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农-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秦啊。大过年的你关门干什么?”郑国庆和妻子儿子进了门,故作不悦的说道。
秦玉国招呼几人落座,笑着说道:“还不是那些种大棚赚了钱的,天天来,快把门槛都踏平了,刚送走一拨,准备关上门清净清净呢,你就来了!不过老郑啊,这还没高升呢,官架子就摆起来了,不会是嫌我给你开门晚了吧?”
“唉……”郑国庆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我那里也是天天有人去,这不是上你这来躲躲嘛!”
“怎么样?收礼收到手软了吧?”秦玉国一边给他倒茶,一边打趣他道。
郑国庆笑着说道:“你就看我笑话吧,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
“我怎么知道你是什么人?嫂子,老郑是啥人?”秦玉国开玩笑的问郑国庆的妻子。
两家关系也都很熟了,郑国庆的妻子也不客气,笑着说道:“反正你俩都不是好人!”
“哈哈……”郑国庆和秦玉国两人相视大笑。
——————————
马上12点,求推荐票~么么……
第三十章 不是吧,我才喝了一口
炎炎夏日,连续几天的高温仿佛要将大地烤干,在一中校园内,高三毕业班的学生们正在教室里挥汗如雨,奋笔疾书着面前的习题,头顶吱呀作响的风扇吹起一阵阵热风,感觉不到一丝凉爽。
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被书本习题埋掉大半个身子的郑建军直起腰来,活动着酸疼的身体。拿起一个大号的水壶,咕咚喝掉大半,又重新埋进书山题海之中。
老师在教室里巡视着,不时有学生站起身询问习题的做法。吊扇的吱呀声、写字的沙沙声、窗外知了的鸣叫声,让整个教室处在一种安静又鼓噪的环境中。
已经六月底了,高三毕业班早就已经结束了新知识的学习,进入了全面复习阶段,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着准备。
这些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达到了惊人的十七八个小时,每天晚上下课后在家复习到凌晨一两点,早上四五点钟就已经起床,来到学校直到晚上10点以后,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休息,除去睡觉的那三四个小时,就连吃饭时间也是看着课本,背诵着还没掌握好的知识。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是那个平安过桥的人,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会让这个几率增大那么一点点。
按说郑建军已经参加过一次高考,经验丰富的他应该不会让自己这么拼命,但事实上他比班里任何人都要紧张,原因无它,还是因为已经在大学里生活了一年的王美丽,那个郑建军魂牵梦萦的女孩。
京城燕京大学,无数人梦寐以求都想进入的学府,极高的录取分数线是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天堑,要想翻越,除了掌握扎实的学习知识以外,还要有那么一丁点的运气。
郑建军不敢保证自己这次一定就能考上,但是他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拼命的复习复习再复习,王美丽已经提前一年上大学了,虽说这一年来两人经常通过书信联系,而且寒假时还见过一次面,但是他还不敢松懈,总有一种喜欢的人要被别人抢走的危机感。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要是前两年认真学习,这会儿我和美丽应该是牵着手漫步在校园里了吧,唉……”郑建军摇摇头,将这些杂乱的想法抛出脑海,埋下头认真的做着习题。
……
“思蓝,等等我!别走那么快啊!”路边种植两排国槐,两个十三四岁的少女在树荫下走着,是思蓝和大美。
走在前面的思蓝停下脚步,冲身后跟上来的大美笑道:“早就不让你跟来了,你偏不听,这下后悔了吧,这么毒的太阳,小心把你皮肤给晒黑了!”
她喜欢着一身长及脚踝的白色连衣裙,长发随意的挽在脑后,精致的五官,两只明亮的眼睛笑起来微微下弯,额头上一层细密的汗珠,顺着两边鬓角流下。虽说年龄尚小,但也已经散发出一股别样的少女风情,看起来比同龄人要成熟许多。
“你都不怕,我怕什么?”大美伸手抹了一下脸上的汗水,无所谓的说道。
大美从小好动,已经十三岁的大姑娘了,这个性格还是没有改变,也因为这个原因,她很少穿裙子,不管多热的天,都会穿一条运动裤,肯定是没有裙子凉爽。
两人在树荫下边走边说,很快便来到一中门口,与门卫说了一声,门卫见是两个漂亮的小姑娘,也不是社会上的那些无业游民小青年,便放两人进去了。
思蓝轻车熟路的来到郑建军所在的高三一班教室,敲了敲后门的玻璃,一个带着眼镜的男生抬起头,看到两人,很自觉的轻轻叫了下郑建军,然后继续埋头复习。
进入六月,天气越来越热以后,思蓝经常来,所以这个班里大部分的学生也都熟悉了郑建军的这个***。郑建军抬头见是思蓝来了,站起来跟老师请了个假,走出教室。
“你们怎么这个点跑来了?不上课了?”郑建军疑惑的问道。
大美瞪眼道:“我和思蓝顶着这么热的太阳来找你,你还不愿意啊?”
