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完结)-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要出意外,于是出山见我,正好我要前来与你会面,便将他带着一同过来!”
李进武的这段话,简明扼要,基本上已经将事情的脉络说的十分清楚。虽然他说的轻描淡写,但听到的人却个个面露赞赏之色。能够在无声无息之间与张燕搭上关系,为晋国去掉一个难缠的对手和隐患,又增加了一支可以出其不备的大军,这份大功劳真是怎么嘉许都不为过!
“进武兄此事做的巧妙,真乃奇功一件!”张辽有些激动地揉搓着手掌,彷佛马上就能兵临冀州廮陶城下,实现他多年以来的那个梦想一般。
“既然张燕敢跟着你一起来见我,说明他是真心投靠晋国,我们也不能怠慢了,你这就去将他请到我帐中来,有些事情正好当面说清楚,今天就定下来!”赵兴也是一脸兴奋地说道。
第十卷 东成西就 第五二二章 赵国昌密会张燕
李进武既然带着张燕来见赵兴,那就是算准了赵兴肯定会同意面见张燕,所以听完赵兴的话语之后,丝毫不觉得惊讶,而是立即转身出了大帐。
一旁的庞统有些不放心,开口提心赵兴说道:“是否需要做些布置,防止那张燕忽然暴起伤人。”
赵兴摇摇头,一脸自信地说道:“这倒用不着,有文远和孟晓二人在帐中,加之吾的功夫并不输于那张燕,谅他不敢轻举妄动!”
不多时,李进武领着一位身材修长,双目如电的壮年大汉走进了赵兴的营帐。李进武首先开口对那汉子说道:“中间所立之人,便是赵太傅,还不快快上前拜见!”
那汉子抬头仔细打量了赵兴几眼,然后向前几步,在距离赵兴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停下,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向着赵兴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说道:“罪将张燕见过太傅大人!”
赵兴从张燕一进来之后,便在观察着对方,脸上一直保持着平淡闲适的表情,既不会让人觉得冷漠,也不会让人觉得刻意伪装。见到张燕老老实实地向自己行了军人之间的大礼,赵兴隔着几步距离伸手虚扶一把张燕,然后说道:“张将军能亲自前来面见于吾,足见胆色过人,态度诚恳,今后你我便是手足同袍,见我不必行此大礼。”
“末将遵命!”张燕说话间顺着赵兴虚扶的手势站立起身,规规矩矩地站在李进武的身侧,言行举止之间倒是露出了标准的军人特点。
“张将军能够以大局为重,替黎民百姓和手下兄弟考虑,成心归附于我晋国,真乃大功一件,不知可有什么要求和愿望?”赵兴一脸诚恳地问张燕。
张燕上前一步,然后大声说道:“昔日黑山兄弟对晋国多有得罪和骚扰,幸蒙太傅大人胸怀宽广,始终不曾赶尽杀绝。今日黑山兄弟得以依附晋国,燕只求兄弟们今后能够将功补过,还回晋国颁发的公民证!”
赵兴点点头,表示对张燕的这个回答还算满意,然后又问道:“不知黑山军今后准备如何戴罪立功?”
张燕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一切单凭太傅大人吩咐,就算让黑山军上刀山、下火海,兄弟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听完这话,赵兴终于露出了笑容,和颜悦色地对张燕说道:“你也不用说的这么可怜,天下谁不知道护国军的待遇最好?怎么可能让黑山兄弟上刀山、下火海!只要你能约束管理好部众,让他们做到‘约法三章’,今后有的是功勋等着你们去赚!”
张燕被赵兴一句话点破,黑黢黢的脸上也流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然后讪讪地说道:“‘约法三章’是哪三章,还请太傅大人明示。”
赵兴收起脸上的笑容,一脸严肃地说道:“第一,一旦加入晋国护国军,军令如山、军法无情,必须按照军纪法规约束部众言行举止,不可再以山匪路霸自持,干些祸害乡里和普通百姓的恶事!”
“末将遵命!”张燕毫不犹豫地回答。
“第二,命你暂代黑山军军长一职,由贾穆担任军师,明日动身返回之后,立即对黑山军进行整编,原来的五万人只保留三万人,其余两万老弱病残卸甲归乡,由各郡县官府分给田地耕牛,从此不再啸聚山林!”
“末将遵命!”张燕还是毫不犹豫地回答。
“第三,今后黑山军的军官调动升迁由护国军统帅部统一实施,原黑山军内部的山头和派系彻底打乱取消,不看资历出身,只问战功和能力,昏庸无能之辈必须让出位置!”
