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白甲军 >

第40部分

白甲军-第40部分

小说: 白甲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铁毅见他脸上满是自得之色,喃喃说道:“只望天可怜见,这傻小子不要走上败亡之路才好。”

出了山洞,徐皓月望着英铁毅说道:“您老就是在这山洞居住?”

英铁毅点点头说道:“有时候会回天堂寨老寨住上几日,小子,这洞府和我的事万万不可和若兰说起,否则诈死不灵,会害死若兰的。”

徐皓月笑了笑说道:“信则有不信则无,你既然相信,我就帮你瞒着,还缺什么物件就和我说,我带给你。”

英铁毅哈哈笑道:“倒是什么都不缺了,只要你和若兰快点给我生个白白胖胖的外孙就好。”

徐皓月笑容有些发僵,沉默一会儿才一本正经的说道:“这种事还是讲究天意的,应该顺其自然,你老是挂在嘴边说,小孩子小气听了只怕就不来了。”

英铁毅脸上变色道:“好像还真是这样,呸、呸,当我没说过。”徐皓月又笑了起来说道:“我走了,明晚再来。”说罢抱着竹简大踏步下山去了。

回到自己房间,徐皓月取了烛火,躲到采绿小院的偏房内秉烛夜读,这武王兵法竹简已然散开,徐皓月只得一片一片的找寻,上面写的都是小篆,又没有断句,找寻起来很是困难,好容易找出每卷竹简的头一简来,勉强看懂上面写了卷名,原来武王兵法分为五卷,一卷名《行军篇》,一卷名《布阵篇》,一卷名《临敌篇》,一卷名《突阵篇》,一卷名《破城篇》。

找了五根绳索,重新将五卷竹简分出,找到一根竹简接得上的就穿上去,找了大半夜,只找到行军篇和突阵篇的几根竹简,徐皓月眼睛都看得有些发花,不过暗想这就和拼图游戏一样,开始困难,后面就简单了,假以时日定能编完。

徐皓月不敢找得太晚,生怕英若兰过来看到,便将竹简收好,回屋睡觉去了。

回到屋内,英若兰还在查看账册,看到徐皓月进来,说道:“这会儿才回来?我让凝雅过来给你准备汤水沐浴。”

徐皓月说道:“不用了,我随便洗把脸就睡,烧水沐浴麻烦,你别看太晚。”英若兰嗯了一声,徐皓月匆匆洗了把脸自己睡在竹席之上。

翌日天明,徐皓月醒来,英若兰已经出去了,也不知道昨晚什么时候睡的。徐皓月脸也不洗就兴冲冲的到偏房内继续找他的竹简,今日果然快了不少,到了中午已经找齐大半,不过上面的小篆实在难懂,徐皓月不得不将不认识的字临摹下来,找英仲高去问。

之后一连几日徐皓月总算把竹简编齐,不认识的字找英仲高问,又浪费数日,才算能所有竹简念得通顺。跟着徐皓月死记硬背,把竹简上的话语都背了下来,打算慢慢参详,因为上面是没断句的文言文,徐皓月只觉得很多地方甚难理解。

到了夏末,徐皓月和英仲高带着英吉、十几个武丁外出,到盛唐县附近的山村去收粮食,顺便看看能否造势扭转民心,这一日来到盛唐县的华祁村,想不到才到村口,就见一大群衣衫褴褛的农人在那里破口大骂。

第一卷武王山庄第七十章欲借秋粮急

走进些徐皓月才看到村口一大群农汉围着十多名官府的人正在争执,七嘴八舌的吵嚷之下,徐皓月大概明白了,原来秋收在即,南唐朝廷下旨今年秋收之时,为了整武备战,除去秋收应缴的赋税之外,南唐朝廷向百姓预借明年秋粮赋税,也就是说今年秋粮缴纳税赋,各地百姓都需要多缴一倍。