“没有,哪能呢!”郑建军笑着说道。
思蓝将手里一直抱着的保温桶递给他,笑着说道:“这节课是体育课,天气太热老师说不上了,在教室里自由活动,我们请了假出来的。”
“你们真幸福啊,还能上体育课,我都两年没上过了!”郑建军苦着脸说道。高三上了两年,说两年没上体育课也是对的。
“不会又是绿豆汤吧?”他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保温桶,一看是冰镇的汽水,打开后还冒着丝丝冷气,高兴的喝了一大口。
“啊,舒坦!还是思蓝你对我好啊!”郑建军抹掉嘴角残留的汽水,笑着说道。
思蓝狡黠的一笑,说道:“我是看你可怜,才善心大发给你送汽水啊,以后可是要还回来的!”
“以后加倍还!”
三人聊了一会儿,思蓝和大美便回去了,毕竟两人只请了一节课的假,可不能超了。
郑建军抱着保温桶,看两人走远了,转身进了教室。屁股还没落到凳子上,下课铃便响了起来,老师宣布了下课刚走出教室,郑建军周围便瞬间围上来几个关系不错的男生。
“快快快,热死了,拿出来分享点儿!”
“就是就是,就你小子待遇高,经常有小美女来看你!”
“不能藏私啊,拿出来给大家伙分点儿!”
看着周围几个如狼般盯着自己手里保温桶的同学,郑建军笑着说道:“这是我妹妹给我送的,为什么给你们?羡慕也没用!”
“拿过来吧你!”周围的人也不客气,一拥而上,将保温桶抢夺了过来。
“哇,冰镇汽水,咕咚……舒坦!哎……别抢……”
“喝那么多,给我留点儿……”
郑建军目瞪口呆的看着保温桶在几个“**”手里转来转去,心疼得要死。
“给你,看我们多仗义,还给你留那么多!”最后一个“**”喝完,将保温桶还给郑建军。
郑建军接过来低头一看,桶底只剩下浅浅的一层,厚度还没有一厘米,耳边回响着“……我们多仗义,给你留这么多!”那句话,不由得欲哭无泪。
“不是吧,我才喝了一口啊!”郑建军哀嚎道。
第三十一章 真想结成亲家
七月初,连续三天的高考在高达37度的气温中结束了。走出考场的毕业生有的轻松自在,有的垂头丧气,两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郑建军轻松的走出县四中的校门,看着门外大批等候的学生家长,忽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第二次高考结束了,自我感觉发挥良好,不过能不能达到燕大的录取分数线,还要等成绩公布才能知道。
没有让家人来陪同,骑上自行车,独自一人往家赶去。心情轻松,炙热的高温也仿佛降低了许多,快速飞驰带起的微风,吹在身上分外凉爽。
公路两旁的农田里正在兴建着一个个蔬菜大棚,赤着上身的人们干的热火朝天、一丝不苟。这是希望,容不得半点马虎。
郑建军想起这蔬菜大棚的始作俑者,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泛起一丝微笑。现在他已经知道了这蔬菜大棚是在思蓝的提议下建起来的,想到虽已亭亭玉立但仍鬼灵精怪的思蓝妹妹,他脸上的笑意更浓。
“自己这个便宜妹妹还真的挺厉害呢!”郑建军心里默默的想着。
去年高考他就是被英语这门课拉了分,导致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没想到在思蓝知道他英语不太好之后。竟然大言不惭的说是要指导他。一开始他也是半信半疑,才上初中刚学了ABC就想指导自己,这不是开玩笑么。
不过在思蓝熟练的用英文背诵出泰戈尔《园丁集》其中的一段后,那纯正的发音将他震撼。从此,他多了一个英语辅导老师,是个初中生。
思蓝英语也不算好,但是以过四级的水平辅导郑建军还是卓卓有余的,因为有她特色的讲解,使他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大增。这次高考郑建军的英语是自我感觉发挥最好的一门,保守估计分数不会低。
很快的回到家,母亲有点担心的询问他考的怎么样,郑建军给了母亲一个自信的微笑,说了一句:“考的不错!”
儿子考的不错,母亲也是很欣慰,晚饭张罗了一大桌子好菜,来犒劳儿子,不过吃饭的时候只有两个人。
郑国庆已经进了县委党校学习,三个月的时间也已经快到了,估计这几天任命通知就会下来,只是不知道会在什么岗位。
第二天郑建军去了一趟思蓝家里,好好的“感谢”了一下自己的英语辅导老师。
……
高考成绩揭榜的那天,所有的毕业生都来到了学校,成绩放榜处,大红的纸张上用毛笔写着学校所有迎接毕业生的高考成绩,前面围满了人,阵阵叹息和笑声传出。叹息的学生是看到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所发出的,发出笑声则是成绩不错的学生。
郑建军是和思蓝一起来的。两人好不容易的挤进人群,眼睛在成绩榜上不停的搜索着。
成绩榜一共三张,成绩从高到低,并排而列。郑建军一抬眼就看到第一张第一个就是自己的名字:郑建军,651分。
“成了!”这是他心里瞬间冒出的念头。之前填报志愿,他在所有的志愿栏上填写的都是燕京大学,如果这次再考不上,那就只能再复读一年了。这种破釜沉舟的填法显示出了他极大的决心和勇气。
思蓝正在从第二张往前找,郑建军拍拍她的肩膀,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名字,说道:“还没找到呢?第一个就是!”