“末将遵命!”略微犹豫一下,张燕仍然接受了第三条。虽然今后他的权力被削弱了,但毫无疑问这种“能者上、庸者下”的选拔制度对于提升黑山军的战力很有意义,所以张燕还是答应了下来。
赵兴与张燕约法三章完毕之后,又转身对庞统说道:“士元给护国军统帅部起草一份文件,让其为黑山军准备番号旗帜、各式军装以及武器装备,限时半年之内准备完毕。”
赵兴又对李进武说道:“从雄武军中挑选数百名作战经验丰富,对晋国忠诚老实的士兵前往黑山军充当教官,教授黑山士卒军纪法规、战术动作、阵型变换等内容。告诉他们,就说日后我要亲自检阅训练成果,表现好的连队,教官直接担任所在连队的军官!”
站在一旁的张燕,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还小上七八岁的年轻统帅思路清晰,口令清楚地下达一条条命令和指示,心中的感受十分复杂。他曾不止一次听说过赵兴的经历,想当初不过此人不过是冀州魏郡黄县的猎户佃农之子,在短短的十来年之间,竟然硬生生地从大汉王朝手中夺下了偌大的地盘,如今雄踞北方,虎视中原,天下各州势力无不谈赵色变。
张燕暗中将赵兴与袁绍仔细做个比较,然后便发现袁绍似乎除了背负着“四世三公之后”这个响亮的名头之后,其他方面竟然无一能与赵兴相提并论。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如今就生龙活虎地站在张燕面前,虽然赵兴的言语之中并无太多暴戾和狠毒之气,但他日益形成的统帅气质还是深深地让张燕感到折服。
张燕这次听从李进武的建议来见赵兴,也是横下一条心,抱着想为五万黑山兄弟谋条生路的打算。黄巾起义失败之后,许多已经习惯了过刀口上舔血日子的乱军,拥戴着张燕逃进太行山深处,从此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山匪生活。这些年,许多黑山士卒听说家人随着流民涌入晋国,在那里已经扎根落户,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便暗暗寻找各种借口逃出山林,前去投奔。
说来也是奇怪,晋国那边对于这些来路不明的青壮,只是一开始盘查监视半年,如果发现没有什么异常,便允许他们落在所投奔的庄户之中。若是连续三年表现良好,甚至是取得了一定的功勋,还可以获得晋国颁发的公民证,从此洗白了黄巾余孽、黑山贼匪的身份。
随着一些胆大的士卒逃离黑山,然后传回来的好消息又影响到更多人,就在去年除夕晋国大发红包的时候,黑山军在短短的五天时间内,便有三千多人莫名其妙地失踪。作为最高首领的张燕,在晋国面前前后吃了四次大亏,对于晋国内部的事情自然极为关注,所以他很清楚忽然失踪的三千多名士兵去了哪里。
正在张燕为手下士卒不断逃逸之事而焦虑不安时,驻扎在范县的雄武军忽然派出了一些从昔日黄巾军中转投晋国的老兵前来黑山联络感情。这些老兵们只带着肉干和长河大曲,身上没有任何武器,所以受到了黑山军下层士兵们的热烈欢迎。
两军心照不宣地暗中试探往来了几个月之后,李进武忽然派出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即雄武军军师贾穆,前来拜会张燕。此人虽然年轻,但却深得赵氏三十六计的真传,不仅说话句句深入人心,而且言辞诚恳,为人坦荡敞亮,很快便获得了张燕的好感。
双方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谈到了归顺这个话题。李进武派出的特使将赵兴是如何善待手下将领,特别是原来从丁原和公孙瓒麾下转投过来的那群将士如今的处境说了个明白,然后又将赵兴是如何善待黎民百姓特别是当年从冀州逃难前往并州的黄巾流民的情况也说了个明白。
张燕听完之后,终于坚定了投奔晋国的打算,之后双方便进入到实质性的合作阶段,而这一切袁绍都不知情。所以后来才会出现袁绍前脚派出使者忽悠张燕派人要道设伏暗杀赵兴,张燕后脚便将此事告诉李进武的乌龙事件。
见到赵兴之后的张燕,心里更加踏实,投效晋国的决心更加坚定。对于正准备大打一场的赵兴而言,凭空的多了一支可用之兵,而且少了一个隐患,真是可喜可贺。尽管黑山军的战力相对低下,但胜在人数众多,如果运用得当,很有可能成为一支让袁绍败亡的决定性力量。
至于赵兴如何用活黑山军,日后战事胶着之时,大家自然便知。
第十卷 东成西就 第五二三章 出路就在大海上
秘密见过李进武和张燕之后,赵兴第二日继续沿着沾水顺流而下,向本次出行的终点泉州水师城进发。
在一段时间之内,黑山军都不可能投入到正面战场之上,他们首先需要把自身的一些顽疾以及袁绍埋藏在军中的眼线全部清理干净才行。既然李进武和贾穆二人能够凭借怀柔手段说服张燕来投,赵兴便将今后黑山军的内部整顿工作交给他俩去做,在一些具体事务方面不做过多的干涉和指示。
赵兴需要向两人明确的就是黑山军的编制人数,今后的作战方向,以及晋国将会提供的各种后勤和装备保障。赵兴丝毫不用担忧黑山军最终会成为李进武或者贾穆的私军,他的自信源于对二人的绝对信任以及已经渐成体系的军队管理体制。
赵兴的队伍继续向南,走到泉州城北三十里处时,与前来迎接的太史慈的队伍正好相遇。
见到赵兴的第一眼,太史慈立即下马向赵兴行礼,口中热情地说道:“末将太史慈前来接见主公!”