徐皓月听了和英仲高对望一眼,英仲高咳嗽几声,手绢捂着嘴叹道:“若是这样,缴了秋粮,英山的百姓有武王山庄撑腰,还有些余粮,其余淮南各地的百姓只怕连过冬的口粮都没有了。”

徐皓月沉默不语,只见人群中,为首的那名税官厉声怒骂道:“尔等贱民,此粮乃是朝廷颁旨预借,你们还怕朝廷赖账不成?今年缴了,明年便不用再缴,如何不妥?”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哀声说道:“大人高抬贵手,并非我等不愿相借,实在是无粮无钱可借,今年年成尚可,缴了秋粮,我等只剩下些余粮勉强度日,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借予朝廷?”跟着老农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哀求道:“求大人们高抬贵手,高抬贵手……”一众农汉一起跟着跪了下去,高声哀求起来。

他们一个个衣裳褴褛,面有菜色,哀声一阵阵传来,徐皓月心中一片冰冷,自古以来华夏大地的农人们都是最为温顺的,只要有口饭吃,饿不死人,甚少有起来反抗的,就算到了现在这个情状,众农人还是苦苦哀求着。

那税官厉声喝道:“既然还有余粮度日,就该先缴税!休得多言,各家各户秋收之后备好钱粮缴税,少交一文钱按朝廷法令从重惩处,绝不轻饶!”说罢带着手下扬长而去,想必是朝下一个村子去了。

那群税官兵丁走远,众农人纷纷站起身来长吁短叹,一个年青些的农汉怒道:“这没法活了,好不容易纳了夏赋,这秋粮又来,这回还要交双倍的粮税,这个冬怎么过?”

那老农长叹一声说道:“还能怎么办?只能两顿并一顿,只希望能挨过去。”

也不知道哪里冒出个尖嘴猴腮的农汉细声细气的说道:“俺听说北边的大周税赋甚轻,那边的日子可是好过多了。”

此言一出,一群农汉纷纷议论起来,徐皓月微微一惊,放眼望去,只见一名粗布短衫的瘦小农汉在人群里说着话,他身形猥琐,面色焦黄,尖嘴猴腮的长相甚是难看。

那瘦小农汉继续说道:“俺还听说了,朝廷今年借了秋粮,明年又要再借下一年的粮赋。”

众农汉一起怒骂起来,“那还要不要人活了?”“借完又借,是要逼着逼死俺们么?”

那瘦小农汉见群情汹涌起来,跟着说道:“俺还听说大周兵马不日便要南下,到那时候换个朝廷,咱们就不用缴那么多的赋税了。”

“对,老天保佑,大周的兵马早一天打过来!”“不错,打过来,俺一定开门相迎。”“这朝廷不让人活,还不如换个朝廷。”一时间众农汉纷纷口出恶言,看来对南唐朝廷失望至极。

徐皓月暗暗叹了口气,看来造势一说只是镜花水月,南唐朝廷在这个时候不想着如何安抚民心备战,居然还想出预借明年秋粮这个蠢主意,民心一失,淮南之地如何能保得住?可笑自己还想着扭转乾坤,看来这个时候淮南之地不造反已经是万幸之至,想要联民抵御大周,却是痴心妄想。

“唉,朝廷大失民心,看来大周军至,淮南百姓只怕会箪壶相迎。”英仲高轻叹一声说道:“皓月,你说我们英家是不是也该投向大周?”