“哇塞,第一个耶,这么高的分,铁定能进燕大了!”思蓝打眼一瞧,不由得惊呼出声。
郑建军得意的一笑,说道:“一般了,有好几道题明明能答对的,可惜了……”
“瞧把你得意的,这么厉害去年怎么没考上,要是没有我,你英语能考那么好!”思蓝说着。不停的对他翻着白眼。
郑建军陪着笑说道:“你功劳大,请你吃东西总可以了吧,不就是小小得意一下嘛!”
两人说说笑笑,这时几个与郑建军相熟的学生走了过来,他们也看到了榜上郑建军的成绩,对他表示着祝贺。他也是笑着客套,说你们考的也不错。
看着郑建军意气风发的喝几个同学说笑,思蓝心里小小的惆怅了一下,心里想道:“大学啊,我什么时候才能上呢,还有好几年,时间过的快点吧!”
前世思蓝上过大学,只不过这个大学也是艺术类的,学习的也是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也是在刻苦努力的练功中度过的,毕业后回想起来,觉得这四年并没有多少的记忆。她现在走上了与前世不同的人生道路,自然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两人出了校门,思蓝笑着说道:“651分,这个分数说不定还是县里的最高分数呢!”
“谁知道呢,不管它,只要能上燕大就行!”郑建军明显的对这个“状元”的头衔不热心,他所关心的只是自己能不能被燕大录取。按照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来看,这个分数要超出不少,进燕大,应该是板上钉钉的。
“也是哦,忍受了一年的相思之苦,哪还会在乎这小小的虚名!”思蓝笑着打趣他。
郑建军无奈一笑,毫不避讳的说道:“确实。想的不轻,不过现在好了,过了暑假就能在一起上学了,思蓝你是最居功至伟的,走,哥请你吃东西去!”
“你说的哦,可别心疼钱!”思蓝笑着,打定主意要狠狠宰他一顿。
……
还真让思蓝说中了,郑建军的成绩还真是全县最高的,荣登“高考状元”,这下可把郑国庆高兴坏了。人都有虚荣心,尤其是自己的儿子考的这么好,郑国庆把所有的亲戚朋友等等只要是认识的人,都挨个“炫耀”了一遍,还要在饭店办酒席。
郑国庆现在已经被任命为县农业局副局长,正职局长已经六十多岁,眼看着就要退休,他离着扶正也是没几天的事。
官职大了,免不了有很多人趁着这个机会送点礼啥的,不过郑国庆一直清廉,也不想落下趁着给儿子办庆功酒而敛财的口实,所有送礼的一律退回,只有自家亲戚和要好的朋友的礼物不好退。不过事后也是用同等价值的物品还了。
“国庆啊,这酒席办下来,咱家可就没什么钱了!”郑国庆的妻子隋月红在纸上算计了一番,抬头对丈夫说道。
郑国庆坐在沙发上吞云吐雾,满不在乎的说道:“没钱咋了,儿子这么争气,咱俩脸上也有光,花点钱应该的!”
郑国庆夫妻俩工资不多,也就是比一般人家好过一点,这一番酒席办下来,所花的费用基本上快把家里这几年的存款掏空了。
“还没钱咋了?要是大学通知书到了。儿子过了暑假可就要去京城上大学了,学费、生活费怎么办?总不能让咱儿子吃糠咽菜吧!”隋月红对丈夫的态度很生气,数落他道。
郑国庆掐灭烟头,笑着说道:“没事,没钱我去找玉国借,他现在可是有钱人!”
虽说现在种植大棚的多了,菜价有所下降,但是秦玉国菜种的比别人要好,产量也高,总是比别人卖的价格高,说他是有钱人也不为过。
“人家有钱也是人家的,借钱这俩字你也好意思说出口!”隋月红生气道。
郑国庆依旧是满不在乎,笑着说道:“我和玉国什么关系,一起扛过枪的战友,关系铁着呢,我能当上这个副局长,还不是沾了他家的光?咱儿子以前英语是弱项,这次能考这么好,听说还是蓝蓝那丫头辅导的呢!”
“所以说啊,咱两家关系好,借点钱都是小事,有什么不好意思开口的,当兵那会儿,他还偷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