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白甲军 >

第169部分

白甲军-第169部分

小说: 白甲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信和崔翰大惊,急忙奔上河堤之上向东面望去,果然只见晨曦的薄雾之间,数十艘大周水军战船逆流而上,南岸的荒野之上也是尘烟滚滚而来,一看便知是有大队骑兵奔驰而来。

崔翰沉声道:“不论将军意志如何消沉,我等都不能让敌人折辱于他,否则我殿前军最后一点精武之魂都将烟消云散了!”

米信点头道:“不错,除死无大事,咱们殿前军的最后一战便是为了将军和殿前军的尊严而战,咱们哥俩就算一同战死此处,也算保住了殿前军和将军的威名!

崔翰抽出腰间长刀哈哈大笑起来,跟着对着堤坝下的行伍兵卒们大声喝道:“殿前军将士们,敌人迫近,结阵抗敌!大家伙喊起来,让陛下能走得远一些,就算战死,我等也要护陛下这最后一程!”

崔翰的将令一下,众兵卒忙乱了起来,老弱残兵在后以壮军容,强军猛士在前,长枪突前、短兵以卫,排成叠阵后,众兵卒一起呐喊起来,他们这样做是想吸引敌人的主意,让赵匡胤能够走得远一些。其实赵匡胤和他们相距不过数十步,也不知道他们能阻拦多久,但他们还是这样做了,只因为他们身后的是平素里他们万分尊敬的赵点检。

米信、崔翰二将已然脱去了上身的衣甲,赤身站在众军之前,人人脸上都是肃穆,凝神待敌,只等着这最后时刻的来临。

周军数千精骑奔至,都是殿前军的兵甲,但头盔上都是白色的布片包裹以为辨识,米信和崔翰都知道,他们是白甲军。为首的一员战将鱼鳞甲凤翅盔,手中一柄长刀,崔翰认得他,这人便是童虎头。

想起从前童虎头赶着马车送自己到英山的情景,那时候他还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小子,什么都不懂,记得上一次两人重逢是在北伐之战中,这会儿却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再一次相聚了,当时谁也没想到会在这样的情境下重逢吧。

“崔大哥!米大哥!是你们?”童虎头勒定马匹,让身后的追兵停下,略略上前大声道:“二位大哥,大势已去,还是速速归降吧!”

崔翰笑了笑,反问道:“虎头,要是你家徐将军败亡,你会不会死守在他身前?!”

童虎头默然不语,看了看似乎赵匡胤不在阵中,正奇怪间,身旁一名都将喝道:“童将军,你看远处好像有个人在走着,马上那人好像穿着黄袍!”

童虎头直起身子远望去,果然见到远处有人拉着匹马在走着,而马上靠着一人,似乎便是穿着黄袍的,当下大喜便喝令道:“眼前这些人不要管,大家绕过去生擒赵匡胤!”

米信和崔翰大喝一声,却不再管什么阵势,只招呼众军拼死向前冲锋而去,众人都是高举着各自的兵刃,向着童虎头的骑兵直冲而来,人人眼中都是一副视死如归的坚毅之情!

童虎头吃了一惊,想不到米信和崔翰会这般不要命的迎上来,余众两千人四散开来一时间也避让不开,但童虎头对崔翰和米信也着实不忍狠下杀手,委实有些为难起来。在战场上对敌人仁慈便是对自己残忍,想起徐皓月说过的这句话,童虎头又硬起心肠来,举起手中长刀厉声喝道:“叛军还想反扑,众军齐上不必留情面!”

