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白甲军 >

第126部分

白甲军-第126部分

小说: 白甲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卷武王山庄第207章周主御轻军

第二百零七章周主御轻军

后周显德六年五月初,白甲军在奔袭飞狐口之后,连下易州、蔚州,斩辽国易州刺史李在钦、蔚州刺史安明续,继而分兵东西对进,西路直驱朔、寰、应、云等州,东路则由白甲军统帅徐皓月亲自率领攻和易州朱凌峰部夹攻岐沟关,威逼涿州。

与西路接连恶战不同,大周东路军进展异乎寻常的顺利。四月,韩通从沧州修治水道进入契丹国境,直通瀛州、莫州,柴荣到达沧州后,当日即率领殿前军精锐八万人从沧州出发,直奔契丹国境。

柴荣大军到达乾宁军后,辽国宁州刺使王洪率城投降,周军兵不血刃取下宁州。柴荣继而乘坐龙船沿着水流北,船只头尾相接长达数十里,到达独流口后,又沿水道向西。四月底到达益津关下,契丹守将终廷辉率城投降。

之后从益津关往西,水路逐渐狭窄,无法通行大船,于是柴荣命令全军弃船。前部先锋赵匡胤部先到达瓦桥关,契丹守将姚内斌率城投降,赵匡胤迎接柴荣銮驾进入瓦桥关。

之后赵匡胤兵马驱莫州、瀛洲,契丹莫州刺史刘楚信率城投降,契丹瀛州刺史高彦晖率城投降,几日之后於口关守将也投降大周,从此瓦桥关以南州县全部平定。

自后周大军兵出大梁以来,一个月之间,东路军连下三关三州,竟然未发一箭一矢。到达瓦桥关后,柴荣大宴诸将,商议攻取幽州之事。

宴席间柴荣又得到西路军战报,柴荣亲览之后,将战报传视诸将,哈哈大笑着说道:“西路徐皓月也连下飞狐口、易州和蔚州,如今兵马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取朔、寰、应、云等州,东路取岐沟关、涿州,然后与我东路军会师幽州城下。想不到徐皓月进兵也是如此迅捷,朕还道他会比东路军要慢呢。”

闻言赵匡胤手下殿前军将领皆是面色不豫,东路军虽然取下三关三州,但竟然没有发一箭一矢,东路军好像就是在进行武装大游行一般,坐了船北接着又下船走陆路,沿途州县都是望风而降,一场战都打过,东路军将领自韩通、赵匡胤以下都觉得很是郁闷。此刻听柴荣褒奖西路军,众将更是不服气起来。

殿前军大将韩令坤起身抱拳说道:“陛下,如今我十万大军进抵瓦桥关,当迅疾北直扑幽州,料想幽州的萧思温定然不是吾军敌手。”

白延遇也站起身说道:“陛下,吾军未发一箭一矢而得三关三州之地,此刻大军锐气正盛,正宜用兵。”

司超等诸将也纷纷起身请求立刻进兵,柴荣笑着微微颔首,对韩通和赵匡胤道:“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韩通和赵匡胤对望一眼,早先柴荣就已经和两人私下商议过进兵之事,但连日来北方探子不断回报,契丹大部骑兵正在幽州北面集结,如今涿州未下,假若东路军冒进攻打幽州,随时有被辽军切断粮道的危险。但柴荣似乎被眼前的大好形势冲昏了头脑,听不进二人的劝谏,执意要进兵,所以才有这场大宴诸将商议进兵之事。

此刻诸将被西路军的战果刺激,纷纷请战,让韩通和赵匡胤都有苦说不出,柴荣问起,赵匡胤只得站起身来说道:“陛下若强要进兵,末将愿带领本部兵马为先锋先到幽州城下寨,陛下和韩将军领大军在瓦桥关等候末将消息,若是西路军攻下涿州,陛下再领大军北如何?”

柴荣哼了一声不置可否,看着韩通问道:“韩卿以为如何?”

