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恋爱一样去工作-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乎,23岁的我赶鸭子上架地成了一个公司的CEO,拿到了一笔投资,这笔投资的目的在于搭建Majoy(真人实景数字引擎)技术平台,并使其创造商业价值。
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创业完全不在我的计划之内,但一旦开始,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我情不自禁地对这个技术引擎可能带来的巨大价值意淫起来。我曾经大放厥词:“给我3个亿,我就能把这个平台完全做好!”此狂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衍生出了新的版本:“茅侃侃已经赚到了3个亿!”“茅侃侃3个亿的投资已经到位!”
其实,这3个亿并不是我茅侃侃个人的,而是Majoy公司的。谁要是理所应当地认为公司的钱都归老板个人所有,那只能证明他的无知。而我在这一路披荆斩棘的过程中,真的做梦都想拥有传说中的3个亿啊。
《》 第一部分 哥们儿对技术的追求和渴望,实现了!
转回来说,2006年,创业这件事真的彻底上马了。
我开始组建团队,对架构、策划、技术进行进一步细化,并开始逐步实现。借助我在软件中心的些许经验,我还组织公司和石景山区政府展开合作,并促使一些合作以合约的形式出现且执行。
紧接着,2006年底,我们借助对这个平台已经开展的基础工作,开始在北京市科委申报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工作。
2007年,Majoy公司的“真人实景数字引擎”技术被正式确立为2007~2008年度北京市重大科技示范项目,作为北京市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大项目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支持的500万元专项技术资金。到了2009年初,技术引擎还获得了国家级专家的最终验收。
非常荣幸,在团队的支持下,我成为了这个重大专项技术小组的组长,倒不算多大的官儿,但哥们儿从小对技术的那一点点追求和渴望,真的实现了。
尽管,由于我2007~2008年对市场判断的失误,加上大的市场环境也不怎么样,Majoy公司的商业模式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好在,还有集团大老板的全力支持与员工的不懈努力,2009年Majoy的销售额较比2008年实现了翻番的增长,我们在杭州、桐庐、上海、广州都有了加盟商。
此前三年,在技术研发和试验场地方面的巨大投入,使我们一刻也不敢松懈,还有太多的成本等待回收,太多目标未能实现。
不可否认,这是Majoy团队在共同努力弥补我当年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2009年底,集团新上任的一把手也对Majoy公司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集团领导的决策让我们坚定了一个信念:作为一家真人实景数字技术供应商,应该在培训技术产品与军工技术产品两条线上加大市场经营力度。
因此2010年初,在整个班子明确了这个思路之后,Majoy公司依靠“真人实景数字引擎”这项技术,逐渐形成了一条民品线:为培训服务类企业提供实景数字化的培训系统解决方案;以及一条军品线:为军队提供优质技术支撑的军事训练模拟与实战系统。
也正因为2010年之前的点点滴滴,我在获得领导许可的前提下,又与另一位合作伙伴创建了中教双子星公司,期望以我个人过往的失败和可取之处,结合从诸多实际案例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为当下正在寻求职业发展道路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完整的职业解决方案,特别是如何打造自己的职业素质能力。
不得不提的还有另一位良师益友,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老师。假如没有他的鼓励和支持,我很难将自己打工及创业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形成一个系统化培养体系,以团队的形式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也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或不切实际的梦想了。诸位亲爱的读者,这就是我的看起来十分枯燥乏味且没有任何悬念的创业之路,Majoy公司和中教双子星公司的真实写照。
《》 第一部分 央视《对话》,一夜成名
下面说故事,一个80后被“亿万富翁”的故事。
2005年底,要么是2006年初,时间确实有点儿模糊了,我收到了一个采访邀请,采访者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时任记者程苓峰,他正要做一个有关“80后创业”的专题。
我到现在也没闹明白当时苓峰是如何找到我的,纵使后来又见过他N次,但我都没问出口。
我们约在紫竹桥的一家上岛咖啡见面,采访的状态和内容都不记得了,采访结束后也没留下什么感觉或记忆,更没料到“80后创业新贵”“80后××富翁”等词会逐渐成为社会上新兴的流行语。
几天以后,苓峰将写好的稿子发给我确认,同时问:用“混世魔娃”作为对你的定义妥否?