“子义不必多礼,让你独守孤城泉州,实在是辛苦啦!”赵兴脸上洋溢着笑容,诚恳地说道。
“慈当为主公的宏图伟业尽心尽力,只是能力有限,如今晋国水师草创,诸事不畅,恐有负主公重托!”太史慈一脸郑重地回答。
“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晋国水师能有今日之发展成就,子义功不可没,切莫妄自菲薄!”赵兴拉着太史慈的手,步履坚定地向前走去。
第二日中午,赵兴在太史慈的陪同之下抵达了泉州城。
放眼望去,沾水两岸到处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尽管时间已到了寒风凛冽的十一月,但成群的水兵和从晋国招募来的泥瓦匠、木匠、陶匠等工人们丝毫不为寒冷的天气所困,还在继续忙着修建城池、扩建码头。
太史慈陪着赵兴站在一处临水的灯塔兼作碉楼的建筑顶部,手中拿着一份工程建设图纸,不时遥遥地指向赵兴脚下的一处处已经建成或者尚为雏形的建筑,讲解着这些建筑的用途和名称。
“如今水师衙门下属各类职业的水兵一万五千余人,大小战船及运输船只两百多艘,泉州水师城内常住居民十万人,主要是青壮劳力以及士兵的家小……”太史慈条理清晰地向赵兴讲解着目前水师衙门的建设情况。
赵兴听完太史慈的介绍之后,开始询问一些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他问道:“如今渤海沿岸的海图可否完全绘制成功?特别是辽东地区沿海和三韩地区的海区情况是否掌握?”
“已经初步绘制成功,但吾以为还有许多地方不够翔实准确,还需要继续进行实地勘察和修正!”太史慈实事求是地回答,一点都没有掺杂什么水分。
“很好,军事专用的海图,乃是水师和舰船的第一生命,必须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千万不可应付了事!”赵兴点点头,然后继续问道:“马均发明的船用指南仪器是否可以在海上使用?”
“试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指南仪器在大部分海区基本可用,但也存在有时候失灵和错误指向的问题。”太史慈又是很老实地回答。
赵兴听了这话之后,有些自言自语地说道:“看来磁暴的问题还是难以解决,只有近岸航行,与陆标定位以及辨星定位等导航方式仪器结合起来使用,才能保证船队今后横行在五大洋之上……”
太史慈还是第一次听人说道“磁暴”这个词语,虽然不懂意思,但也推测到可能与指南仪器的指向有关,于是建议道:“我以为应该在沿海地区大量招收有经验的老渔民,让其专门负责辨认海上的方向,与我们的导航手段相互印证和结合起来,确保船队不会偏航。”
“嗯,此计可行,我们也不差给老船工们发放薪水的那点钱。对了,划拨给水师的经费使用完了没有?如果不够,我立即写信给秦谊禄,让其再为水师筹集两百万两白银!”赵兴语气坚定地说道。
太史慈犹豫片刻之后,回答说:“水师衙门本部经费暂时够用,但是想要维护从郁州山军港一路向北的水师前进基地的话,还有些捉襟见肘。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时缺乏可用之才,特别是管理后勤装备的人才。从郁州山岛一路向北,我让人打理和修建了四处前进基地,目前皆由当地的官吏代为维护管理,一是担心他们出工不出力,二是难以完全信任。”
赵兴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太史慈关注和担忧的事情,然后换了一副轻松的语气问道:“听说水师衙门现在依靠出售海鲜,赚了不少的银子?”
太史慈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的举动,主要是想让军中的旱鸭子们早日熟悉水性,不再晕船,同时减轻军部的财政压力。从八月份开始,三个月贩卖海鲜共计赚回来三十万两银子,同时自己食用也节省了二十万两银子。”
赵兴听完太史慈汇报的这组数据,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他实在没有想到从未做过生意的太史慈竟然能够带着一帮水兵给他节省下这么可观的一笔开销!赵兴重重地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然后开心地说道:“子义总是给我带来惊喜,上任不过数月,不仅顺手买下了郁州山岛,还沿路建设了数个前进基地,如今更是开源节流,为晋国省下了大笔的银子!”
太史慈结实魁梧的肩膀,挨几下赵兴的重拍一点事情没有,只见他拿出一副很大的《堪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