一众白甲军纷纷抽出兵刃来,便要催动马匹迎头冲锋而上。这数千名骑兵之中,有童虎头带回京城藏在徐府的三百月字营精锐亲卫,其余的都是会合了韩令坤部的白甲军骑兵,人人都是高头大马,手中是锋锐的恰克西军刀,一旦突入散乱的米信、崔翰军阵,结果可想而知。

正在这时,低沉悠长的号角声在童虎头骑兵军阵之后响起,一众白甲军都是一愣,这是白甲军召集回军的号令,童虎头不再迟疑当即喝令全军后退。

白甲军骑兵纷纷勒转马头往回奔走,米信、崔翰等人都是停住脚步,愣在当场,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只见众骑兵分成两股往两翼散去,骑兵散尽之后,荒野上数千名侍卫军龙捷军骑兵簇拥着数员大将缓缓行来,大周的旗号之下,一个斗大的徐字帅旗迎风高展,为首一员大将白袍白甲,胯下是神骏无比的大食骏马,赫然便是徐皓月!

米信、崔翰还在愣神之际,只见徐皓月催动马匹,阵中数名亲卫跟了上来,一直奔到米信、崔翰十余步之处才站定。

“二位大哥别来无恙否?”徐皓月在马上抱拳说道,却丝毫没有动手的意思,崔翰怒视徐皓月冷然道:“你这个出卖兄弟的人还有脸来见我们?!难道是想折辱我等一番不成?!”

徐皓月摇摇头傲然说道:“是你们背弃先帝在先,我徐皓月只是尽忠职守,平定叛乱而已,于公我问心无愧!从前我也劝过赵大哥不要有贰心,于私我也有言在先,何言出卖兄弟?”

米信、崔翰二人哑然无语,米信皱眉道:“那你能放过将军么?少将军身死,如今他已经没有心思做皇帝了。”

徐皓月淡淡的说道:“我想单独见见他再说。”

米信和崔翰相视一眼后,崔翰指了指身后道:“将军便在后面,只能你一人过去。”

徐皓月嗯了一声,回头对着几名亲卫喝道:“回去传令大军不可妄动!”说罢策马上前,怡然不惧的从米信、崔翰散乱的军阵中穿行而过,军阵内的一众兵卒们如波涛般的分开,让开一条路来,人人望着徐皓月的眼神中都是复杂的神情,敬畏、鄙夷、仇视等等不一而足。但徐皓月却昂然策马穿行而过,也不管众人如何看待自己,只望着赵匡胤所在奔去。



第二百七十六章兄弟情意重

朝阳的晨光中,徐皓月策马到了赵匡胤跟前,翻身下马之后略略有些惊讶的问道:“赵大哥,马背上的是谁?”徐皓月看到了马背上黄袍覆盖的尸体,忍不住脱口问道,他的语气没有丝毫的做作,纯出自然,好像两人之间什么也没发生,没有这场轰轰烈烈的陈桥兵变一样,一如往昔。

赵匡胤停下脚步,呆呆的转过头来看了看徐皓月,想不到徐皓月还是叫自己赵大哥,跟着摇摇头嘶哑的声音低沉的说道:“是廷宜,他被王文昭害死了……”

徐皓月大吃一惊,他想不到赵匡义居然会就这样身死,看来自己已经将身后的历史改得一塌糊涂,既没有了宋朝,也没有了宋太宗。想起初到五代时与赵匡义相识,后来又在武王山庄比武之时多得赵匡义的拂照,忍不住大怒道:“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先前杀了白延遇,现在又害死了赵二哥,他在哪里?我追到天涯海角都要取他的狗命!”

赵匡胤又是摇摇头,有气无力的道:“不必了,他投了黄河自尽,应该尸骨无存了。”

徐皓月微微一鄂,想不到王文昭就这么身死,他一直想除掉的人,居然就这样自尽身亡,一时间徐皓月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两人沉默了片刻,徐皓月朝着赵匡义的尸身恭恭敬敬的抱拳拜了三拜,心中暗暗祝祷道:“赵二哥,你我相识一场,从前多蒙你的照顾,只愿你能早登极乐世界,不再受轮回之苦。”

赵匡胤看着徐皓月的动作,没有阻拦,末了反倒是徐皓月先从自己的马鞍上取出些食水来,递到赵匡胤面前道:“赵大哥,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节哀,你先吃些东西,我有话和你说。”

赵匡胤虽然嘴唇干涸,腹中饥饿但他喉中哽咽,心中沉重却是没有丝毫的食欲,便摇摇头道:“我不想吃喝,我已经是你手下败将了,你拿我回去问罪便可,还有什么好说的?”