稿子我看了一遍,没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写法上也是我比较欣赏的天然去雕饰那种,“混世魔娃”就“混世魔娃”吧。这么着,在不经任何人为设计的前提下,稿子登出来了。
没有想到的是,还不仅仅是登一篇报道这么简单。时任《中国企业家》总编辑的牛文文老师,居然把当期杂志一系列有关“80后创业”的采访做成了封面专题。这事儿有多大的影响力,以我当年的鼠目寸光,是压根儿看不到的。我只知道,牛老师是我们这群臭小子的贴心人,颇把我们当回事儿。
再后来,有一天,苓峰给我打电话,问是否愿意跟其他几个被采访者一起吃个饭。
我是个爱玩儿的人,但却不太喜欢聚餐,特别是这种把吃饭和谈事儿搅在一起的“业务餐”。所以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后来,苓峰又打过一个电话给我,说大家都约好了,你不去是不是不太合适?想想也是,我又不是啥大牌,苓峰为我们做了这么好的一个专题,不去确实有点儿不通情理。所以我一边应承下来,一边又替自己铺垫了铺垫:我确实不擅长聚餐,怕冷了场。
聚会定在一家川菜馆的包间中,与会者如下:活动发起者程苓峰、网尚文化的张栋伟、时任163888网站副总裁的王豫华,以及后来经常和我一起被捆绑提及的李想、戴志康、高燃。
终归都是年轻人,那是一次边吃边扯淡到非常开心的饭局,史上少有。我至今感谢苓峰的这次安排,使双子座的我多了一个天秤座的死党——李想,以及其他几位尽管难得见面却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也就是在那次饭局上,程苓峰提到《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合作伙伴——CCTV《对话》栏目想根据他们的“80后创业”专题做一期特别节目。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几个被惊住了,至少我是。《对话》作为一档电视财经节目,那是老资深了,按时髦话讲,我就是看着它长大的。节目里时不时就请个国外大企业的总裁来做客,动不动还得双语翻译。我几乎期期都看,没见过一个叫不响的企业,更没见过一个叫不响的企业老总。《对话》请我们做节目,可能吗?
好家伙,受宠若惊,受惊若宠,说都不会话了。等我们缓过神儿来,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殊不知,这还只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第一层。《对话》节目尚未开始录制,我和李想、戴志康、高燃又分别接到了《经济半小时》的采访邀请。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哥儿几个就像歌唱界的五月天、飞轮海似的,四处同台做秀,捆绑促销,吸引了颇多主流财经媒体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话》节目现场,我见到了瀛海威的创建者张树新女士。“BIU”地一下,时光倒流回十年以前,我那徜徉于瀛海威时空的激情岁月。在我少年的记忆里,她就是我开天辟地的引领者,神乎其神的启蒙者。
几天以后,《对话》和《经济半小时》的编导分别给我打来电话,告知播出时间,诧异的是,我和李想共同录制的那期《经济半小时》居然和我们四个人录制的那期《对话》在同一天播出。更诧异的是,两档节目播出时间是连续的,也就是说,从当晚21:30开始,我的脸将连续90分钟出现在CCTV2的屏幕上,被数以亿计的同胞观看。我真的无语了,无法想象这将是一种多么奇特的感觉。历史性的一天终于在我的忐忑和期待中来临了。CCTV不愧是CCTV,从当晚21:40开始,我的手机就铃铃铃铃响个不停,全是亲戚家人和狐朋狗友的短信,甚至失散多年的同志们也都冒出来了,祝贺声此起彼伏,祝福声不绝于耳。一个小时的工夫,短信多达200余条,一举突破了历年春节的拜年短信纪录。说实话,他们还没崩溃,我已经崩溃了。我终于知道了电视选秀的深层诱惑机制,万众瞩目那一瞬间,确实让人荷尔蒙分泌加速。若问我当时什么感觉,只有五个字:味道好极了。
《》 第一部分 乱了,确实乱了(1)
从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开始,我发现,百度居然能搜出我的名字了,我在新浪注册的那个博客变成“名博”了,哥们儿走在大街上时不时还被人认出来,“这不是那什么侃侃吗?!”我这才意识到:生活变了。
我说的“变了”,不是指物质,上电视前和上电视后,哥们儿的银行户头没有明显进账,但是生活状态,已经与过去有了天壤之别。
我开始不断地接受各种采访,开始习惯对着镜头说话,可是那会儿还不知道对着镜头说话前得先过过脑子,所以也说过不少错话。