韩通面色呆板,不苟言笑的说道:“陛下,进兵一事先前已经说过了,末将还是秉持先前之言,我军在瓦桥关按兵不动,静候西路军攻克涿州,再行北,现下实在不宜孤军冒进!”

柴荣也知道韩通刻板,但想不到刻板到如斯地步,听他口气这事再商议也是无用,他韩通就是茅厕里的石头,软硬不吃,也不像赵匡胤那样还提了各折中的法子。

闻言柴荣大怒起来,嚯的一声站起身怒道:“你们不敢进兵,朕自带侍卫亲军北与辽军周旋!”说罢转身离席拂袖而去。

一时间大帐内鸦雀无声,众将都看着韩通和赵匡胤两人,不知该如何是好。赵匡胤轻轻摇摇头,低声对韩通说道:“还是准备出兵北,难道真要让陛下下不了台么?”

韩通皱眉道:“行军打仗、国之生死之事,岂是可以当作台阶下的?”

赵匡胤沉声说道:“难道你想让陛下独自领军北么?”

韩通看了看赵匡胤,又看了看帐中面面相觑的诸将,过了半晌才无奈的说道:“也罢,也罢,君辱臣死,我等就随陛下进兵便了,大不了全都战死幽州城下好了!”

柴荣怒气冲冲的回到自己的黄帐内,范质、王溥和孙庭运正在品茶,见柴荣回来都站起身见礼。看到柴荣面色不善,范质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军事商议得如何?”

柴荣重重的哼了一声,坐到主位,怒气冲冲的说道:“粮道、粮道,老是怕粮道被断,难道要等辽军大军齐至才攻打幽州么?”

孙庭运清咳一声前说道:“陛下,戒怒戒躁,您忘了老道的话了么?”

柴荣听了孙庭运的话,这才深吸一口气,缓缓吐了出来,孙庭运笑道:“这就对了,陛下身系万民福祉,这身体该为万民保重的。”

柴荣转怒为喜笑道:“要不是道长这些天教朕吐纳调理之法,朕只怕早就病倒了,道长的调理之法朕很受用,朕一定照做。”

孙庭运微微一笑退到一旁不再说话,王溥前说道:“陛下,韩通和赵匡胤二人是会否畏难避战?”

柴荣静下心来缓缓说道:“这到不会,朕知道我军长驱而进的确会有粮道被断的危险,但相比之下,我军若能抢在辽国大军南下之前,攻克幽州,据险而守,后面的战会好打许多,朕这是先难后易,就和朕决定先打辽国再平定江南是一样。”

范质躬身说道:“陛下,既然以兵事委于韩通、赵匡胤二位将军,陛下就该给二位将军军前临断之权,如今我军才到瓦桥关,宜做稍许休整,而且三州新降,还须稳妥交割,后路安定我军才能进兵无忧,所以在此等候些时日也是无妨的。”

柴荣沉吟片刻后,还是缓缓摇头坚定的说道:“辽军骑兵众多,等到他们集齐大军,想要攻破幽州更是难加难,为后世子孙计,这个险朕一定要冒,就算朕兵败身死也不会有丝毫怨言!”

范质、王溥对望一眼也不再说话,孙庭运眉头微皱,只觉得柴荣这般说太不吉利,但见柴荣面色凝重,知道再劝也是无益,便也不再说什么了。

当夜孙庭运修一封命人送往西路白甲军徐皓月手中,信中孙庭运将柴荣的近况说了,自从跟随柴荣北征以来,孙庭运每隔十日左右便会给徐皓月通通消息,告知他柴荣的近况。柴荣的身子经过这段时间的调理,的确已经大大改观,孙庭运发现柴荣易怒而且常年劳累积下了不少隐疾,在他的调理下已经逐渐康复,同时信中也说了柴荣执意孤军北的原因。

