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对方控大股。韩大军、冯国梁、林美娟等集团的高层领导都感觉有些诧异,因为这与骆志远一向的风格不符。骆志远曾经在一次内部高层会议上宣布,集团对外投资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必须要控股或者全资,不能受制于人。但是这一次,骆志远非但同意对方控股,还答应得这么爽快,就不能不让人猜疑了。
当然,猜疑归猜疑,骆志远推动主导的项目,谁也不能说什么。况且,这个项目市场前景广阔,精细化工项目在国内方兴未艾,将来投产运营之后,也是集团公司一项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康桥集团签完框架合作协议,康红丽就带人离开安北。因为这个项目要想化为现实,还需要走一些项目审批手续,骆志远已经安排了薛萍,准备材料上报给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
送走了福瑞公司的人,骆志远刚要进办公室,韩大军和薛萍匆匆走来,韩大军神色古怪地招呼了一声:“骆总!我找你有点事。”
骆志远笑了笑,回头来望着韩大军和薛萍,“走,去我办公室谈。”
骆志远推门走进办公室,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挥了挥手,“说吧,什么事,老韩。”
“骆总,刚才,市府办和市建委的领导约见了我……”韩大军脸上带出了几分苦笑。
骆志远哦了一声,“他们找你有什么事?”
说话间,骆志远从桌案上的烟盒里掏出一根烟来,腾地一声用朗声打火机点上,然后深吸一口,透过烟雾缭绕望着韩大军和薛萍,面带似笑非笑的笑容。
薛萍赶紧走过去,拿起骆志远桌上满当当的烟灰缸起身去倒掉,然后又清理干净,放回了远处。
第225章 阴谋与阳谋(中)
“骆总,那我就直说了。市里对我们跟福瑞公司合作上这个精细化工项目不太满意。据说是我们要上这个项目,遭到了益正集团和城建开发公司的强烈反对,他们找上市里领导进行抗议常市长让市府办和市建委的人跟我们沟通……”
韩大军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骆志远匆匆打断了:“我们上我们的项目,他们反对什么?市里上的化工项目多了去了,为何对我们的项目不满意了?这真是奇了怪了。那么多重化工项目不管,管我们一个污染并不强的深加工项目?扯淡!”
韩大军的脸色变得更复杂,他其实不信骆志远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
康桥集团与福瑞公司合作拟上的这个精细化工项目建设所在地就在三毛厂的那块地皮上,距离益正集团和城建开发公司拟建的国际服装商贸城并不远。很显然,如果在服装商贸城周边建有化工项目,将大大影响商贸城项目的发展。日后,商贸城交工,旁边有个大型化工厂,谁还愿意来这里购物?有多少商户愿意入驻?这将大大降低商贸城的市场价值。
韩大军不相信,以骆志远的精明,他会想不到这一层,而或许,骆志远本来就是故意为之,恶心益正集团和城建开发公司的。
“骆总,这个,呵呵……商贸城跟我们要上的这个项目距离不远,益正集团和城建开发公司强烈反弹,大概就是这个因素吧。”韩大军苦笑着,也没有挑破。
“骆总,我看市里的态度,是反对我们上这个项目,一旦市里不批,我们也很难顶着压力上马。”韩大军又轻轻道。
骆志远笑了,“老韩,还是别前怕狼后怕虎了,我们该申报的要积极申报,该做的项目准备也继续做,至于市里不批我们可以耐心争取,不着急!”
“要知道,这个项目一旦能建成,这个厂子可以安置400名左右的职工,同时也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薛萍,重新打个项目报告上去,把安置老国企职工作为项目规划的主导思路。”骆志远挥挥手。
薛萍默然点头,匆忙离开。
她是一个极精明的女人,她看得出气氛有点古怪,当着自己的面,两位领导的话也不能说透,就索性躲避出去。
薛萍离开,韩大军长出了一口气,压低声音道:“骆总,这个事儿是不是再斟酌斟酌?反正我们跟福瑞公司的合作还只是一个框架思路,还没进入实质性的运作,是不是先暂停下来,免得市里领导不满?”
骆志远不以为意地摇摇头:“不,不能停,我们继续做,市里那边,我来做工作!”
骆志远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韩大军当然不能再提出质疑了,他叹了口气,就此沉默下去。
骆志远知道韩大军心里有疙瘩,但他另有安排,这个时候没法跟韩大军解释,也解释不清楚。
“阴谋,绝对的阴谋!这小子纯粹是在背后使坏,老马,我们不能善罢甘休!”卫益正怒气冲冲地在办公室里转着圈,“走,老马,我们去常市长那里说道说道!”