进而,随着媒体推波助澜的演绎,我们从“准亿万富翁”升级到“亿万富翁”。只有我们四个自己心知肚明,且不说公司资产有多少,至少个人存款加在一块儿,离“亿”还远着呢。但是事已至此,“被亿万富翁”的局面已经彻底形成。
乱了,某一个阶段,确实乱了。
高密度的曝光使我自己都飘飘然起来,我还真觉得自己已经如何如何了。我的主要工作成了赶场子,享受着当“名人”的各种好处。我们去过湖南卫视唱歌;我们参加过各种访谈节目;我们在“80后创业新贵”的光环下像艺人一样赶着通告;我们还被请到解决邻里纠纷的节目里去做过嘉宾;我有粉丝了,在他们心目中我就是一个励志的商业偶像;各种优质资源纷至沓来,我突然有机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和以往景仰的“神人”对话;我被各种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带有VIP服务性质的公司锁定成了“优质客户”……
我忽然不知道是接受采访重要,还是管理公司重要。当然,接受采访,也是扩大公司知名度、寻找商业机会的途径之一,作为CEO,也是我的分内职责。但是我不懂有选择地拒绝,一概照单全收。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因此我确实放松了对公司的管理。而且,虽然我尽可能地在外人面前掩饰我的“骄傲”,但我的内心确实躁动起来了,头脑发热,作出了很多后来证明是错误的决定,尤其是在市场营销方面。
我相信,每一个“一步登天”“一夜成名”的人,都会经历这个在喧嚣中迷失的阶段。生活是一派繁华,内心却渐次荒芜。我渐渐不太想看电视和报刊里有关自己的报道了,他们出于善意,对我们的事业发展加以无限盛赞和期许,将我们描述成“未来的主人翁”,说实话,这个,我忽然有点儿承受不起。
后来,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和其他重大事件的发生,“80后创业”被关注的热潮相对减弱了,我这才彻底沉静下来,思考过去的两年让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当然,我还必须要为自己作出的那些错误决策收拾残局,使公司发展尽快回到大家认定的商业轨道上来。这大概也是我在2009年决定进入教育行业、创建中教双子星公司的缘由吧。我还不到30岁,经验不敢说有,教训可是太多。我不想给年轻人编织神话,只想以我这几年的打工经历结合创业经历,告诉他们该如何高效工作、少走弯路,至少,少走我走过的弯路,帮他们更好、更清醒、更务实地实现职业目标。
我还决定了要写这本书。我在书店里看到过很多与“茅侃侃”有关的创业书籍,但说实话,那仅仅是某些人将媒体报道断章取义而意淫出来的所谓“成功之必然”,每每让我想到那句网上流传甚广的“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除了“毁”人不倦,没有其他意义。而眼下这一本,展现的才是唯一和真实的茅侃侃。作为亲历者,我只想还原一段真实的历程,还原一个没有神话、只有在现实中不断努力奋进的现代社会。
《》 第一部分 乱了,确实乱了(2)
在这短暂的十年,我到底学到了什么?
搞技术的也得注意形象
在我以流水账的形式大致还原了我的十年成长后,不得不用一个独立章节来总结一下这十年我学到了什么。
这些总结是我在自己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用时间、金钱和错误换来的。我一直坚信,和别人分享成功或所谓成功,除了刺激一下对方的荷尔蒙分泌(也就是传说中的励志),不具任何指导意义,因为任何形式的成功都具有极强的偶然性(虽然必然性也很重要,包括努力、天资、坚持等,但每个想好好活着的人,都具备这些特点);而错误的产生却具备肯定的必然性,也就是说,在同样资源条件下,相同的错误决策与认识,几乎百分百会导致相同的失败局面。因此,分享失败、分享错误,才是让聆听者引以为戒、获得提高的最佳途径。
首先来说,大部分错误是可以被原谅的,但前提是你要正视自己的错误。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地经历错误和失败,大部分时候,你身边的人会原谅你,特别是长辈,对年轻人的错误往往能够理解和宽容。不被原谅的,是那些无法正视自己的错误也不对错误进行弥补的人,这样的人跌倒了很难再站起来。
我在市科委软件中心工作的那段时间,中心的姜广智主任对我的帮助最大,这种帮助就来自于不断地引导我修正错误,走上正轨。
刚刚进入软件中心那会儿,我还是个毛头小子,为了符合“政府事业单位”的形象,很不情愿地将一头红发染回了黑色。在我心里,个性需求大过职业需求,我很天真地以为只要把分内业务做好,谁也不能说我什么。然而我理解的“分内业务”就是搞技术,忽视了其实形象本身也是职业要求的一部分。
所以,我的穿着永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