地方父母官的难处了。但赵兴不想一口说出解决的方案,而是需要通过启发的方式,让王朗等人认识到城市规划、地产开发利用等概念的正确涵义,而不是断章取义地将发展建设城市仅仅当做地方官府从中渔利的暴力工具。

赵兴问王朗说:“面对这些新近才冒出来的问题,不知大家有没有一起商量过什么对策?”

王朗回答说:“我们几人在来时路上商议,觉得如今解决城内住房不足的问题,一是要向外扩建城池,二是要尽量提高城内地块的利用程度,三是要控制进城人口。”

赵兴点头,赞成王朗的说法,他又问道:“除了控制城外百姓入城居住的数量不用钱财之外,第一和第二条应对之策,似乎都需要支出大量的钱款,不知你们可曾做过预先的估算,到底需要多少钱?”

若是被赵兴问到的是国渊、娄圭、梁习等资历深厚的太守,他们肯定会对答如流。因为这是赵兴问话的习惯,必须要有明确的数字说明,而不是用约摸、大概、几乎、差不多等模糊的词语应付他。可惜王朗等人还是不怎么对数字十分敏感,所以只好有些愧疚地摇头说道:“这个倒是不曾估算过。”

“我来帮你们支个招,今后其他各郡如果遇到类似问题,你们也好做个样板,让大家进行相仿。”赵兴不再卖关子,成竹在胸地说道:“首先,你们返回各郡之后,专门成立一个城市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由专人负责对城池扩建进行规划,务必目光长远,各类生活设施齐备;其次,成立一个由官府主导的住房建设销售中心,专门负责从城中原来居民手中有偿征地,修建三层楼左右的居民房屋以及用来租赁的沿街店铺,然后以合理的价格卖给需要住房的百姓。”

赵兴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后世关于商业房地产以及经济适用房等概念向王朗他们进行灌输。当然了,他在说这些的时候,刻意强调了要保证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可以买得起普通的房子,那些深宅大院占地广阔的房屋,则以高昂的价格卖给有钱的大户人家。

如此以来,普通百姓有了可以安生谋生的普通住房,有钱的大户人家则可以花钱买到价格高昂但相对宽敞舒适的独门宅院。

赵兴说得很清楚,在房屋修建和出售这件事情上,不能赚普通百姓的钱,而是要去赚有钱的人钱,实现财富从富裕人家到穷苦人手中转移的过程。

第十七卷 翻云覆雨 第八三七章 皇权之上应有法

聆听了赵兴关于如何规划建设城市的理念,王朗、刘繇、孙邵和马康等人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赵兴所说的话语实在过于超前,虽然他已经尽力使用了这个时代人们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词汇与概念,但毕竟此前没有成例可以参照。

赵兴也没有指望他们马上便能接受和理解,而是提议他们与晋国其他州郡的太守一起进行商议,共同议定一份推进城市建设和住房条件改善的行动计划,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之中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老实说,赵兴在这个方面其实也没有实践经验,不过就是依据后世各国商品房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一些设想而已。真要他说出一个具体的子丑寅卯来,也是赶鸭子上架。

赵兴在城市规划和商业地产方面是外行,但他却对后世的“强拆”和“官商勾结”记忆深刻。所以不等各地的商业住房项目开始启动,他却首先成立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机构。

由赵兴亲自牵头成立的这个机构,名称叫做“大汉律令执行暨监察院”,类似于将后世的法院和检察院合在一起。虽然目前赵兴不过是一位王,并非大汉皇帝,但他并不介意僭越一次,直接给这个机构套上大汉的帽子。反正将来这个机构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与大汉帝国绑在一起,一直存在下去。

赵兴这次难得的不民主了一把,直接给自己戴上了监察院院长的帽子,然后将田丰、张俭、蔡邕、陈宫、管宁、邴原、李儒、李进思、祢衡、秦谊禄、刘继礼等人吸收进来,作为监察院的首批元老。

虽然赵兴明知在没有正式的立法和修宪等机构之前,首先将监察院这个班子搭建起来有些颠倒了,但目前的形势也只能如此。他不想看到许多看似利民便民的好制度和好政策到了最后形同虚设,甚至是成为少数人牟取暴利,投机钻营的工具。

监察院暂时下属纠风、廉教、审计、巡检、反贪等五个下属机构。其中田丰和陈宫二人担任副院长职务,协助赵兴处理日常事务。张俭和管宁二人专职纠正治理各地官场之中出现的不正之风;蔡邕和祢衡二人负责进行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以及检举揭发的宣传教育;刘继礼和秦谊禄二人负责对各地官府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