“也好,我们是得找市领导给一个说法。我们两家承建这个商贸城项目,投资巨大,如果让骆志远这小子在我们的屁股底下弄一个化工污染项目,我们亏大了。”城建开发公司经理马力恺霍然起身,“我倒要看看市领导怎么说!”
两人乘坐一辆车向市政府赶去,准备找分管副市长常书欣。
这个时候,常书欣正在办公室里眉头紧蹙紧盯着康桥集团报上来的立项申请,良久不语。
康桥集团在报告上,首先阐述了上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为了安置职工,同时说明了两家国有毛纺厂和自行车厂部分待岗职工迫切需要就业上岗的现状。其次,才就这个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利税前景进行了说明。
这个项目计划投资一个多亿,分为两期工程。工程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3。5个亿,安置500人就业,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在报告的后面,还附了一份京大化工学院某知名专家对这个项目的市场研判。
产值指标或许会有夸大,但安置职工的数量应该不假。这是最引起常书欣关注的地方。
一念及此,常书欣抓起康桥公司的报告去了市长劳力的办公室。
劳力沉吟着看完了康桥公司的立项报告,抬头笑了笑道:“老常,看来,康桥的这个项目倒也是不错,就经济效益来说,应该也是一个值得扶持的大项目。”
常书欣笑了笑道:“现在国内的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很快,市场空间很大,邻市上了一个类似的项目,据说效益很可观,短短两年的时间,已经产能一扩再扩。”
“只是,劳市长,康桥公司这个项目建的不是地方,就在商贸城项目的边缘部位,益正集团和城建开发公司的人意见很大。”常书欣长出了一口气,又补充道。
劳力笑了起来:“老常,我看这两个项目都需要保一保,企业有投资上项目的热情,主动招商引资来市里,这是好事,作为我们来说,不能打击康桥集团的积极性。这样吧,你跟两头都协调一下,看看能不能有一个万全之策。”
“好吧,我跟他们谈谈。”劳力的态度在常书欣的意料之中,对于一个急切需要经济发展为自己政绩增光添彩的市长大人来说,任何一个可提升安北市经济水平的经济项目,他都不会放过。
只是,这难题这皮球就又踢到了他的手里,让他很为难。
常书欣回到自己办公室,卫益正和马力恺就来了。
“常市长……我们必须要向市领导提出抗议,康桥集团故意在商贸城项目的边上上马污染化工项目,这完全是有意为之,市里要给我们主持正义啊!”卫益正义愤填膺地道。其实这老家伙的情绪过激,有一大半是装出来的。
马力恺也叫苦道:“常市长,他们这个项目可上不得啊,要是上了,商贸城项目还建不建了?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我们的损失谁来承担?”
常书欣默然坐在那里,静静地望着两人,一言不发。
卫益正立即察觉了常书欣情绪的不对劲。他暗暗扯了扯马力恺的胳膊,向马力恺投过暗示的一瞥。
马力恺试探着又追问了一句:“常市长……”
常书欣这才咳咳地清了清嗓子,微微一笑道:“精细化工项目,不比普通重化工项目,污染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如果技术手段到位,其实也可以将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邻市就有类似的项目,我去参观过一次,完全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卫益正心里咯噔一声:常书欣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市里还要支持骆志远上这个精细化工项目?这怎么可能?
商贸城项目可是市里规划的今年最大的项目之一,影响这个项目进行的任何不利因素,都应该被市里清理才是,但如今看常书欣的态度,似乎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难道市里领导被骆志远那小子做通了工作?
马力恺愕然,轻轻道:“常市长,化工项目就是化工项目,他们可以另外选址建设,一定要建在商贸城的周边,市里也不能批这种项目嘛。”
常书欣笑了笑,突然眉梢一挑道:“马力恺,康桥集团上这个精细化工项目真的对商贸城构成影响?我说你们可不能光凭嘴上说说,要提供相应的有力的证据不能你们说不行,就不让人家上项目了哟!”
“这样,你们先回去搞一下相关层面上的论证,看看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给我提一个有说服力的报告出来。如果真像你们担心的这样,再说。”常书欣挥了挥手,声音不大却很坚决。
卫益正倒吸了一口凉气。马力恺有些不服气,还待要分辨两句,却被卫益正紧紧抓住胳膊,止住了他。
第226章 阴谋与阳谋(下)
卫益正和马力恺离开了常书欣的办公室,马力恺恼火地一把抓住卫益正的胳膊,压低声音不满道:“老卫,你是怎么回事啊?怎么拦着我不让我说话呢?骆志远这小子在我们项目的周边上化工项目,这明摆着是跟我们故意作对,我们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阴谋得逞?”