徐皓月迟疑片刻,还是将食水放在荒野草地上,跟着盘腿坐在草地上,低声问道:“赵大哥,石守信、王审琦他们都骂我出尔反尔,出卖兄弟,你、你不怪我么?”

赵匡胤看了看坐在地上的徐皓月,也缓缓的坐下身来,面上古井不波的淡淡道:“其实我该早就想到你会这样做,因为你徐皓月素来把承诺看得极重,我猜想先帝临终前,你一定是答应了他什么,你答应先帝在前,那晚我去找你的时候,你却并未亲口承诺要和我一道兵变,你只是答应了和我一道演一出勾结辽军起兵的戏码,你便在那是就想着要回京阻止我兵变了,是么?”

徐皓月拿起牛皮水袋揭开塞子递了过去,口中缓缓说道:“不错,我的确是答应先帝在前,所以没办法不算计你。当时大哥你在京城势力庞大,我不假意和你合作,是不能掩住你的耳目的。”

赵匡胤这次也不再客气,拿起水袋喝了几大口,跟着点点头叹道:“你其实早就暗中布置一切,你说服魏仁浦和你一同部署,借着调北疆疏浚河道民夫回京的当口,命白甲军便扮作民夫混入京中,大摇大摆的在宫中埋伏下来。你也算准了我会调兵出京,留下亲信在城中接应,而且我只是出兵做做样子,不会多带粮草,你便趁势发难,拿下京城内留守接应的石守信和王审琦,迅疾控制京城,以大义名分讨逆。而且你还部署韩令坤领兵马南下接应,慕容兄弟是如何着了你得道?”

徐皓月沉声道:“大哥北上的信使都要经过陈桥驿,陈桥驿的驿丞洪宁截获了信函报与我,我便命人模仿大哥字迹给慕容延钊去了信,说白甲军会派兵马南下接应,让他会合白甲军再行南下。韩令坤等人到了真定后,便引诱慕容延钊出城,在营帐中设伏拿下了他,并且迅疾发难,真定的三万兵马倒是没有死伤太多。”

赵匡胤哈哈大笑起来,拍手道:“好、好、好,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驿丞也甘心供你驱策,我赵匡胤败得不冤。”他笑得很是癫狂,便连泪水也都笑了出来,徐皓月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取出一个面饼子递了过去。

赵匡胤却没有接,笑了一会儿停下后缓缓说道:“据城死守消耗我军锐气和粮草,等到大军疲惫的时候,一举出城逆袭,又算准了我们不会回宋州,只会去青州,便让韩令坤在陈桥驿以逸待劳,前后夹攻趁夜大破我军,徐皓月啊徐皓月,你真不愧是大周第一战神啊!”

徐皓月听他话语中讥讽的意味深重,但也不以为意,只是淡淡的道:“兵者诡道也,既然要和大哥对阵,自然要谋算深远一些,否则我便会有负先帝的重托。”

赵匡胤盯着徐皓月冷冷的道:“你既然要为先帝尽忠,此刻就该拿我问罪,解回京城受审定罪后明正典刑,昭示天下,以儆效尤,为何还要和我说这么许多?”

徐皓月沉吟片刻才道:“大哥你该知道的,殿前军大部军将都是你的旧部,殿前军也是大周国柱,若是这场变乱之中杀戮太多,难保不会兵将心生芥蒂,将来出兵之时多有不便。若是将殿前军悉数解散,又甚觉可惜,将来统一天下之时,还是需要殿前军的兵马……”

说到这里赵匡胤点点头接口道:“你是想让我号召旧部归降大周,继续为大周效力?”