信函送出之后,第三日柴荣便命赵匡胤为前部先锋,大驱大周殿前军精锐北,浩浩荡荡的往幽州城而去。

几日之后,涿州以西南四十余里之外的岐沟关外,徐皓月统领白甲军两万兵马出现在岐沟关后。岐沟关辽国兵卒见白甲军忽然出现在关后,都是大为惊恐,契丹守将急命兵卒关守城,紧闭关门不敢出战。

徐皓月看了看岐沟关的守城之势,想起后世曾有记载,宋朝北伐之时,大将曹彬、米信曾在这岐沟关和辽军耶律休哥大战,只可惜宋军大败,十万宋兵灰飞烟灭,作为主力的曹彬部大败,直接导致那次的北伐全线溃败,宋军饮恨拒马河。想到此处,徐皓月轻叹一声,吩咐大军在关外九里处南拒马河旁扎营,等待关前朱凌峰部一万兵马的消息。

正当诸将得了军令要分头行事之时,亲卫来报有密信到,徐皓月在马安坐,当即拆阅,看完之后面色大变,便马抽出长剑喝命道:“全军立刻攻城!”

诸将停住脚步,甚是惊愕的望着徐皓月,王子襄迟疑的问道:“大帅,我军才到此处,该当先稳固营盘,关内虽然辽军不多,但死守之下,也一时之间难以攻克,不若等到朱将军兵马到来,前后夹攻,定可一鼓而破,士卒也不会损伤太多,大军也不会太过疲累。”

徐皓月咬牙怒道:“今日便要攻破岐沟关,明日大军便要攻打涿州,不能挨延片刻!陛下已经带领东路军出瓦桥关往幽州而去了。”

诸将闻言都是面色大变,纷纷想到要是赵匡胤部先到了幽州,这首功便没了,当下也不再多言,纷纷转头布置攻城之事去了。

望着北面的天际,徐皓月苦笑着喃喃道:“老天爷,好不容易柴荣的身体没事了,你不要提前给我弄个高粱河大败出来啊。”



第一卷武王山庄第208章稚女萧绰儿

第二百零八章稚女萧绰儿

幽州辽国南京留守将军府内,辽太宗燕国公主驸马、南京留守萧思温正急得如热锅的蚂蚁一般走来走去,大堂之辽国南院诸将皆是默然不语。

过了片刻南院枢密使高勋站起身说道:“驸马切勿忧心,陛下已经派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率领耶律敌禄、耶律沙等骁将,领三万铁骑和白达达、斡亦剌特、巴尔浑、奚等部五万兵马,已经在北面聚齐,听闻兵马已经过了古北口,旦夕便可至南京城下。”

萧思温惶惶不安的急道:“我与耶律奚底素来不和,而且这次连失四关五州,陛下定会见罪于我,这却该如何是好?”

高勋摸了摸浓密的胡须说道:“驸马勿慌,陛下若是要见罪,便不会派遣援军来救了,而且领军的是北院大王耶律奚底,足见陛下还是不愿看到南府败亡的。”

萧思温还是愁容满面的说道:“话虽如此,但周军已经快至南京城下了,但耶律奚底的军马还是不紧不慢的在路,假若援军未至,我等便守不住该如何?”

忽闻一人朗声道:“伯父切勿慌张,如今南京城中尚有精锐骑兵一万,步军两万,而且城中粮草充足,就算周军来攻,也可守数月有余,小侄愿带骑兵先行出战,野战挫敌锐气!”

众将看去,此人年仅十七、八岁,相貌俊朗,却是萧思温的侄儿萧挞凛。

高勋竖起大拇指说道:“萧贤侄好胆气,驸马若是不放心,在下和萧贤侄同去破敌,驸马自和萧讨古等大将镇守城池便了。”

萧思温还是摇头说道:“不可野战,周军号称二十万大军,你们只带一万兵马出战如何能胜?我们还是安心的守城等待援军好了。”

萧挞凛见伯父不许出城野战,闷闷不乐起来,商议完军事后,诸将纷纷散去,萧挞凛快步走到高勋身旁,边走边道:“高叔父,这场野战一定要打。”

高勋哦了一声奇道:“为何?”