卫益正轻轻苦笑:“老马,你还说什么?你难道没注意到常市长的态度?他的态度明显是支持康桥的,我们再说下去也没什么用,反而跟他闹僵了,不好!”
马力恺恼火地跺了跺脚:“那你说怎么办?难道什么都不做,任凭这小子在我们背后捅刀子?”
“做是肯定要做的,你没听常市长说嘛,要我们举证这样吧,我去找找市里的其他领导试探一下,你马上找几个专家来进行论证一下,把舆论造起来,我还就不信了,凭我们两家大企业,就搞不过一个屁股大小的康桥公司?”卫益正眼眸中阴沉的光亮闪动,他猛然挥了挥手。
马力恺也挥挥手,“好,我们分头行动,老卫,你路子野,多走走上层路线,咱可不能被这小子给搞住,要不然,项目是一方面,也丢不起这个人啊!”
说完,马力恺上车而去。
望着马力恺匆忙上车而去的背影,卫益正脸上的笑容一敛,露出几分明显的阴狠之色。他回头望望虽然老旧但却显得庄严肃穆的市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嘴角上挑,良久不语。
虽然他是民营企业家,但在市里的路子,绝对比马力恺野。要知道,益正集团是民营企业,没有权力的遮蔽,他也走不到今天。
卫益正斟酌良久,终于决定先不回去,临时起意,去副市长周显华的办公室坐一坐,联络感情是幌子,探听消息才是真正的目的。
在市政府几个副市长里面,卫益正跟周显华关系最好,因为两人曾经是下乡时候的“战友”,有这么一份特殊的情分在,周显华一直对他高看一眼,能帮的忙基本上都会帮。当然,这种忙一般都限于具体事务,可以通过正当程序渠道办妥的事情,比如走什么项目审批的手续。
卫益正走回办公楼里,悄无声息熟门熟路地往周显华的办公室走去,临近,看到周显华办公室的门敞开着,旋即传出周显华爽朗的大笑声,应该是在打电话。
卫益正停下脚步,站在了门口一侧,等待着。
周显华一边打着电话,眼角的余光瞥见了卫益正,就向卫益正招了招手,示意他可以进来,先坐下等会。
卫益正也不客气,径自走进去坐下,点上一根烟,然后又从随身的黑色小公文包里掏出一包大中华来,扔在了周显华的桌上。
周显华打完电话,笑眯眯地望着卫益正,“老卫,找我有事?”
卫益正叹了口气,“周市长,我就是顺道来看看你,我刚才跟城建公司的马力恺去常市长那里了。”
周显华哦了一声,眉梢一挑:“呵呵,看你这幅没精打采的样子,怎么,老常那里不好说话?要不要我帮你说两句话?”
两人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有些话就说起来比较随意。
卫益正苦笑着摇头:“算了,周市长,我就不给你添乱了。就是我们和城建公司上的那个国际服装商贸城的项目,遇上点小麻烦。”
周显华一怔,旋即微笑起来:“老卫啊,这个项目是市政府今年推进的一个大项目,在市长办公会上,劳市长亲自拍板的。遇到困难了?多跟老常沟通,有市里的支持,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卫益正再次叹了口气:“周市长,我们几十年的交情,你也了解我的为人,我做生意这么多年,如今却被一个毛头小子骑到头上,真是岂有此理!”
周显华讶然:“这么严重?说来听听!”
周显华眸光闪动。
其实,作为市政府副市长,虽然不是分管副市长,但周显华对市里的动静也都了若指掌。康桥企业集团跟京城一家化工企业谈合作上精细化工项目的事儿,他也有所耳闻,知道卫益正和马力恺找常书欣是为了什么。
只是周显华不想扯进这事儿,因而就故作不知。
卫益正暗暗扫了周显华一眼,心说你越装我就越说,非把你绕进来不可!
“周市长,市里有个康桥公司,领导知道吧?”
“当然,刚并购完自行车厂,这是我主持的项目康桥公司怎么了?我感觉这家企业还不错,有实力有朝气也有社会责任感,市里其他几个领导,对他们评价都不低!”周显华有意无意地说着,趁着卫益正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给了康桥公司一个正面评价。
这样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