徐皓月心头一震,想不到英仲高也有这种想法,看来自己真的失算,大周军队到来之时,只怕英家内部也会分裂,谁会去和大周对抗?如今大势已成,却是万难扭转局面了。

徐皓月叹道:“这些事到时候再说吧,堂兄我们还是先预定粮食吧,战乱一起,粮食精贵,我们山庄需要多储一些。”英仲高应了,当下和徐皓月一起上前和众农人收粮。如今淮南米麦即将大收,每年到大收时节,米麦价格会大跌,徐皓月开出比往年秋粮价格高出十文钱的价格收购粮食,一众农人自然都是大喜,能多出十文钱来,缴纳双倍秋粮之时也可略略松口气,而且缴纳米粮充作赋税,那些贪官污吏大斗进小斗出,用米粮缴税更吃亏,既然有人出钱收粮,还不如换成钱币缴税。

徐皓月和英仲高在华祁村预收到了两百余石粮食,和众农汉立了字据,只等着旬月之后粮食收割后,双方钱粮交易,不得反悔。

跟着徐皓月和英仲高又跑了几个村子,继续收粮。几个村子的情况和华祁村差不多,都是纷纷破口大骂南唐朝廷,都想着开门迎接大周军。徐皓月暗暗摇头,一边安排人收米粮,一边留心观察,各村之间都有那尖嘴猴腮农汉的身影,他四处散布谣言,难道是有人派来故意把水搅浑的?

见那瘦小农汉言语挑拨完之后,便转身要走,徐皓月忍不住心头疑惑,让英仲高继续收粮,他悄悄跟着那瘦小农汉而去,跟到一处偏僻的树林,徐皓月猛冲上去想将他打晕,哪知道才到身后一把冷冰冰的短刀从那汉子胁下猛的刺出,徐皓月吃了一惊,侧身一闪躲了过去,跟着抽出腰间佩剑,准备迎敌,哪知道那瘦小汉子甚是狡猾,一击不中快步跑了起来。

徐皓月暗暗好笑,难道真是遇上对手了?和自己一样喜欢逃跑?追上几步,长剑递出口中喝道:“你站住!”

那瘦小汉子也感到背后长剑袭来,斜跨一步躲开,跟着反手一刀砍来,徐皓月卸掉一刀的劲力,跟着一带一搅,那汉子手中短刀应声落地。

那汉子大吃一惊,退后一步嬉皮笑脸的说道:“好汉,咱们有话好好说。”

徐皓月长剑抵在他的咽喉处,冷笑问道:“你是谁?”

那汉子笑起来更是那看,看着自己脖子上的长剑笑嘻嘻的说道:“俺只是个寻常农汉。”

徐皓月淡淡的说道:“你的手如此白净,也是农汉出身?快说!”长剑抵近一分,那汉子面色一变,连忙说道:“好汉好眼力,俺不是农汉,俺叫方刃,驺虞城内的闲汉。”

徐皓月见他说了实话,面色稍缓,沉声问道:“你收了多少钱来此散布谣言?”

那方刃被徐皓月说破秘事,惊慌无比,颤声说道:“好汉怎么知道?”话才出口,便是大悔。徐皓月收起长剑冷笑道:“是英家人让你来散布谣言的吧?我也是英家的人。”

“是、是英家的二少爷,仲强公子。”那方刃听徐皓月说他也是英家人,有些欣喜的说道:“好汉是英家哪位?”

徐皓月心中雪亮,想不到英铁勇和英铁烈现在就开始为投靠大周造势,大周军马一至,他们就可以顺水推舟,逼着英若兰顺应民意带领英家上下投靠大周。听了方刃的问话,徐皓月也不回答,淡淡的问道:“他给你多少钱财?”

那方刃咧嘴露出一口黄牙,点头哈腰的笑道:“十贯钱!”

徐皓月轻叹一声,转身收起长剑,掏出二十贯钱扔过去,方刃接了,有些不明所以,只听徐皓月说道:“你跟我办事,每月我给你五十贯!”方刃心头大喜,连忙一拜说道:“公子,小弟一定效犬马之劳,不知公子要小的办什么事?”