萧挞凛侃侃而言道:“周军北来一路未战一场,所到之处都是守将投降,定然轻慢我军,正所谓骄兵必败,侄儿有信心若是出城野战,一定能击溃周军前部,就算不能大败周军,却也能挫动敌人锐气,鼓舞我军士气,否则一直畏首畏尾的不敢与周军交战,就算守城也未必能守得住。”

高勋哦了一声沉吟不语,萧挞凛说道:“高叔父,记得小时候听部族老人说过一个故事,有两个人约定了比武,两人分别走两条路到比武的地点,一个人走的路都是平稳的道路,没费什么力就到了,而另一个人走的路却是险恶重重,遇了不少猛兽,最后那人冲破艰难险阻还是到了,结果两人一比武,却是经历了重重困难的那人获胜。”

高勋嗯了一声说道:“这个故事我也听过,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人一旦安逸惯了,忽然遇困难便会不知所措的。”

萧挞凛嗯了一声道:“正是如此,假若是西边蔚州那群白甲军到来,我也不会赞同出城野战,因为他们正是一路恶战而来的。但此刻是东面的周军到来,他们正是那走坦途的人呐。”

高勋重重的点点头道:“好,听来正是这个道理,走,我再和你进去见驸马,劝他改变主意。”萧挞凛大喜,当下便跟着高勋重新返回将军府内,求见萧思温去了。

到了将军府后院,问了下人才知道萧思温到房去了,两人便往房而去,到了房外,却见萧思温正和屋内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说话:“绰儿,你几个姐姐呢?”

那小女孩虽然年齿尚幼,但笑起来脸两个小酒窝甚是可爱,那小脸蛋圆圆的、红扑扑的,只听她恭恭敬敬的说道:“父亲,姐姐们出去玩了。”

萧思温奇道:“那你为何一个人在这里打扫而不和姐姐们去玩呢?”

那小女孩眨眨大眼睛说道:“萧绰答应了父亲要打扫干净房的,活儿还没干完,绰儿不能去玩的。”

萧思温笑着轻抚那小女孩萧绰的头说道:“绰儿很乖,将来长大了一定是做大事的人。”

萧绰裂开小嘴露出缺了的门牙笑道:“父亲,绰儿现在还小,只能做好小事。”

萧思温大感安慰,温言道:“去玩,我要处理公事了。”

萧绰乖巧的嗯了一声,转身却见到高勋和萧挞凛两人站在门外,见到萧挞凛,萧绰小脸笑得更加可爱了,前拉着萧挞凛的手说道:“挞凛哥哥,你带绰儿去玩。”

高勋呵呵笑道:“绰儿乖,自己去玩,我和你挞凛哥哥找你父亲有正事要说。”

萧挞凛也安慰道:“绰儿,挞凛哥哥说完正事就来找你玩。”

萧绰小嘴微微一撅道:“挞凛哥哥,你说完正事就要去办正事了,哪里还会来找我玩?哼,你去说你的正事,绰儿自己去玩了。”说完蹦蹦跳跳的转身便走了。

高勋呵呵笑道:“此女人小鬼大,将来必定贵不可及啊。”

萧思温见两人去了又复来,前问道:“你们又来做什么?”

高勋和萧挞凛进到屋内,前见礼后,高勋将萧挞凛的话又说了一遍,萧思温听完之后沉思不语,萧挞凛前说道:“伯父,此刻正是出战的大好时机,断不可失此良机的。”

“父亲,挞凛哥哥说得有道理啊,就像吃肉一样,尽吃到肉却没有骨头,等真的吃到骨头了,牙齿一定会很痛的,绰儿的大牙就是这样崩掉的。”萧绰不知何时又转了回来,小脑袋从房门外探了出来,笑嘻嘻的说道。

萧思温似乎明白过来,呵呵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