徐皓月嗯了一声道:“这样对大多数人都好,大哥你也不想看到追随你一场的兵将们,到头来被举国百姓唾弃,永远背负着叛逆的恶名苟活于世吧。我可以让他们有重立战功,以赎大罪的机会。他们打了一辈子的仗到最后却不能得一个善终,完全都是为了要拥立大哥,这一切都是大哥你一手造成,难道大哥你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受累于你么?”

看了看不远处米信、崔翰等人仍在前面挡住白甲军的骑兵,他们衣甲浸湿,上面泥污血迹斑斑,人人形容枯槁,赵匡胤忍不住泪水悄然而下,缓缓的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后,他又睁开眼盯着徐皓月道:“大周朝廷能答应放过他们么?”

徐皓月缓缓说道:“大周禁军两部,侍卫司和殿前司一共也就五十万兵马,殿前军有三十万,假若株连一广,三十万殿前军便会烟消云散,试问天下间哪国兵马能一次就灭掉大周殿前军三十万之众?大周朝廷真要这样做便是自断一臂,我有信心能够左右朝政,必定会让大哥的旧部能够重获新生,不过和侍卫司的兵马打散重编倒是避免不了。”

赵匡胤长长出了口气道:“好,我可以答应你,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

徐皓月微微一笑道:“大哥可是担心株连家眷?”

赵匡胤面色一紧沉声道:“斩草除根,在乱世之中便是稀松平常之事,看你早就想到,看来是我妄提了。”

徐皓月嗯了一声道:“换做是旁人,定然会被株连九族,但大哥你昔日战功赫赫,我想以昔日你的功绩折抵,或许可以赎家眷之罪,我尽力游说朝廷,保全大哥家小便是,只不过谋反是大罪,大哥一家还是免不了抄家流放的罪罚。”

赵匡胤惨然一笑道:“能够保住性命已经是万幸了,流放就流放吧,难道我还奢望家人能继续锦衣玉食的过活么?”

徐皓月点点头说道:“大哥放心,就算流放,我也会力争让大哥家眷流放到燕云之地,那里有我拂照,也不会太过清苦。”

赵匡胤微微一愣,低声道:“你是想把我一家拘押在眼皮子底下,你怕我的家人日后找你报仇?”

徐皓月原本也是在担忧这个,昨夜手下将领便提议将赵匡胤满门诛杀,斩草除根,免留后患,但徐皓月还是狠不下这个心来,便才想出这个折中的办法来,此刻被赵匡胤一语道破,也不禁面色微红道:“大哥,你该知道我的难处。”

赵匡胤红着眼抱拳道:“你能这样,大哥已经很承你的旧情了,换了是我,未必能像你这样大度的。”跟着便伸出双手道:“把我绑了吧,押解回京,我自当命旧部归降。米信、崔翰这些人都是将才,损在内乱之中甚是可惜了,我会命他们跟着你,就想忠于我一样的忠于你。”

徐皓月缓缓摇头道:“兵将只忠于大将便是乱世的根源,他们该忠于的是国家和百姓,否则这个乱世将永无止境,就算将来收拢兵权、崇文抑武也不可能永远安心,因为总要有武将带兵打仗的,处处提放岂不让带兵的处处掣肘,那这仗还怎么打?武人尚武之余,应该重拾精忠报国之心,我会让他们明白何谓忠义。”

赵匡胤默然片刻才道:“你比我想得更深一层。”徐皓月又问道:“大哥,家眷、部属你都担心他们的归宿,你为何不问问自己?”

赵匡胤摇摇头苦笑道:“唯死而已,还有何好问的。”跟着他看了看马背上赵匡义的尸身缓缓说道:“廷宜也在下面等我的。”

徐皓月却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