徐皓月温言道:“我要你做我耳目,替我打探消息,你先和我回武王山庄,我慢慢告诉你该如何做!”说完转身便走,方刃急忙跟了上去,遇上这么阔绰的主子,自然得跟紧些。

回到村内,英仲高奇道:“你去哪里了?”徐皓月苦笑道:“随便逛逛。”望着一众百姓农人还在纷纷议论大周军来了会何等何等的美好,徐皓月悠然的说道:“大势难逆,箪壶相迎,未必能换来安稳日子,大周虎狼之师掠地之日,便是淮南村村户户门挂白幡之时,也罢、也罢,刀不切到肉,谁会知道疼呢?”英仲高瞪大眼睛,奇怪他为何会说这话,但听来似乎有些道理,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一卷武王山庄第七十一章北风入淮来

十余天之后,徐皓月和英仲高花了三万贯南唐铁钱购得两万余石粮食,足够武王山庄万余人吃一年的。到了秋收交易之后,陆续运到武王山庄。加上英山附近武王山庄自己田产收割的粮食,庄内的粮仓都堆满了,反而购进的粮食无处堆放,新建粮仓又来不及,徐皓月灵机一动,想起天堂寨英家老寨,当下带着人寻小路上到英山主峰天堂寨,果然这里有不少依山建盖的石屋,正好可以堆放粮食,于是徐皓月和英仲高召集人手将粮食运上天堂寨英家老寨堆放。

英仲高很奇怪徐皓月怎么会知道主峰上有这么个地方,他自己自小在英山长大,也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徐皓月随口胡扯说他闲来无事到处转悠就发现了,或许是古人留下的遗迹。

秋收之后,南唐朝廷四处派出税官加紧征税,还预借明年秋粮,弄得淮南大地民怨沸腾,但在各地营田兵马的监视下,百姓们还是勒紧裤腰带缴了各种赋税。南唐的府库虽然充盈了,但民心降到了最低点。徐皓月听了这个消息暗暗苦笑,华夏大地数千年来,百姓缴税替朝廷养兵丁,而朝廷兵丁绝大多数时候又是用来防备百姓造反和逼迫百姓缴税,兴许这就是所说的鱼水之情。

徐皓月和英若兰虽然对武丁做了整编,也加紧操练,但假若大周军马南下,六营武丁是万万不可能有一战的士气,他们很多人都是英山附近的佃农,家中这次也缴了双份的赋税,也都心怀改朝换天的想法,谁会去和强大的大周军做对呢?

徐皓月见大势所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得静待时局变化。他以钱财收买了那泼皮方刃,此人武艺虽然不高,但为人机灵,难得的是在各地广有泼皮朋友,消息灵通,徐皓月给了他些钱财,让他替自己在淮南各地收集消息,淮南之战就要开始,徐皓月需要了解各方消息,虽然他对方刃这些泼皮能够打听到的消息不报什么奢望,但聊胜于无。

每日里他就是研习武王兵法,苦练武艺。一个月下来,他开始对古代冷兵器作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古代冷兵器作战只要是通过残酷的肉搏战来分出胜负,士兵的士气、意志尤为重要,其次便是粮草供应,还有骑兵大范围的机动能力也可以左右胜负,加上古代讯息不畅,也可能左右战争胜负。

当年楚汉争雄,刘邦联合诸侯集合六十万联军,趁项羽伐齐之际,突袭楚国都城彭城,项羽率领三万骑兵回师,面对六十万联军,项羽便是骑兵大范围机动,三万人细分为数百小队主动出击,四面八方攻击联军阵地,联军指挥不畅,军令频频出错,加上楚军大胆分军大违常理,迷惑了刘邦,最后联军诸侯的军队首先崩溃,带动汉军也跟着崩溃,睢水一役,汉军大部逃至睢水,楚军为报都城被陷之仇,对汉军斩尽杀绝,汉军尸体堆积,睢水为之不流。

武王兵法五篇,行军篇对整军、行军、扎营、后勤等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各种情况下该如何做,都有细说。而布阵篇则是讲述了两军对阵之时各种情况该如何应对,同时讲述了各兵种只见的配合,甚至详细到步兵排拒马阵间距几何。临敌篇讲述的是在和敌人作战之前情报收集、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